2023年货币银行学知识点.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6852484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4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货币银行学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2023年货币银行学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货币银行学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货币银行学知识点.doc(1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学习知识点与试题汇总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五、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2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明显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3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职能。4.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拟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5本位币(主币):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作为价格标准的重要

2、货币,是用于计价、结算的基本的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6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基本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重要用于零星支付与找零。六、问答题1货币的本质。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一方面,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互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基本特性。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互换的能力。再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最后,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和支配性。2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答: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拟定的货

3、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一)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的规定 (二)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三)银行券与纸币发行流通的规定 (四)黄金准备制度3货币制度的类型。答:币材是货币制度的基础,根据币材不同,重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个阶段。在金属货币本位制中又可以划分为三类典型的货币制度,即: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银本位制 银两本位制银币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货 金属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币 金币本位制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制 金汇兑本位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答:指货币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将实际价值高于货币价值的货币驱逐出货

4、币流通领域的现象。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比如金币和银币的法定比价为1:15,而金与银的市场比价由于银的开采成本下降,使得其比价为1:17,此时金币为良币,银币为劣币,人们就会将银币兑换为金币,将金币贮藏,最后使银币充斥流通,而金币则被排斥出流通领域。假如相反即银的价格上升而金的价格减少,人们就会将手中的金币兑换为银币,将其贮藏、流通中就会充斥金币。最终的结果在流通中仍然只有一种货币真正在执行货币的职能。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形式名词解释1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性的借贷行为.2.商业信用-是工商公司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公司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3银行信用-银行和各

5、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4国家信用-又称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泛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5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公司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6.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存款人告知银行从其账户上以一定金额付给票面指定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7期票-又称本票,是一种承诺式信用凭证,即发票人承诺在一定期间、地点、支付一定款项给持票人的合法凭证。8汇票-是一种命令式或委托式信用凭证,即由发票人命令或委托其付款人在一定期间、地点、支付一定款项给持票人的合法凭证。简答3银行信用的特点答:(1)银行信用品有广泛的可接受性。(2)银行信用可提供全面的

6、信用服务。(3)银行信用品有广泛的兼容性(其他信用可涉及其中)。(4)银行信用品有可控性。4、信用有哪些重要形式?如何理解银行信用同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答:信用重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2)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6、股票与债券有何区别?答:股票和债券是资本市场上筹措中长期资金的重要信用工具,都是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并且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转让;股票和债券对持有者来说,都是一种虚拟资本,它们都是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存在,而其自身并没有内在的

7、实际价值,两者具有共同的联系。但是股票和债券在性质、持有者的收益和偿还等方面却有着严格的区别,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两者的性质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证明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比重,股东也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和机会。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表达了在一定期期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持有者只有到期规定还本付息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2)两者本金返还不同。股票是不归还本金的永久性有价证券,除非是公司破产清理或因故解散时,按其实际资产的价值,进行部分分派。债券除了永久性债券外都有偿还期,具有还本的规定,并要按规定支付利息。(3)两者收益水平不同。一般来说,股票的股息和红利是不固定的(除优

8、先股外),完全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和公司的实际赚钱水平。债券是按事先拟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收益,并且与公司经营状况和公司的实际赚钱水平无关。(4)两者所承担风险不同。债券的风险重要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股票的风险除了债券要承担的风险以外,还需要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即使公司破产清理时,也要先偿还债券,后分派股票资产。毫无疑问股票的风险要比债券的风险大得多。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五、名词解释1名义利率是指在一定期间上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剔除的利率。2实际利率是指在一定期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进行剔除后的利率。3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关系等市场因素所决定的

9、利率。4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并强令执行的利率。由此可见,官定利率属于管理利率。5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保持利率水平不变的利率。六、问答题1试分析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答:(1)社会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3)社会再生产的经济周期(4)市场商品的价格水平(5)国家的经济政策(6)国际利率水平2试分析利率有何经济功能?答:(1)传递经济信息,优化资源配置(2)节约资金使用,加速资金的周转(3)影响储蓄,引导消费(4)调节投资需求,影响投资规模(5)调节货币流通,调节宏观经济第五章 商业银行简答1.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10、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2. 简述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的好处。证券投资的收益较高证券的流动性比贷款等其他资产要高。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从而减少风险。第六章 中央银行五名词解释1. 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是该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职能。2. 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从产生起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央银行既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服务。 3. 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者,是金融票据的互换中心,全国银行的清算中心,存款准备金的管理者。4. 再贷款: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贷款。5.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

11、构持有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向中央银行进行票据再转让的一种行为。6. 中央银行:是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六问答题1. 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关,它与一般政府机关区别具体表现在:(1)中央银行作为一个银行,其业务更多地具有银行的业务特性。这与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付经费的政府机关有着明显的差异。(2)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重要是通过其金融业务活动实现的,是用经济的手段,即运用它所掌握的经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这与重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一般政府机关显然是不同的。(3)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

12、。中央银行依据一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与需要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较少受政府干预。而政府机构在行为决策上必须与政府的意愿相一致。中央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普遍银行,它在服务的对象业务范围和内容,以及中央银行的作用,均与一般普通银行不同。表现在:(1)中央银行与普通银行业务对象不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对象重要是为政府和金融机构,而普通银行的客户是工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2)中央银行吸取存款不是为了扩大贷款规模,而是为了控制信贷规模和调节货币供应量。(3)中央银行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时,不以赚钱为目的,但在业务活动中有赚钱。(4)中央银行的作用不再是信用中介人了,而是制定货币政策,控制社会信用规模,调节

13、货币流通,搞好宏观金融调控。 2.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特殊金融机构,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当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宏观失控和重大经济问题,需要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节。中央银行既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关也不同与普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3.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重要涉及资本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和其它业务。4.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其负债资金来源的业务活动重要涉及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买卖黄金外汇储备业务。第七章 金融市场五名词解释1. 货币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2. 资本市场

14、: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市场。3. 一级市场:是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初次出售给公众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也称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4. 二级市场:是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5. 普通股股票:是指代表着股东享有的平等权利,不加以特别限制,并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的大小而分取相应股息的股票。6. 优先股股票:是相对于普通股股票而言的,它是指优先于普通股股票分取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的股票。六问答题1. 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涉及: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2. 债券与股票的联系是:股票和

15、债券是资本市场上筹措中长期的重要信用工具,都是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并且都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转让。股票和债券都是一种虚拟资本,都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存在,自身没有内在的实际价值。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性质、偿还方式、持有者收益和承担的风险等方面:(1)两者的性质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证明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比重,股东也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和机会。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表达了在一定期期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持有者只有到期规定还本付息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2)两者本金返还不同。股票是不归还本金的永久性有价证券;债券除了永久性债券外都有偿还期,具有还本的规定,并要按规定支付利息。(3)两者

16、收益水平不同。股票的股息和红利是不固定的(除优先股外);债券是按事先拟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收益。(4)两者所承担风险不同。债券的风险重要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股票的风险除了债券要承担的风险以外,还需要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股票的风险要比债券的风险大很多。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外汇五名词解释1. 国际收支:在一定期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有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2. 国际货币制度:指为保持国际交往的顺畅进行,对国际交往中的货币支付引起外汇汇率以及外汇收支等一系列活动作出的制度安排。3. 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转移,既涉及资本流出也涉及

17、资本流入。一、 问答题1. 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涉及:(1)利率水平。(2)汇率预期。(3)通货膨胀率差异。(4)技术水平。(5)投资环境。2.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1)追求高额利润 (2)追求新技术 (3)寻求政治稳定 (4)行业竞争的结果3.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具有明显的正效应,体现于四个方面:(1)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定限度上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使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所以有助于世界总产出的提高和经济福利的增长。(2)国际资本流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涉及各种投资和贷款,会使国际支付能力有效地在国际间自由转移,这有助于国际贸

18、易的顺利进行和国际收支的全球性平衡。(3)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有效促进技术管理信息在全球范围的转移和应用,从而使科技管理信息等资源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4)国际间接投资,重要是证券投资及其衍生品的广泛使用,促成了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从而更好地分散了投资风险,这对全球投资效率的提高,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负面效应重要有:(1)由于国际资本中有相称大的部分属于“国际游资”的范畴,具有短期过度投机的特性,因而数额庞大的短期国际游资的聚集和投机行为,必然会加剧世界各国的汇率波动,甚至会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推动者。(2)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金融

19、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特别是在固定汇率制度和有限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使一国难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拟定利率政策或其他经济政策,进而无法实现其既定的经济目的,导致经济运营和币值的不稳定。(3)国际资本流动实际是各国经济波动的传递者,特别是对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的不稳定或波动,必然会传递给发展中国家。当然,发展中国家之间,特别是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区域经贸集团内部,也存在因国际资本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互相传递的问题。第九章 货币供应五名词解释1. 货币需求:是社会各部门在即定的国民收入范围内,可以或乐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而形成的货币需求。2. 货币供应:是指一定期期内一国银行系统

20、向经济中投入发明扩张货币的行为。 3.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法定比例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4. 超额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存款准备金扣除法定存款准备后的余额,超额存款准备金可由商业银行自由使用。5.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钞票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金之和。 六问答题1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重要有中央银行对国内金融机构放款,购买政府债券,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购入黄金。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在数量上的关系是: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但这是货币供应量的最大理论值,它假设中央银行投放出去的所有基础货币都被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用来发明存款。基础货币

21、与货币供应量在外延上的关系是:基础货币不等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流通中货币的存量,它涉及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持有的钞票以及社会公众在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存款。而基础货币是由通货和存款准备金这两部分构成。2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rd,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流通中的钞票与活期存款的比率c,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t。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提高必然导致货币乘数减少;反之,则使货币乘数增长。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提高,意味着银行需要保持更多的储备。为此,银行就得收缩贷款,这将引起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成倍收缩,使货币供应减少。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的变动基本原理与

22、前者类似,即随着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的提高,货币乘数变小。超额准备金是不参与贷放活动进行存款发明的,因此,超额准备金率的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推出存款发明的资金就越多,最终形成的货币存量就越少,因而货币乘数就越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通货比率上升,意味着存款人将部分活期存款转化为钞票,于是活期存款将发生多倍收缩,可见通货比率上升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相称复杂,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在直接影响中,又因货币定义的不同而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当采用狭义货币定义M1时,定期存款比率t与货币乘数m1反向变动,t上升,m1下降;反之,t下降,m1上升。当采用货币定义M

23、2时,由于定期存款是货币,这时定期存款率t与货币乘数m2同方向变动。第十章 通货膨胀五、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连续上涨的经济现象。3.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也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4.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5.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六、问答题1按成因通货膨胀的有哪些类型,并解释形成的因素。答: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中,较为

24、流行的有四种,即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供求混合推动论和结构性通货膨胀论。通货膨胀也据此被分为四类,即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动型和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一)需求拉上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的不断增长超过总供应的增长所导致。由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使涉及物资与劳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应,因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二)成本推动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产品成本的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就是指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物价的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的因素重要有四种情况

25、。工资推动、利润推动、原材料成本推动、间接成本推动。(三)供求混合推动论该理论认为,尽管理论上可将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但现实经济中需求因素和供应因素往往是混合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这类通货膨胀被称为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四)结构型通货膨胀论一些经济学家发现,即使经济中总供应和总需求处在均衡状态时,经济内部结构方面的变动也引发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谓的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2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答:(一)克制总需求的政策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必要量,导致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应引起的,应采用克制总需求的措施,即紧缩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促使总需求接近总供应,以稳定物

26、价。克制总需求的政策重要有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两种。(二)收入政策收入政策就是政府为了减少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而采用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价格的政策,目的在于在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又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失业。其理论基础重要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收入政策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三种。(三)供应管理政策这种观点认为,物价上涨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总是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应局限性,因此从长期来看,发展生产、增长有效供应是克服通货膨胀的主线性政策措施。(四)收入指数化政策鉴于通货膨胀的现象如此普遍,而遏制通货膨胀又是如此困难,弗里德曼提出了一种旨在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适应性政策,也就是各种名

27、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所有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从而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并减弱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分派不均问题,即所谓的收入指数化政策。3通货膨胀的衡量有哪些指数,并解释其含义。答:(一)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也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这种指数是由各国政府根据各国若干重要食品、衣服和其他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娱乐等服务费用而编制计算出来的。有些国家进一步根据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结构的不同,编制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 (二)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

28、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这一指数的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映敏感,缺陷是不涉及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业周期中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涉及商品最终销售时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经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该指数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所谓按不变价格计算,事实上是按照某一基期年份的价格进行计算。4简述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答: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必要量,导致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应引起的,应采用克制总需求的措施,即紧缩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促使总需求接近总供应,以稳定物价。克制总需求的

29、政策重要有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两种。紧缩的货币政策。具体措施涉及:(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时卖出有价证券以收缩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如出售政府债券,这是最重要并且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政策工具;(2)提高再贴现率;(3)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4)在利率管制的国家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无论是通过收缩货币供应量间接提高利率,还是直接提高利率水平,利率的上升会使人们减少消费需求而增长储蓄;同时,利率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上升,这会起到克制投资需求的作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具体措施涉及:(1)增长税收,使公司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减少,从而克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2)削减政府财政开支,以消

30、除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3)减少政府转移支付,减少社会福利费用,从而减少个人收入,克制个人消费需求。 5针对通货膨胀如何实行供应管理政策?答:具体涉及:(1)改善产业结构,通过消除产业部门的“瓶颈”来增长有效供应。(2)减税,即减少边际税率。这种办法被认为是解决“滞胀”的最佳办法。(3)削减社会福利开支;(4)稳定币值;(5)精简规章制度,给公司等微观经济主体松绑,减少政府对公司活动的限制,让公司在市场经济原则下更好地扩大商品供应。增长有效供应应当说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主线的手段,但它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供应弹性的限制。6.简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答:(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自第二

31、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就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存在着“促进”、“促退”和“中性”三种观点的争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十几年中,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促进论”占主导地位。从70年代开始,重要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十几年的“滞胀”推动了“促退论”的发展。中性论者则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它是中性的。(二)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再分派在不能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引起所得和财富的再分派。就所得的再分派而言,有固定的收入者在通货膨胀期间因其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从而会使实质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相反,有非固定收入者在

32、通货膨胀期间可以及时调整所得,从而获益于通货膨胀。就财富分派而言,整个社会,每个人或阶层总会或多或少积累一定财富,但人们持有财富的形式极不相同。面值固定的金融资产,其价值随着物价上涨而下跌;各种变动收益证券和实物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会因价格上涨而使其持有者的实际价值发生改变。至于收益和价值不定的金融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收益增长与其价格上涨并非一致,因此,其持有者是否获益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变化。总之,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导致整个社会财富不公平的再分派。一般说来,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而债务人则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三)通货膨胀与资源分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发挥着引导资源流动、分派社会资源的

33、作用,使社会各种生产要素最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但是,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特别是在非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随这种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资源的分派被扭曲。一是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改变和资源不合理分派;二是通货膨胀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三是通货膨胀打击储蓄意愿并会减少资本的积累速度;四是妨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将极大减少。(四)通货膨胀与社会秩序通货膨胀不仅不利于经济增长,也许产生滞胀现象,并且会引起货币信用危机。由于,一方面通货膨胀有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使正常的信用活动遭到破坏,使各种证券发行受阻;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使货币符号的价值储存功

34、能丧失,人们的“货币幻觉”消失,挤兑风盛行,有也许引起银行的破产和倒闭,导致更多的经济混乱。同时,通货膨胀还会损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工人为争取增长就业、提高工资而罢工,轻则触发国内各阶层的经济斗争和社会动乱,重则导致政治和社会的崩溃。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五、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它涉及货币政策最终目的、实现货币政策目的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作用过程、货币政策中介目的及传导机制等。2.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借以调节金融、控制货币供应量

35、的行为。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拟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的之间,所通过的各种中间环节互相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六、问答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答: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拟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的之间,所通过的各种中间环节互相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的的达成将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一方面对某些中介目的产生一定的影响,然后,通过这些中介目的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达成货币

36、政策的最终目的。2、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答:所谓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发明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3、什么是再贴现政策?答: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减少再贴现率的办法,来干预和影响市场货币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借以调节金融、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和利率水平的目的。 货币银行学 复习重点(括号内是书中的页码)货币的职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价值贮藏,支付手段(20

37、)。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29)。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重要形态,是钞票和存款(30)。信用货币的特性: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本位货币的独有性质(32):具有无限的法偿资格,是最后的支付手段。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纸币)纸币本位制度的特点(38):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本位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信用工具(49):投资(涉及借贷)的记账(已经不是书面)凭证。信用工具重要有(50):股票、基金、债券、权证、存单

38、、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金融资产,金融商品,金融工具与信用工具,都是同义的(52)。金融资产: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货币市场(58):以短期(1年以内)信用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58):以长期(1年以上)信用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债券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87)。事实上,假如一个债券的价格下跌,那末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必然上升;而假如一个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上升,那末该债券的价格未必下跌。贴现债券(91):发行价格低于面值,期满按面值偿还的债券。计算题:简朴贷款的年复利率(90)(n年后的一次性还款数量/贷款数量)1/n1计算题: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91)(面值

39、/现价)1/剩余年限1(规定取三位有效数字)计算题: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到期兑现额/现价)1/剩余年限1计算题:贴现债券的贴现收益率(92)(面值现价)/面值(1/剩余年限)书中“假如债券的利率变化正处在一个上升时期,未来利率也许会比当前利率更高,那么潜在购买者当前就不会购买债券,由于当前购买意味着收益损失。”(93)是错误的。影响资产选择的因素(94):财富,预期收益率,风险,流动性。(168)某种资产的财富弹性(95)该种资产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财富的变动幅度中央银行的性质(126):是发行货币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作用(130):发行货币,调节货币流

40、通量,实行货币政策,监管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32)涉及:贷款与再贴现,买卖证券,买卖金银与外汇。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34)涉及: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及吸取财政性存款,集中管理存款准备金,办理全国的清算业务与其他业务。商业银行的性质(148):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的特点(149):以赚钱为目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公司,不能发行货币,业务综合性强,功能全面。商业银行的职能(150):金融中介,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功能(150):资源配置,代理收支,发明货币。商业银行发明货币功能的制约因素(15

41、1):以存款为基础,以贷款为条件,受存款准备金率制约。银行资本(净资产,股东产权,股东权益):银行资产银行负债(152)商业银行的资产涉及:钞票资产,证券,贷款与其他资产(153)。商业银行的钞票资产涉及:准备金,应收款,同业存款(153)。某银行某一年的资产收益率:该银行该年的净收益/该银行该年年末的总资产(172)某银行某一年的资本(净资产)收益率:该银行该年的净收益/该银行该年年末的资本(172)资本乘数:资产总额/资本总额(172)资本收益率资本乘数资产收益率(173)债券到期收益率将上升时,应当持有浮动利率债券,还是固定利率债券?(177)债券的久期:该债券的平均剩余期限。(178)

42、一个债券的麦考利久期该债券的价格涨幅/该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量(179)债券到期收益率将上升时,应当持有久期长的债券,还是久期短的债券?(179)核心资本,是指股权资本(净资产,股东权益),也称为一级资本(194)。银行总资本:一级资本二级资本(194)二级资本:贷款损失准备金次级债务(194)次级债务(194)是指,在支付了存款人与其他债权人之后才支付的债务。巴塞尔协议规定(194):银行核心资本不得低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总额的4%,银行总资本不得低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总额的8%。通货: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223)。银行储备:银行系统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224)。基础货币:通货银行储备(2

43、24)。法定准备金:法律上规定至少的存款准备金数量(225)。超额准备金:高出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225)。银行储备: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225)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与贷款来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227)。非借入性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购入证券所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228)。借入性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与贷款所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228)。存款乘数:存款货币变动/基础货币变动(234)。它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234)。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狭义货币乘数:狭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广义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通货率通

44、货/存款货币(237)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存款货币(237)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237)货币乘数(1通货率)/(通货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237)货币乘数存款乘数1/法定准备金率(238)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将使货币乘数变小(239),从而货币供应减少(247)。超额准备金率的提高,将使货币乘数变小(239)。财富增长,将使通货率下降(241),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40),进而货币供应增长(247)。存款利率上升,将使通货率下降(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40),进而货币供应增长(247)。银行恐慌,或非法经济活动增长,将使通货率上升(242),从而使货币乘数

45、变小(240),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税收增长,将使财富减少,从而使通货率上升(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40),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预期存款外流增长,将使超额准备金率上升(243),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39),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市场利率(公司利润率)上升,将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243),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39),进而货币供应增长(247)。贴现率(贷款利率)增长,将使贴现贷款减少(244,245),从而货币供应减少(247)。市场利率上升,将使贴现贷款增长。244,245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的非借入性基础货币增长,将使基础货币增长(245),从而货币供应增长

46、(247)。货币需求量是指,人们乐意持有,并且有能力持有的货币数量(252)。实际货币需求量是指,去除物价影响(即根据物价涨跌进行折算)以后的货币需求量(254)。名义货币需求量是指,没有去除物价影响的货币需求量(254)。名义与实际货币需求量都随总产出的增长而上升(257)。货币需求的动机:交易动机,防止动机,投机动机(271)。实际货币需求量M/P是实际收入的递增函数,是市场利率的递减函数(272)。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收入的递增函数,也是市场利率的递增函数(274)。货币需求增长,将使利率上升(304)。利率的收入效应:收入增长后,货币需求增长,从而利率将上升(305)。利率的物价效应:物价上升后,货币需求增长,从而利率将上升(305)。货币供应增长的流动性效应:货币供应增长后,债券需求增长,从而利率将下降(305)。货币供应增长的收入效应:货币供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