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六市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A被玻璃割伤手,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B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扑灭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的稀盐酸D浓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
2、,应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N2、O2、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气体质量之比为112B三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11C三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11D三种气体原子数之比为1123、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2C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D分离植物油和水 AABBCCDD4、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反应后溶液变红钠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在水面上四
3、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 B C D5、有硫酸镁溶液500mL,它的密度是1.20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B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mol/LD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6、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7、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mol氧气BgC标准状况下L二氧化碳D10g氖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B铁与氯化铁
4、溶液反应:Fe+Fe3+=2Fe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2Ag+Cu=2Ag+Cu2+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9、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是否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10、下列各项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明矾净水B工业上生产生石灰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11、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K+、MnO4、Na+、ClBK+、Ca2+、NO3、CO32CNa+、OH、NO3、SO42DFe3+、Na+、Cl、SO4212、最近湖南都市台报道,
5、长沙市周边农田由于焚烧稻草导致烟雾弥漫,致使高速公路限行,航班停飞。烟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13、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1 mol氦气 B标准状况下8.96L CH4C9.0g水 D含3.6121023个氢分子的氢气14、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装满干燥的Cl2,向两个集气瓶中依次分别投入干燥的红纸和湿润的红纸,过一段时间,红纸的变化是()A和都褪色B和都不褪色C褪色,不褪色D不褪色,褪色15、下列各组都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Na、OH、SO42,H、Cl、SO42,Na、K、OH,Na、K、NO3,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A B
6、C D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7、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
7、;石灰石与盐酸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晶体B向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二氧化硫有漂白性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无K+D向Na2CO3粉末中滴加几滴水少量溶解Na2CO3易溶于水AABBCCDD19、下列说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有强还原性,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铜B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C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钙、钠、铜等金属元素化合物20、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100mL
8、 0.10molL1NaOH溶液B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C该装置所示的分离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D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固体AABBCCDD21、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的 H2B17gNH3C0.3molH3PO4D6.021023个的CH4分子22、下列中和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能以“H+OHH2O”表示的是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C澄清石灰水和硝酸反应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111mL溶液只含Cu2+、Ba2、K+、OH、SO42、Cl中的几种,分别取三份11mL该溶液进行实验,以确定
9、该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向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198g蓝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233g白色沉淀向第三份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过滤取滤液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287g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2)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4)该111mL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是_,其物质的量是_。24、(12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
10、:(1)气体B的化学式_,白色沉淀的成分为_。(2)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有_;可能含有的物质有_;(3)如若需要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如何操作:_。25、(12分)在某次实验中,要用 420 mL 0.52 molL-1的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实际配制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g;(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上,1 g以下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的NaOH固体质量是_g;(3)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NaOH固体的质量,其正确的操作顺序的序号为_;A调整零点B添加所需砝码,并将游码移至所需刻度处 C小心
11、将NaOH固体逐渐加入小烧杯中至天平平衡 D称量空的小烧杯质量 E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并将游码移至0刻度处(4)欲配制该0.52 molL1的NaOH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镊子)、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_和_;(5)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偏小的有_。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假设:溶液的热胀冷缩程度大于容器)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26、
12、(10分)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图:(1)操作的名称是_。(2)试剂的化学式是_,判断试剂已过量的方法是:_。(3)加入试剂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27、(12分) (1)98%的浓H2SO4(=1.84g/ mL)的浓度为_mol/L,用该浓硫酸配制500ml0.5mol/L的稀H2SO4,需要量取浓H2SO4的体积为_mL(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mL量筒,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
13、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 (4)配制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量取 计算 溶解 摇匀 转移 洗涤 定容 冷却摇动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A B C(5) 若实验中出现下列现象,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A浓硫酸稀释后未冷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进行定容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量取好浓硫酸倒入烧杯溶解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将洗涤液倒入烧杯D、移液后烧杯未洗涤28、(14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乙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_;反应_;反应_。(3
14、)将0.4 g D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像。_ 29、(10分)海洋是“聚宝盆”,工业上,人们直接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类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如下表:海水密度(g/L)CaSO4NaClMgCl2MgSO4NaBr1.130.561.200.911.210.053.260.0040.0081.220.0159.650.010.041.260.012.640.020.020.041.311.400.540.030.06 (1)常采用_的方法从海
15、水中得到食盐。(2)为得到含杂质较少的食盐,实际生产中卤水的密度控制在_之间。(3)粗盐中常含有MgCl2、MgSO4、CaCl2等杂质,通常在实验室中依次加入_、_、_、_等四种物质除去杂质。(填化学式)(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几种重要的化工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通电时阳极产物是_该产物的检验方法是_(5)电解过程中得到气体物质还可以化合为HCl,在实验室中我们利用_和_ 反应(写名称)来制取。该气体_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写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_(6)新制的氯水显_色,这是因为氯水中有_(填微粒符号)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
16、是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的现象是_,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_来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A、被玻璃割伤手,应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再用过氧化氢擦洗,然后敷药包扎,故A正确;B、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覆盖,故B错误;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的硼酸,故C错误;D、浓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2、C【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
17、分子数之比;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故答案为C。3、B【解析】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转移液体操作为: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正确;B.CuCl2和FeCl2均易溶于水,过滤无法除去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2,错误;C.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可通过加热蒸发溶剂得到氯化钠晶体,正确;D.植物油难溶于水,且植物油密度小于水,混合后会分层,可通过分液操作分离,正确。【点睛】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热的蒸发皿
18、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一定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石棉网上。分液操作时,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4、C【解析】钠投入水中,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不会沉入水底,故错误;钠是活泼的金属,钠立即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并有气体产生,故正确;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石蕊变蓝,即反应后溶液变蓝,故错误;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故正确;在氢气的推动下,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正确;氢气在钠块与水之间的缝隙中逸出,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正确。答案选C。5、D【解析】A.MgSO4
1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其中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设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24:120=4.8%:x,解得:x=24.0%;故A正确;B.SO4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设SO42-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24:96=4.8%:x,解得:x=19.2%;故B正确;C.依据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gSO4)=2.4mol/L,故C正确;D. 溶液的总质量,所以,可得出,所以,水的质量为,所以,溶质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D。【点睛】在MgSO4溶液中,Mg2+和SO42-、Mg2+和MgSO4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
20、于质量分数之比。6、C【解析】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胶粒(1nm-100nm)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该现象是由微粒直径大小决定的,丁达尔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A错误;B.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是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决定的,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B错误;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故C正确;
21、D.溶液均一、透明、稳定,胶体较稳定,浊液不稳定,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有关,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D错误;故答案选C。7、B【解析】A. 0.4mol氧气含有原子数目0.42NA=0.8NA;B. 5.4g水的物质的量是0.3mol,含有原子数目为0.9NA;C. 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0.25mol,含有原子数目为0.75NA;D. 10g氖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原子数目为0.5NA;根据上面计算,原子数目最多的是B;答案:B8、C【解析】A.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2OH+Ba2+SO42-+2H+BaSO4+2H2O,A错误;B.
22、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3+3Fe2+,B错误;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银:2Ag+Cu2Ag+Cu2+,C正确;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H+Ca2+CO2+H2O,D错误;答案选C。9、B【解析】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选B。10、D【解析】A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K+Al3+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Al(OH)3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
23、,使水澄清,涉及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 B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C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涉及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故D符合;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物质变化的判断,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解题关键,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11、C【解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以及溶液是无色且显碱性分析解答。【详解】A. MnO
24、4在溶液中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在碱性溶液中Ca2+、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在碱性溶液中Na+、OH、NO3、SO42之间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Fe3+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12、D【解析】根据分散系的概念,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析。【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烟雾属于胶体分散系。故选D。13、B【解析】A中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则1 mol氦气中原子数为NA;B中标准状况下8.96L
25、 CH4的物质的量为,甲烷为5原子分子,则原子数目为2NA;C中9.0g水的物质的量为,水为3原子分子,则原子数目为1.5NA;D中3.6121023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为,氢气为双原子分子,则原子数目为1.2 NA。根据以上分析原子数目最多的是B,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选B。14、D【解析】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所以不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装置中的红纸褪色,故D正确,故选D。15、A【解析】酸的概念是根据物质溶于水电离成的阳离子全部为H+来确定的,则在酸的溶液中不会存在金属阳离子,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26、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判断。【详解】Na+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应全部为H+,应该为碱或盐电离,为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电离;因阳离子全部为H+,可理解为盐酸和硫酸两种物质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Na、K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因阴离子只有OH-,应为两种碱;Na、K、NO3溶液中无H+,不会是酸电离产生的,因有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为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够从离子的角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和构成,并熟悉常见的酸、碱、盐即可。16、D【解析】A过量试剂一般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试剂污染,则Na2CO3溶液
27、取量过多,放在烧杯中回收,选项A错误;B钡离子有毒,则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不能用水冲入下水道,防止污染地下水,选项B错误;CNaCl为可溶性固体,蒸发时不能蒸干,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选项C错误;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选项D正确;答案选D。17、D【解析】A、盐酸是强酸,要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碳酸是弱酸,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H2CO3+2OH-=H2O+CO32-,所以离子方程式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离子方程式分别为B
28、a2+SO42-=BaSO4、Ba2+SO42-+2OH-+2H+=BaSO4+2H2O,所以离子方程式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溶液与硝酸、碳酸钙与硝酸,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O32-+2H+=CO2+H2O、CaCO3+2H+=Ca2+CO2+H2O,所以离子方程式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石灰石与硝酸或盐酸都生成可溶性盐,离子方程式均为CaCO3+2H+=Ca2+CO2+H2O,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点睛】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即可解答,单质、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氧化物都写化学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18、A【解析】A. 相同条件
29、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因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碳酸钠的质量,且水的质量减少,所以析出碳酸氢钠晶体使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B. 向FeCl3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2Fe3SO22H2O=2Fe2SO424H,在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C. 火焰呈黄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Na,观察K的火焰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故C错误;D. 向Na2CO3粉末中滴加几滴水,因滴加的水量太少,会有部分Na2CO3与水结合生成Na2CO310H2O,所以有少量碳酸钠溶解,不
30、能证明碳酸钠易溶于水,故D错误,答案选A。19、A【解析】A、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则Na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析出金属铜,选项A不正确;B、Al(OH)3具有弱碱性,可与胃酸中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除去过多的胃酸,选项B正确;C、过氧化钠可以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用作供氧剂,选项C正确;D、烟花中添加的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在灼烧使发生焰色反应,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选项D正确;答案选A。20、C【解析】A.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所以溶解烧碱时不能用容量瓶,应该用烧杯,故A错误;B. .萃取时,苯密度
31、小于水密度,所以苯在水的上层,所以含有碘的苯层应该从上口倒出,故B错误;C.蒸馏与沸点有关,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 故C正确;D. 水易挥发,可用蒸发的方法提取氯化钠,故D错误;答案选C。21、D【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的H2,可计算得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含氢原子数为2NA;B17gNH3,可计算出NH3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含氢原子数为3NA;C0.3molH3PO4中含0.9molH,则含氢原子数为0.9 NA;D6.021023个的CH4分子为1mol CH4,含氢原子数为4 NA;综上所诉,含氢原子数最多为4 NA,答案选D。22、C【解析】A.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
32、式,故错误;B.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C.氢氧化钙为稀溶液,能拆成离子形式,硝酸为强酸,能拆成离子形式,故能写成H+OHH2O,故正确;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能拆开,故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该离子方程式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过程中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a2+和OH- AgCl Cu2+ 2OH-= Cu(OH )2 SO42-、Cl- 1mol/L、2 mol/L K+ 1.2 mol 【解析】(1)实验生成的蓝色沉淀是Cu(OH )2,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4,实验生成的
33、白色沉淀是AgCl。再结合离子共存分析。(2)Cu2+ 2OH-= Cu(OH )2。(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和Cl-。(4)根据电荷守恒分析。【详解】(1)实验生成的蓝色沉淀是Cu(OH )2,溶液中存在Cu2+,不存在OH-,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4,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不存在Ba2+,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gCl,说明溶液中存在Cl-。所以,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和OH-,中白色沉淀为AgCl,故答案为Ba2+和OH-;AgCl。(2)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2OH-= Cu(OH )2,故答案为Cu2+ 2OH-= Cu(OH )
34、2。(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和Cl-,11mL溶液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n(SO42-)= n (BaSO4)=2.33g233g/mol=1.11mol,n( Cl-)=n(AgCl)=2.87143.5g/mol=1.12 mol,所以c(SO42-)=1mol/L,c( Cl-)=2 mol/L,故答案为SO42-、Cl-;1mol/L、2 mol/L。(4)11mL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为: n(Cu2+)=n Cu(OH )2= 1.98g98g/mol=1.11mol,1.11molCu2+带1.12mol正电荷,1.11mol SO42-和1.12
35、molCl-共带有1.14mol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知,原溶液中还存在K+,11mL溶液中含有1.12mol K+,111mL溶液中含有1.2 mol K+,故答案为K+;1.2 mol。24、CO2 BaCO3 BaCl2 、CaCO3、NaOH CuSO4、K2SO4 KCl 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 【解析】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钡。据此解答
36、。【详解】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则一定不含硫酸钾。(1)气体B 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白色沉淀为BaCO3;(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BaCl2 、CaCO3、NaOH,一定不含CuSO4、K2SO4,可能含有 KCl;(3)确定氯化钾是否存在,可以用焰色反应,即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点睛】掌握各物质的溶解
37、性和离子反应,根据溶液为无色,确定不含铜离子,根据白色滤渣能完全溶于盐酸生成气体分析,该物质为碳酸钙,气体为二氧化碳,因为通入二氧化碳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钡离子,但氯化钡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应还含有氢氧化钠,当溶液中有钡离子时,不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即不含硫酸钾。25、10.4 9.6 ADBCE 玻璃棒 500 mL的容量瓶 偏大的有A、C、E 偏小的有B、D、G 【解析】(1)选择仪器的标准是“大而近”分析;(2)天平称量物质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3)根据天平使用原则判断操作顺序;(4)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确定使用的仪器;(5)利用c=判断实验误差。【详解】(1)准确
38、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要使用容量瓶,在实验室中没有规格是420 mL的容量瓶,根据选择仪器的标准是“大而近”的原则,要选择使用500 mL的容量瓶,则配制500 mL0.52 mol/L的NaOH溶液,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m(NaOH)= 0.52 mol/L0.5 L40 g/mol=10.4 g;(2)称量物质应该左物右码,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上,1 g以下移动游码,则用天平实际称得的NaOH固体质量是m(MaOH)=10 g-0.4 g=9.6 g;(3)托盘天平在使用前首先应该调零;NaOH具有腐蚀性,不能在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在烧杯中进
39、行称量,因此要先称量空的小烧杯质量,然后添加所需砝码,并将游码移至所需刻度处,再小心将NaOH固体逐渐加入小烧杯中至天平平衡,最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并将游码移至0刻度处,故操作正确顺序为ADBCE;(4)用NaOH固体准确配制0.52 molL1的NaOH溶液时,要使用托盘天平(附砝码、镊子)准确称量NaOH的质量,用药匙从试剂瓶中取出NaOH固体,并将具有腐蚀性的NaOH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然后用量筒量取水,向烧杯中加水溶解NaOH固体,为使NaOH固体快速溶解,使热量迅速扩散,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通过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已经查漏的50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洗涤烧杯内壁和
40、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当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上瓶塞,上下颠倒,反复摇匀,就得到0.52 molL1的NaOH溶液。故使用的仪器,除题干给出的,还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和500 mL的容量瓶;(5)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则称量的NaOH质量偏大,NaOH的物质的量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B若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由于NaOH有吸湿性,部分NaOH会沾在纸上,导致配制溶液的NaOH质量偏少,最终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反应会放出大量热,若未冷却溶液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假设:溶
41、液的热胀冷缩程度大于容器),待溶液恢复至室温时,液面低于刻度线,使得溶液的体积偏小,最终配制溶液的浓度就偏大;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使配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减少,最终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配制溶液的浓度不产生任何影响;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综上所述可知:操作使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有A、C、E;使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有B、D、G。【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涉及仪器的使用、操作步骤、误差分析等
42、。明确配制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容量瓶规格的选择和误差分析的方法。26、渗析 HCl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 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解析】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操作为渗析,除去Na2SO4、CaCl2,可分别加入BaCl2、Na2CO3,所以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2+、SO42-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加入过量BaCl2,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入过量Na2CO3(除去钙离子),同时也将过量的钡离子除去,则试剂为BaCl2,操作为过滤,沉淀A为硫酸钡,试剂为Na2CO3,操作为过滤,沉淀B为碳酸钙和碳酸钡,试剂为盐酸,加入盐酸可除去过量的Na2CO3,最后蒸发结晶可得到NaCl晶体。【详解】(1)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溶液中小的分子或离子能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