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2291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250 mL 0.2 molL1 的NaCl溶液配制:需要使用

2、天平、250mL容量瓶等仪器B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煮沸,可制备Fe(OH)3胶体C不慎将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萃取后的水层不能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2、下列实验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A称量10.56g Na2CO3固体用托盘天平B准确量取10.00mL的溶液用50mL量筒C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用蒸发皿D过滤煮沸后的含泥沙的水用普通漏斗3、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A150mL 1mol/L NaClB75mL2mol/LCaCl2C150m

3、L3mol/LKClO3D75mL1mol/LFeCl34、胶体区分于溶液和浊液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是否能通过滤纸C是否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5、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D中不可能是浓硫酸B通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CD中可以是水D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6、下列谚语或俗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C墙内开花墙外香 D生米已成熟饭7、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CH4,另一个盛NH3,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比较,结论一

4、定不正确的是A分子个数比为1:1B质量比为17:16C原子个数比为5:4D氢原子个数比为4:38、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AmolBLCsDg/mol9、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轮船底部生锈10、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氯水是指液态的氯 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新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 D新制氯水应避光保存1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AK+、Na+、NO3、MnO4 BK+、Na+、Br、CO32CMg2+、Na+、Cl

5、、SO42 DNa+、Ba2+、OH、SO4212、粗盐溶液过滤,除去泥沙后的滤液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将上述杂质除去: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过滤 加过量NaOH溶液 加适量盐酸 加过量Na2CO3溶液 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是( )ABCD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2+、Ba2+、SO42、Cl BCa2+、H

6、+、CO32、ClCNa+、K+、OH、Cl DMg2+、Na+、OH、SO421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H2O22H2O+O2BCuCl2+2NaOH=Cu(OH)2+2NaClCFeO+2HCl=FeCl2+H2OD2Al(OH)3Al2O3+3H2O16、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3g 碳酸钠中含 NA 个 CO32- B标准状况下,11.2L 臭氧中含 NA 个氧原子C1.8g 重水(D2O)中含 NA 个中子 D0.1molOH-含 NA 个电子17、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比为Na:Mg2:C

7、l=3:5:5,若Na浓度为3mol/L,则SO42的浓度为( )A2mol/LB3mol/LC4mol/LD8mol/L18、在甲、乙两烧杯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有Cu2+、Ba2+、H+、Cl-、OH-共六种。且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种类互不相同。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甲中一定有B乙中一定有Cl-C甲中可能有H+D乙中可能有OH-19、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20、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2CO3BCu2(OH)2CO3CK2CO3DNaHCO321、设NA为阿伏加德罗

8、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4 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 NAB16 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A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D溶液的体积为1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22、 “纳米材料”是指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所得混合物是溶液且一定能导电B在通常情况下不稳定,易沉淀C能全部透过半透膜D有丁达尔效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如图,反应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

9、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G、A的化学式分别为_、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将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A可以制漂白粉,漂白粉在空气时间长了会失效,失效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12分)有A、B、C、D、E、F六种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略,有些反应的产物和条件没有全部标出)。已知A、B、E是单质,B在常温

10、下为气体,C俗名称为烧碱,D为无色无味液体。(1)写出A、D的化学式_。(2)写出A和D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E与C、D反应生成B和F的离子方程式_。25、(12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含碘的CC14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CC14,选择装置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仪器的名称是_,最后晶态碘在_里聚集。(2)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1气体,选择装置_,粗盐的提纯,选装置_。(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4)除去KC1溶液中的K2SO4,依次加入的

11、溶液为_(填溶质的化学式)。26、(10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三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 (1)实验得出的结论:_。(2)指出实验和实验中的“实验现象”:_、_。(3)通过实验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_;b._,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_。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和验证SO2的性质。请回答:(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_,b_。(2)棉球中NaOH

12、溶液的作用是_。(3)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A 紫色石蕊试液 B 无色酚酞试液 C 澄清石灰水 D 碘水(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实验开始时,只需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B 先向装置中加入试剂(药品),再进行气密性检查C 实验开始后,洗气瓶和中溶液均褪色,两者均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D 实验开始后,洗气瓶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28、(14分)SO2和CO2的混合气体38g ,测得CO2体积为11.2L(STP),则(1)混合气体中SO2的质量是_g(2)混合气体中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L(3)SO2和CO2同

13、温同压下体积比是 _(4)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为_g/L29、(10分)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应称取NaOH的质量_g;(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

14、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定容时仰视液面达到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液面达到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根据溶液配制、胶体制备、萃取分液等实验知识分析回答。【详解】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称量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需要天平、确定溶液体积需要250mL容量瓶。A项正

15、确;B项: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煮沸,得到Fe(OH)3沉淀而不是Fe(OH)3胶体。B项错误;C项: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可中和残留的碱。C项正确;D项:CCl4密度比水大,萃取碘水中的碘后,有机层在下层,上层是水层,不能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水层,要从口部倒出。D项正确。本题选B。2、D【解析】A项、托盘天平的感量为0.1g,则可称量10.5g或10.6gNa2CO3固体,故A错误;B项、量筒的感量为0.1mL,则可用10mL量筒量取10.0mL的溶液,故B错误;C项、灼烧在坩埚中进行,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故C错误

16、;D项、泥沙不溶于水,过滤需要普通漏斗,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操作方法和使用的仪器是关键。3、D【解析】50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Cl-)=13 mol/L;A. 150mL 1mol/L NaCl溶液中的c(Cl-)=11=1mol/L;不符合题意要求,错误; B. 75mL2mol/LCaCl2溶液中的c(Cl-)=22=4mol/L;不符合题意要求,错误;C. 150mL3mol/LKClO3溶液中含有ClO3-,不含Cl- ,不符合题意要求,错误; D. 75mL1mol/LFeCl3溶液中的c(Cl-)=1

17、3=3mol/L;符合题意要求,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4、C【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胶体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知粒子直径的大小是否在1100nm之间,故答案为:C。5、B【解析】试题解析:由图可知,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则A为潮湿的氯气,D中的液体可干燥或吸收氯气:D中可以为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故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通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故B正确;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D中使水时,氯气通过后会含有水蒸气,会使有色布条褪色,故C错误;D中液体不能为饱和食盐水,若为食盐水,则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

18、褪色,故D错误.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6、D【解析】A.铁杵磨成针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 水变冰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指分子不停的运动,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D. 生米中含有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在煮的过程中这些物质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7、B【解析】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CH4,另一个盛NH3,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CH4、NH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详解】ACH4、NH3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个数比为11,故A正确; BCH4、NH3的物质的量相等,则m(CH4):m(NH3)= 16:17,故B错误;CCH4、NH3的物质的量相等,

19、CH4、NH3原子个数比为54,故C正确;DCH4、NH3的物质的量相等,CH4、NH3氢原子个数比为43,故D正确;选B。8、D【解析】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所以答案D正确。故选D。9、C【解析】【详解】A项: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项: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项: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可选;D项:铁在氧气、水存在时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故不选。故选C。10、A【解析】

20、A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液氯为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故A错误;B因氯水中含有的微粒:离子:Cl-、H+、OH-、ClO-,分子:HClO、H2O、Cl2,新制氯水中含氯气,所以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故B正确;C新制氯水中含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故C正确;DCl2+H2OHCl+ HClO,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HClO 2HCl+O2,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故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和氯水的成分,明确氯水中各成分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结合次氯酸的性质分析判断。11、C【解析】离子间如果发生

21、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结合离子的性质、溶液无色显强酸性分析解答。【详解】A在酸性溶液中MnO4显紫色,故A错误;BCO32和H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错误;C在酸性溶液中四种离子间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OH和H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水,Ba2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答案选C。12、A【解析】粗盐的提纯中,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出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加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由此可知,Na2CO

22、3溶液的加入一定在BaCl2溶液之后,即一定在之后,为了不使产生的沉淀溶解,一定要在过滤后再加盐酸,即在之后,正确的顺序为;答案选A。13、C【解析】要先除硫酸根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所以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注意将三种离子除完,再进行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顺序为:,故选C。14、C【解析】A. Ba2+和SO42发生反应:Ba2+SO42-=BaSO4,所以Ba2+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 Ca2+

23、和CO32发生反应:Ca2+CO32-=CaCO3,所以Ca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该组离子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D. Mg2+和OH发生反应:Mg2+2OH-=Mg(OH)2,所以Mg2+和OH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C。15、A【解析】A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B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16、D【解析】根据摩尔质量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微粒的

24、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注意重水中氢原子具有1个中子。【详解】A.53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故含有0.5NA 个 CO32-,A错误;B. 标准状况下,11.2L 臭氧O3的物质的量,含1.5NA个氧原子,B错误;C. 1.8g 重水(D2O)物质的量,一个重氢原子中含有一个中子,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中子,故重水中含有9NA个中子,C错误; D.一个氢氧根含有10个电子,故0.1molOH-含NA个电子,D正确。答案为D。【点睛】含10个电子的微粒主要包括: O2-、F-、Na+、Mg2+、Al3+、OH-、H3O+、NH2 -、NH4+、CH4、NH3、H2O、HF、Ne。17、C【解析】根据钠离子

25、的浓度,由离子浓度比例关系计算镁离子、氯离子的浓度,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有c(Na+)+2c(Mg2+)=c(Cl-)+2c(SO42-),据此计算。【详解】Na+浓度为3mol/L,由c(Na+):c(Mg2+):c(Cl-)=3:5:5,可得c(Mg2+)=5mol/L,c(Cl-)=5mol/L,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有c(Na+)+2c(Mg2+)=c(Cl-)+2c(SO42-),故: 3mol/L+25mol/L=5mol/L+2c(SO42-),解得:c(SO42-)=4mol/L,故答案为C。18、A【解析】甲、乙两烧杯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有Cu2+、Ba2+、H+、Cl-、OH-共六种。

26、且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种类互不相同。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甲溶液中含有Cu2+,结合离子共存关系,因此OH-不能在甲溶液中,即乙溶液中含有OH-,则H+不能与OH-共存,则甲溶液中含有H+,由于Ba2+、和不能共存,只能分别在甲乙两溶液中,溶液为电中性,一个溶液中既含有阳离子,同时也含有阴离子,则在甲溶液中,Ba2+在乙溶液中;根据题干信息,无法确定Cl-在哪个烧杯中,但根据Cl-的性质,Cl-既可以在甲溶液中,也可以在乙溶液中,综上分析,答案选A。19、C【解析】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胶粒(

27、1nm-100nm)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该现象是由微粒直径大小决定的,丁达尔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A错误;B.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是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决定的,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B错误;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故C正确;D.溶液均一、透明、稳定,胶体较稳定,浊液不稳定,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有关,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D错误;故答案选C。20、A【解析】图

28、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还属于正盐,据此解答。【详解】A、Na2CO3属于正盐、钠盐和碳酸盐,A符合;B、Cu2(OH)2CO3属于碳酸盐的碱式盐,是一种铜盐,B不符合;C、K2CO3属于碳酸盐的正盐,是一种钾盐,C不符合;D、NaHCO3属于碳酸盐的酸式盐,是一种钠盐,D不符合。答案选A。21、D【解析】A2.4 g金属镁的物质的量是0.1mol,1个镁原子含有12个电子,则所含电子数目为1.2 NA,故A错误;B16 g CH4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原子数为5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故C错误

29、;D溶液的体积为1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L0.5mol/L21mol,含有Cl个数为NA,故D正确;故答案选D。22、D【解析】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之为胶体,而“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范围,因此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属于胶体。A. “纳米材料”在液体分散剂中不一定发生电离,所以该混合物不一定能导电,A项错误;B.胶体具有介稳性,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该混合物是稳定的,不易沉淀,B项错误;C.胶体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半透膜的孔隙直径,所以该混合物中的“纳米材料”

30、不能透过半透膜,C项错误;D.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当一束平行光照射该混合物时,从垂直于光的入射方向观察,能观察到该混合物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O2 Cl2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紫色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 Cl2 + H2O HCl + HCl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 【解析】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应为H2O,F为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则G

31、为O2,B为NaOH,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应为Cl2和NaOH的反应,生成NaCl和NaClO,结合物质的性质作答即可。【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G为O2,故答案为: O2、Cl2;(2)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B为NaOH,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故答案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反应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故答案为:2Na2O2 + 2H2O = 4NaOH

32、+ O2;(4)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Cl2 + H2O HCl + HClO,盐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溶液褪色,故答案为:紫色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Cl2 + H2O HCl + HClO;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涉及反应为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故答案为: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点睛

33、】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注意常温下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24、Na、H2O 2Na+2H2O2NaOH+H2 2Al+2OH+2H2O2AlO2+3H2 【解析】有A、B、C、D、E、F六种物质,C俗名称为烧碱,C为NaOH,D为无色无味液体,D为H2O,根据框图,单质A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B和氢氧化钠,则A为钠,B为氢气,氢氧化钠、水与单质E反应生成氢气,则E为铝,因此F为偏铝酸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钠,B是氢气,C是氢氧化钠,D是水,E是铝,F是偏铝酸钠,则(1

34、)钠和水的化学式分别是Na、H2O;(2)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点睛】正确推断物质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为C、D。本题的易错点为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反应过程中水也参与了反应。25、C 蒸馏烧瓶 蒸馏烧瓶 E AB 溶解 过滤 BaCl2、K2CO3、HCl 【解析】(1)因为碘易溶于CC14溶液,所以要从含碘的CC14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CC14,需要进行蒸馏,故选择装置C。根据C的装置图可知仪器为蒸馏烧瓶,因

35、为CC14的沸点低被蒸馏出去,所以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故答案:C;蒸馏烧瓶;蒸馏烧瓶。(2)因为HC1气体极易溶于水,CO2也能溶于水,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洗气,可选择装置E。粗盐的提纯,需将粗盐先溶解过滤,在进行蒸发即可,所以选择装置AB,故答案:AB。 (3)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不同,要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先配成高温时的饱和溶液,在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即可得到KNO3晶体,故答案:溶解;过滤。(4)除去KC1溶液中的K2SO4,实质是除去SO,所以先加入BaCl2溶液,使SO完全沉淀,再加入K2CO3溶液除去多余的

36、Ba2+,最后加入稀HCl除去多余K2CO3,所以答案:BaCl2、K2CO3、HCl。26、氯水中含有Cl-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有气泡产生 氯水中含有H+ 氯水中含有HClO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至碱性,溶液变红,可证明a正确,不再显红色,证明b正确 【解析】(1)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为AgCl,说明氯水中含Cl-,故答案为:氯水中含有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是强酸,电离出H+,H+消耗NaOH,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加入碳酸钠后,H+和碳酸根离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会产生气泡,故答案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3)滴加酚酞的Na

37、OH溶液呈红色,加入氯水后红色变为无色可能氯水中含H+消耗了OH-,也可能是氯水中含HClO将溶液漂白,HClO的漂白性是不可逆的,若是HClO将其漂白,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不会变红,否则溶液又将变红,故答案为:氯水中含有H+;氯水中含有HClO;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至碱性,溶液变红,可证明a正确,不再显红色,证明b正确。27、分液漏斗 干燥管 吸收尾气,防止SO2污染大气 AC D 【解析】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水和氯化铁溶液氧化,最后进行尾气处理,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图示仪器a为

38、分液漏斗;图示仪器b为干燥管;(2)二氧化硫有毒,是大气污染物,干燥管为尾气吸收装置,其中的NaOH是用于吸收过量的SO2,防止造成空气污染;(3)A、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说明SO2能与水反应形成酸,A符合题意;B、SO2通入无色酚酞溶液中,溶液不变色,B不符合题意;C、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SO2能与碱反应,C符合题意;D、SO2通入碘水中,碘水褪色,说明二者发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但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4)A、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瓶塞,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液体才能顺利滴下,选项错误,A不符合

39、题意;B、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选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C、洗气瓶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洗气瓶中溴水褪色,发生了反应:Br2+SO2+2H2O2HBr+H2SO4,体现了SO2的还原性,选项错误,C不符合题意;D、洗气瓶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4,SO42-是SO2被Fe3+氧化而来的,体现了SO2的还原性,选项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睛】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检验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前者体现漂白性,后者体现还原性。另外还需要注意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这与次氯酸的漂白性有本质的区别。28、16 5.

40、6 1:2 2.262 【解析】分析:由二氧化碳体积为11.2L(STP),求出其物质的量=0.5mol,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0.5mol44g/mol=22g;SO2的质量为:38g-22g=16g;S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S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量之比,V(SO2):V(CO2)=0.25:0.5=1:2;根据计算出混合气体的密度。详解: 根据n=,二氧化碳体积为11.2L(STP),物质的量n= =0.5mol,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0.5mol44g/mol=22g;(1)混合气体中S

41、O2的质量为:38g-22g=16g;(2)S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S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3)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V(SO2):V(CO2)=0.25:0.5=1:2;(4)混合气体总质量为38g,混合气体总体积为11.2+5.6L=16.8L,则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262g/L。 因此,本题答案为:16; 5.6; 1:2; 2.262。29、12.5 B、C、A、F、E、D 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 A、B、C 【解析】(1)根据m=cvM计算所需

42、氯化钠的质量;(2)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减少溶质的损失,减少实验误差;根据热溶液体积偏大;(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分析判断【详解】(1)溶质的质量m=nM=cvM=1.25molL10.25L40gmol1=12.5g;(2)配制250mL溶液,则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

43、,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C;A;F;E;D;(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是减少溶质的损失,减少实验误差;因热溶液体积偏大,冷却下来时溶液体积变小,则浓度会变大;(4)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A正确;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B正确;C、定容时仰视液面达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正确;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D错误;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浓度不变,故E错误;故答案为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