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2286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工开物中对制造染料“蓝靛”的叙述如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文中没有涉及的实验操作是A溶解B搅拌C升华D蒸

2、发2、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3、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3C1O-+ 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B+4C+5D+64、与标准状况下VLCO2所含有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ABCD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A向K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H+SO42-+Ba2+OH=H2O+BaSO4B烧碱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钙溶液混合: Ca2+HCO3+OH=CaCO3+H2OC碳酸镁与稀硫酸: MgCO3+

3、2H+=H2O+CO2+Mg2+D醋酸与大理石: 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6、中国寓言故事蕴味深长。下列寓言的标题所表述的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破釜沉舟B煮豆燃萁C刻舟求剑D愚公移山7、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B- + Z2 = B2+2Z 2A2+ + B2 = 2A3+ + 2B-2XO4- + 10Z - + 16H+ = 2X2+ + 5Z2 + 8H2O,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要氧化含有A2、Z和B 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Z2A3B2CX2是XO4的氧化产物,B2是B

4、的还原产物D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XO45A28H=X25A34H2O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均属于强电解质BSiO2、S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纯碱的分子式是Na2CO3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L水中溶解了40.0 g NaOH,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从1L2mol/L的NaCl液中取出0.5L,取出的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C中和100 mL 1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8.0gD配制500mL0.5mol/L的CuSO4溶液,需40.0g胆矾10、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

5、实验目的的是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ABCD1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 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1 000 m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B500 mL溶液中有0.1NA个KC1 L溶液中K的浓度为0.4 molL1D1 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4 molL112、以面粉为原料的网红“脏脏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热稳定性差 增加甜味 产生二氧化碳 提供钠离子ABCD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

6、H+ = Cu2+ + H2B盐酸与澄清石灰水混合:2H+ + Ca(OH)2 = Ca2+ + 2H2OC酸滴在大理石上:CO+ 2H+ = CO2 + H2O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 + 6H+ = 2Fe3+ +3H2O14、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mL 1molL-1 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相等的是( )A150mL 3molL-1 氯化钾溶液B75mL 2molL-1 氯化铵溶液C150mL1molL-1 氯化钠溶液D75mL 1molL-1 氯化钡溶液1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用量筒量取5.26 mL盐酸;用广泛

7、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是3.5,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BCD16、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白色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只发生物理变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A不溶于水和盐酸;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D

8、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 B、_ C、_ D、_。(2)写出C的电离方程式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与盐酸反应:_,C与硫酸反应:_,E(足量)与C反应:_。18、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为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NaHSO4溶液,为确定四瓶溶液分别是什么,将其随意标号为A、B、C、D,分别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A + B生成白色沉淀B + C无明显变化A + C放出无色气体B + D生成白色沉淀A + D放出无色气体C + D无明显变化

9、已知:NaHSO4属于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A为_,C为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 B::_,A + D:_,(3)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D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有_。(4)上述没有明显变化的实验、,其中发生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19、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可制备SnCl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制备。已知:金属锡熔点为231,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SnCl4的沸点为114;SnCl4易与水反应。请根据上图装置回答:(1)

10、装置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试管II中的试剂是_,试管III中的试剂是_。(3)装置V的作用是_。(4)裝置 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填标号)。(5)实验结束后,欲回收利用装置中未反应完的MnO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2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操作的名称是_。(2)试剂、其实是三种物质:饱和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这三种物质的加入顺序可能有多种情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A饱和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B

11、BaCl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NaOH溶液CNaOH溶液、BaCl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3)固体丁是混合物,除含有泥沙、CaCO3、BaSO4外,还含有_(填化学式)。(4)在混合物乙中分别加入试剂、的过程中,判断滴加BaCl2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加入BaCl2溶液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_。(5)若先用适量盐酸调节pH值再进行操作,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21、现有金属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F、F,它们之间的转化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条件没有全部标出),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的溶液有漂白

12、性且能杀菌消毒,其中物质F的水溶液呈黄色,物质E在氧化剂作用下很容易转化为物质F,F能与物质C的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F的化学式为_(2)写出金属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黄绿色气体乙和水反应的离子化学方式:_实验室制备黄绿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3)金属单质A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出现的是_A、氯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铵溶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涉及到溶解,故A不选;B、“搅冲数十下”涉及到搅拌,故B不选;C、升华是指由固态受热直接变成气体,文中没有涉及,故

13、C选;D、“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涉及到蒸发,故D不选;故选C。2、C【解析】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所以C中表示的是单质。A和D表示化合物,B表示混合物,答案选C。3、D【解析】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2,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答案选D。4、A【解析】在标准状况下VL CO2气体的物质的量是n(CO2)=mol,由于在一个C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其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n(O)=mol。由于在一个水分子中只含有1个氧原子,因此水的物质的量为mol,则水的质量是m(H2O)=nM=mol18g/mol=g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5、B【解析】A. 向KHS

14、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此时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钾和水:H+SO42-+Ba2+OHH2O+BaSO4,A正确;B. 烧碱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钙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Ca2+2HCO3+2OHCO32+CaCO3+2H2O,B错误;C. 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MgCO3+2H+H2O+CO2+Mg2+,C正确;D. 醋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D正确。答案选B。6、B【解析】A.破釜沉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15、错误;B. 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正确;C. 刻舟求剑是在船帮做了记号,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 愚公移山,是把山石变为小块搬运走,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7、A【解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以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分析;【详解】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性强弱:Z2B2,B2A3,XO4Z2,氧化性强弱顺序是XO4Z2B2A3,氧化含有A2、Z和B 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故A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氧化性强弱顺序是XO4Z2

16、B2A3,故B错误;C、XO4是氧化剂,则X2为还原产物,根据B为还原剂,B2为氧化产物,故C错误;D、根据A选项分析,XO4的氧化性强于A3,该反应能够发生,故D错误,答案选A。8、B【解析】A. 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均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A错误;BSiO2、SO2、SO3均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选项B正确;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选项C错误;D纯碱是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不存在分子,化学式为Na2CO3,选项D错误;答案选B。9、C【解析】A.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各处的浓度相等;C.先计算

17、酸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关系,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利用n=,计算NaOH的质量;D.计算溶质CuSO4的物质的量,利用元素守恒,得到胆矾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n=,计算胆矾的质量。【详解】A. 40.0 g NaOH的物质的量是1mol,将其溶解在1L水中,得到的溶液体积不是1L,所以不能确定溶液的浓度,A错误;B.溶液的浓度与取出的体积大小无关,所以从1L2mol/L的NaCl液中取出0.5L,取出的该溶液的浓度仍为2mol/L,B错误;C.100 mL 1mol/L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n(H2SO4)=1mol/L0.1L=0.1mol,根据H2SO4+2NaOH=Na

18、2SO4+2H2O,可知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n(NaOH)=2 n(H2SO4)=0.2mol,则其质量是m(NaOH)= nM=0.2mol40g/mol=8.0g,C正确;D.配制500mL0.5mol/L的CuSO4溶液,需要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CuSO4)= 0.5mol/L0.5L=0.25mol,由于用CuSO45H2O配制,根据Cu元素守恒可知需n(CuSO45H2O)= n(CuSO4)=0.25mol,质量是m(CuSO45H2O)=nM=0.25mol250g/mol=62.5g,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的知识。掌握物质的

19、量与质量、浓度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A、D,选项A容易混淆溶液的体积就是溶剂的体积,选项D中不清楚胆矾与CuSO4的关系,需平时多记忆、积累。10、D【解析】这个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收集气体的方法,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该装置可用于氯气的收集,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若气球干瘪,说明平底烧瓶中气体压强比瓶外压强大。而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气体体积减小,气压减小,所以Cl2与NaOH反应气球会膨胀,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潮湿布条中的水与干燥的Cl2反应生成HClO,HClO能漂白有色布条,所以该实验无法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l2与NaOH反应

20、: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不再产生有毒气体,所以NaOH溶液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选D。【点睛】事实上,Cl2没有漂白性,HClO才有漂白性。11、C【解析】A、1 000 mL溶液中含有0.2 molK2SO4所含K、SO42总数为0.5NA,错误;B、N(K)=0.2 molL10.5 L2NA0.2NA,B项错误;C、K的浓度为0.2 mol120.4 molL1;D、SO42的浓度是0.2 molL1,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2、A【解析】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

21、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在面团里形成大量气泡,使得面包变得松软,则正确,故答案为A。13、D【解析】A稀硫酸与铜不反应,A不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要拆成离子,故盐酸与澄清石灰水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 H+ + OH-= H2O,B不合题意;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是沉淀,故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 2H+ = Ca2+CO2 + H2O,C不合题意;D盐酸是强酸,故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 + 6H+ = 2Fe3+ +3H2O,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A【解析】50mL 1molL-1 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3c(AlCl3)=3mol/L1

22、=3mol/LA.3mol/LKCl溶液中c(Cl-)=c(KCl)=3mol/L,A符合题意; B.2mol/LNH4Cl溶液中c(Cl-)=c(NH4Cl)=2mol/L,B不符合题意;C.1mol/LNaCl溶液中c(Cl-)=c(NaCl)=1mol/L,C不符合题意;D.1mol/LBaCl2溶液中c(Cl-)=2c(BaCl2)=2mol/L,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15、A【解析】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正确;量筒精确到0.1mL,错误;广泛pH试纸精确到1,错误;A项正确;答案选A。16、A【解析】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

23、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金属钠氧化为氧化钠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故B错误;C是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故C错误;D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BaSO4 BaCO3 Ba(OH)2 K2CO3 Ba(OH)2=Ba2+2OH BaCO3+2H+=Ba2+H2O+C

24、O2 Ba2+2OH+2H+SO42-=2H2O+BaSO4 CO2+OH=HCO3- 【解析】(1)已知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A不溶于水和盐酸,钾盐均可溶,BaSO4不溶于水和盐酸,则A为BaSO4;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CO2,则B为BaCO3;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则C为含钡离子的化合物,C为Ba(OH)2;D可溶于水,D为含钾离子的化合物,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则D为K2CO3;(2)C为Ba(OH)2,其为强碱,完全电离;(3)B为BaCO3

25、,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C为Ba(OH)2,Ba(OH)2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E为CO2,足量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氢钡,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详解】(1)已知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A不溶于水和盐酸,钾盐均可溶,BaSO4不溶于水和盐酸,则A为BaSO4;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CO2,则B为BaCO3;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则C为钡的化合物,C为Ba(OH)2;D可溶于水,D为含钾离子的化合物,与硫酸作用时放出

26、气体E,则D为K2CO3;故答案为;BaSO4;BaCO3;Ba(OH)2;K2CO3; (2)C为Ba(OH)2,其为强碱,则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答案为Ba(OH)2=Ba2+2OH; (3)B为BaCO3,则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C为Ba(OH)2,C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2H2O+BaSO4;E为CO2,E(足量)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答案为BaCO3+2H+=Ba2+H2O+CO2;Ba2+2OH+2H+SO42-=2H2O+BaSO4;CO

27、2+OH=HCO3-。18、(1)Na2CO3溶液,稀盐酸;(2)CO32-+Ba2+=BaCO3;CO32-+2H+=CO2+H2O;(3)Ba2+OH-+H+SO42-=BaSO4+H2O,OH-;(4),H+OH-=H2O。【解析】(1)由表格中A能与C和D反应均有气体放出,可知A为碳酸钠溶液,C和D溶液均显酸性,则B为氢氧化钡溶液,B和C、D分别混合,B和D有沉淀,可知D为硫酸氢钠溶液,则C为稀盐酸,故答案为Na2CO3溶液;稀盐酸;(2)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碳酸钠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混合有二氧化碳气体放

28、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故答案为CO32-+Ba2+=BaCO3;CO32-+2H+=CO2+H2O;(3)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从离子反应方程式可看出,等物质的量反应后溶液里剩余阴离子为OH-,故答案为Ba2+OH-+H+SO42-=BaSO4+H2O;OH-;(4)实验中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点睛:解答此类表格型推断题,可以考查学

29、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本题通过溶液中物质之间的离子反应,要求将两两反应的现象归纳、列表,并和试题信息对照可得出结论。19、MnO24H+2Cl- Mn2+Cl22H2O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冷凝(收集)SnCl4 C 漏斗、玻璃棒、烧杯 【解析】根据图及实验目的知,I是制备氯气的装置,加热条件下,浓盐酸和反应生成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气体亦可携带水蒸气,所以得到的氯气中含有、杂质;一般用饱和食盐水除去,再用浓硫酸吸水,所以装置II中装有饱和食盐水吸收,装置III中装有浓硫酸干燥氯气;纯净的氯气与锡反应生成,的沸点为114,沸点较低,所以装置V冰水浴降温,冷凝得到液体

30、。【详解】(1)装置I是制备氯气的装置,加热条件下,浓盐酸和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装置II中装有饱和食盐水吸收;装置III中装有浓硫酸干燥氯气;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3)的沸点较低,装置V中的冰水可以使得冷凝,得到液体,故答案为:冷凝(收集);(4)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故装置VI应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易与水反应,所以不仅要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还要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所以装置VI还要能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V,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但不能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故A不选;B气体进入装置中导管应该长进短出,装置错误,故B不选;C碱石

31、灰不仅可以吸收氯气,也可以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故C选;故答案为:C;(5)回收利用装置I中未反应完的,难溶于水,可以用过滤操作回收,过滤需要的仪器有: 漏斗、玻璃棒、烧杯,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烧杯。20、烧杯、漏斗、玻璃棒 蒸发结晶 BC Mg(OH)2、BaCO3 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会使之前步骤中为去除杂质而形成的沉淀再次溶解,导致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解析】(1)根据实验流程和原理,操作为过滤,结合过滤操作所用到的仪器来作答;操作是分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2)除去镁离子选用氢氧化

32、钠,除去钙离子选用碳酸钠,除去硫酸根离子选用氯化钡,所加试剂要过量,为了将多余的杂质除掉,碳酸钠除将钙离子沉淀,还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碳酸钠必须放在氯化钡之后加入;(3)经过除杂剂除杂后根据发生的离子反应可知,得到的难溶性物质有:CaCO3、BaSO4和Mg(OH)2、BaCO3;(4)根据钡离子能和硫酸根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来检验氯化钡是否过量;(5)Mg(OH)2、CaCO3、BaCO3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等物质,会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详解】(1)当加完除杂剂以后,操作为过滤,目的是为了分离上述操作得到的难溶性物质和氯化钠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

33、棒,操作目的是想从溶液中分离氯化钠精盐,该方法是蒸发结晶,故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结晶;(2)除杂试剂为了完全除去杂质离子,一般是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将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饱和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这三种物质的加入顺序必须满足饱和Na2CO3溶液放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则可以依次是BaCl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NaOH溶液或者NaOH溶液、BaCl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故答案为BC;(3)粗盐和各除杂剂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为:SO42-+Ba2+=BaSO4,CO32-+Ba2+=BaCO3,CO32-+Ca2+=CaCO3,M

34、g2+2OH- = Mg(OH)2;因此,过滤之后得到的固体丁除含有泥沙、CaCO3、BaSO4外,还应有Mg(OH)2、BaCO3,故答案为Mg(OH)2、BaCO3;(4)过量的氯化钡会将全部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毕,只要是硫酸根剩余,则氯化钡会与其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所以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向上层清液(或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入适量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故答案为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5)若先用适量盐酸调节pH值再进行过滤操作,那样之前生成的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沉淀均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镁、氯化钙

35、、氯化钡等物质,从而达不到提纯精盐的目的,故答案为会使之前步骤中为去除杂质而形成的沉淀再次溶解,导致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21、FeCl32Na+2H2O=2NaOH+H2Cl2+H2OH+Cl-+HClOMnO2+4HCl(稀)MnCl2+Cl2+H2OC【解析】金属A焰色为黄色,证明A为钠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甲为氢气,物质C为氢氧化钠,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的溶液有漂白性且能杀菌消毒,说明乙为氯气;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气体丙为氯化氢,气体丙溶于水得到的物质D为盐酸,其中物质F的水溶液呈黄色,物质E在氧化剂作用下很容易转化为物质F,F能与物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36、,金属B与氯气反应生成F,综上可判断B为铁,F为氯化铁,E为氯化亚铁。(1)物质F为氯化铁,其化学式为FeCl3;(2)金属A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黄绿色气体乙为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化学方式为:Cl2+H2OH+Cl-+HClO;实验室制备黄绿色气体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稀)MnCl2+Cl2+H2O;(3)金属单质A为钠,A钠投入氯化钠溶液中,钠只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选项A不符合;B钠投入碳酸钠溶液中,钠只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选项B不符合;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铜沉淀的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CuSO4=H2+Na2SO4+Cu(OH)2,选项C符合;D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氨气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NH4Cl2NaCl+2NH3+H2,只产生气体不产生沉淀,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