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盐卤做豆腐B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D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
2、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NaHCO32BAl2(SO4)3Al23(SO4)32C2H2O2H2O2DH2SO42HSO423、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是A漏斗 B蒸馏烧瓶 C容量瓶 D分液漏斗4、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氧B1 mol HC1 mol SO42D1 mol CH45、为了除去粗盐固体中可能含有的少量Na2SO4和CaCl2杂质,须进行下列六项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BaCl2溶液加热蒸发得到晶体加入过量盐酸;加入过量Na2CO3过滤ABCD6、如图所示为“铁链环”结构,图中两环相交部分A、B、
3、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下列对应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C12+2OH-=Cl-+ClO-+2H2OBCu2+2OH-=Cu(OH)2CSO42-+Ba2+=BaSO4DOH-+HCO3-=H2O+CO32-7、下列离子方程式可能不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H+=2H2O+BaSO4C酸碱中和反应:OH-+H+=H2OD盐酸清除铁锈:Fe2O3+6H+=2Fe3+3H2O8、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B石膏点豆腐C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
4、水,易出现堵塞D江河入海处,易形成沙洲9、下列实验操作: 过滤 分液 萃取 蒸馏 不能用于分离相互混溶的溶液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10、氯气有毒,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氯气泄漏,将在管道周围产生大量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3分子氯气将8分子NH3氧化了BN2是还原产物,NH4Cl是氧化产物C3分子氯气只氧化了2分子NH3D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11、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定容时观
5、察液面俯视D定容时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几滴水到标线12、A用纸擦干净B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铂丝发红为止C用水洗涤几次D用稀盐酸洗涤,再灼烧到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为止13、以下对比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2OH2SB原子半径:NaMgC阴离子的还原性:I-Cl-D失电子能力:Na K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Cl-、H+、Fe3+、SOB含有SO的溶液中:Ba2+、Na+、H+、NOC含有Cl-的溶液中:SO、NO、Cu2+、K+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3+、SO、Na+、HCO15、在原子结构研究的历史中,提出“葡萄干面包式”
6、原子结构模型的是A卢瑟福B道尔顿C玻尔D汤姆生16、现有MgSO4,Ba(NO3)2,NaOH,CuCl2,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可鉴别且鉴别的先后顺序也正确的是( )A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A_,B_,C_,D_,E_。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
7、离子方程式。(1)A与E:_。(2)B与E:_。(3)C与E:_。18、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FeCl3、BaCl2、KCl 、Na2CO3、Na2SO4等物质组成。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步骤: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步骤:在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步骤:过滤,然后在所得白色沉淀上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_,可能含有 _。(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_。19、I.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物质熔点/沸点/密度/ g/c
8、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2901.26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序号):(1)从含少量NaCl的Na2CO3中提纯Na2CO3的操作为溶解、_、_、过滤、洗涤、干燥(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A蒸馏法B萃取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II.青蒿素是最好的抵抗疟疾的药物,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它是无色针状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常见的提取方法如下操作I、II中,不会用到的装置是_(填序号)。.实验室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0.2mol/L的H2SO4溶
9、液470mL.(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A用量筒量取_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B用适量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移入容量瓶里。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请据此填写: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成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填写):_( D )( A ) ( F )。(3)下列操作会使
10、所配稀硫酸浓度偏高的是_。A、取用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1.2mol/L的硫酸润洗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E、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且进行后面的实验操作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放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充几滴 蒸馏水至刻度线20、某实验需要500mL0.10mol/L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步骤配制:把称量好的Na2CO3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把溶解固体后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转入仪器A中
11、;继续加蒸馏水至页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填序号)。(2)称量的固体质量应为_g。(3)仪器A的名称是_。(4)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B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C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后,迅速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用玻璃棒引流E.加水时水量超过了刻度线,迅速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水吸出(5)下列操作会使所配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B定容读数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C加水定容时,水
12、量超过了刻度线D洗涤步骤中,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21、 (1)原子是由_和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和_构成的,(_)的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_的质量。(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Mg_ Cl-_NaCl _ HCl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在豆浆里加盐卤做豆腐为胶体的聚沉,A与题意不符;B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与胶体无关,B符合题意;C泥沙胶体遇到海水,海水中的盐使胶体聚沉,则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C与题意不符;D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为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有关,D与
13、题意不符;答案为B。2、D【解析】A. H2CO3是弱酸,在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中,HCO3不能拆成离子,A错误;B. 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B错误;C. 2H2O2H2O2为水的电解方程式,而不是电离方程式,C错误;D. 硫酸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H+和SO42,D正确。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A、漏斗用于分离不溶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正确;B、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正确;C、容量瓶用于配制溶液,不用于混合物的分离,错误;D、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不互溶的液体,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实验仪器的作用4、A【解析】A. 1 mol氧没有说
14、明微粒的名称,故错误;B. 1 molH说明是氢原子,正确;C. 1 mol SO42说明了微粒名称,故正确;D. 1 mol CH4说明了是甲烷分子,故正确。故选A。【点睛】物质的量只能用于计量微观粒子,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种类,通常用微粒的化学式表示或说明微粒名称。5、D【解析】粗盐中除杂质,加入的除杂试剂是过量的,过量的除杂试剂也属于杂质,需除去。BaCl2过量时,需用Na2CO3除去,Na2CO3过量时,需用盐酸除去,因此,三者的加入顺序为:先加BaCl2(),再加Na2CO3(),最后加盐酸()。另外,起初需将粗盐溶解,即应是第一步操作,在加盐酸前,需过滤(),以防盐酸将CaCO3、B
15、aCO3溶解;最后一步操作是“加热蒸发得到晶体”。从而得出操作顺序为。故选D。6、B【解析】A.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水,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A错误;B.NaOH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离子反应为Cu2+2OH-Cu(OH)2,故B正确;C.硫酸铜、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离子反应为Cu2+SO42-+Ba2+2OH-BaSO4+Cu(OH)2,故C错误;D.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水,若碳酸氢钠少量,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若碳酸氢钠足量,离子方程式为2HCO3-+Ba2+
16、2OH-BaCO3+2H2O+CO32-,故D错误;正确答案:B。7、C【解析】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可拆,则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正确;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2H2O+BaSO4,B正确;C.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OH-+H+=H2O表示,弱酸或弱碱的中和反应不能用方程式表示,C错误;D.盐酸清除铁锈实质是氧化铁与氢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D正确;答案选C。8、A【解析】A.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17、沉淀,与胶体无关,故A正确;B. 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故B错误;C. 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易发生聚沉,故C错误;D. 江河中的泥浆属于胶体,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是胶体聚沉的结果,故D错误。故答案选A。9、B【解析】分离两种相互混溶的溶液,可根据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如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也可采用萃取的方法,据此分析。【详解】两种液体相互溶解,则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因过滤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分离两种相互混溶的溶液,可根据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如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也可采用萃取的方法,故B正确。故选B。【点睛】明确混合物的类型,根据物质的性
18、质的差异性选择分离方法。10、C【解析】在3Cl2+8NH3= 6NH4Cl+N2 反应中,8分子NH3中仅有2分子被氧化,N2是氧化产物,NH4Cl是还原产物。A. 8分子NH3中仅有2分子被氧化,故A错误;B. N2是氧化产物,NH4Cl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C. 氯气是氧化剂,全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3分子氯气仅氧化了8分子NH3中的2分子氨气,故B正确;D. NH4Cl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答案选C。11、C【解析】A.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没影响,A错误;B.将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将会有一部分的溶质没有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浓度偏低,B错误;C.定容时观察
19、液面俯视,因为光线要通过刻度线,还要通过凹液面的最低点,因此加的水少了,导致结果偏高,C正确;D.定容时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几滴水到标线,导致水的量加多,使浓度偏低,D错误。12、D【解析】考查焰色反应实验,实验步骤:洗-烧-蘸-烧-洗。每次实验后,都要用稀盐酸洗净,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什么颜色后,这才制得了一根合格的铂丝,才能再去蘸另一种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否则容易对实验产生干扰。13、D【解析】A. 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热稳定性H2OH2S,A正确; B. Na和Mg同处于第周期,Na的核电荷数较小,故原子半径NaMg,B正确;C. 氯和碘同处于第VIIA族,氯的非
20、金属性强于碘,故其阴离子的还原性是I-Cl- ,C正确;D. Na 和K同处于第IA族,K的金属性强于Na,故其失电子能力是NaK,D不正确,本题选D。14、C【解析】AFe3+溶液呈黄色,故A不符合题意;B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BaSO4是难溶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CCl-、SO、NO、Cu2+、K+不形成沉淀、气体、水或弱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氢离子与HCO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解析】A、1911年,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B、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十九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C、
21、1913年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引入了量子理论观点,提出原子轨道模型;D、1904年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答案选D。16、C【解析】不加任何其他试剂,通过观察,溶液显蓝色的是CuCl2,与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NaOH,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SO4,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NO3)2,最后一种为KCl,所以被鉴别的先后顺序为,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BaCl2 AgNO3 HNO3 HCl K2CO3 Ba2+CO32-=BaCO3 2Ag+CO32-=Ag2CO3 2H+CO32-=CO2+H2O 【解析】C与E、D与E产生气体,五种物质中,能与两种物质的产
22、生气体的只有K2CO3,则E为K2CO3,C、D为HNO3、HCl中的物质;D与B能产生沉淀,HNO3不能产生沉淀,而HCl能与AgNO3产生AgCl沉淀,则D为HCl,C为HNO3,B为AgNO3;A与B产生沉淀,则A为BaCl2。故答案为BaCl2;AgNO3;HNO3;HCl;K2CO3。(1)A为BaCl2,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2)B为Ag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Ag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O32=Ag2CO3;(3)C为H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23、CO32=CO2+H2O。18、Na2CO3、Na2SO4 KCl Ba2CO32=BaCO3 Ba2SO42=BaSO4 BaCO32H=Ba2H2OCO2 取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用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所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FeCl3;在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Na2CO3或Na2SO4或Na2CO3和Na2SO4,一定不存在BaCl2;在所得白色沉淀上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所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Na2CO3和Na2SO4;
24、因无法肯定确定是否存在KCl,则可能存在KCl,故答案为Na2CO3、Na2SO4;KCl;(2)在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碳酸钡和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Ba2SO42=BaSO4;在所得白色沉淀上加入过量稀硝酸,碳酸钡沉淀溶解,硫酸钡沉淀不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故答案为Ba2CO32=BaCO3、Ba2SO42=BaSO4,BaCO32H=Ba2H2OCO2;(3)要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KCl,应向的滤液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具体操作为:取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用稀硝酸酸化
25、,然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取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用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点睛】解题时应该认真审题,抓住特殊的反应现象和物质的特征性颜色,对于实验中的关键性字词要真正领会,并熟练掌握物质的特征颜色以及酸碱盐的反应规律,防止错答或漏答。19、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降温结晶) A C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5.4ml CBEG ABE 【解析】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分析,应采用结晶法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利用沸点差异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A为蒸馏装置,B为过滤装置,C为加热固体的装置。
26、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变化和溶液的体积的变化进行误差分析。【详解】I. (1)碳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加大,所以用结晶法分离,实验操作为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2)乙二醇和丙三醇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II.提取过程中有过滤和蒸馏等实验过程,不涉及加热固体,所以选C;. (1)根据溶液的体积选择 500ml容量瓶,另外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2) 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5.4ml; 实验前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硫酸引流到容量瓶中,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加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
27、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故操作顺序为:CBEG;(3) A、取用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大,故正确;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1.2mol/L的硫酸润洗,造成硫酸增多,浓度偏大;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有损失,浓度偏小;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E、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且进行后面的实验操作,没有冷却,当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放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充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选ABE。【点睛
28、】掌握仪器读数时的误差分析,如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仰视则体积偏大,若为容量瓶定容时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大,但溶液的浓度偏小。20、 5.3 500mL容量瓶 AD ACD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所以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故答案为:;(2)配制500mL 0.10mol/L的Na2CO3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5L0.1mol/L=0.05mol,其质量为5.3g,所以称量Na2CO3固体的质量应为5.3g,故答案为:5.3;(3)步骤为冷却、转移的过程,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小心转入500mL的容量瓶中,所以仪器A的
29、名称是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4)A. 使用容量瓶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A正确;B. 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B错误;C. 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后,要待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C错误;D.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D正确;E. 加水时水量超过了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溶液,E错误;故答案为:AD;(5)A. 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A正确;B. 定容读数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其物质的量浓度偏高,B错误;C. 加水定容时,水量超过了刻度线
30、,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其物质的量浓度偏低,C正确 ;D. 洗涤步骤中,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正确;故答案为:ACD。21、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11H 原子核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及其带电情况分析解答,氢原子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电子的质量很小。(2)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Cl-最外层有8个电子,为阴离子,加括号并标明电荷数;NaCl含离子键,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HCl只含共价键,存在共用电子对,以此来解答。详解:(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氢原子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2)Mg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电子式为:;氯离子最外层为8电子,氯离子的电子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Cl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HCl电子式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氯离子最外层为8电子,氯离子的电子式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电子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