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若某溶液中、和共存,要想除去而又不影响和,可加入的试剂是( )ABCD2、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AFeCl3BFeSCCuIDCuS3、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是多少,都能用同一离
2、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NaOH与CO2BBa(OH)2与H2SO4CHCl与Na2CO3DNaHSO4与Ba(OH)24、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BNaCFeDAl5、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要求KCl、K2SO4和NH4Cl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若配置该营养液,取214gNH4Cl,则需KCl和K2SO4的质量分别为( )A53.5g和214gB37.25g和341gC74.5g和696gD149g和696g6、以下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酸碱 B有机物无机物 C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D盐氧化物7、向盛有一定量的Ba(O
3、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AABBCCDD8、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CH4B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H2C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CO和N2D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CO和C2H49、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是 ( )ANa2O、Na2O2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Na2O、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DNa2O、Na2O2都是淡黄色固体。10、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
4、日科学家,他们由于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奖。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Pd+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题述反应中PdCl2被氧化B反应中生成1molHCl时,转移的电子为2 molC上述反应中PdCl2是氧化剂,CO2是氧化产物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11、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BCD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描绘高温焙烧酸洗去污AABBCCDD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OH中
5、含有电子数为10NAB常温常压下,17 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D1 mol/L 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13、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 =K2O5X16N2,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Na2OB上述反应中 NaN3 被氧化,KNO3 发生还原反应C每生成 1.6molN2,则转移的电子为 3 molD若被氧化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4 mol14、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BCD1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
6、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16、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其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 2NaCl2。已知A、B
7、、C、D、E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A、B生成NaCl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化学式:C_,D_。(3)工业生产中常利用B与Ca(OH)2反应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写化学式)(4)若把A投入盛有D的溶液中,溶液中出现_(填沉淀颜色)沉淀,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8、某固体可能由KNO3、K2SO4、KCl、NaCl、Cu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将固体加水得到无色溶液;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得到的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向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
8、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1)据此,可判断出固体中肯定有_,肯定没有_,可能含有_。(2)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19、实验室用密度为1.84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的硫酸,配制25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6 molL1的硫酸。(1)98 %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现有下列几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_(填序号)。5 mL量筒 10 mL量筒 50 mL量筒 100 mL量筒(3)实验需要以下步骤:定容量取摇匀洗涤转移冷却计算装瓶稀释进行顺序为_。A B C D (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A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未洗涤
9、稀释浓H2SO4的小烧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洗净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20、有A、B、C、D、E、F六种装置,如下图所示(橡皮塞、导管任选)。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的仪器名称: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和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和_相连接。(3)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和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则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_,收集甲烷气体时可选用的装置为_。
10、21、X、Y、Z、W四种常见化合物,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W的化学式是_。(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将4.48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W通入100 mL3 mol/L的Y的水溶液后,溶液中溶质及相应的物质的量是_。自然界中存在X、Z和H2O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测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 mol/L。若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1、C【解析】A由反应知,可将氧化为,故A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知,可将氧化为,故B不符合题意;C由反应知,可将氧化为,自身转变为,故可将除去,而、不受影响,故C符合题意;D不能氧化,无法除去,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2、D【解析】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A不选;B铁单质与硫单质生成硫化亚铁,故B不选;C铜单质与碘单质反应生成碘化亚铜,故C不选;D铜单质与硫单质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D选;故选:D。3、B【解析】A.NaOH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CO2+OH=HCO3,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离子方程式:CO2+2OH=H2O+CO32,所以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
12、关,故A不选;B.二者无论如何混合,都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2H+SO42+2OH+Ba2+=BaSO4+2H2O,所以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B选;C. 少量HCl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H+CO32=HCO3,过量HCl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2H+CO32=H2O+CO2,所以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故C不选;D. 碳酸氢钠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2HCO3+2OH+Ca2+CaCO3+2H2O+CO32,和过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NaOH和水,离子方程式:HCO3+OH+Ca2+CaCO3+H2O,所以生
13、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故D不选;故选B。4、D【解析】K、Na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表面不能形成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的氧化膜,Fe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答案选D。5、B【解析】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KCl的摩尔质量为74.5g/mol,K2SO4的摩尔质量为174g/mol。先求物质的量,再折算成质量。【详解】214gNH4Cl的物质的量为4mol。由KCl、K2SO4和NH4Cl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可知,需要KCl和K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
14、5mol和2mol,其对应的质量分别为: 所以答案选择B项。【点睛】此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求解。直接依据NH4Cl的量算KCl或K2SO4即可顺利选出正确答案。6、A【解析】A. 由于酸和碱易发生中和反应,则酸不能直接转化为碱,A符合;B. 有机物可以直接转化为无机物,例如甲烷燃烧等,B不符合;C. 金属单质可以直接转化为非金属单质,例如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不符合;D. 盐可以直接转化为氧化物,例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不符合。答案选A。7、C【解析】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开始时发生反应:Ba2+2OH+2H+SO42=BaSO4 +
15、2H2O,使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这时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最小,溶液导电能力最弱且接近于0,随后,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符合题意的是C曲线;答案选C。8、C【解析】A、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若压强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即压强也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错误;B、压强、体积相同的气体,若温度相同,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即温度也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B错误;C、质量相同的一氧化碳和氮气,CO和N2摩尔质量相同,所以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即质量相同,两种
16、气体的分子数相同,C正确;D、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一氧化碳和C2H4,质量不等,而CO和C2H4摩尔质量相同,所以物质的量不等,即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同,D错误;故选C。9、C【解析】A. 碱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而生成碱或能跟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与水或酸反应还生成氧气,则不是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B. Na2O与CO2反应只生成碳酸钠,而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B项错误;C. Na2O是由Na+和O2-构成,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则二者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C项正确;D
17、. Na2O为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Na2O是由Na+和O2-构成,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O22-为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则二者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这是学生们的易错点。10、C【解析】在CO+PdCl2+H2O=CO2+Pd+2HCl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Pd元素的化合价由+2降低为0价,APdCl2得电子,所以在反应中PdCl2被还原,故A错误;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2molHCl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则反应中生成1molHCl时,转移的电子为1mol,故B错误;CPd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
18、反应中PdCl2是氧化剂,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O是还原剂,则CO2是氧化产物,故C正确;D常温下CO能作还原剂,体现还原性,故D错误;答案选C。11、A【解析】A.将铜丝压扁并掰成图案,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选;B.铅丹、硼酸盐等原料化合在经过烧熔而制成不透明的或是半透明的有独特光泽物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选;C.烧制陶瓷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D.酸洗去污,该过程为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易溶性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12、A【解析】A、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B、求出氨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氨气为4原子分子来
19、分析;C、标况下水为液态;D、溶液体积不明确【详解】A、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1 mol 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故A正确;B、氨气的物质的量=17g/17gmol1=1mol,氨气为4原子分子,原子数为4NA,故B错误;C、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A。13、C【解析】A.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缺少10个Na,5个O,而X粒子有5个,所以X的化学式为Na2O,故A正确;B. NaN3 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发生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升高到0
20、价,NaN3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而KNO3 中+5价氮,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根据方程式可知,2KNO3N2,化合价降低10,即2molKNO3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0mol,生成16molN2,则每生成1.6molN2,则转移的电子为 1 mol,故C错误;D.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6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被氧化的氮原子有30mol,被还原的N原子有2mol,因此氧化产物(氮气)比还原产物(氮气)多(15mol-1mol)=14mol;若被氧化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4 mol,故D正确;故答案选C。【点
21、睛】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解题关键;注意将N3-作为整体来分析是解答的难点。14、A【解析】AS+O2=SO2反应中,硫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4个电子,氧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一个O2得到4个电子,故A正确;BH2S和H2SO4反应时,H2S中的-2价硫化合价升高,应该遵循邻位转化原则,所以应该转变为0价硫,H2SO4里的+6价硫应该降低到SO2中的+4价,故B错误;C铁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铁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应该失去电子,硫酸里的+1价氢的化合价降低到H2中的0价,应该得到电子,故C错误;DHCl和K2Cr2O7的反应
22、中,HCl中的-1价的氯升高到Cl2中的0价,应该失去电子,生成3molCl2,应该失去6mol电子,K2Cr2O7中的+6价的Cr反应后降低到+3价,应该得到电子,1mol K2Cr2O7反应,应该得到6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A。15、C【解析】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胶粒(1nm-100nm)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该现象是由微粒直径大小决定的,丁达尔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A错误;B.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是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决定的,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
23、本质区别,故B错误;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故C正确;D.溶液均一、透明、稳定,胶体较稳定,浊液不稳定,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有关,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D错误;故答案选C。16、C【解析】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B“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10-9 m),小于滤纸的缝隙,大于半透膜的缝隙,所以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C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
24、310-9 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如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等,C正确;D“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 nm),Na+半径小于1 nm,所以“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大,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2Na+Cl22NaCl NaOH FeCl3 CaCl2和Ca(ClO)2 红褐色 2Na+2H2O=2NaOH+H2 FeCl3+3NaOH=Fe(OH)3+3NaCl 【解析】由流程可知,A与水反应生成C,且C与二氧化碳反应,则A为Na,C为NaOH、E为Na2CO3,B为Cl2,D为FeCl3,F为CaCl2,结合元素化合价知识及化
25、学用语解析。【详解】(1)A为Na,B为Cl2,生成NaCl的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2)由分析可知各物质的化学式:C为NaOH,D为FeCl3;(3)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4)若把A为Na投入盛有D为FeCl3的溶液中,A与水反应生成NaOH,2Na+2H2O=2NaOH+H2 ,再发生3NaOH+FeCl3Fe(OH)3+3NaCl,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18、Na2CO3 CuCl2、K2SO4 KCl、NaCl、KNO3 Ba2+CO32=B
26、aCO3 BaCO3+2H+=Ba2+CO2+H2O 【解析】将固体加水得到无色溶液,则不含CuCl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则不含K2SO4,应含有Na2CO3 ;向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生成沉淀为AgCl,因加入氯化钡,不能证明含有KCl、NaCl;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将固体加水得到无色溶液,则不含CuCl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则不含K2SO4,应含有Na2CO3 ;向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
27、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生成沉淀为AgCl,因加入氯化钡,不能证明含有KCl、NaCl;(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固体中肯定含有Na2CO3 ,肯定没有CuCl2、K2SO4;实验加入氯化钡,引入氯离子,则不能证明是否含有KCl、NaCl,题目没有涉及KNO3的性质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有KNO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Na2CO3 ;CuCl2、K2SO4 ; KCl、NaCl、KNO3。(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
28、2+H2O。【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实验现象,确定物质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现象推出可以确定存在或不存在的物质,对于现象不能确定的只能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本题要注意氯离子存在的判定时,要分析一下前几步操作中是否引入了氯离子,以防掉入陷阱。19、18.4 molL-1 C C 【解析】(1)根据C= 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根据浓硫酸体积选择合适规格量筒;(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排序;(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n/V 进行
29、误差分析。【详解】(1)密度为1.84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18.4mol/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8.4 molL-1。(2)配制25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46 molL1的硫酸,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mL,则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得: 1.84V=0.46250,计算得出V=6.3 mL ,应选择10 mL量筒;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顺序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4)A.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30、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选;B.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小烧杯,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选;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C选;D.洗净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D不选;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E不选;综上所述,本题选C。【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注意,溶质在烧杯中进行溶解和冷却,玻璃棒引流转移液体,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内,加水定容到液体凹液
31、面与刻度线线切,才能保证所配溶液的浓度的准确度。20、铁架台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A或B E B F A C 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A F 【解析】(1)根据装置中用到的仪器进行识别; (2) 实验室可用固固加热制备氧气或固液反应制备氧气,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可用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备氢气,氢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据以上分析填写装置;(3)加热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4)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甲烷,据此选用发生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据此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详解】(1)上述装置中的仪器名称分别为:为铁架台;为试管;为烧杯;为
32、酒精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铁架台,试管, 烧杯, 酒精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氧气,也可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因此发生装置可选A或B;氧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E;实验室可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备氢气,选用装置B,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装置F;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或B,E;B,F。 (3) 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为固体间的反应,产物中有CO2气体,应将其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来检验,应选择A与C两装置相连;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中盛有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综上所述
33、,本题选A,C;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4)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气体,需用发生装置为A;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F。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F。21、CO2 HCO3-+OH-=CO32-+H2O Na2CO3 0.2 mol 和 NaHCO3 0.2 mol 2.65 【解析】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为钠元素的化合物X含有四种元素,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Z,可推知,X为NaHCO3,Z为Na2CO3,Y为NaOH,Z得到W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应是与酸反应生成的CO2【详解】(2)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CO2;(2)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反应离
34、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NaOH+CO2=NaHCO3,2NaOH+CO2=Na2CO3+H2O,4.48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4.48L/22.4Lmol2=0.2mol,NaOH的物质的量=0.2L3molL2=0.3mol,n(NaOH):n(CO2):n(NaOH)=0.2mol:0.3mol=2:2.5,介于2:2与2:2之间,故上述两个反应都发生,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HCO3、Na2CO3,设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钠守恒:x+2y=0.3mol,碳守恒:x+y=0.2mol,联立方程组后可求出x=y=0.2mol;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测得溶溶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molL2,即钠离子浓度为0.5molL2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为碳酸钠,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碳酸钠的质量为2/20.2L0.5molL2206gmol2=2.6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