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南安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福建省南安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
2、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不可能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电子数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I2 + 2KCl = 2KI + Cl2BBr2 +KI = KBr + I2CCl2 + 2NaBr = 2NaCl + Br2DCl2 + 2NaI = 2NaCl + I24、1L 1mol
3、L-1Na2SO4溶液中,下列各量正确的是Ac(Na+)=1molL-1Bn(Na+)=3molCc(SO42-)=2molL-1Dm(Na2SO4)=142g5、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KBrCl22KClBr2BCaCO3CaOCO2CSO3H2OH2SO4DMgCl22NaOHMg(OH)22NaCl6、把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减轻的是AHClBFeCl3CNa2SO4DNaO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只是指用眼看 B观察只是指用耳听C观察只是指用鼻嗅 D观察包括用手感觉8、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CO3CO32-+2H+ BKClO3=K+Cl
4、5+3O2-CH2O2H+O2- DNH3H2ONH4+OH-9、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6B3:8C2:3D3:210、我县沂山风景区被称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A32 gB33 gC32 gmol1D33 gmol111、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2KClO32KCl3O2CSO2SO2 D8NH3+3Cl2=6NH4Cl+N21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元素化合价发
5、生变化B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D反应后生成新物质13、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共热反应后,加入AgNO3溶液来鉴别溴离子B向放有电石的圆底烧瓶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可产生乙炔气体C制取硝基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水浴中控制反应温度D制取乙炔时,要用一小团棉花防止泡沫进入导管14、在1 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A6.021023B1.2041024C1D215、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A12B21C13D3116、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ABCD17、在CuBr2溶液中加入下列
6、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Cl2BAgNO3CNaOHDZnCl218、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生铁D金箔19、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a2+2OH+2=CaCO3+2H2O表示的是A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氢氧化钙B氢氧化钙与足量的碳酸氢钙C碳酸氢钙与足量的氢氧化钠D氢氧化钠与足量的碳酸氢钙20、下列四组实验,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在某试液中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加稀硝酸不溶解: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B某未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能使无水CuSO4变蓝色:原气体一定是H2C在某未知试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
7、白色沉淀: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CO32D在某未知试液中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NH4+21、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氯水是指液态的氯 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新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 D新制氯水应避光保存22、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
8、和难溶性物质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I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已知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其中A为单质,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组成单质A的元素符号为_。(2)写出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这四种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向溶液C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_色。(2)写出图中CAB的离子方程式_。24、(12分)某111mL溶液只含Cu2+、Ba2、K+、OH、SO42、Cl
9、中的几种,分别取三份11mL该溶液进行实验,以确定该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向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198g蓝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233g白色沉淀向第三份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过滤取滤液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287g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2)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4)该111mL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是_,其物质的量是_。25、(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现有甲、乙两名同学
10、进行制备实验: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下同)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3)聪明的你还想出来许多在家里观察丁达尔效应的方法,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简单、最环保的办法:_。26、(10分)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分析与猜想)(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
11、OH+O2,往过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不会褪色,而实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A氧气有漂白性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C_(实验与判断)请完成表格:实验编号123实验装置NaOH溶液NaOH 酚酞KOH 酚酞验证猜想 (_)C (_)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实验说明1、2的实验中NaOH溶液是用_溶于水配制的(填“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钠固体”、“过氧化钠固体”) (2)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溶液中还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的化学式是_(3)结合本实验发现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以认为存
12、在2步反应。请你尝试写出这2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请你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验证中间产物X的存在:_27、(12分)I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E的名称_、_。(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粗盐和泥沙:_;花生油和水:_。(3)下列关于仪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A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仪器可以用于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C仪器在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边的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拧开下面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在实验室应用D仪器进行实验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E仪器中水的流向是上进下出(4)若向
13、C装置中加入碘水和足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会观察到什么现象_。II.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流程图填空,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简单实验方案(成分A、B、C、D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1)试剂1为_(填化学名称,下同),试剂2为_。(2)成分A为_。(3)操作1、2是同一分离操作,操作名称为_,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4)加入试剂1所涉及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8、(14分)下面所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属于
14、弱电解质的是_。CH3CH2OH CH3COOH 熔融态KNO3 SO3 蔗糖 HClO NaHCO3 氨水 Cl2 BaSO4 Cu29、(10分) (1)原子是由_和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和_构成的,(_)的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_的质量。(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Mg_ Cl-_NaCl _ HCl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SO32-、HSO3-,不一定含有CO32-,A错误;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5、,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也可能含Ag+,B错误;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有NH4+,C正确;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K+,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A【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再结合m=nM、分子构成分析解答。【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A. NH3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H2和O2为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时含有原子数一定不相等,所以A选
16、项符合题意;B.根据N=nNA可以知道,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时含有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 NH3的摩尔质量为17g/mol;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当H2和O2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g/mol时,两个容器中盛有气体的质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D. NH3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H2分子中含有2个电子,O2分子中含有16个电子,当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电子数为10时,两个容器中含有电子数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3、A【解析】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即氧化性:Cl2Br2I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判断反
17、应能否发生。I2的氧化性比Cl2弱,I2不能制取Cl2,A错误,答案选A。4、D【解析】A、c(Na)=2 molL-1,A错误;B、n(Na+)=2mol,B错误;C、c(SO42-)=1molL-1,C错误;D、m(Na2SO4)=1mol142g/mol=142g,D正确;答案选D。5、A【解析】ABr、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为化合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为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A。6、B【解析】A.发生反应:2
18、Na+2HCl=2NaCl+ H2.溶液的质量会增加。错误。B首先发生反应:2Na+ 2H2O =2NaOH+H2;然后发生反应:FeCl3+3NaOH= Fe(OH)3+3NaCl。溶液质量增加的小于减轻的,因此会减轻,正确。C在Na2SO4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溶液的质量会增加。错误。D在NaOH的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溶液的质量会增加。错误。故选B。7、D【解析】观察是指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所有感觉器官的考察,都属于观察,但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药品,A、B、C错误。D正确,答案选D。8、D【解析】A. 碳酸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19、以第一步为主,电离方程式:H2CO3H+HCO3,故A错误;B. 氯酸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KClO3=K+ClO3-,故B错误;C. 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H2OH+OH-,故C错误;D. NH3H2O 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故D正确;本题选D。【点睛】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需要分步写,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9、D【解析】8NH3+3Cl2N2+6NH4Cl中部分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有1/4的氨气参加氧化反应作还原剂,氯气作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2,
20、故选D。10、C【解析】当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相等,同时要注意摩尔质量必须带单位。O2相对分子质量为32,摩尔质量为32 gmol1。答案选C。11、D【解析】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以此解答。【详解】AC和O元素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选项A错误;B为分解反应,选项B错误;C为化合反应,选项C错误;DN和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
21、换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物质具有的性质,把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12、C【解析】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不是实质,故A错误;B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有氧元素参与,因此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B错误;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C正确;D任何化学反应发生后都有新物质产生,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D错误;故选C。13、A【解析】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应先加入
22、硝酸中和NaOH,再加AgNO3溶液来鉴别溴离子,故A错误;B、水与电石反应比较剧烈,因此实验室制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得到平稳的乙炔气体,故B正确;C、制取硝基苯时,采用水浴加热,使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计应插入水浴中,故C正确;D、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糊状物容易把导管口堵塞,所以在试管上部放置一团疏松的棉花,故D正确。故选A。14、B【解析】1 mol Na2SO4中,Na+的物质的量为1mol2=2mol,由N=nNA可知,Na+个数为26.021023个,故选B。15、A【解析】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NO2中的+4价变为NO的+2价、HNO
23、3的+5价,化合价降低的NO2是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NO2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NO2的计量数是1、化合价升高的NO2的计量数是2,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合理选项是A。16、A【解析】还原剂失电子,氧化剂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据此进行分析。【详解】A.金属钠做还原剂,失电子;硫做氧化剂,得电子,电子得失标错,故A错误;B.单质溴中的溴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得电子;碘化钾中碘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失电子,根据该反应可知转移了电子2e-,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故B正确;C.锌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失电子;硫酸铜中铜元素由+2价降低到0价,得电子;根据该反应
24、可知转移了电子2e-,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故C正确;D.氧化铜中铜元素由+2价降低到0价,得电子;氢气中氢元素由0价升高到+1价,失电子;根据该反应可知转移了电子2e-,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17、D【解析】A. Cl2与CuBr2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uBr2+Cl2=CuCl2+Br2,A项错误;B.AgNO3与CuBr2能发生化学反应:CuBr2+2AgNO3=2AgBr+Cu(NO3)2,B项错误;C.NaOH与CuBr2能发生化学反应:2NaOH+CuBr2=Cu(OH)2+2NaBr,C项错误;D.ZnCl2与CuBr2之间不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5、,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D。18、D【解析】A硬铝是由Al、Mg、Cu、Mn、Si所组成的合金,A不合题意;B黄铜是Cu、Zn所组成的合金,B不合题意;C生铁是铁和碳所组成的合金,C不合题意;D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是纯净的金,D符合题意;故选D。19、C【解析】A. 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得到碳酸钙、水和氢氧化钠: Ca2+OH+=CaCO3+H2O,A错误;B. 氢氧化钙与足量的碳酸氢钙得到碳酸钙、水:Ca2+OH+=CaCO3+H2O,B错误;C. 碳酸氢钙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得到碳酸钙、水和碳酸钠:Ca2+2OH+2=CaCO3+2H2O,C正确;D. 氢氧化钠与足量的碳酸
26、氢钙得到碳酸钙和碳酸氢钠:Ca2+OH+=CaCO3+H2O,D错误;答案选C。20、D【解析】A硫酸钡和氯化银均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未知试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含有Ag+等,故A错误;B.有机物燃烧的产物也能使无水CuSO4变蓝色,故B错误;CCO32-、HCO3-与盐酸反应均产生CO2,则原未知试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还可能含有HCO3-等离子,故C错误;D在某未知试液中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NH4+,故D正确;答案:D。21、A【解析】A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液氯为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为混
27、合物,故A错误;B因氯水中含有的微粒:离子:Cl-、H+、OH-、ClO-,分子:HClO、H2O、Cl2,新制氯水中含氯气,所以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故B正确;C新制氯水中含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故C正确;DCl2+H2OHCl+ HClO,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HClO 2HCl+O2,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故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和氯水的成分,明确氯水中各成分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结合次氯酸的性质分析判断。22、B【解析】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依据氧化物性质把氧化
28、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故不合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把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而电子转移是引起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故合理;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不合理;根据否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合理;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故合理;综上所述分类依据合理,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a Na2CO3H2OCO22NaHCO3 血红 2Fe3+Fe3Fe2+ 【解析】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
29、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II 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可以相互转化,据此分析解答。【详解】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C为Na2CO3,D为NaHCO3。(1)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Na; (2)由C转化为D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
30、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Na2CO3+H2O=2NaHCO3,故答案为CO2+Na2CO3+H2O=2NaHCO3;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C为FeCl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为FeCl2,D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则D可能为铁的某种氧化物。(1)向FeCl3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红;(2)CAB为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24、Ba2+和OH- AgCl Cu2+ 2OH-= Cu(OH )2 S
31、O42-、Cl- 1mol/L、2 mol/L K+ 1.2 mol 【解析】(1)实验生成的蓝色沉淀是Cu(OH )2,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4,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gCl。再结合离子共存分析。(2)Cu2+ 2OH-= Cu(OH )2。(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和Cl-。(4)根据电荷守恒分析。【详解】(1)实验生成的蓝色沉淀是Cu(OH )2,溶液中存在Cu2+,不存在OH-,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4,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不存在Ba2+,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gCl,说明溶液中存在Cl-。所以,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和OH-,中白色沉淀为
32、AgCl,故答案为Ba2+和OH-;AgCl。(2)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2OH-= Cu(OH )2,故答案为Cu2+ 2OH-= Cu(OH )2。(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和Cl-,11mL溶液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n(SO42-)= n (BaSO4)=2.33g233g/mol=1.11mol,n( Cl-)=n(AgCl)=2.87143.5g/mol=1.12 mol,所以c(SO42-)=1mol/L,c( Cl-)=2 mol/L,故答案为SO42-、Cl-;1mol/L、2 mol/L。(4)11mL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为:
33、n(Cu2+)=n Cu(OH )2= 1.98g98g/mol=1.11mol,1.11molCu2+带1.12mol正电荷,1.11mol SO42-和1.12molCl-共带有1.14mol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知,原溶液中还存在K+,11mL溶液中含有1.12mol K+,111mL溶液中含有1.2 mol K+,故答案为K+;1.2 mol。25、正确 不正确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打开装有热水的暖瓶盖,用一束光照射升腾的水汽即可 【解析】(1)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
34、,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甲正确。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煮沸10分钟使胶体发生聚沉,所以此法不正确;(2)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打开装有热水的暖瓶盖,用一束光照射升腾的水汽即可。26、氧气和氢氧化钠共同作用具有漂白性 B A 氢氧化钠固体 H2O2 Na2O2+2H2O=2NaOH+ H2O2 2H2O2=2H2O+O2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H
35、2O2存在 【解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可知,反应产物有两种:氢氧化钠和氧气,褪色的原因只能是氢氧化钠、氧气或者二者共同作用;实验1、2、3的实验装置、加入的试剂进行判断对应的猜想序号;为避免干扰,氢氧化钠溶液必须使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2)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则另一种不稳定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只能为具有强氧化性的H2O2;(3)根据实验现象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中间产物为具有氧化性的过氧化氢,又双氧水不稳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完成本题2步反应;(4)为了证明有双氧水的存在,可以利用双氧水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案来设计。【详解
36、】(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中只有氢氧化钠和氧气生成,所以褪色原因的猜想只能由三种情况:氧气具有漂白性、氢氧化钠具有漂白性、氧气和氢氧化钠共同作用具有漂白性;实验1中,将酚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目的是证明褪色原因是否原因氢氧化钠引起的,所以对应的猜想为B;实验3通入氧气,目的是证明氧气能够使溶液褪色,所以对应的猜想为A;为了增强说服力,避免干扰,实验1、2中氢氧化钠溶液必须是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的,故答案为:氧气和氢氧化钠共同作用具有漂白性;B;A;氢氧化钠固体;(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其它元素组合形成的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只能为具有强氧化性的H2
37、O2,故答案为:H2O2;(3)根据实验现象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中间产物为具有氧化性的过氧化氢,双氧水不稳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因此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a2O2+2H2O=2NaOH+ H2O2;2H2O2=2H2O+O2,故答案为:Na2O2+2H2O=2NaOH+ H2O2;2H2O2=2H2O+O2;(4)因双氧水在MnO2的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氧气,所以为了证明其存在,可以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H2O2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H2O2存在。27、蒸馏烧瓶 直形冷凝管
38、 B C 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Fe H2SO4 Fe、Cu 过滤 烧杯、漏斗、玻璃棒 Fe+Cu2+=Fe2+Cu 【解析】I.(1)根据仪器的结构判断仪器的名称;(2)根据被分离的混合物成分的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3)根据仪器的结构、材料、用途、目的判断说法的正误;(4)利用I2易溶于CCl4而在水中溶解度不大,H2O与CCl4是互不相溶的液体物质,I2溶于CCl4溶液显紫色分析;II.工业废水中含大量硫酸亚铁、较多的CuSO4和少量的Na2SO4,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结合流程可知,试剂1为Fe,操作1为过滤,则B中主要含硫酸亚铁,A中含Cu、Fe,加入
39、试剂2为H2SO4,操作2为过滤,得到C为Cu,D中主要含FeSO4,操作3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FeSO47H2O,以此来解答。【详解】I.(1) 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仪器A是蒸馏烧瓶;仪器E是直形冷凝管;(2)食盐NaCl溶于水,而泥沙难溶于水,所以可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使用漏斗进行过滤操作,故合理选项是B;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可用分液漏斗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故合理选项是C;(3)蒸馏烧瓶用酒精灯加热需垫上石棉网, 错误; 仪器B是漏斗,可用于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正确;仪器C是分液漏斗,在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边的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使分
40、液漏斗与外界大气相通,再拧开下面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正确;仪器D是蒸发皿,在实验室应用D仪器进行实验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水分不断蒸发,防止液体局部受热发生飞溅,正确;仪器E是冷凝管,为增强冷凝效果,要采用逆流原理,其中的冷却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错误;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4)由于I2易溶于CCl4而在水中溶解度不大,H2O与CCl4是互不相溶的液体物质,所以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但CCl4密度大于水的密度,I2溶于CCl4溶液显紫色,故会看到的现象是:分液漏斗内液体分两层,上层液体无色,下层液体紫色;.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试剂1是Fe,操作1是过滤;试剂2 是H2SO4,
41、操作2是过滤;操作3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1)试剂1为Fe,试剂2为H2SO4;(2)成分A中含Cu、Fe(3)操作1、2都为过滤,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4)向CuSO4溶液中加入Fe粉,会发生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产生FeSO4和Cu,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点睛】本题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萃取剂的选择标准,正确选择萃取剂,结合被分离的混合物中各成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分离。28、 【解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
42、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详解】是化合物,但其水溶液只存在乙醇分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出乙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是化合物,是弱电解质;熔融态因熔融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是化合物,所以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电,三氧化硫自身不
43、能电离,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蔗糖是化合物,但其水溶液只存在蔗糖分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是弱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使其导电,所以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一水合氨能部分电离产生铵根和氢氧根,有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虽难溶,但溶于水的部分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是强电解质;铜是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属于强电解质的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有,答案为:; 。【点睛】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导电的原理有两种,一种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如金属导体,一种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如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酸在熔融状态下不电离)。29、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