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态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2、下列溶液中,跟100 mL 0.5molL -1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2、的是A100 mL0.5molL-1 MgCl2溶液B200 mL1molL-1 CaCl2溶液C50 mL1molL-1 NaCl溶液D25 mL0.5molL-1 HCl溶液3、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分离水和酒精B蒸发NH4Cl溶液得到NH4Cl晶体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转移溶液D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4、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会由淡绿色(Fe2+)变为黄色(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还原性B碱性C氧化性D酸性5、密度为0.910 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
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6、已知氧化性: Cl2Br2Fe3+I2,则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少量氯气与FeBr2溶液反应Cl2+2Br-=2C1-+Br2B过量氯气与FeBr2溶液反应Cl2+Fe2+2Br-=2Cl-+Br2+Fe3+C氯气与FeBr2溶液以物质的量1:1反应2Cl2+2Fe2+2Br-=4Cl-+Br2+2Fe3+D少量氯气与FeI2溶液反应Cl2+2Fe2+=2Cl-+2Fe3+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A 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11.2LB25,1.01105Pa
4、,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100mL 1mol/L 的盐酸溶液中含有 HCl 分子数为0.1NAD100g 46%的酒精溶液中含有 H 原子数为6NA8、下列关于具有放射性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元素B中子数是125C其化学性质与有很大区别D质子数是53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是被还原B在标准状况下,水、氧气和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都相等C0.5 molL1的 MgCl2溶液中Cl的数目为6.021023D6.4g S2和S8的混合物,所含的硫原子数一定为1. 204102311、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
5、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是:Fe(OH)3+ClO+OH+Cl+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lO是氧化剂B每1个Fe(OH)3得到3个电子C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计量系数比为32D用高铁酸钾处理水时,可消毒杀菌,又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净水1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前后是否有变化B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合物本身是否能导电D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13、与100ml 0.1 mol/L 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00ml 0.3 mol/L KClO3溶液B50 ml 0.
6、2 mol/L NaCl 溶液C50 ml 0.3 mol/L CaCl2溶液D50 ml 0.15 mol/L MgCl2溶液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铝粉投入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BNa与CuSO4溶液反应:Cu22Na=2NaCu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D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1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等到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
7、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6、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6H 10C 2XO4 = 2X2 5C2 8H2O; 2A2B2 = 2A32B; 2BC2 = B22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2 2A2 = 2A3 2C 可以进行B元素C在反应中被氧化,在反应中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1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
8、减弱18、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不属于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19、40.5 g某金属氯化物RCl2含有0.6 mol 氯离子,则金属R的摩尔质量为()A135 gB135 gmol1C64 gD64 gmol12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的SO42-、CO3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用的溶液是A硫酸溶液B盐酸溶液CNaOH溶液DNaNO3溶液21、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F-BCl-CNH3D
9、NH22、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AHClBNaClCFeCl3DNa2SO4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固体物质可能由K2SO4、KI、NaCl、CuCl2、Ca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向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成两份;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无色(氯水能将I氧化为I2);往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由此可推断出:(1)
10、写出中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2)写出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3)该固体中一定含有_;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是_。(4)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24、(12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五种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底部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继续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取少量中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1)请写出上述第步中,白色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_;(2)
1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_,可能含有_。(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的实验方法是_。25、(12分)SO2是一种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但它也有很多用途。.(1)SO2易溶于水,能部分与水化合生成一种二元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根据硫元素化合价预测,SO2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3)已知:SO2不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硝酸反应,配平该反应:_ SO2 + _NO+ _H2O = _SO+_NO + _H+.现在小新和小关同学对SO2与漂白粉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1)Cl2和Ca(OH)2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
12、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白粉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3)小新推测现象i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并进行如下实验,请写出相应的现象:a.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白雾,_b.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_小新同学认为可以得出结论:白雾是盐酸小液滴。但是小冠同学查阅资料,发现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硝酸,小冠结合SO2的性质,分析小新的实验,他认为小新的结论不可靠,小冠的理由是:白雾中可能也含有SO2,_。(4)现象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增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_。(5)将反应后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和滤液Y。取滤液Y,加入稀H
13、Cl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液Y中含有的离子是_,沉淀X为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26、(10分)某实验小组欲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性质。(1)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继续向各试管中滴加10mL蒸馏水,用力振荡,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试液。 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_。 同学们在两试管中还观察到了其它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填字母序号)_。A溶液温度下降 B
14、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无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2)如图所示。若能用装置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上述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I两个气球中分别放入1gNaHCO3和1gNa2CO3固体,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盛有3mL 1 molL-1盐酸的试管中。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装NaHCO3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Na2CO3的气球体积较大C生成气体的体积均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均根据固体计算若采用装置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
15、CO3的质量分数,其计算所需的数据有反应前固体样品的总质量和_。27、(12分)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 -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l)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_。(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_,操作的名称是_。(3)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填字母)。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
16、乙醚进行萃取分液(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 烧杯壁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 _(填“上口”或 “下口”)倒入烧杯。28、(14分)在标准状况下,11.2L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0.4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_?29、(10分)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且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固体。(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D:_,R:_。(2)按要求写
17、下列反应方程式:H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_;D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检验气体C的方法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选项氯化钠虽然固态时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A项错误;B选项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铜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D选项中只能说明H2CO3是电解质,经测定液态CO2不导电,所以CO2是非电解质。2、D【解析】100mL 0.5molL -1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A项
18、,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2=1mol/L;B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2=2mol/L;C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项,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答案选D。点睛:求Cl-物质的量浓度与题目所给溶液的体积无关,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1mol溶质能电离出的Cl-个数有关。3、D【解析】A.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B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故B错误;C转移液体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故C错误;DHCl极易溶于水,且饱和氯化钠溶液抑制氯气溶解,所以可以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故D正确。故选D。
19、【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分离和提纯、除杂、溶液配制等知识点,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等为解答的关键。4、A【解析】Fe2+变为黄色Fe3+,该过程中铁元素被氧化,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说明维生素C可以防止铁元素被氧化,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答案为A。5、C【解析】设加入水的体积为V,那么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的体积也为V,稀释后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1.9%12.5%,答案为C。【点睛】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6、C【解析】A项、由题给氧化性顺序可知,Fe2+的还原性强于Br-,少量氯气应先将还原性强的Fe2+氧化,
2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故A错误;B项、过量氯气将Fe2+和Br-完全氧化,反应消耗Fe2+与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2Fe2+4Br-=6Cl-+2Br2+2Fe3+,故B错误;C项、由题给氧化性顺序可知,Fe2+的还原性强于Br-,氯气先将Fe2+氧化,氧化1molFe2+消耗0.5molCl2,剩余的0.5molCl2再氧化1molBr-,参与反应的Cl2、Fe2+、Br-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离子方程式为2Cl2+2Fe2+2Br-=4Cl-+Br2+2Fe3+,故C正确;D项、由题给氧化性顺序可知,I-的还
21、原性强于Fe2+,少量氯气先将还原性强的I-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故D错误;故选C。7、B【解析】A、氦为单原子组成的分子,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22.4L,故A错误;B、64gSO2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43/64mol=3mol,原子个数为3NA,故B正确;C、HCl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盐酸中不存在HCl分子,故C错误;D、酒精溶液是由酒精和水组成,酒精和水中都含有H原子,氢原子物质的量为(10046%6/4610054%2/18)mol=12mol,故D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应注意问题是酒精
22、溶液中含有H原子的个数,酒精中除含有C2H5OH外,还含有H2O,两者都存在H原子,因此H原子物质的量为(10046%6/4610054%2/18)mol=12mol,此类似题,应注意水的存在。8、D【解析】的质子数为53,质量数为125,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详解】A的质子数为53,为碘元素,不是新元素,A错误;B的中子数为125-53=72,B错误;C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与属于同一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D左下角的数字53为质子数,所以的质子数为53,D正确。答案选D。9、C【解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使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的
23、对点,已发生危险,A错误;B.天平的精确度为0.1g,不能准确称量10.05g,B错误;C.加入试管中的液态不能超过容积的1/3,使用试管夹,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液体时倾斜角度约45,C正确;D.用量筒量取9.5mL的液态应选用10mL的量筒,D错误;答案为C。10、D【解析】A. 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如S2S为被氧化过程,Fe2Fe为被还原过程,故A错误;B. 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和氮气的分子间距离相等,水的最小,故B错误;C. 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 0.5 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数目,故C错误;D.
24、 S2和S8的构成原子都是硫原子,6.4g S2和S8的混合物,即硫原子的质量为6.4g,所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4g32g/mol=0.2mol,则硫原子的数目一定为0.2mol6.021023mol1=1. 2041023,故D正确;答案选D。11、B【解析】Fe(OH)3+ClO-+OH-+Cl-+H2O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解答。【详解】A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ClO-是氧化剂,故A正确;B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失去电子,而且1个Fe(OH)3失去3个电子,故B错误;CFe
25、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ClO-是氧化剂,Fe(OH)3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后的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3Cl-+5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计量系数比为32,故C正确;D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用高铁酸钾处理水时,可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为铁离子,能水解生成具有吸附能力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故D正确;故选B。12、C【解析】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是,A正确。B、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微粒直径大小不同,B正确;C、电解质
26、与非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否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与自身能否导电无关,C错误;D、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只含一种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与胶体、纯净物与混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根据教材基础知识解答即可,易错的是C选项,电解质、非电解质判断与自身能否发生电离有关,与化合物本身能否导电无关,注意电解质本质往往是不导电的。13、D【解析】100ml 0.1 mol/L 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找出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的选项即可。【详解】A、100ml
27、0.3 mol/L KClO3溶液不含Cl,故A错误;B、50 ml 0.2 mol/L NaCl 溶液所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故B错误;C、50 ml 0.3 mol/L CaCl2溶液所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故C错误; D、50 ml 0.15 mol/L MgCl2溶液所含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故D正确;故选D。14、D【解析】A. 题干中离子方程式得失电子不守恒,质量不守恒,应改为2Al2OH2H2O=2AlO2-3H2,故A错误;B、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是与水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2Na+H2+Cu(OH)2
28、,故B错误;C、一水合氨为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 NH4+,故C错误;D、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等(题中B项);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题中C项);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等(题中A项);从反应的
29、条件进行判断;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15、D【解析】A.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故A正确;B. 蒸馏操作时,需测量蒸气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C正确;D. 萃取剂的选择要求:与溶质不反应,且与原溶剂互不相容;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的密度相差越大越易分层。萃取剂的密度可比水大,也可比水小,故D错误,选D。16、D【解析】16H 10C 2XO4 =2X2 5C2 8H2O反应可知氧化性:X
30、O4C2;还原性:C X2 ;2A2B2 = 2A32B反应可知氧化性:B2 A3;还原性:A2B;2BC2 = B22C反应可知氧化性:C2 B2;还原性:BC;由此可知氧化性顺序为:XO4C2B2A3; 还原性顺序:A2 BC X2;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16H 10C 2XO4 = 2X2 5C2 8H2O反应可知氧化性:XO4 C2;还原性:C X2 ;2A2B2 = 2A32B反应可知氧化性:B2 A3;还原性:A2B;2BC2 = B22C反应可知氧化性:C2 B2;还原性:BC;由此可知氧化性顺序为:XO4C2B2A3; 还原性顺序: A2 BC X2; A.由以上分析可知,氧
31、化性:C2A3,所以该反应C2 2A2 = 2A3 2C 可以进行,A正确;B.元素C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正确;C.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C正确;D.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 BCX2;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17、B【解析】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所含分子只有Cl2和H2O、HClO分子,所含的离子只有H+、Cl-、ClO-和OH-,结合对应离子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A所含分子有Cl2和H2O、HClO等,选项A错误;B新制的氯水中含HCl、HClO,酸使紫色石蕊
32、试液变红,而HClO具有漂白性,则后溶液褪色,选项B正确;C氯水光照条件下有气泡逸出,发生2HClO2HCl+O2,生成气体为氧气,选项C错误;D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选项D错误。答案选B。18、A【解析】A、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A选;B、根据反应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该反应属于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是置换反应,B不选;C、反应中铁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D、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加和生
33、成,因此属于离子反应,D不选;答案选A。19、D【解析】因为每个“RCl2”中含2个氯离子,含0.6mol氯离子的RCl2的物质的量为0.6mol=0.3mol,金属氯化物RCl2的摩尔质量为=135g/mol,即RCl2的式量为135,所以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5-35.52=64,金属R的摩尔质量为64g/mol,答案选D。20、B【解析】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CO32-等干扰离子判成SO42-,所以应先加盐酸酸化,然后加入BaCl2溶液,故选B。21、A【解析】OH-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9和10,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F-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9和10,A符合题意;BC
34、l-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17和18,B不选;CNH3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10和10,C不选;DNH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11和10,D不选;答案选A。22、C【解析】A钠和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所以只能生成气体,不会产生沉淀,故A错误;B钠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NaCl不反应,所以只能生成气体,不会产生沉淀,故B错误;C钠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FeCl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铁,所以既能产生气体,又能出现沉淀,故C选;D钠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Na2SO4不反应,所以只能生成气体,不会产生沉
35、淀,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aCO3+2H+Ba2+H2O+CO2 Ag+Cl-AgCl Na2CO3 NaCl 取所得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固体中有NaCl,反之则无 【解析】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明,说明一定不会含有CuCl2,不含有不溶物或反应生成不溶物;向步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该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或是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取步骤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说明该沉淀不会是硫酸钡,所以一定是碳酸钡;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无色,则一定没有碘单质生成,所以
36、可以确定KI一定不存在;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一定是氯化银,但无法证明该溶液中的氯离子,是来自于原混合物还是中加入的氯化钡所致;(1)中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可完全溶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H2O+CO2;(2)中生成白色沉淀为Ag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由以上分析可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是NaCl;(3)已确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有K2SO4、KI、CuCl2、CaCl2,如确定是否含有NaCl,可取所得溶液,滴加硝酸酸化后再滴加硝酸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
37、原固体中有NaCl,反之则无。24、CaCO3 + 2HNO3 =Ca(NO3)2+H2O+CO2 CaCO3、Na2SO4 CuSO4、BaCl2 KNO3 焰色反应 【解析】加水溶解后得到底部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含有CuSO4;继续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说明沉淀含有CaCO3;取少量中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固体含有Na2SO4,一定不含有BaCl2,所以实验现象与KNO3无关,则可能含有KNO3。(1)实验为CaCO3与HNO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 + 2HNO3 =Ca(NO
38、3)2+H2O+CO2;(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一定不含有CuSO4、BaCl2,可能含有KNO3;(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KNO3,进行的实验方法是焰色反应。25、SO2+H2O= H2SO3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 2 1 3 2 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碱性、漂白性 试纸变红 生成白色沉淀 SO2可以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银离子反应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银 Cl-+ClO-+2H+=Cl2+H2O SO CaSO4 SO2+Cl2+2H2O=4H+ SO+2Cl- 【
39、解析】(1)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化学方程式为SO2+H2O= H2SO3;(2)SO2中S元素为+4价,既可以升高为+6价,也可以降低为0价、-2价,所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O2氧化成SO,S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根据题意可知硝酸被还原成NO,化合价降低3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知SO2和NO的计量数之比为3:2,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3SO2+2NO+H2O=3SO+2NO+2H+;(1)Cl2和Ca(OH)2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pH试纸先变蓝(约为1
40、2),说明溶液呈碱性,后颜色褪去,说明又具有漂白性;(3)小新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白雾是盐酸小液滴,酸可以使石蕊变红,所以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白雾,可以看到试纸变红;盐酸含有氯离子,所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白雾,可以看到白色沉淀;SO2可以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银离子反应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银,所以白雾中可能也含有SO2;(4)溶液变为黄绿色说明产生氯气,即酸性环境中漂白粉中次氯酸钙与氯化钙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5)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液Y中含有的离子是SO,则沉淀X为CaSO4
41、;黄绿色褪去说明氯气被反应,而溶液中含有SO,说明Cl2将SO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SO2+Cl2+2H2O=4H+ SO+2Cl-,26、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D NaHCO3 A、C 沉淀总质量 【解析】(1)常温下,同质量、同体积的溶剂,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Na2CO3较NaHCO3易溶;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吸热,溶液呈碱性;(2)给碳酸钠直接加热,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当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
42、定,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无法鉴别;而利用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同可以鉴别,可以通过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钠,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二者,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中,鉴别原理为: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中,根据关系式Na2CO3CO2、NaHCO3CO2可知,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采用实验,加热后利用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可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详解】(1)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10mL蒸馏水,
43、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在同体积的溶剂中,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答案为: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A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吸热溶液温度下降,故A正确;B水解吸热溶液温度下降,故B错误;C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后呈红色,故C错误;D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碳酸钠俗称纯碱,滴入酚酞后呈红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D;给碳酸钠直接加热,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当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故答案为:NaHCO3;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无法鉴别;而利用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同可以鉴别,可以通过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钠,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二者,所以能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