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三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三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是还原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B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C每转移1 mol电子,可生
2、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 LD若有65 g 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2 mol2、把0.05molBa(OH)2固体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小的是A水 B1mol/LMgCl2溶液 C1mol/L醋酸 D0.05mol/LCuSO43、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同温同压下三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A1:1:1B1:2:3C3:2:1D6:3:24、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
3、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下列五步操作: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6、用CuSO45H2O配制0.1 mol/LCuSO4水溶液,下面所列的方法正确的是( )A取25 g CuSO45H2O溶于1 L水中B将CuSO45H2O干燥去掉结晶水,取16 g溶于水制成1 L溶液C将25 g CuSO45H2O溶于水制成1 L溶液D取12.5 g CuSO45H
4、2O溶于500 mL水中7、根据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判断Fe2、Cu2、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FeCl3Cu=2FeCl2CuCl2 CuCl2Fe=FeCl2CuAFe3Cu2Fe2 BFe2Cu2Fe3CCu2Fe3Fe2 DFe3Fe2Cu28、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的最高正化合价与Z的相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0.4倍,Y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Q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YZWX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C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和Q反应D加热条件下Q可氧
5、化X、Y、Z的单质9、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KCl BCu2(OH)2CO3 CNa2CO3 DNaOH10、某地无色透明水样中可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H+、Na+、Ba2+、Mg2+、Cu2+、Cl、CO32-、OH,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向水样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另取一份水样,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可以得出水样中A一定没有H+、Mg2+、CO32-、Cu2+B可能存在Cl、Na+、Mg2+,一定不存在Cu2+C一定存在H+、Na+、OHD一定存在Na+、CO32-、OH,可能存在Cl1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
6、是( )A将40g NaOH溶解在1L水中B将22.4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C将1L 10 mol/L浓盐酸加入9L水中D将10g NaOH溶于少量水,在稀释到溶液为250ml12、室温下,在两个体积相同密闭容器中,分别充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测得含甲气体的容器中气体压强大于含乙气体的容器中气体压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述情况中甲气体密度比乙气体密度大B甲的摩尔质量比乙的摩尔质量小C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D甲所含原子数比乙所含原子数少13、14C 常用于测定年代,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比 12C 多两个质子 B与 12C 化学性质相似C与 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7、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4、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84gNaHCO3溶于水之后可得到3NA个离子B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C1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离子数目为2NAD若lmolFeCl3在沸水中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粒的数目小于NA个15、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氨气极易溶于水)B实验: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D实验:可用于对石油的分馏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
8、液中:C少量NaHCO3溶液滴入NaHSO4溶液中:D盐酸滴在铜片上:17、关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CaH2中H元素被还原C此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原子个数比为1:1 DCa(OH)2是氧化产物18、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B“碳纳米泡沫”中的碳原子是胶体C“碳纳米泡沫”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19、按照物质
9、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酸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强氧化性酸一元酸化合物混合物ABCD20、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BCu2+、K+、 CNa+、K+、Cl-DBa2+、Mg2+、Cl-2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2+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Na+,不确定是
10、否有 K+22、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AFe、H2O、CO2BFe3、MnO4、NO3CCl2、HClO、MgDClO、Cl、Ag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 (1)写电离方程式:NaHCO3_。H2CO3_。(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下列3个小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_。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_。24、(12分)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Ba2、
11、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离子分别是_。(2)若中所用氢氧化钠浓度为2 mol/L,当加入10 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 m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0.03 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 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 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2+)为_mol/L、c(Fe3+)为_mol/L、c(Cl-)为_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 mol/L)25、(12分
12、)实验室要配制5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g。(2)实验步骤主要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和定容。完成上述实验步骤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和_。溶解和转移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和_。(3)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_;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_26、(10分)某学生欲用12molL1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molL1的稀盐酸 (1)该学生需要量取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13、(2)配制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偏大”、“偏小”、“无影响”)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C稀释浓盐酸时,未冷
14、却到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_D将量取浓盐酸的量筒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_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未干燥_(4)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 LHCl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则此溶液中HCl物质的量浓度为_27、(12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实验室提供的试剂如下: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1)欲除去溶液I中的杂质,写出A所代表的多种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I.NaOH;._;._ (填化学式
15、)。(2)请写出下列试剂加入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入试剂I: _。加入盐酸:_.(3)操作a、b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填仪器名称),操作c的名称为_。(4)如何对操作b所得到的沉淀进行洗涤:_。(5)经过操作b后,如何检验所得溶液中的SO42-已除去:_。(6)若上述流程中未进行操作b,即直接向溶液I中加盐酸到pH为45,过滤,得到沉淀X和溶液Y,则沉淀X为_(写化学式)。28、(14分)A、B、C、D 四种元素核电荷数均小于 18。B 元素 L 层两种能量不同的电子个数比为1:2,A、C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D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C 原
16、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上电子数的一半。D-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1)四种元素为:A_B_C_D_(2)A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3)B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C 原子有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4)D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5)D 单质与 A2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9、(10分)已知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1)将金属钠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可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写出此变化中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_;_。(2)将钠置于坩埚内,在空气中加热,可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物质。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某学习小
17、组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操作现象向盛有4.0gNa2O2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剧烈反应,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得到的无色溶液a向溶液a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变红10分种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稍后,溶液变为无色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甲同学认为过氧化钠中阴离子结合水中氢离子生成了H2O2,溶液a中的H2O2将酚酞氧化导致褪色。用实验证实H2O2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试剂_(填化学式),有气体产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KNO3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KNO3是氧化剂;NaN3中氮元素化合价由
18、- 升高为0价, NaN3为还原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由方程式可知转移10mol电子,产生16mol气体,现若转移1mol电子,产生16mol气体,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 L;若有65 g 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 mol,故C正确。2、D【解析】电解质放入水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使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如果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小说明离子的浓度变化较小。【详解】A项、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A错误;B项、向MgCl2溶液中加入0.05molBa(OH)2固体,MgCl2和氢氧化钡反应生
19、成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水,电解质MgCl2转变为氯化钡,都是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只是离子的转化,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B错误;C项、醋酸是弱酸,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较小,加入Ba(OH)2固体,Ba(OH)2与醋酸反应得到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使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故C错误;D项、向硫酸溶液中加入0.05molBa(OH)2固体,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电解质硫酸转变为水,溶液导电能力减弱,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导电能力大小的因素,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挖掘隐含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D【解析】CO、CO2、O3三
20、种气体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结合分子组成计算出各自物质的量,结合V=nVm可知,三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详解】CO、CO2、O3三种气体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它们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n(CO)=n(O)=1mol,n(CO2)=1/2n(O)=1/2mol,n(O3)=1/3n(O)=1/3mol,根据V=nVm可知,三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mol:1/2mol:1/3mol=6:3:2,故选D。4、A【解析】A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不能做萃取剂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以用四氯化碳来萃
21、取,故A错误;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B正确;C分液漏斗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液,故C正确;D打开塞子(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故D正确;答案选A。5、C【解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加过量BaCl2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除去SO42-;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除去Mg2+;加过量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除去Ca2+和过量的Ba2+;过滤后,加适量盐酸,除去OH-、CO32-,蒸发可得精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
22、提纯中的除杂操作,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量的控制以及加入试剂的顺序。6、C【解析】A.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A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L,不能确定溶液的浓度,A不正确;B.胆矾不一定完全失去结晶水,则16g固体的质量不一定是0.1mol,B不正确;C.胆矾的物质的量是25g250g/mol0.1mol,溶液体积是1L,则浓度是0.1mol/L,C正确;D.胆矾的物质的量是0.25mol,但溶液的体积不是0.5L,不能确定溶液的浓度,D不正确。答案选C。7、A【解析】根据规律“氧化性:
23、氧化剂氧化产物”分析判断。【详解】反应:氧化剂Fe3得电子生成还原产物Fe2,还原剂Cu失电子生成氧化产物Cu2。氧化性:Fe3Cu2;反应:氧化剂Cu2得电子生成还原产物Cu,还原剂Fe失电子生成氧化产物Fe2。氧化性:Cu2Fe2。则有氧化性:Fe3Cu2Fe2。本题选A。【点睛】比较氧化性、还原性最重要的规律是“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8、D【解析】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0.4倍,即Z为Si,因为X的最高正价与Z的相同,因此X和Z属于同主族,即X为C,Y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推出Y为Al,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Q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
24、燥剂,W为S,Q为H2SO4。【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即原子半径大小:r(Al)r(Si)r(S)r(C),A正确;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即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B正确;CAl(OH)3可以与H2SO4反应,C正确;D浓硫酸不能与Si反应,D错误;故选D。9、D【解析】碱是电离出得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A、CaO为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氧离子,故A错误;B、Cu2(OH)2CO3电离出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为碱式碳酸盐,故B错误;C、Na2CO3电离出的阴离子为酸根离子,
25、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误;D、NaOH电离出得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属于碱,故D正确;故选D。10、D【解析】水样是无色的,则一定不存在Cu2+,向水样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一定大量存在氢氧根,一定不能大量共存H+、Mg2+;另取一份水样,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含有碳酸根,因此一定不存在Ba2+,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一定存在钠离子,由此可以得出水样中一定存在Na+、CO32-、OH,一定不存在H+、Ba2+、Mg2+、Cu2+,Cl不能确定,所以选项ABC均是错误的,D正确,答案选D。【点睛】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钠离子
26、的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溶液显电中性特点的灵活应用。11、D【解析】An(NaOH)=1mol,1L水为溶剂的体积,则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其浓度不是1mol/L,故A错误;B状况未知,22.4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则浓度不一定是1mol/L,故B错误;C1L10molL-1浓盐酸加入9L水中,HCl的物质的量为10mol,但溶液的总体积小于10L,浓度不是1mol/L,故C错误;D10g 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0.25mol,溶于少量水,在稀释到溶液为250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故D正确;故答案为:D。12、B【解析】室温下,在两个体积相同
27、密闭容器中,分别充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测得含甲气体的容器中气体压强大于含乙气体的容器中气体压强,说明甲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乙大,则说明甲的摩尔质量比乙小。【详解】A. 在上述情况中两种气体的密度相同,故错误;B. 根据以上分析,甲的摩尔质量比乙的摩尔质量小,故正确;C. 根据以上分析,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大,故错误;D. 不能确定甲乙分子式,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所含原子数多少,故错误。故选B。13、B【解析】A. 14C与 12C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核素, 质子数相同,故A错误;B. 14C与 12C 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B正确;C. 14C与 12C 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
28、素,故C错误;D. 14C与 12C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晴:本题考查了同位素的判断以及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等知识点。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D【解析】A、NaHCO3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电离出Na+和HCO3;B、1个Mg原子变为Mg2+离子失去2个电子;C、溶液体积不明确;D、氢氧化铁胶体胶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详解】A项、NaHCO3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电离出Na+和HCO3,84gNaH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之后可得到2NA个离子,故A错误;B项、24克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
29、Mg原子变为Mg2+离子失去2个电子,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故B错误;C项、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D项、氢氧化铁胶体胶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1molFeCl3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数目小于NA,故D正确。故选D。【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既能考查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15、B【解析】A项,氨气极易溶
30、于水,装置中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故A项错误;B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小试管内饱和KNO3溶液会析出晶体,故B项正确;C项,浓硫酸稀释放热,改变温度进而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不准,同时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液,故C项错误;D项,蒸馏时,温度计最低端要放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处,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6、A【解析】A、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A正确;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故B错误; C、少量NaHCO3溶液滴入NaHSO4溶液中:,故C错误; D、盐酸与铜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17、C【解析】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在CaH2中H为-1价,被氧化
31、成0价;CaH2中H元素被氧化,B错误;反应物水中H为+1价,被还原为0价,因此,H2O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A错误;2个 H2O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被还原生成1分子H2,另外2个氢原子价态未发生变化,CaH2中的2个氢原子被氧化生成1分子H2,所以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分子个数之比为1:1,故C正确;由于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所以Ca(OH)2为生成物,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18、C【解析】A“碳纳米泡沫”中,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一种新型的碳单质,A叙述错误;B“碳纳米泡沫”中的碳原子颗粒直径约6到9nm,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是胶
32、体,B叙述错误;C“碳纳米泡沫”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叙述正确;D“碳纳米泡沫”为分子形式,金刚石为原子晶体,性质不相同,D叙述错误;答案为C。19、B【解析】对物质进行分类,最重要的是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单一称为树状分类法,标准多样,称为交叉分类法。注意本题中硝酸用了化学式,即指明了该物质为纯净物,不是溶液。【详解】硝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酸;氢化物要求组成元素为2种,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氧化物要求组成的元素为2种,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硝酸属于酸,且其组成元素中有氧,所以属于含氧酸;硝酸易挥发,属于挥发性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通常由硝酸根离子来
33、表现强氧化性,为强氧化性酸;每个硝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一元酸;硝酸为纯净物,组成元素不是一种,所以硝酸属于化合物;硝酸属于纯净物;所以答案选择B项。【点睛】此题也可以采用排除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如根据错误排除A项,根据错误排除D项。20、C【解析】A碱性溶液中,H+、均不能与OH-共存,A错误;B碱性溶液中,OH-与Cu2+可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B错误;C碱性溶液中,Na+、K+、Cl-均不发生反应,可共存,C正确;DBa2+与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D错误;答案选C。21、D【解析】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该气体
34、可能是CO2或SO2,所以溶液中不一定有 CO,故A错误;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所以溶液中不一定有 SO,故B错误;C.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溶液中可能含有Ca2+或Ba2+等,故C错误;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Na+,但不能确定是否有 K+,要检验K+,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D正确;答案选D。22、B【解析】A.Fe元素化合价为0,是铁的最低化合价,只有还原性,故A错误;B.Fe、Mn、N元素化合价都处于最高价态,Fe3、MnO4、NO3都
35、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氧化剂,故B正确;C.Mg元素化合价为0,是镁的最低化合价,只有还原性,故C错误;D.Cl元素化合价为-1,是氯的最低化合价,只有还原性,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aHCO3=Na+HCO3- H2CO3H+HCO3-,HCO3-H+CO32- CO CO2 CH4 O3 【解析】(1) NaHCO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电离产生Na+、HCO3-;H2CO3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2)先确定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是O原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S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S2-,据此书
36、写离子结构示意图;(3)先确定相应的元素,然后根据要求书写化学式。【详解】(1) NaHCO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产生Na+、HCO3-,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2CO3是二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为H2CO3H+HCO3-,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HCO3-H+CO32-;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是O原子,O是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6,所以O原子结构示意图为:;S是16号元素,S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S2-,则S2-离子结构示意图是;(3)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中,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分别是C原
37、子、O原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CO、CO2;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CH4;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是O原子,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O3。【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综合判断的知识,包括化学式、电离方程式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根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然后根据物质分子中含有的微粒数目的要求及物质结构进行书写。掌握物质微粒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24、Fe3+、Cl- 0.15 0.1 0.4 【解析】(1)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O32和SO32,加入过量硝酸钡生成沉淀,则该沉淀为BaSO4,说明溶液中含有SO
38、42;生成气体A,A连续被氧化生成D和E,则A为NO,D为NO2,E为HNO3,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一定为Fe2+,它在酸性条件下和NO3反应生成NO;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G为Fe(OH)3,生成气体F,则F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4+;溶液H中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I,则I为Al(OH)3,H为NaOH和NaAlO2,说明溶液中含有Al3+;溶液中含有Fe2+,就一定不含NO3,含有SO42就一定不含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Fe3+和Cl。(2)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和阴阳离子电荷所带电荷数相同求解。【详解】(1)由分析可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是Fe3+和Cl。(2)
39、 n(NO)=0.005 mol,根据得失电子数可知n(Fe2+)= n(NO)3=0.015 mol,c(Fe2+)=0.015mol0.1L=0.15mol/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0mL时沉淀量降到0.025mol,说明此时为氢氧化铁沉淀,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5mol,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离子,n(Fe3+)=0.025mol0.015mol=0.01mol,则c(Fe3+)=0.01mol/0.1L=0.1mol/L;加入55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达到最大值0.03mol,加入6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降为0.025mol,说明n(Al(OH)3)=0.03mol0.025m
40、ol=0.005mol,则溶液中SO42:0.04mol,NH4+:0.005mol,Fe2+:0.015mol,Fe3+:0.01mol,Al3+:0.005mol,此时2n(SO42)=n(NH4+)+2n(Fe2+)+3n(Fe3+)+3n(Al3+),所以c(Cl)=0.4 mol/L。【点睛】注意生成的Al(OH)3会和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O。25、4.0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搅拌 引流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解析】(1)实验中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应使用公式m=cVM进行计算。(2)完成上述实验步骤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
41、管等。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速溶解;转移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则容量瓶内溶质的质量减少;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小;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对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都不产生影响。【详解】(1)实验中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cVM=0.2molL-10.5L40g/mol=4.0g。答案为:4.0;(2)完成上述实验步骤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速溶解;转移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答案为:搅拌;引流;(3)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
42、则容量瓶内溶质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答案为: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答案为:偏高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对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答案为:无影响。【点睛】在进行所需溶质的质量计算前,需选择合适的容量瓶。若没有所配体积的容量瓶,则应选择稍大规格的容量瓶,计算时必须使用所选择容量瓶的规格。26、12.5 BCAFED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大 无影响 1000V/22400+36.5V 【解析】(1)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molL1的稀盐酸需要使用500mL容量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43、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有12mol/LV0.5L0.3mol/L,解得V0.0125L,即12.5mL;(2)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1)A俯视观察凹液面,所取浓盐酸的体积偏小,所以浓度偏小;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以浓度偏小;C稀释浓盐酸,未冷却到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后液面下降,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D将量取浓盐酸的量筒进行洗涤,并将洗涤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大;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未干燥不影响。(4)在标准状况下,将VLHCl物质的量V/22.4 mol;在标准状况下,将VLHCl气体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密度为 g/mL,则溶液的质量为36.5V/22.4 g+1000 g,因此溶液体积为,则此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点睛】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配制的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容量瓶选择的要求,易错点是溶质物质的量的计算,应该以实际使用的容量瓶的规格进行计算,而不是题干中的480mL。27、BaCl2 Na2CO3 MgCl2+2NaOH=Mg(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