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宁师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宁师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最强的是A10 mL 0.50 mol/LH2SO4溶液 B20 mL 0.50 mol/L KNO3溶液C30 mL
2、0.50 mol/L氨水溶液 D40 mL 1.0 mol/L蔗糖溶液2、下列各组溶液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NaOH和Fe2(SO4)3 BNa2CO3和稀硫酸CNa2SO4和CuCl2 DMg(OH)2和稀盐酸3、下列各组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5 mL 0.1 mol/L的MgCl2溶液和15 mL 0.2 mol/L的KClO3溶液B10 mL 0.2 mol/L的NH4Cl溶液和5 mL 0.2 mol/L的FeCl2溶液C5 mL 0.2 mol/L的CaCl2溶液和20 mL 0.1mol/L的KCl溶液D5 mL 0.1 mol/L的AlCl3溶液和15
3、 mL 0.3 mol/L的NaCl溶液4、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5、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方法可用于分离A硝酸钾和氯化钾B四氯化碳和水C甲醇(沸点64.7)和丁醇(沸点117.6)D碘化钾和碘6、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CO气体中的CO2B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C容量瓶中转移液体D分离互
4、不相容的两种液体7、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发生丁达尔效应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D青雾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8、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磨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9、下列各组反应,前后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Na2CO3,HClNaHCO3BHClNa2CO3,HNO3K2CO3CH2SO4Ba(OH)2,H2SO4KOHDBaCl2Na2SO4,BaCO3HCl10、某工厂
5、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2NO2-+ xI- + yH+ = 2NO+ I2 +2H2O(已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x=2,y=4B上述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C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的NO的体积为22.4 LD为使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N2后再排出,可选用的试剂是NH4Cl溶液11、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D澄清石灰水和硝酸12、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6、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C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D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13、下列有关试剂保存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的是( )A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金属Na保存在煤油中C漂白粉保存在密封容器中D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14、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在反应中作A氧化剂B还原剂C氧化产物D还原产物15、为了使硫酸溶液导电性几乎降低为零,应加入适量的ANaOHBNa2CO
7、3CBaCl2DBa(OH)216、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A牛顿B道尔顿C阿伏加德罗D门捷列夫17、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AlCl3=Al3+3Cl-BNaClO= Na+ Cl-+O2-C Ba(OH)2=Ba2+2OH-D H2SO4=2H+SO42-18、某蓝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Cu2+、Na+、Ba2+、Cl-、NO3-、SO42-,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取适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硝酸后仍存有沉淀。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能有Na+ B溶液中可能有Ba2+C溶液中可能有NO3- D溶液中可能有SO42-19、某
8、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如下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A被氧化B被还原C是氧化产物D是还原产物2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纯碱硫酸小苏打氧化铝干冰B苛性钠盐酸食盐氧化钠一氧化碳C熟石灰冰醋酸(CH3COOH) 胆矾CuSO45H2O三氧化硫二氧化硫D苛性钾HNO3碳酸钙生石灰SO3AABBCCDD2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K+ 、OH-、Cl- BBa2+、Cu2+、SO42-、NO3-CK+、Mg2+、SO42-、Cl- DBa2+、HCO3-、NO3-、H+22、实现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9、 )AFeFe3O4BSO3H2SO4CCu(NO3)2 CuDHClCl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111mL溶液只含Cu2+、Ba2、K+、OH、SO42、Cl中的几种,分别取三份11mL该溶液进行实验,以确定该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向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198g蓝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233g白色沉淀向第三份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过滤取滤液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287g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2)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其
10、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4)该111mL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是_,其物质的量是_。24、(12分)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NH4+OH-NH3+H2O)(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是否一定含有Cl-?_(答是或否)
11、(2)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_(填离子符号),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3)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g沉淀的成分为_。(4)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A该混合液中一定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且n(K)0.04molB该混合液中一定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K+、Cl-C该混合液中一定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Mg2+、K+、Cl-D该混合液中一定有NH4+、SO42-,可能含有Mg2+、K+、Cl-(5)我国政府为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
12、:KIO3+KI+H2SO4K2SO4+I2+H2O配平该方程式,并且用单线桥法表示该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_。25、(12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和干燥剂)的总质量为ag,从实验室取出bg(不足量)钠放入水中,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试回答:(1)实验室取用一小块钠,需要用到_实验仪器。(2)此干燥管的作用是_;若此钠块有极少量被氧化,则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_(填“偏大”、“偏小”或“
13、不变”)。(3)有甲同学建议在图中干燥管上再连一同样干燥管,其目的是_,计算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_。(4)有乙同学为避免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产生偏差,又建议在集气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煤油,其目的是_。26、(10分)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1)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2)写出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_。若B
14、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_。(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_。(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27、(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填字母,下同)。A冷水 B沸水 C氢氧化钠浓溶液 D氯化钠浓溶液(2)甲、乙、丙三名同学
15、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操作如下,其正确的是_。A甲同学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B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C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3)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4)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28、(14分)化学在工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2)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为:Al2O3N23C2AlN3CO。
16、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A1N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10g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并放出氨气3.36L(标准状况)。AlN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样品中的A1N的质量分数为_。29、(10分)(1)通常用小苏打的饱和溶液除去CO2中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不能用苏打溶液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NaBr与NaI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Cl2。把溶液蒸干后灼烧最后残留的物质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7、1、A【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所带电荷数成正比,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最强,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硫酸是二元强酸,硝酸钾是盐完全电离,一水合氨是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蔗糖是非电解质,其溶液不导电,所以导电能力最大的是硫酸溶液,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判断,明确溶液导电性强弱影响因素是解本题关键,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所带电荷数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根据溶液混合后是否能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气体、氧化还原反应或络合反应进行判断。【详
18、解】A.NaOH和Fe2(SO4)3混合后生成难溶物Fe(OH)3,所以能发生离子反应,故A错误;B.Na2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能发生离子反应,故B错误;C.Na2SO4和CuCl2混合不会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气体、氧化还原反应或络合反应,所以不会发生离子反应,故C正确;D.稀盐酸和Mg(OH)2反应生成难电离的水,所以能发生离子反应,故D错误。3、D【解析】根据电离方程式分析离子浓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详解】A项:据MgCl2Mg2+2Cl,0.1 mol/LMgCl2溶液中Cl为0.2 mol/L。又KClO3K+ClO3-,KClO3溶液中Cl浓度为0。A项错误
19、;B项:浓度都是0.2 mol/L的NH4Cl溶液、FeCl2溶液中Cl浓度分别是0.2 mol/L、0.4 mol/L。B项错误;C项:0.2 mol/L的CaCl2溶液、0.1mol/L的KCl溶液中Cl浓度分别是0.4 mol/L、0.1 mol/L。C项错误;D项:0.1 mol/L的AlCl3溶液和0.3 mol/L的NaCl溶液中,Cl浓度都是0.3 mol/L 。D项正确。本题选D。【点睛】溶液是组成均匀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4、B【解析】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有2个电子层,根据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来分析稳定性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的质子和电子来分析
20、它们的转化及是否为同种元素。【详解】A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有2个电子层,而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所以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故A正确; BNa+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性质稳定;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没有改变,所以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故C正确; D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没有改变,所以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都是钠元素,所以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故D正确;故选:B。5、C【解析】题中的分离方法为蒸馏。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详解】A. 硝酸钾和氯化钾应利用在水中的
21、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错误;B. 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错误;C. 甲醇(沸点64.7)和丁醇(沸点117.6)二者物理性质相似,要利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采用蒸馏的方法,故正确;D. 利用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出碘化钾和碘的混合物中的碘,故错误。故选C。6、B【解析】A项,NaOH溶液能吸收CO2,不吸收CO,长管进气、短管出气可确保CO2被充分吸收,A项能达到目的;B项,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法,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B项不能达到目的;C项,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C项能
22、达到目的;D项,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用分液法,D项能达到目的;答案选B。【点睛】实验装置图是否能达到实验目的通常从两个角度分析:(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2)装置图中的细节是否准确,如洗气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等。7、D【解析】A.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这是胶粒对光发生散射产生的现象,A不合题意;B. 光并不是胶体,B不合题意;C. 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不是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D.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在胶体颗粒直径范围内,是胶体的本质特征,D符合题意;答案选D。8、B
23、【解析】A. 铁杵成针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 死灰复燃有新物质生成,燃烧属于化学反应,故B正确;C. 木己成舟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 积土成山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答案选B。9、B【解析】A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阴离子不同,则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A错误;B二者反应实质相同,都是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反应:CO32-+2H+H2O+CO2,B正确;C前者除了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外,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C错误;D碳酸钡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且产物中水、气体应保留化学式,BaCl2+Na
24、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而BaCO3+HCl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D错误;答案选B。【点晴】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定律,注意化学式的拆分。10、C【解析】由I元素原子守恒可知x=2,由电荷守恒可计算y=4,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氧化剂是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3降为+2;还原剂是I-,I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x=2,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的NO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由于NH
25、4+NO2-=N2+2H2O,为使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N2后再排出,可选用NH4Cl溶液,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涉及到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在标准状况下,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11、D【解析】H+OH-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据此来回答。【详解】A. 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离子反应为:CH3COOH+OH=CH3COO+H2O,故A错误;B. 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应写成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离子反应为:2H+Mg(OH)2Mg2+2H2O,故B错误;C.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6、:2H+2OH+SO42+Ba2+=BaSO4+2 H2O,不能够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故C错误;D. 硝酸是强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是强碱,生成的硝酸钙是可溶的盐,能用HOH=H2O来表示,故D正确;答案选D。12、C【解析】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也可能为二氧化硫,因此不能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也有可能含有碳酸氢盐、亚硫酸盐或者亚硫酸氢盐,A错误;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含有SO42-,也有可能含有CO32-,B错误;C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
27、Cl,C正确;D石蕊遇酸变红,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显酸性,D错误;故答案C。13、B【解析】A. 因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所以新制氯水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故A不选;B. 金属钠性质活泼,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金属Na保存在煤油中,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故B选;C. 漂白粉容易和空气中的CO2、H2O反应而变质,所以漂白粉保存在密封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故C不选;D. 过氧化钠可和空气中的CO2、H2O反应而变质,所以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故D不选;答案选B。14、B【解析】有题干可知,Cu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物质
28、”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故选B。15、D【解析】A.A项中反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Na2SO4=2NaSO42-,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变化,故A错误;B.B项中发生反应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SO4=2NaSO42-,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变化,故B错误;C.C项中发生反应为BaCl2H2SO4=BaSO42HCl,HCl=HCl,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变化,故C错误;D.D项中发生反应为Ba(OH)2H2SO4=BaSO42H2O,反应后溶液离子浓度非常小,导电性几乎降低为零,故D正确。故选D。16、D【解析】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不选;
29、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B不选;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C不选;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因此对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门捷列夫,故D选。答案选D。17、B【解析】A项、AlCl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Al3+离子、Cl-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故A正确;B项、NaClO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Na+离子、ClO-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ClO= Na+ ClO-,故B错误;C项、Ba(OH)2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Na+离子、ClO-离子,Ba2+离子和OH-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
30、=Ba2+2OH-,故C正确;D项、H2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H+离子、SO42-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D正确;故选B。18、B【解析】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u2+。取适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硝酸后仍存有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因此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SO42-。由于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因此如果没有硫酸根离子,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还存在NO3-,Na+、Ba2+一定不存在;如果存在SO42-,则钡离子一定不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a+一定存在,则A.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有Na+,A正确;B.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
31、中一定没有Ba2+,B错误;C.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溶液中可能有NO3-,C正确;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溶液中可能有SO42-,D正确。答案选B。19、A【解析】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则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答案选A。【点睛】还原剂和氧化剂在反应物中,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20、D【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一氧化碳不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三氧化硫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苛性钾属于碱、H
32、NO3属于酸、碳酸钙属于盐、生石灰(CaO)属于碱性氧化物、SO3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21、C【解析】在溶液中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反应解答。【详解】A. H+与OH-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水,A错误;B. Ba2+与SO4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错误;C. K+、Mg2+、SO42-、Cl-在溶液中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HCO3-与H+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错误。答案选C。22、C【解析】A. FeFe3O4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需要加入氧化剂,A不
33、选;B. SO3H2SO4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C. Cu(NO3)2Cu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需要加入还原剂,C选;D. HClCl2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需要加入氧化剂,或者用惰性电极电解盐酸,D不选;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a2+和OH- AgCl Cu2+ 2OH-= Cu(OH )2 SO42-、Cl- 1mol/L、2 mol/L K+ 1.2 mol 【解析】(1)实验生成的蓝色沉淀是Cu(OH )2,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4,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gCl。再结合离子共存分析。(2)Cu2+ 2OH-= Cu(O
34、H )2。(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和Cl-。(4)根据电荷守恒分析。【详解】(1)实验生成的蓝色沉淀是Cu(OH )2,溶液中存在Cu2+,不存在OH-,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4,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不存在Ba2+,实验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gCl,说明溶液中存在Cl-。所以,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和OH-,中白色沉淀为AgCl,故答案为Ba2+和OH-;AgCl。(2)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2OH-= Cu(OH )2,故答案为Cu2+ 2OH-= Cu(OH )2。(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和Cl-,11mL溶液中,两种
35、离子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n(SO42-)= n (BaSO4)=2.33g233g/mol=1.11mol,n( Cl-)=n(AgCl)=2.87143.5g/mol=1.12 mol,所以c(SO42-)=1mol/L,c( Cl-)=2 mol/L,故答案为SO42-、Cl-;1mol/L、2 mol/L。(4)11mL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为: n(Cu2+)=n Cu(OH )2= 1.98g98g/mol=1.11mol,1.11molCu2+带1.12mol正电荷,1.11mol SO42-和1.12molCl-共带有1.14mol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知,原溶液中还存在K+,
36、11mL溶液中含有1.12mol K+,111mL溶液中含有1.2 mol K+,故答案为K+;1.2 mol。24、否 NH4+ 0.8mol/L BaSO4、BaCO3 A 1:5 0.3mol 【解析】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一定含有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气体为氨气,则一定含NH4+;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则沉淀为碳酸钡、硫酸钡,SO42-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CO32-的物质的量为(
37、12.544.66)g197g/mol=0.04mol,结合离子之间的反应及电荷守恒来解答。【详解】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一定含有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气体为氨气,则一定含NH4+;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则一定含硫酸钡,SO42-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CO32-的物质的量为(12.544.66)g197g/mol=0.04mol,含CO32-、SO42-,则一定不含Mg2+、Ba2+,阳离
38、子电荷总量为0.08mol,CO32-、SO42-的电荷总量为0.02mol2+0.04mol2=0.12mol,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阳离子K+,综上所述,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则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0.12mol-0.08mol=0.04mol。(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Cl-;(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NH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0.1L0.8mol/L;(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g沉淀的成分为BaSO4、BaCO3;(4)综合上述实验,该混合液中一定有K+、NH4
39、+、CO32-、SO42-,可能含Cl-,且n(K)0.04mol,答案选A。(5)反应物KIO3中I元素化合价为+5价,KI中I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分别由+5价、-1价变化为0价,可知(KIO3):n(KI)=1:5,结合质量生成配平方程式为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用单线桥法表示该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KIO3为氧化剂,KI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在上述反应中,转移5mol电子生成碘单质的量是3mol,所以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3moL。【点睛】本题考查离子
40、的共存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把握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反应及电荷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及离子检验和计算能力的考查。25、滤纸、小刀、镊子、玻璃片 吸收水蒸气,避免集气瓶中水蒸气逸出 偏大 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 b/(a+bc) 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塞上塞子 【解析】(1)取用金属钠时,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收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黄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水中,用玻璃片覆盖水槽,防止液体溅出,所以所需用品至少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故答案为刀、镊子、滤纸、玻璃片;(2)无水氯化钙容易吸收水蒸气,装置中的干燥管是用来吸收
41、水蒸气,避免集气瓶中水蒸气逸出;若钠块有极少量被氧化,会导致生成的氢气减少,即(a+b-c)减小,结合(3)中的表达式,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偏大,故答案为吸收水蒸气,避免集气瓶中水蒸气逸出;偏大;(3)空气的水蒸气容易被无水氯化钙吸收,影响了氢气质量的计算,所以应该在干燥管上再连接一同样的干燥管,目的是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依题设实验数据,bg钠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b-c)g,设所求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可得:=2,解得:x=,故答案为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 ;(4)钠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为了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塞上塞子
42、,影响氢气质量的测定,需要在集气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煤油,故答案为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塞上塞子。【点睛】本题通过定量实验考查了钠的取用、钠的理化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测定原理:根据钠与水的反应,通过测定一定质量的钠与过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来求出钠的相对原子质量。26、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2Cl2+Na2CO3Cl2O+2NaCl+CO2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HClO见光易分解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的目的为以氯气、空气(体积
43、比约1:3)和含水8%的碳酸钠为原料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1)实验中将氯气和空气分别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A装置使氯气和空气混合均匀并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搅拌、使用多孔球泡。(2)装置B中氯气与含水8%的碳酸钠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l2O和氯化钠,利用化合价升降法结合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若B无冷却装置,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3)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Cl2O+H2O2H
44、ClO,HClO见光易分解,故装置C采用棕色圆底烧瓶。(4)次氯酸溶液呈酸性、具有强氧化性,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应用酸性滴定管或20.00mL的移液管;根据题给信息次氯酸可被H2O2还原成Cl,发生的反应为:HClO+H2O2O2+H2O+Cl+H,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通过测定生成沉淀氯化银的质量确定次氯酸的物质的量,确定次氯酸的浓度,而用氯化亚铁还原次氯酸会引入氯离子,干扰实验,故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和设计,物质的制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7、B A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解析】(1)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