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互助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1842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互助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互助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互助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互助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A65mL 1mol/L的KCl溶液B25mL 3mol/L的NaCl溶液C20mL 2mol/L的MgCl2溶液D10mL 4.5mol/L的NaClO3溶液2、

2、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加热装有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时,试管口向上倾斜B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C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加热液体时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补加沸石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3、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有金属元素5、有些电影、电视剧中的仙境美轮美奂,

3、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雾是在放于温热石棉网上的NH4NO3和Zn粉的混合物中滴几滴水后产生的白烟:NH4NO3Zn=ZnON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NH4NO3只作氧化剂B该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改变C每消耗65克锌会产生22.4L N2DZnO是该反应的还原产物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晶体B向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二氧化硫有漂白性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无K+D向Na2CO3粉末中滴加几滴水少量溶解Na2CO3易

4、溶于水AABBCCDD7、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发生丁达尔效应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D青雾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4g H2O中含有3NA个氢原子B1mol Na2S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Na+个数为NAC标准状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D1mol CO2和NO2的混合物中含的氧原子数为2NA9、下列溶液中,与100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

5、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B200mL 0.25mol/L HCl溶液C50mlL1mol/L NaCl溶液D200mL0.25mol/L CaCl2溶液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0.5 NAB100 m L 0.1 mol/L的MgCl2 溶液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02 NAC1.7 g的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11、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A氧化物B碱C酸D盐12、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

6、,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A现有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 ,这两种气体中氧原子的质量之比为12B5.6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C将20 g NaOH固体溶解在5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D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71b/a13、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C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D该物质一定含钾元素14、已知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其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4Cl2+5H2O=2NaC

7、l+2H2SO4+6H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S2O3发生还原反应B该反应表明了Cl2的氧化性C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有NaCl、HClD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5、下列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中,贴在氢氧化钠试剂瓶上的是( )ABCD16、从100mL5的盐酸中取出10mL,再稀释到200m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B0.25C0.025D0.5017、关于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表示所有铜盐和强碱的反应B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也可以表示一类反应C离子方程式中的OH可代表弱碱或强碱D该反应可看到Cu(OH)2白色沉淀18、下

8、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无色,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氯气、氯水、液氯的成分相同C氯气不能与碱发生反应D氯气有毒,但可用来自来水的杀菌消毒19、下列微粒结构表达式正确的是A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NH4Cl的电子式为:C氦原子的电子式:He:D重氢原子符号:H20、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225 mol/LB0.3 mol/LC0.36 mol/LD0.45 mol/L21、离子方程式2Ca2+3HC

9、O3-+3OH-=2CaCO3+CO32-+3H2O可表示ACa(HCO3)2 与 NaOH 溶液反应BCa(HCO3)2 与 Ba(OH)2溶液反应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22、同温同压下,某集气瓶充满O2时质量为116g,充满CO2时质量为122g,充满气体X时质量为114g。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B60C32D44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A不溶于水和盐酸;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

10、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 B、_ C、_ D、_。(2)写出C的电离方程式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与盐酸反应:_,C与硫酸反应:_,E(足量)与C反应:_。24、(12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Cl、BaCl2、Cu(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向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另取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

11、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2)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_。(3)写出变化的离子方程式:_。. 实验室需要240 mL0.5 molL-1的NaOH溶液,现用固体烧碱进行配制。(1)需称量_ g 烧碱,应放在_中称量、溶解。(2)完成此配制实验,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有_。(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A烧碱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B容量瓶未干燥就用来配制溶液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D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E.未洗涤溶解烧碱的烧杯25、(12分)实

12、验室需要90 mL 3.0molL-1 稀硫酸溶液,某同学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实验操作如下:A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B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C用量筒量取 mL98%的浓硫酸;D将_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_的烧杯中;E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F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G改用 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H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1)填写上述步骤中的空白:C:_ ;D :将_ 注入_ ;F:_ ;G:_ 。(2)将上面操作步骤按

13、正确的进行排序_(用字母表示)。(3)试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填序号)。 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溶解硫酸用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未冷却至室温定容;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26、(10分)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K2CO3、KCl)。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取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滤液;冷却结晶。(1)在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该仪器的作用依次是_、_、_。(2)为检验草木灰中的阴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三等分:取一份溶液

14、,加入适量HCl,观察到_,证明含有碳酸根。取另一份溶液,为检验SO42,应往溶液中加入_。取剩余的一份溶液,加适量的硝酸银,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该生由此证明溶液中一定含Cl。你认为该生所得的结论是否严密?_。为什么?_。27、(12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84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的硫酸,配制25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6 molL1的硫酸。(1)98 %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现有下列几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_(填序号)。5 mL量筒 10 mL量筒 50 mL量筒 100 mL量筒(3)实验需要以下步骤:定容量取摇匀洗涤转移冷却计算装瓶稀释进行顺序为_。A B C

15、D (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A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未洗涤稀释浓H2SO4的小烧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洗净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28、(14分)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阳离子KAgCa2Ba2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已知H2SiO3是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硅酸钙、硅酸钡是沉淀,硅酸银不存在)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

16、0.56 L气体将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 g向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1)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一定不存在离子是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2)写出实验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实验中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3)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最小浓度是_ molL1。29、(10分)(1)按要求写出方程式:HNO3 (电离方程式)_Fe2(SO4)3 (电离方程式)_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_(2)0.4molCH4分子中所含原

17、子数与_g HCl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该HC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 L;等物质的量O2和臭氧(O3),其质量之比为_;若O2和O3质量相等,则其原子数之比为_。 (3)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二氧化碳熔融KC1NaHSO4固体铜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填编号)。(4)高铁酸钠(Na2FeO4)(铁为+6价)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 2Fe (OH) 3 + 4NaOH + 3NaC1O = 2Na2FeO4 + 3NaCl + 5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用化学式表示,后同),_元素被氧化,还原物为_ ;用单线桥在方程式中标

18、出电子转移的情况:_当反应中有lmolNaFeO4生成,转移的电子有_ mol;实验室欲配制250mL0.1 molL-1NaOH溶液,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下列操作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称量NaOH时,将NaOH放在纸上称重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配制时,NaOH未冷却直接定容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个数,与溶液体积无关。【详解】A. 65mL 1mol/L的KCl溶液中c(C

19、l-)=11=1mol/L;B. 25mL 3mol/L的NaCl溶液中c(Cl-)=31=3mol/L;C. 20mL 2mol/L的MgCl2溶液中c(Cl-)=22=4mol/L;D. NaClO3溶液中含有ClO3-,无有Cl-,c(Cl-)=0 mol/L;综上所述,四种溶液中c(Cl-)最大的是C;本题选C。2、B【解析】A、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不需清洗,直接放回原瓶;C、蒸馏时加热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应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撒上硫粉。【详解】A项、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A

20、错误;B项、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不需清洗,直接放回原瓶,故B正确;C项、蒸馏时加沸石防止暴沸,温度高加沸石易导致液滴飞溅,则加热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应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C错误;D项、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汞不溶于水,不能用水冲洗掉,应立即撒上硫粉,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技能、实验安全常识等为解答的关键。3、B【解析】A、一般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例外,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A错误;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选项B正确;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个,氦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选项

21、C错误;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是8个,选项D错误。答案选B。4、D【解析】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如铵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详解】A项、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如氯化铵中不含金属元素,但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B项、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C项、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项、氯化铵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5、B【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2、分析判断。【详解】反应中,Zn失电子从0价升到+2价,NH4+中的氮失电子从3价升到0价,NO3中氮得电子从+5价降到0价(B项正确)。Zn是还原剂,NH4NO3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项错误)。ZnO是氧化产物,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D项错误)。每消耗65克Zn(1mol)会产生1mol N2,不一定是22.4L(C项错误)。【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6、A【解析】A. 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反应:Na

23、2CO3CO2H2O=2NaHCO3,因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碳酸钠的质量,且水的质量减少,所以析出碳酸氢钠晶体使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B. 向FeCl3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2Fe3SO22H2O=2Fe2SO424H,在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C. 火焰呈黄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Na,观察K的火焰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故C错误;D. 向Na2CO3粉末中滴加几滴水,因滴加的水量太少,会有部分Na2CO3与水结合生成Na2CO310H2O,所以有少量碳酸钠溶解,不能证明碳酸钠易溶于水,故D错误,答案选A。7、D【解析】A.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这

24、是胶粒对光发生散射产生的现象,A不合题意;B. 光并不是胶体,B不合题意;C. 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不是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D.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在胶体颗粒直径范围内,是胶体的本质特征,D符合题意;答案选D。8、D【解析】A、n(H2O)=3mol,则n(H)=23mol=6mol,即H原子有6NA个,A错误;B、n(Na2SO4)=1mol,则n(Na+)=21mol=2mol,即Na+有2NA个,B错误;C、标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使用Vm=22.4L/mol进行计算,C错误;D、1个CO2分子和1个NO2分子都含有2个O原子,故1mol

25、 CO2和NO2的混合物中含的氧原子数为2NA,D正确;故选D。【点睛】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的适用条件:标准状况(简称“标况”,P=101kPa,T=0),必须是标况下的气体物质。9、D【解析】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进行计算,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00mL0.5mol/L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详解】A100mL0.5mol/L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2=1mol/L,A错误;B200mL0.25 mol/LH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B错误;C50m

26、L 1mol/L 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C错误;D200mlL0.25mol/LC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25mol/L2=0.5mol/L,D正确;故选D。10、C【解析】A. 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 在MgCl2溶液中,微粒包括离子、分子和原子等,所以必须指明具体的粒子名称;C. OH中含有10个电子,0.1mol OH含有1 mol电子;D. 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知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都约为6.021023,多原子分子中,分子数与原子数不同。【详解】A. 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

27、,题中条件无法计算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A项错误;B. 100 mL0.1 mol/L的MgCl2中含有溶质MgCl2 0.01 mol,题中没有告诉具体的粒子名称,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数目,故B项错误;C. 1.7 g 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OH含有1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NA,故C项正确;D. 多原子分子中,分子数与原子数不同,如1 mol氢气中含有6.021023个H2分子,但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故D项错误;答案选C。11、B【解析】A.氧化物是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所以碱一定是由三

28、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所以酸不一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盐也不一定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答案是B。12、A【解析】A. 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这两种气体中氧原子的质量之比为11161216=1:2,A正确;B.没有给定气体的存在状态,无法确定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比较两种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否相等,B错误;C. 20 g NaOH固体物质的量为0.5mol,溶剂水的体积为500 mL,溶液的体积不等于500 mL,所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

29、量浓度不是1 molL1,C错误;D. 根据公式:n=m/M=N/NA可知,NA2a/71=b,所以NA=71b/2a,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13、C【解析】据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形态无关,可能是含钠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易被黄光遮住,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焰色反应的性质是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形态无关,可能是含钠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A错误,B也错误;C、焰色反应的性质是元素的性质,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一定含有钠元素,C正确;D、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易被黄光遮住,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K元素,

30、D错误。答案选C。14、A【解析】A.反应中硫代硫酸钠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氯气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C.氯气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氯化钠和氯化氢,故C正确;D.水中的元素没有变价,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A。15、A【解析】A.图为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 B.图为剧毒品标志,能使人或动物中毒,与腐蚀性无关,故B错误;C.图为氧化剂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C错误;D.图为爆炸品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睛】了解所给试剂的性质及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B【解析】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

31、:c1v1=c2v2,据此计算出将5molL-1盐酸10mL稀释到200mL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5molL1盐酸10mL稀释到200mL,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5mol/L0.01L/0.2L=0.25mol/L,故选B.17、B【解析】A.本离子方程式不能表示CuSO4和Ba(OH)2的反应,故不可表示所有铜盐和强碱的反应,A项错误;B.本离子方程式可表示可溶性铜盐和强碱当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可溶性盐时的一类反应,也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B项正确;C.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弱碱不能拆为氢氧根,C项错误;D.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D项错误;答案

32、选B。18、D【解析】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B.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C.氯气和碱反应;D.氯气有毒,但可用来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详解】A.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故A错误;B.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氯气和液氯的成分是氯气,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氯气和碱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故C错误;D.氯气有毒,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可用来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19、C【解析】A.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B. NH4Cl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 氦的原子序数为2 氦原子

33、的电子式为He:,故C正确;D. 重氢原子符号:H ,故D错误;答案为C。20、C【解析】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ymol,则n(NO3):n(H)=x:(x+2y)=1:4,x+y=0.60.1,据此计算x、y的值,再根据方程式计算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c=n/V计算铜离子浓度【详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铜足量,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

34、为1:4时,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ymol,则n(NO3):n(H)=x:(x+2y)=1:4,x+y=0.60.1,联立解得x=0.024mol、y=0.036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4mol3/2=0.036mol,故铜离子的最大浓度为0.036mol0.1L=0.36molL1,故选C。21、A【解析】ACa(HCO3)2与NaOH溶液按照2:3混合,会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Ca2+ 3HCO3+ 3OH2CaCO3 + CO32+ 3H2O,A正确;BCa(HCO3)2与Ba(OH)2溶液反应.生

35、成碳酸钡、碳酸钙沉淀,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B错误;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a2+ HCO3+ OHCaCO3 +H2O,C错误;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 HCO3+NH4+ 2OHCaCO3 +NH3H2O + H2O,D错误,答案选A。【点睛】电解质在溶液中实质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时,要注意物质的量对反应的影响,弱酸弱碱盐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弱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发生反应,二者的相对量的多少不同,反应不同,一定要结合二者的性质书写离子方程式,并判断

36、离子方程式的正误。22、A【解析】相同状况下同一瓶内装满不同气体,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设瓶重为mg,则:,求出m=100g, ,求出M(X)=28g mol-1,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aSO4 BaCO3 Ba(OH)2 K2CO3 Ba(OH)2=Ba2+2OH BaCO3+2H+=Ba2+H2O+CO2 Ba2+2OH+2H+SO42-=2H2O+BaSO4 CO2+OH=HCO3- 【解析】(1)已知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A不溶于水和盐酸,钾盐均可溶,BaSO4不溶于水和盐酸,则A为BaSO4;B不溶于

37、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CO2,则B为BaCO3;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则C为含钡离子的化合物,C为Ba(OH)2;D可溶于水,D为含钾离子的化合物,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则D为K2CO3;(2)C为Ba(OH)2,其为强碱,完全电离;(3)B为BaCO3,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C为Ba(OH)2,Ba(OH)2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E为CO2,足量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氢钡,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详解】(1)已知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

38、-中的两种组成,A不溶于水和盐酸,钾盐均可溶,BaSO4不溶于水和盐酸,则A为BaSO4;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CO2,则B为BaCO3;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则C为钡的化合物,C为Ba(OH)2;D可溶于水,D为含钾离子的化合物,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则D为K2CO3;故答案为;BaSO4;BaCO3;Ba(OH)2;K2CO3; (2)C为Ba(OH)2,其为强碱,则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答案为Ba(OH)2=Ba2+2OH; (3)B为BaCO3,则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

39、3+2H+=Ba2+H2O+CO2;C为Ba(OH)2,C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2H2O+BaSO4;E为CO2,E(足量)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答案为BaCO3+2H+=Ba2+H2O+CO2;Ba2+2OH+2H+SO42-=2H2O+BaSO4;CO2+OH=HCO3-。24、BaCl2、K2CO3 Cu(NO3)2=Cu2+2NO3 Ag+Cl=AgCl 5.0 小烧杯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AD 【解析】.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Cl、BaCl2、Cu(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将部分

40、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说明一定不含Cu(NO3)2、所以沉淀为碳酸钡,判断BaCl2、K2CO3一定存在;向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证明沉淀是BaCO3;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白色沉淀为BaSO4;另取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Cl-;综上所述:白色固体粉末一定含有BaCl2、K2CO3;一定不含Cu(NO3)2;可能含有KCl;(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BaCl2、K2CO3;(2)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为Cu(NO3)2;电离方程式为:Cu(NO3)2

41、=Cu2+2NO3-;(3)取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1)实验室没有240 mL规格的容量瓶,必须配制250 mL溶液,需要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cVM=0.5mol/L0.25L40g/mol=5.0g,烧碱易吸水且具有强腐蚀性,所以称量烧碱时要放在小烧杯中;(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用烧杯溶解烧碱、可以用量筒量取水、用玻璃棒搅拌和引流、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用胶头滴管定容、用托盘天平称量烧碱、用药匙取药品,所以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会用到的仪器

42、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A选;B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B不选;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故C不选;D砝码生锈后质量偏大,称量时m物=m砝+m游,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后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大,故浓度偏大,故D选;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会导致溶质损失,浓度偏小,故E不选;答案选AD。25、16.3 mL 浓硫酸 蒸馏水 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CDFEHGBA 【解析】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详解】(1)首先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浓硫酸的浓度,c=18.4mol/L,由于稀释过程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故c浓V浓=c稀V稀=n,容量瓶没有90mL,只能选用100mL规格,故计算时,稀硫酸要按照100mL计算,带入计算得到,V浓= 16.3 mL;稀释过程中,由于浓硫酸遇水放热,故需要酸入水的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mL容量瓶;改用胶头滴管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