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常温下,下列物质中原子数最多的是A64 g SO2 B3.011023个N2C0.75 mol H2S D36 mL H2O2、下列实验方法一定错误的是A品尝药品的味道B闻药品的气味C直接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D借助仪器进行观察3、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A稀硫
2、酸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B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HHSO4-C核素23Na的核外电子数是11D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5、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6H 10C 2XO4 = 2X2 5C2 8H2O; 2A2B2 = 2A32B; 2BC2 = B22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2 2A2 = 2A3 2C 可以进行B元素C在反应中被氧化,在反应中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3、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7、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质量密度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质子总数A B C D8、根据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 = 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AFe3+Cl2I2BCl2I2Fe
4、3+CCl2Fe3+I2DI2Cl2Fe3+9、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BC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B氯气能与铁反应,所以液氯不宜贮存在钢瓶中C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D工业上利用冷却结晶法提取海水中的食盐11、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12、下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签上离子的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B由矿泉水制蒸馏水必需使
5、用的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和锥形瓶C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c(Mg2+)最大值为210-4mol/LD一瓶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不超过l10-5mol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 H2O所含的质子数目为NAB分子数不同的NO与N2所占有的体积一定不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Imol H2O个水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 4LD16g臭氧(O3)含的原子数目为NA14、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2CO3BCu2(OH)2CO3CK2CO3DNaHCO315、在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 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
6、子组是( )AMnO、Ba2+、Cl-、NOBNa+、Cl-、 CO、HCOCCa2+、Mg2+、NO、CODK+、OH-、Cl-、SO16、已知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3+6HCl=NaCl+3Cl2+3H2O,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A61 B51 C31 D2117、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A牛顿B道尔顿C阿伏加德罗D门捷列夫18、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核素37Cl的中子数是20B16O和18O互为同位素CNa+的结构示意图:D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2H+ + SO42-19、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
7、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20、下列微粒中,没有氧化性的是AClBHCCl2DHClO21、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22、需在容量瓶上标出的是下列中的:浓度 温度 容量 压强 刻度线( )ABC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溶液只含Cl、CO、SO、Na、K、Mg六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经实验:原溶液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原溶液中加
8、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说明理由_。24、(12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I、Ba(NO3)2、CuSO4、Na2CO3,现做以下实验: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无色向中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试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以上物质均写化学式),第步
9、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_25、(12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结晶,渗析法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可用_的方法。(2)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生产上,可用乙醚(一种有机溶剂)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该方法的名称是_。(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的方法。(4)分离乙醇和水,可采用_的方法。(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FeCl3可以采用_的方法。26、(10分)现有下列仪器:(1)海水蒸馏是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验室里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上述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从下
10、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_(填序号);仪器的冷凝水应从_(填“a”或“b”)口进入。(2)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该仪器名称为_,向该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叫做_。27、(12分)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图:(1)操作的名称是_。(2)试剂的化学式是_,判断试剂已过量的方法是:_。(3)加入试剂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28、(14分)海洋是“聚宝盆”,工业上,人们直接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类物质的种类
11、和质量,如下表:海水密度(g/L)CaSO4NaClMgCl2MgSO4NaBr1.130.561.200.911.210.053.260.0040.0081.220.0159.650.010.041.260.012.640.020.020.041.311.400.540.030.06 (1)常采用_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2)为得到含杂质较少的食盐,实际生产中卤水的密度控制在_之间。(3)粗盐中常含有MgCl2、MgSO4、CaCl2等杂质,通常在实验室中依次加入_、_、_、_等四种物质除去杂质。(填化学式)(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几种重要的化工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_。通电时阳极产物是_该产物的检验方法是_(5)电解过程中得到气体物质还可以化合为HCl,在实验室中我们利用_和_ 反应(写名称)来制取。该气体_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写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_(6)新制的氯水显_色,这是因为氯水中有_(填微粒符号)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的现象是_,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_来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9、(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下列状态的物质:干冰 NaHCO3晶体 氨水 纯醋酸 FeCl3溶液 铜 熔融KOH 盐酸。其中能导电的是_
13、,(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是_(3)在同温、同压下,实验测得CO、N2和SO2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20倍,其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若其中C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A. 64 g SO2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B. 3.011023个N2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C. 0.75 mol H2S所含
14、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75mol32.25mol;D. 36 mL H2O的质量是36g,物质的量是2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根据NnNA可知原子数最多的是选项D。答案选D。2、A【解析】A. 很多药品具有毒性,实验时一定不能品尝药品,故A错误; B. 通过用闻气味的方法,研究物质是否有气味,故B正确; C. 观察法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故C正确;D. 观察法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观察物质的细微结构时,可以借助仪器进行观察,故D正确;选A。3、D【解析】根据杂质铝的性质,选择除杂试剂。【详解】镁和铝都能溶于强酸(A、C项错误);镁和铝都不能溶于氯化钠溶
15、液(B项错误);铝能溶于强碱溶液,而镁不能(D项正确)。本题选D。4、B【解析】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20+17=37,该原子的表示方法为Cl,故A正确;B硫酸为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硫酸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B错误;C钠为11号元素,核素23Na的核外电子数是11,故C正确;D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最外层电子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故选B。5、D【解析】16H 10C 2XO4 =2X2 5C2 8H2O反应可知氧化性:XO4C2;还原性:C X2 ;2A2B2 = 2A32B反应可知氧化性:B2 A3;还原性:A2B;2BC2 = B2
16、2C反应可知氧化性:C2 B2;还原性:BC;由此可知氧化性顺序为:XO4C2B2A3; 还原性顺序:A2 BC X2;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16H 10C 2XO4 = 2X2 5C2 8H2O反应可知氧化性:XO4 C2;还原性:C X2 ;2A2B2 = 2A32B反应可知氧化性:B2 A3;还原性:A2B;2BC2 = B22C反应可知氧化性:C2 B2;还原性:BC;由此可知氧化性顺序为:XO4C2B2A3; 还原性顺序: A2 BC X2; A.由以上分析可知,氧化性:C2A3,所以该反应C2 2A2 = 2A3 2C 可以进行,A正确;B.元素C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
17、应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正确;C.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C正确;D.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 BCX2;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6、B【解析】A.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A错误;B.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1.06g/(106gmol-1)2NA/mol =0.02NA,B正确;C. 在标准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才等于22.4L,C错误;D. 0.5mol/L的MgCl2溶液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未知,则其中含有Cl-个数无法求出,D错
18、误;答案选B。【点睛】标准状况下,1NA个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才为22.4L;求出微粒的个数时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其体积,才能求出其物质的量,进而求出微粒的个数。7、A【解析】氢气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氢气、氯气的总质量与HCl的质量相等,但氢气、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故氢气、氯气的总质量与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错误;由中分析可知,氢气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相等,但氢气、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故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氢气、氯气的总体积与HCl体积相等,则氢气、氯气总物质的量与HCl物质的量相等,分
19、子总数一定相等,故正确;氢气、氯气的总体积与HCl体积相等,则氢气、氯气总物质的量与HCl物质的量相等,都是双原子分子,含有原子数目一定相等,故正确;H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Cl原子中含有17个质子,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等物质的量时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质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答案选A.8、C【解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2FeCl3+2KI2FeCl2+2KCl+I2,Fe3+I2,2FeCl2+Cl2=2FeCl3,Cl2Fe3+,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Fe3+I2,正确答案选C。9、A【解析】AS+O2=SO2反应中,硫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4个
20、电子,氧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一个O2得到4个电子,故A正确;BH2S和H2SO4反应时,H2S中的-2价硫化合价升高,应该遵循邻位转化原则,所以应该转变为0价硫,H2SO4里的+6价硫应该降低到SO2中的+4价,故B错误;C铁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铁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应该失去电子,硫酸里的+1价氢的化合价降低到H2中的0价,应该得到电子,故C错误;DHCl和K2Cr2O7的反应中,HCl中的-1价的氯升高到Cl2中的0价,应该失去电子,生成3molCl2,应该失去6mol电子,K2Cr2O7中的+6价的Cr反应后降低到+3价,应该得到电子,1mol K2Cr2O7反应,应该得到
21、6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A。10、C【解析】A. 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不是用石灰水,故错误; B. 常温下氯气和铁不反应,所以液氯能贮存在钢瓶中,故错误;C. 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可以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会变质,故正确;D. 海水中的氯化钠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工业上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氯化钠,不是利用冷却结晶法提取海水中的食盐,故错误。故选C。11、D【解析】A NH4OHNH3H2OB Mg(OH)22H=Mg22H2OC OHHCO3=CO32H2OD HOH=H2O,故选D12、C【解析】A.物质的量浓度是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来
22、表示的,物质的量单位是mol,因此表示的不是物质的量浓度,选项A错误;B. 由矿泉水制蒸馏水采用的是蒸馏方法,必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导气管、冷凝管、牛角管和锥形瓶,缺少导气管,选项B错误;C.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镁离子的最大浓度是4.8mg/L,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为c(Mg2+)=(4.810-3g24g/mol)/L= 210-4mol/L,选项C正确;D.由于题干没有指明Cl-的浓度,因此无法确定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项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3、D【解析】A. 在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无法确定水的物质的量,A错误;B. 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分子数不同的N
23、O与N2所占有的体积可能相等,B错误;C. 在标准状况下,针对1mol气体来讲,所占有的体积为22. 4L,而水为液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1mol H2O所占的体积,C错误;D. 16g臭氧(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原子数目为0.52NA=NA,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14、A【解析】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还属于正盐,据此解答。【详解】A、Na2CO3属于正盐、钠盐和碳酸盐,A符合;B、Cu2(OH)2CO3属于碳酸盐的碱式盐,是一种铜盐,B不符合;C、K2CO3属于碳酸盐的正盐,是一种钾盐,C不符合;D、NaHCO3属于碳酸盐的酸式盐,是一种钠盐,
24、D不符合。答案选A。15、D【解析】A高锰酸根的溶液显紫红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NaOH,氢氧根和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NaOH,镁离子不能和氢氧根大量共存,且碳酸根和镁离子、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且无色,与生成的NaOH也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16、B【解析】NaClO3+6HClNaCl+3Cl2+3H2O中,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盐酸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氧化剂为NaClO3,由此得到还原产物
25、为1mol,还原剂为HCl,HCl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为5mol,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5:1。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参加反应的氯化氢没有全部被氧化,一部分起酸的作用转化为氯化钠。17、D【解析】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不选;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B不选;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C不选;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因此对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门捷列夫,故
26、D选。答案选D。18、C【解析】A、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标质量数,37Cl表示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故A正确;B、16O与18O属于同种元素,但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内质子数不变,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硫酸是强酸,完全电离,H2SO4=2H+SO42-,故D正确;故选C。19、C【解析】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胶粒(1nm-100nm)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该现象是由微粒直径大小决定的,丁达尔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A错误;B
27、.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是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决定的,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B错误;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故C正确;D.溶液均一、透明、稳定,胶体较稳定,浊液不稳定,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有关,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D错误;故答案选C。20、A【解析】ACl-中为-1价,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选项A选;B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选项B不选;CCl2中
28、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选项C不选;D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且比较特殊具有强氧化性,选项D不选;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性的考查,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微粒性质的关系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处于最低价态元素的微粒不具有氧化性,处于最高价及中间价态的微粒可具有氧化性,以此来解答。21、A【解析】A项,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FeCl3溶液中溶质粒子小于1nm,是两者的本质区别;B项,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FeCl3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C项,FeCl3溶液和F
29、e(OH)3胶体都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D项,FeCl3溶液、Fe(OH)3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透过滤纸;答案选A。点睛: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为胶体;鉴别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效应,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22、B【解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所以需标有容量、刻度线,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特性,容量瓶应在瓶上标注温度下使用,故选,所以答案B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Mg2+、Cl-CO32-、SO42-K+、Na+是溶液必须呈电中性,有Mg2+,无CO
30、32-、SO42-,则必然有Cl-【解析】.题目所给的六种离子中,只有Mg2遇NaOH可以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向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CO32和SO42;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则可能含有的离子是K+、Na+,故答案为Mg2+、Cl-;CO32-、SO42-; K+、N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有Mg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阴离子,但根据上述判断可知原溶液中无CO32-、SO42-,则一定含有Cl,故答案是:是;溶液必须呈电中性,有Mg2+,无CO
31、32-、SO42-,则必然有Cl-。24、Ba(NO3)2、Na2CO3NaClBaCO3+2H+=Ba2+H2O+CO2【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和实验过程可知,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溶液呈无色,说明一定不含有CuSO4: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Ba(NO3)2、Na2CO3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向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证明是碳酸钡沉淀;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有Ba(NO3)2、Na2CO3,一定不含CuSO4,可能含有NaCl,第步反应是BaCO3溶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aCO3+2H+
32、=Ba2+H2O+CO2。25、过滤 萃取 蒸发结晶 蒸馏 渗析 【解析】(1)食盐水中混有泥沙,可采用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2)乙醚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是从有机生命体中提取其中的一种成分,采用的是萃取操作。(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利用水易蒸发的性质。(4)分离乙醇和水,可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分离。(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FeCl3,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详解】(1)食盐水中混有泥沙,可采用分离固液混合物的过滤法进行分离。答案为:过滤;(2)乙醚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是从有机生命体中提取其中的一种成分,采用的是萃取操作。答案为:萃取;(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利用水易蒸发的性
33、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为:蒸发结晶;(4)分离乙醇和水,可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分离,采用蒸馏法。答案为:蒸馏;(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FeCl3,可利用半透膜,采用渗析法进行分离。答案为:渗析。【点睛】混合物的分离,有些操作看上去差异很大,但真正操作起来,又感觉其实很相近。如溶解和萃取,粗食盐中加水,叫溶解,煮中药、煮老母鸡汤却叫萃取;同样,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操作仍叫萃取。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若待分离物质是机械混合物,则叫溶解;若待分离物质是有机生命体,则叫萃取。26、 a 分液漏斗 萃取 【解析】(1)蒸馏装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需要的仪器有:蒸馏烧瓶、单孔塞、酒精灯、冷凝管、
34、牛角管、锥形瓶,故答案为;冷凝管的水流方向应为逆流效果好,所以应从a进b出;(2)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以采取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萃取剂是四氯化碳,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点睛:明确萃取原理是解题关键,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27、渗析 HCl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 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解析
35、】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操作为渗析,除去Na2SO4、CaCl2,可分别加入BaCl2、Na2CO3,所以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2+、SO42-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加入过量BaCl2,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入过量Na2CO3(除去钙离子),同时也将过量的钡离子除去,则试剂为BaCl2,操作为过滤,沉淀A为硫酸钡,试剂为Na2CO3,操作为过滤,沉淀B为碳酸钙和碳酸钡,试剂为盐酸,加入盐酸可除去过量的Na2CO3,最后蒸发结晶可得到NaCl晶体。【详解】(1)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溶液中小的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采用渗析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则操作是利用半透膜进行渗析操作分离出淀粉胶体
36、,故答案为渗析;(2)试剂为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CO32-离子;试剂为BaCl2溶液,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判断氯化钡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故答案为HCl;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3)试剂是碳酸钠溶液,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Ca2+CO32-=CaCO3,故答案为Ba2+CO32-=BaCO3,Ca2+CO32-=CaCO3。【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把握除杂原则
37、,注意把握实验的先后顺序,提纯时要除去引入新的杂质是解答关键。28、蒸发结晶 1.21g/L-1.26g/L BaCl2 Ca(OH)2 Na2CO3 HCl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氯气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 氯化钠 浓硫酸 极易 HClH+Cl- 淡黄绿色 Cl2 白色沉淀 ClAg=AgCl 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 氢氧化钠 Cl2+2NaOH NaCl+NaClO+H2O 【解析】(1)依据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现代产盐常用太阳能蒸发法或盐田法,即蒸发结晶;(2)根据表中析出氯化钠时海水最小密度及海水密度与其它杂质的含量关系进行判断;(3)SO4
38、2、Ca2、Mg2离子分别转化为硫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而除去,以及根据不能产生新杂质的要求排序,前面加入的过量溶液应用后加入的溶液除去,最后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通电时阳极氯离子被氧化,产物是氯气;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5)HCl沸点低,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由于HCl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在水中全电离。(6)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则溶液中存在Cl2、HClO、H、Cl、ClO等粒子,结合对应粒子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1)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当氯化钠晶体,现
39、代产盐常用太阳能蒸发法或盐田法,即蒸发结晶;(2)析出NaCl的最小卤水密度1.21gL1,且小于1.21gL1时有一定量的CaSO4析出;随着密度的增大NaCl析出量的变化,由于在密度1.21gL11.26 gL1之间NaCl已经大部分析出,当近一步浓缩时NaCl的析出量已经不多,而此时其他盐类的析出量在明显增加,这样会使食盐中杂质含量升高;所以控制在1.26 gL1以内,故范围为:1.21-1.26;(3)SO42、Ca2、Mg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 Ca(OH)2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
40、CO3溶液和 Ca(OH)2 溶液,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最后过滤后加入盐酸,所以正确顺序为:BaCl2、 Ca(OH)2 、Na2CO3、HCl;(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通电时阳极氯离子被氧化,产物是氯气;该产物的检验方法是: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5)HCl沸点低,可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由于HCl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在水中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HCl=H+Cl-。(6)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因氯气可溶于水,新制的氯水显黄绿色,这是因
41、为氯水中有Cl2分子,含有Cl,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lAg=AgCl,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变红,但同时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可氧化石蕊,则可观察到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得很快又褪色,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 来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29、 q2p 33.3% 40% 【解析】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判断;应用溶液混合规律、气体性质规律计算推理。【详解】(1)金属或合金有自由电子,能导电,如铜;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离
42、子而导电,如NH3H2O、FeCl3、HCl在水溶液中电离,KOH在熔融状态下电离。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时本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等属于电解质,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某些气态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是非电解质。(2)硫酸等大多数物质的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大。设3p%硫酸溶液、p%硫酸溶液的密度分别是1、2(12),又设两种硫酸溶液的体积都是V。据溶质总质量不变,有1V3p%+2Vp%(1V+2V)q%。化简为2+2,即q2p。(3)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易求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240。设混合气体中,CO、N2和SO2的体积分数分别是x、y、z,则28x+28y+64z40,且x+y+z1。解得x+y66.7%,z33.3%。当CO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