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2、L的是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B将0.25 mol NaOH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C将1 L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D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2、现有三组分散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物 39的乙醇溶液 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混合溶液,分离以上各分散系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B5.6g Fe与足量的Cl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25,1.01105Pa,32gSO
3、2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6NAD1.8g重水(2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4、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差异在于( )A是否稳定 B粒子直径大小 C是否透明 D是否有颜色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123C321D3436、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SO42、ClBNa+、Cl、SO42、Fe3+CBa2+、K+、HCO3、NO3DCu2+、Na+、SO42、NO37、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孔雀石Cu2(OH)2CO3B
4、硝酸、烧碱、绿矾FeSO47H2OC醋酸、乙醇、碳酸钙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8、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9、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Cl22NaBr= 2NaCl2Br2B4Fe(OH)2O22H2O=4Fe(OH)3C2NaHCO3Na2CO3+CO2+ H2ODCH4 + 2O2 CO2 + 2H2O10、实验室既可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5、制备Cl2,也可用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l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B上述两个反应中,浓盐酸均只体现还原性C制备等质量Cl2,消耗MnO2与KMnO4的物质的量比为5:2D用足量MnO2与含有4 mol HCl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但这不是它们的本质区别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到l00nm之间,能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C氢氧化铁胶体在电场作用下“红褐色”向阴极移动,是因为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D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得氢氧化铁胶
6、体12、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AKClO3溶液 B液态HCl CKCl固体 DMgCl2溶液1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 氢氧化钠NH3H2O铝蔗糖二氧化碳A B C D14、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O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个B16g O2和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C任何条件下0.5mol氮气分子的分子数不一定是0.5 NAD标准状况下1molCCl4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4NA个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浓硫酸B碘酒C液氨D84消毒液16、已知a克N2含有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A B CD 二、非选择题(
7、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ACl BNO3- CCO32- DOH18、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8、:A不溶于水和盐酸;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 B、_ C、_ D、_。(2)写出C的电离方程式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与盐酸反应:_,C与硫酸反应:_,E(足量)与C反应:_。1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洗气。根据需求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并填上操作名称:(1)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_,操作名称为_。(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_,操作名称为_。(3)用氢氧化钠
9、溶液吸收O2中混有的杂质Cl2,选_,操作名称为_。(4)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选_,操作名称为_。(5)制取蒸馏水,选_,操作名称为_。20、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杂质)物质需加入的试剂有关离子方程式Cu(Fe)_ZnSO4(CuSO4)_NaOHCa(OH)2_2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2)以H、O、N、S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处。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HCl_Ba(OH)2Na2CO3_CO2Na2O2(3)过量通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设阿伏加德罗常
10、数的值为NA。15.9g 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CO32-的粒子数为_,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5)上述八种物质中有两种可发生离子反应:NH4OHNH3H2O,其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试题分析:An=m/M =40/40 =1mol,但溶液体积不是1L,故错;Bc=n/V =0.25mol/0.25L=1mol/L,故正确;C溶液的体积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不能相加减,所以溶液体积不知,故错;D谈及气体体积时,必须强调温度和压强即所在何种条件,故错。考点:考查了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相关知识。2、C【解析】汽油不溶于水,分液即可
11、;乙醇和水是互溶的,应该通过蒸馏得到无水乙醇;单质溴易溶在有机溶剂中,所以萃取即可;答案选C。【点睛】3、C【解析】A.水在标准状态下为非气态,不适用于气体的摩尔体积,11.2L H2O并不是0.5molH2O,故A错误;B.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铁元素被氧化为+3价,则5.6g Fe与足量的Cl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0.3NA,故B错误;C.32gSO2的物质的量为:32g64g/mol=0.5mol,而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2个质子,所以32gSO2中含有的质子数为0.532NA=16NA,故C正确;D.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1.8g
12、20g/mol=0.09mol,每个重水分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个,1.8g重水(2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0910NA=0.9NA,故D错误;答案选C。4、B【解析】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的颜色、稳定性、是否透明是分散系的性质区别。【详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选B。5、D【解析】设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amol/L,三种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b
13、L、2bL、bL,则n(NaCl)=3abmol,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3abmol;n(MgCl2)=2abmol,MgCl2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4abmol;n(AlCl3)= abmol,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3abmol, 故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ab:4ab:3ab=3:4:3,D符合题意;答案选D。6、C【解析】CHCO3-可与H+反应,其余选项不发生反应。【详解】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选项中HCO3-+H+=CO2+H2O,不能共存;其余选项中均能共存,综上,本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在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问
14、题,溶液为酸性时,不能出现与H+反应的离子,如:OH-、HCO3、CO32等。7、B【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A错误;B硝酸,烧碱,绿矾分别属于酸、碱和盐,故B正确;C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会发生电离,不属于碱,故C错误;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类,故D错误;答案选B。8、B【解析】A. 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如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但Mn2O7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故B正确;C. 碱性
15、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如CuO、FeO、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但它们都不和水反应,故C错误;D.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iO2不溶于水,但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的性质。9、D【解析】阴影部分的含义是: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但又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该反应中溴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该反应又是置换反应,选项A错误;B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氧气
16、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该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所以不符合,选项B错误;C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错误;D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4价,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由题可知:MnO2+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A由题可知,KMn
17、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而MnO2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因此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故A正确,不选;B由两个反应方程式可知,盐酸在反应中均体现了酸性和还原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反应式可知,制备1mol氯气消耗MnO21mol;由反应式可知,制备1mol氯气消耗KMnO40.4mol;因此制备等质量Cl2,消耗MnO2与KMnO4的物质的量比为5:2,故C正确,不选;D由反应式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而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得到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D正确,不选;故答案为:B。11、D【解析】A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
18、m,后者介于1nm100n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A正确;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都是胶体的性质,故B正确;C胶体能发生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带电荷,氢氧化铁胶体在电场作用下“红褐色”向阴极移动,是因为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故C正确;D氢氧化钠是电解质,电解质可使胶体发生聚沉,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的是氢氧化铁沉淀,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答案选D。12、D【解析】KClO3在
19、水溶液中电离出K+、ClO3-; HCl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KCl固体中含有K+、Cl-,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Mg2+、Cl-。【详解】KCl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ClO3-,无Cl-,故不选A;HCl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液态HCl中不含Cl-,故不选B;KCl固体中含有K+、Cl-,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选C;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Mg2+、Cl-,且离子能自由移动,故选D。13、A【解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如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如蔗糖、乙醇等都是
20、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详解】氢氧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氢氧化钠属于电解质,故正确;NH3H2O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部分电离,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故正确;Cu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蔗糖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错误;CO2在水中能够导电,但是导电的离子不是二氧化碳本身电离的,故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错误;答案选A。【点睛】正确理解与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池是解此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判断给出的物质是不是电解质要先判断该物质属不属于化合物,若为化合物,再进一步该物质再判断
21、特定条件(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进而做出最终判断,若是单质或者混合物,则一定不属于电解质。此外不能片面地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14、B【解析】A. 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11.2LCO所含的原子数目小于NA个,A错误;B. 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则16g O2和O3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原子数目为NA,B正确;C. 任何条件下0.5mol氮气分子的分子数一定是0.5NA,C错误;D. 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不存在离子,D错误。答案选B。15、C【解析】A.浓硫酸中含有硫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
22、混合物,故B错误;C.液氨是由氨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16、C【解析】已知a克N2含有b个分子,氮气的物质的量是,则,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28b/a,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u2+、Fe3+ Ag+; Ag+Cl=AgCl Mg2+ Mg2+2OH=Mg(OH)2 B 【解析】根据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分析解答,书写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详解】(1)有颜色的离子不用做实验就能判断是否存在,溶液无色说明不含有色的Cu2+、Fe3+,故答案为Cu2+、Fe3+;(2)加入过量稀盐酸,
23、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含有Ag+,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Ag+Cl=AgCl;(3)取上述反应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只能为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故答案为Mg2+;Mg2+2OH=Mg(OH)2;(4)原溶液中存在Ag+,则CO32、Cl、OH不能共存,原溶液中肯定有Mg2+,故CO32、OH不能与其共存,硝酸根离子不与上述离子反应,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O3,故答案为B。18、BaSO4 BaCO3 Ba(OH)2 K2
24、CO3 Ba(OH)2=Ba2+2OH BaCO3+2H+=Ba2+H2O+CO2 Ba2+2OH+2H+SO42-=2H2O+BaSO4 CO2+OH=HCO3- 【解析】(1)已知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A不溶于水和盐酸,钾盐均可溶,BaSO4不溶于水和盐酸,则A为BaSO4;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CO2,则B为BaCO3;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则C为含钡离子的化合物,C为Ba(OH)2;D可溶于水,D为含钾离子的化合物,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则D为
25、K2CO3;(2)C为Ba(OH)2,其为强碱,完全电离;(3)B为BaCO3,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C为Ba(OH)2,Ba(OH)2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E为CO2,足量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氢钡,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详解】(1)已知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组成,A不溶于水和盐酸,钾盐均可溶,BaSO4不溶于水和盐酸,则A为BaSO4;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CO2,则B为BaCO3;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则C为钡的
26、化合物,C为Ba(OH)2;D可溶于水,D为含钾离子的化合物,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则D为K2CO3;故答案为;BaSO4;BaCO3;Ba(OH)2;K2CO3; (2)C为Ba(OH)2,其为强碱,则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答案为Ba(OH)2=Ba2+2OH; (3)B为BaCO3,则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C为Ba(OH)2,C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2H2O+BaSO4;E为CO2,E(足量)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答案为BaCO3+2H+=Ba2
27、+H2O+CO2;Ba2+2OH+2H+SO42-=2H2O+BaSO4;CO2+OH=HCO3-。19、 分液 萃取(分液) 洗气 过滤 蒸馏 【解析】(1)Na2CO3溶液和CCl4互不相溶;(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分层,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3)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4)CaCO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4)水的沸点不高;【详解】(1)Na2CO3溶液和CCl4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操作名称为分液;(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分层,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选,操作名称为萃取(分液);(3)氯气可
28、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达到除杂的目的,选 ,操作名称为洗气;(4)根据CaCO3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的物质,要和石灰水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选,操作名称为过滤;(4)水的沸点不高,可选用蒸馏的方法制取;选,操作名称为蒸馏。20、稀盐酸(硫酸)Fe+2H+=Fe2+H2Zn粉Cu2+Zn=Cu+Zn2+Na2CO3溶液Ca2+CO32-=CaCO3【解析】Fe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而Cu不反应,则可以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Fe,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然后过滤分离;Zn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Cu,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u2+ZnCu+Zn2+,然后过滤可分离;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
29、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NaOH,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a2+CO32CaCO3,然后过滤。故答案为:稀盐酸(硫酸),Fe+2H+=Fe2+H2;Zn粉,Cu2+Zn=Cu+Zn2+;Na2CO3溶液,Ca2+CO32-=CaCO3。21、树状分类法H2S HNO3 H2SO4 HNO2 H2SO3 任一种NH3H2ONH4NO3 、(NH4)2S、NH4HS 任一种CO2+OH-=HCO3-0.15NA1.2mol/L2NH4NO3 +Ba(OH)2=2NH3H2O+Ba(NO3)2【解析】.交叉分类法含义:根据物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式;树状分类法含义:对同一类事物按照
30、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盐、碱、酸、氧化物、氢化物等,所以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以H、O、N、S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酸主要有:H2S、HNO3、H2SO4、HNO2、H2SO3等;碱是NH3H2O;盐有NH4NO3、(NH4)2S、NH4HS等,故答案为H2S、HNO3、H2SO4、HNO2、H2SO3 任一种;NH3H2O;NH4NO3、(NH4)2S、NH4HS任一种;.过量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氢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答案为CO2OH=HCO3;.15.9gNa2CO3的物
31、质的量为0.15mol,碳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根据电离方程式可知,CO32的物质的量是0.15mol,CO32-的粒子数为0.15NA,Na+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故答案为0.15NA;1.2mol/L;.根据NH4OHNH3H2O可知,发生该离子反应的物质是铵盐和强碱,且只能生成NH3H2O,则对应的物质是NH4NO3和Ba(OH)2,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 +Ba(OH)2=2NH3H2O+Ba(NO3)2,故答案为2NH4NO3 +Ba(OH)2=2NH3H2O+Ba(N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