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1753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乙醇B液氯C醋酸

2、D碳酸钠2、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 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可能是浓硫酸 饱和食盐水 水 NaOH溶液A B C D3、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盐酸、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火碱、纯碱、碳酸钙都是电解质碘酒、淀粉、云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A B C D4、某无色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SO42-、Cl-BSO42-、CH3COO-、Al3+、 Mg2+CCl-、Fe3+、 K+、Na+DNa+、 Ba2+、Cl-、HCO3-5、海盐经溶

3、解、过滤后仍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可向滤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ABaCl2NaOHNaCO3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BBa(OH)2NaCO3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CNaCO3NaOHBaCl2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DBaCl2NaCO3NaOH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6、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生成大量白烟B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

4、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管右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D实验过程中氯元素原子并不都是被还原7、将下列各组物质区别开来的实验方案不妥的是A铁和银:加盐酸观察其是否有气泡产生B(NH4)2SO4与NH4Cl:加碱加热闻其气味CNaCl与KCl:灼烧观察焰色的颜色DK2CO3与KNO3:加稀硫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水溶液中:NaHCO3 = NaHCO3BKHSO4水溶液中:KHSO4=KHSO4CCa(OH)2在水中:Ca(OH)2Ca22OHDHClO=HClO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

5、序排列的是A铜、空气、水B生石灰、熟石灰、烧碱C氧气、干冰、浓硫酸D纯碱、水银、胆矾1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过滤 加过量NaOH溶液 加适量盐酸 加过量Na2CO3溶液 加过量BaCl2溶液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标况下生成气体体积为3.36LB常温下,500 mL 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C1.8gNH4的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1 L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A12、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

6、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不同温度压强下、同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同密度、同体积的N2和O2A B C D13、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储存方法)都正确且有逻辑关系的是A钠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钛、锆、铌等金属的冶炼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干燥的氯气漂白红纸条C过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可用于呼吸面具中吸收二氧化碳D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氯水应保存在钢瓶中15、从20 m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取出10 mL,并加水稀释到250 mL,则稀释

7、后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 mol/L B0.2 mol/L C0.05 mol/L D0.02 mol/L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近代人类新发现的一门科学B假说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C在研究氯气的性质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使用了观察法D化学家可以操纵分子和原子,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由A和B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1)若A溶液有颜色,试判断,A、B分别是_、_。(写化学式)(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顺序不限)18、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

8、O4、CaCl2、K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如下实验: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向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肯定无_,可能含有_。(2)写出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9、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粉精(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后温度将升高)。A中盛浓盐酸,C中盛潮湿的消石灰,据此回答:(1)烧瓶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D中所盛的试剂是_。其作用是:_;(3)漂粉精在U形管中得到,U形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此实验结果所得产率

9、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型管C中存在两个副反应:_;(4)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5)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是(写出此反应方程式)_(6)为避免此副反应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7)家庭中使用漂粉精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的物质是_(选填编号)。A食盐 B食醋 C烧碱 D纯碱20、下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 _ ,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 ,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2)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

10、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Na2O2与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结论1:_结论2:_21、A、B、C、D 四种元素核电荷数均小于 18。B 元素 L 层两种能量不同的电子个数比为1:2,A、C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D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上电子数的一半。D-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1)四种元素为:A_B_C_D_(2)A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3)B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C 原子有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4)D 离子的最

11、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5)D 单质与 A2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 乙醇是非电解质,A正确;B. 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C. 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错误;D. 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A.2、C【解析】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说明甲装置能吸收水或能和氯气反应【详解】将潮湿的氯气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有吸水性,导致氯气中不含水分,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饱和NaCl溶液与氯气不反应,抑制氯气的溶解,但通过饱和食盐

12、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氯气通过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将潮湿的氯气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解题关键:明确装置中甲瓶的作用,易错点:注意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3、C【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和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均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a

13、Cl2、NaOH、HCl、IBr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水银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碳酸钙是电解质,火碱是氢氧化钠,纯碱是碳酸钠,二者也都是电解质,故正确;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淀粉、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云雾是胶体,故错误;答案选C。4、A【解析】A. 无色酸性溶液中,H+、Na+、 K+、SO42-、Cl-五种离子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A正确;B. 无色酸性溶液中,H+与CH3COO-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无色酸性溶液中,Fe3+为黄色溶液,与题给条件不符, C错误;D. 无色酸性溶液中,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

14、选A。5、C【解析】A. 海盐经溶解、过滤后仍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再加入过量的NaCO3溶液,除去Ca2+和Ba2+,过滤,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NaCl;合理;B. 海盐经溶解、过滤后仍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除去SO42、Mg2+,再加入过量的NaCO3溶液,除去Ca2+和Ba2+,过滤,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NaCl;合理;C. 海盐经溶解、过滤后仍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的

15、NaCO3溶液,除去Ca2+,少量Mg2+,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CO32-,过滤,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但是溶液中仍有剩余的Ba2+,蒸发结晶得不到纯净的NaCl;不合理;D. 海盐经溶解、过滤后仍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再加入过量的NaCO3溶液,除去Ca2+和Ba2+及少量的Mg2+,再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除去Mg2+,过滤,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NaCl;合理;综上所述,本题选C。【点睛】粗盐提纯时,所加的试剂主要有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

16、液,盐酸溶液,NaOH溶液主要除去Mg2+,BaCl2溶液主要除去SO42-,Na2CO3溶液主要除去Ca2+和剩余的Ba2+,等沉淀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OH-、CO32-;因此只要记住:碳酸钠溶液一定加在BaCl2溶液之后,盐酸加在过滤后,操作的顺序就很容易确定了。6、A【解析】A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生成NaCl,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故A错误;B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故B正确;C氯气有强氧化性,能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当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未变色,表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故C正确;DCl2溶于NaOH生成NaClO和NaCl,氯元素既被氧

17、化,又被还原,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考查钠和氯气的性质,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Cl,火焰呈黄色,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选项A是易错点,错误判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7、B【解析】A.Fe与盐酸反应,而Ag与盐酸不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可行;B.与碱共热均生成氨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不可行;C.Na、K的焰色不同,则利用灼烧观察焰色的方法可鉴别NaCl、KCl,故C可行;D.K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KNO3不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可行。答案选B。8、A【解析】A.碳酸氢根离子

18、是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正确;B.KHSO4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HSO4=KSO42+H+,故B错误;C.Ca(OH)2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2OH,故C错误;D.HClO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故D错误。故选A。9、C【解析】A. 铜为单质、空气为混合物、水为化合物,A错误;B. 生石灰为化合物、熟石灰为化合物、烧碱为化合物,B错误;C. 氧气为单质、干冰为化合物、浓硫酸为混合物,C正确;D. 纯碱为化合物、

19、水银为单质、胆矾为化合物,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10、B【解析】试题分析: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由于每一步所加的试剂均过量,必须考虑后面的步骤能将前面引入的杂质一并除去,Na2CO3溶液除去Ca2同时可以除去过量的BaCl2,因此必须在之后,适量盐酸可以除去过量NaOH溶液和过量Na2CO3溶液,所以盐酸在最后一步,综合分析选B。故答案选B。11、A【解析】A.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0.1mol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15mol的氢气,在标况下的气体为0.15mol22.4L/mol=3.36L,故

20、A正确;B.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n=cV=2molL10.5L=1mol,而1molNa2CO3中含有2mol钠离子,故含Na数目为2NA,故B错误;C.1.8gNH4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铵根离子中含有11个质子,故1.8gNH4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1N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故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12、C【解析】同质量的N2和CO,不论其密度是否相同,因为其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其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故正确;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因为没有说明压强的关系,不能确定分子数是否相等,故错误;同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21、 ,不论其压强是否相同,其分子数一定相等,故正确;同密度、同体积的N2和O2的质量相同,但由于其摩尔质量不同,所以其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故错误。故选C。13、C【解析】A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故A错误;B分解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碳酸氢钠的分解,故B错误;C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判断,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答题时能举出实例。14、A【解析】A金属钠的还原性强于金属钛等,可以将金属钛、铌、锆等从其熔融态的

22、盐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铌、锆等,故A正确;B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红纸条,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所以氯水(含有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氯水中有盐酸,铁与盐酸反应,氯水不能保存在钢瓶中,故D错误;故选A。15、D【解析】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详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取出的10 mLNa2CO3溶液浓度也是0.5 mol/L。设稀释后溶液浓度为x,则10 mL0.5 mol/L250 mLx。解得x0.02 mol/L。本题选D。1

23、6、A【解析】A. 化学反应、化学知识古代就有应用。B. 根据反应现象,可以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C. 观察法是用感官和一些辅助仪器对实验对象进行观测。D.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制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详解】A. 化学反应、化学知识古代就有应用,A错误。B. 根据反应现象,可以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假说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B正确。C. 观察法是用感官和一些辅助仪器对实验对象进行观测,在研究氯气的性质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使用了观察法,C正确。D. 化学家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操纵分子和原子,可以制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uSO4

24、K2CO3 Cu2+CO32-=CuCO3 Ba2+SO42-=BaSO4 CuCO3+2H+=Cu2+CO2+H2O 【解析】A和B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可得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溶液,说明混合物中含有SO42-、K;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所得沉淀加入稀硫酸得CO2,说明混合物中含有CO32-,最后得到硫酸铜溶液,则混合物中含有Cu2;则混合物中含有:SO42-、Cu2、CO32-、K;这些离子可以组成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分析,A、B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若A溶液有颜色,A为CuSO

25、4、B为K2CO3;(2)A、B两种盐K2CO3、CuSO4在溶解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铜和硫酸钾,离子反应为:Cu2+CO32-=CuCO3,过滤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过滤得到的沉淀为碳酸铜,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离子反应为:CuCO3+2H+=Cu2+CO2+H2O。18、Na2CO3 CuSO4、Na2SO4、CaCl2 KCl BaCO3 + 2H+ = Ba2+ + H2O + CO2 【解析】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能含有有色物质,且能够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不能同时存在;往此溶液中滴

26、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Na2SO4、Na2CO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据此分析解答。【详解】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判断一定无CuSO4,CaCl2和Na2CO3、CaCl2和Na2SO4二者不能同时含有;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Na2SO4、Na2CO3,则一定不能含有CaCl2;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不是硫酸钡沉淀,证明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Na2SO4;(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肯定没有Na2SO

27、4、CuSO4、CaCl2,可能有KCl;故答案为Na2CO3;Na2SO4、CuSO4、CaCl2;KCl;(2)实验中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BaCO3+2H+=Ba2+CO2+H2O。【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组成的推断,主要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离子共存等进行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Na2SO4的判断,要注意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19、MnO2+4HCl(浓)MnCl2+2H2O+Cl2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HCl+Ca(O

28、H)2=CaCl2+2H2O;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 2HCl+Ca(OH)2=CaCl2+2H2O 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B 【解析】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但是反应温度过高,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酸钙,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遇水)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发生副反应;因此只要降低温度,除去氯化氢气体即可避免副反应的发生;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分析使用漂粉精时为增强其漂白性所要加入的试剂

29、;据以上分析解答该题。【详解】(1)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2H2O+Cl2;故答案是:MnO2+4HCl(浓)MnCl2+2H2O+Cl2;(2)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但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所以D中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3)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3)2,方程式为:6Cl2+6Ca(OH)2=Ca(ClO3)2+5C

30、aCl2+6H2O;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遇水)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故答案是: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2HCl+Ca(OH)2=CaCl2+2H2O;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4)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即可;故答案是: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5)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潮湿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

31、故答案是:2HCl+Ca(OH)2=CaCl2+2H2O;(6)盐酸易挥发,加热过程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和碱反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以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故答案是: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7)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酸性较弱,可以加入酸性比次氯酸强一点的酸即可,因此可以在漂粉精中加入食醋,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知,可得到更多的次氯酸,增强漂白性; 故答案是:B。【点睛】低温下,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温度升高,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

32、可以生成氯化钙和氯酸钙,氯化氢气体也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因此制备出的氯气必须不含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反应需要保持低温环境,因此就需要给反应降温,可以采用冷水浴的方法进行,这样才避免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次氯酸钙的产率。20、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烧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H2OCO2 2Na2O22CO2=2Na2CO3O2 该反应放热 该反应有氧气生成 【解析】(1)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可根据是否产生

33、气体判断稳定性强弱;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比较稳定,对应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据此得出结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有氧气生成,以此来解答。【详解】(1)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故实验一的目的是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难分解,则

34、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烧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Na2CO3H2OCO2;(1)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即温度升高棉花燃烧,有氧气助燃,由此说明:该反应放热,该反应有氧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有结论1: 该反应放热;结论2: 该反应有氧气生成。【点睛】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侧重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注意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及现

35、象、结论的归纳,有利于实验能力的培养,题目难度不大。21、H O Na Cl 或 11 3s23p6 Cl2+H2OHCl+HClO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B 元素 L 层两种能量不同的电子个数比为 1:2,L层有两种能量,即s、p,电子个数比为1:2,B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即B为O,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A可能是H、Be、Al,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上电子数的一半,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即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1,A、C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即A为H,因为都是前18号元素,即C为Na,D-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即D为Cl,(1)根据上述分析,A为H,B为O,C为Na,D为Cl;(2)A的简单离子是H,则结构示意图为或;(3)O原子轨道式为,因为每一个电子运动状态不同,因此有多少个电子,就有多少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因此Na原子有11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4)Cl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5)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点睛:本题难点是轨道图的画法,轨道图应按照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泡利原理是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洪特规则是同一能级上电子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的方向相同,从而画出O的轨道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