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市级名校化学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市级名校化学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ACO2BH2OCNa2ODS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体现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体现氧化性B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C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
2、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的单位是摩尔B相同体积的O2(g)和NO2(g)分子数均为NAC标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A个D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标况下生成气体体积为3.36LB常温下,500 mL 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C1.8gNH4的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1 L水所含分子数为1
3、/22.4NA5、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氢氧化铝加热能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也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Fe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锈迹斑斑;性质更活泼的Al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均显碱性;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钠和硫反应生成Na2S;镁、铝、铁均能与硫直接化合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 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对应碱和H2A B C D6、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
4、是(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反应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D乙炔与氯化氢反应7、能够直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溶液的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B1molH2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C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9、歼-20 将 209 84 Po涂于表面以屏蔽雷达,起到隐身作用。该 Po(钋)原子核外电子数是A42B84C125D20910、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
5、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AlFe2O32FeAl2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Fe2O3,氧化产物是 Al2O3。B被氧化的元素是铝,被还原的元素是铁。C当转移的电子为0.3mol时,参加反应的铝为2.7gDFe2O3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生铁D金箔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H2O的质量为18g/molB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的SO2分子的质量约为16gCCH4的摩尔质量为16g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1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
6、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氢氧化钠和稀醋酸反应14、把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aL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NaOH并加热,恰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BaCl2沉淀反应恰好完全,则原溶液中NO3-的浓度为()Amol/LBmol/LCmol/LDmol/L15、下列物质,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一组是()H2OSO2H2SMn2O7Fe2O3Na2O2NOABCD1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1NaOH的溶液4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450mL,36gB500mL,36gC50
7、0mL,40gD450mL,40g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四种化合物,分别由、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不溶于水和盐酸;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与稀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推断、的化学式: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氯化钙反应:_。与盐酸反应:_。与稀硫酸反应:_。18、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第二份加足量Na
8、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_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2)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克沉淀的成分是_(写沉淀化学式),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3)原溶液中是否存在K+_填“是”或“否)若存在则K+的浓度的取值范围是_(若不存在此空可不填)19、某同学取海带灰加蒸馏水煮沸23 min,冷却,过滤,获得含I-的溶液,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从中提取I2。(1)反应1中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则试剂a的作用是_。
9、(2)试剂b应选择_(填序号)。ACCl4 B苯 C酒精 D醋酸(3)操作1的名称是_。实验室里进行操作1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_。(4)反应2为:3I2+6NaOH5NaI+NaIO3+3H2O,单线桥标出此反应电子转移_。此反应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5)反应3的离子方程式是_。20、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4+、Mg2、CO32、Ba2、SO4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 100 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1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气体1.12L(换算
10、成标准状况)3加入足量B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重;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洗涤、干燥、称重第一次称重读数为6.27g,第二次称重读数为2.33g已知加热时NH4+ + OH=NH3+ 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_。(3)试确定K是否存在?_(填“存在”或“不存在”),判断的理由是_。(4)若实验3中沉淀加稀盐酸后再洗涤,如何判断沉淀已洗净,方法是_。21、一定量的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
11、0.03mol二氧化碳和0.04mol水,其蒸汽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0倍。(1)A的分子式为_。(2)根据其分子组成,A的类别可能为_或_(填物质类别)。(3)A可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其H-NMR(氢核磁共振)谱图显示有三组吸收峰,请写出A在铜催化下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O,一种是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为金属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B水为非金属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C氧化钠为金属氧化物,C符合题意;D三氧化硫为非金属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2、D【
12、解析】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阳离子可能具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故A错误;B.能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故B错误;C.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可能是同一种,如:Cl2+H2O=HCl+HClO,故C错误;D.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故D正确;答案选D。3、D【解析】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1,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故A错误;B氧气和二氧化氮所处的状态不一定相同,故相同体积的两者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且不一定为1mol,故分子数不一定为NA个,故B错误;C气体分为单原子分子、
13、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故标况下22.4L气体即1mol任何气体中原子数不一定是NA个,故C错误;D12g12C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原子数N=nNA=NA个,故D正确;答案选D。4、A【解析】A.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0.1mol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15mol的氢气,在标况下的气体为0.15mol22.4L/mol=3.36L,故A正确;B.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n=cV=2molL10.5L=1mol,而1molNa2CO3中含有2mol钠离子,故含Na数目为2NA,故B错误;C.1.8gNH4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14、0.1mol,而铵根离子中含有11个质子,故1.8gNH4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1N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故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5、C【解析】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生成对的氧化物和水,所以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也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正确;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腐蚀,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故错误;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均水解溶液显碱性,而氯化钠、硫酸钠溶液是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故错误;镁、铝、铁等是活泼的金属,硫是弱氧化剂,因此镁、铝、铁与硫化合生成硫化镁、硫化铝和硫化亚铁,故
15、正确;含有钠元素的物质NaCl、Na2CO3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故正确;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但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铝以后的金属均和水不反应,故错误;答案选C。6、C【解析】试题分析:A、乙烷和氯气反应是连锁反应,不仅会有一氯乙烷,还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生成,错误;B、乙烯与氯气反应得到的是1,2-二氯乙烷,错误;C正确;D、乙炔与氯化氢反应,得到的是1,2-二氯乙烯,错误。考点: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7、B【解析】BaCl2、NaCl、Na2CO3三种溶液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白色沉淀、无现象、气体生成,以此来解答。【详解】A. 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
16、,不能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B.BaCl2、NaCl、Na2CO3三种溶液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白色沉淀、无现象、气体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符合题意;C. 稀盐酸不能鉴别BaCl2、NaCl,故C不符合题意;D. 稀硝酸不能鉴别BaCl2、NaCl,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8、D【解析】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是22.4 L,A错误;B.1 molH2的质量是2 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是22.4 L,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 L,C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 L,D正确;答案
17、选D。9、B【解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该Po(钋)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4,答案选B。10、D【解析】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B、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C、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由此计算参加反应的铝;D、Fe2O3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详解】A、铝是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的氧化产物是Al2O3,Fe2O3是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故A正确;B、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Al是还原剂、A
18、l2O3是氧化产物,故B正确;C、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每1molAl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3mol,当转移的电子为0.3mol时,参加反应的铝为0.1mol,质量为2.7g,故C正确;D、Fe2O3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还原剂是Al,故D错误;故选D。11、D【解析】A硬铝是由Al、Mg、Cu、Mn、Si所组成的合金,A不合题意;B黄铜是Cu、Zn所组成的合金,B不合题意;C生铁是铁和碳所组成的合金,C不合题意;D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是纯净的金,D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根据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单位进行判断。【详解】A. 1
19、molH2O的质量为m(H2O)=Mn=18g/mol1 mol=18g,A项错误;B. 3.011023个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O)=3.0110236.021023 mol-1=0.5mol,则n(SO2)=0.25mol,m(SO2)=0.25mol64g/mol=16g,B项正确;C.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H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C项错误;D.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只能用于气体物质。1mol任何气体在标况时体积均为22.4L,D项错误。本题选B。13、C【解析】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条件分析。【详解】A.氢氧化镁是难溶性物质,写离子方程式时
20、,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A错误;B. Ba(OH)2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会生成难溶性的BaSO4,故离子反应方程式:Ba2+ 2OH+2HSO42-BaSO4+2H2O,故B错误;C.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实质就是溶液中的OH-和H+反应生成水,故C正确;D. 稀醋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故D错误。故选C。【点睛】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过程中,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难溶性物质(如,CaCO3等),易挥发性物质(如,气体),不能拆开。14、B【解析】bmolNaOH恰好把NH3全部赶出,根据NH4+OH-NH3+H2O可知每份中含有bmolNH4+;
21、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根据Ba2+SO42-=BaSO4可知每份含有SO42-cmol;设每份中NO3-的物质的量为n,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则:bmol1=cmol2+n1,解得:n=(b-2c)mol,每份溶液的体积为0.5aL,所以每份溶液硝酸根的浓度为:c(NO3-)=,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原溶液中硝酸根的浓度为,故选:B。15、B【解析】H2O既不能和酸又不能和碱反应,故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故正确;SO2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为酸性氧化物,故错误;H2S不是氧化物,故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故正确;Mn2O7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
22、为酸性氧化物,故错误;Fe2O3只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是碱性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Na2O2与碱不反应,Na2O2和酸反应生成盐、氧气和水,属于过氧化物,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故正确;NO既不能和酸反应也不能和碱反应,故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故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能够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够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16、C【解析】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应用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n(NaCl)=0.5L2mol/L=1mol,m(NaOH
23、)=1mol40g/mol=40g,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BaSO4 Ba(OH)2 【解析】不溶于水和盐酸,应为硫酸钡;可溶于水,与稀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为碳酸钾;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二氧化碳,则为碳酸钡;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则是氢氧化钡。【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为BaSO4,为Ba(OH)2。答案为:BaSO4;Ba(OH)2;(2)D为K2CO3,它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为BaCO3,它与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为Ba(OH)2,它和稀硫酸反
24、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为:;。【点睛】当一种物质中参加反应的离子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常采用“以少定多”法进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8、NH4+ 0.8 mol/L BaCO3、BaSO4 0.04 mol 、 0.02 mol 是 0.4 mol/L 【解析】据题意分析,第一份溶液加入溶液有沉淀产生,推得可能含有;第二份溶液加足量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推得一定含有,一定不存在;第三份溶液利用发生的离子反应,经过计算、推得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即可推出一定存在。【详解】(1)加入足量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8mol气体,气体为氨气,故溶液中含有0
25、.08mol,浓度为,故答案为:;(2)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可知沉淀既有也含有,质量为4.66g,物质的量为: ,碳酸钡质量为: ,物质的量为,故答案为:;0.04 mol 、0.02 mol;(3)根据上述分析,溶液中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根据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0.02 mol,物质的量为0.08mol,根据电荷守恒,若无则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若存在则的物质的量则大于0.04mol,故肯定存在,其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等于,故答案为:是 ; 0.4 mol/L。【点睛】破解离子推断题:(1)肯定性原
26、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等)(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19、将I-氧化成I2(或作氧化剂) A 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 I2 NaIO3 5I-+IO3-+6H+3I2+3H2O 【解析】含碘离子的溶液加入硫酸和试剂a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试剂a为氧化剂,含碘的溶液中加入试剂b,结合后续实验操作可知碘的有机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
27、化钠、碘酸钠,分液后碘单质在上层溶液中生成,则b为萃取剂且密度大于水,上层溶液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得到碘单质的浊液,过滤提取得到粗碘,据此判断。【详解】(1)反应1中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试剂a用来氧化碘离子,则其作用是将I-氧化成I2(或作氧化剂)。(2)结合后续实验操作可知碘的有机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化钠、碘酸钠,分液后碘单质在上层溶液中生成,则b为萃取剂且密度大于水,所以试剂b应选择四氯化碳,答案选A;(3)操作1是萃取分液得到含碘单质的有机溶液,操作的名称是:萃取、分液,实验室里进行操作1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分液漏斗;(4)反应2为3I2+6NaOH5NaI
28、+NaIO3+3H2O,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部分从0价升高到+5价,部分降低到1价,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转移电子数是5个,所以用单线桥标出此反应电子转移为。此反应氧化剂是I2,氧化产物是NaIO3。(5)反应3是碘离子与碘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3-+6H+3I2+3H2O。【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碘物质分离提纯碘单质的实验过程分析,注意萃取分液的操作,掌握基础、物质的性质和题干中的信息提取是解题关键。20、不能确定 Ba2、Mg2 SO42- 0.1mol/L CO32- 0.2mol/L 存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4+、CO32和SO42,经
29、计算,NH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CO32、SO4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 mol和0.01 mol,根据电荷守恒得K一定存在 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于试管,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解析】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证明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共存。根据题意,Ba2+和SO42-可发生离子反应生成BaSO4,因此两者不能共存,Ba2+和CO32-可发生离子反应生成BaCO3,因此两者也不能共存。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所以可能含有Cl、CO32、SO4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标况下气体1.12L即0.05mol,和NaO
30、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的只能是NH4+,而没有沉淀产生说明一定不存在Mg2+,故可确定一定含有NH4+,一定不存在Mg2+。产生NH3为0.05mol,可得NH4+也为0.05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部分沉淀溶于盐酸为BaCO3,部分沉淀不溶于盐酸为BaSO4,因此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一定不存在Ba2+。由条件可知BaSO4为2.33g,物质的量为2.33g233g/mol0.01mol,则SO42物质的量为0.01mol,SO42物质的量浓度=0.01mol0.1L=0.1mol/L。BaCO3为6.
31、27g-2.33g3.94g,物质的量为3.94g197g/mol0.02mol,则CO32物质的量为0.02mol,CO32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0.1L0.2mol/L。由上述分析可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NH4+,一定不存在Mg2+、Ba2+。而每一份中CO32、SO42、NH4+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1mol、0.04mol;CO32、SO42所带负电荷分别为0.02mol2、0.01mol2,共0.06mol,NH4+所带正电荷为0.05 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K+一定存在,K+物质的量0.01 mol,当K+物质的量0.01 mol时,溶液
32、中还必须含有Cl-;当K+物质的量=0.01 mol时,溶液中不含有Cl-;则(1)依据上述分析可知Cl-可能含有,即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不能确定;依据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含有Mg2+、Ba2+;(2)依据上述分析计算,得到一定存在的阴离子为CO32、SO42,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K一定存在,判断的理由是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4+、CO32和SO42,经计算每一份中NH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CO32、SO4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 mol和0.01 mol,根据电荷守恒得K一定存在。(4)若实验3中沉淀
33、加稀盐酸后再洗涤,判断沉淀已洗净的方法就是经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则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于试管,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采用定性实验和定量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模式,增大了解题难度,同时涉及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等都是解题需注意的信息,尤其是K+的确定易出现失误,注意电荷守恒的灵活应用。21、C3H8O 醇 醚 【解析】(1)燃烧生成0.03molCO2,0.04molH2O,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H,可能含有O元素,且n(C)n(H)=3mol8mol=38。由于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已饱和,则该有机分子式中碳原子数为3,氢原子数为8。该有机物蒸汽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30倍,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60,所以分子中氧原子数为(60-312-81)16=1,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8O。(2)C3H8O中碳原子已达到饱和,则氧原子可以成羟基,也可以成醚键,所以该有机物A的类别可能是醇或醚。(3)A可以与Na发生置换反应,则A为醇,含有-OH。丙醇有2种:CH3CH2CH2OH,后者有3种位置的氢原子,即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组吸收峰。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A在铜催化下被氧化为丙酮,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