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京师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京师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京师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山顶洞人 B.半坡居民C.元谋人D.北京人2 .在光明中学组织的一次历史知识抢答中,老师提问:“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 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哪里?夏新同学抢答成功。你知道他的答案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吗?()A.二里头 B.周口店C.元谋县D.半坡村3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縻”(指粮仓)、“吠”(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 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A.手工业的新发展B.私有观念的产生C.农业技术的进步D.赋税负担的繁重4 . “六千年了,还是那个游动
2、的姿势石器时代的先人将语言雕绘成优美的艺术线条,我 试图解剖一条鱼的筋骨,揣度鱼纹人面的眼神,称量一个陶盆承载的历史。”诗歌中的先人 指的是()A.半坡人 B.河姆渡人C.商朝人D.西周人5 .如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6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7 . “黄帝炎帝本兄弟,炎帝世衰黄帝起天下无事享太平,九州之内终统一。”炎帝与黄 帝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哪一民族的前身?()A.汉族B.壮族C.苗族D.布依族8
3、 .为争夺生存空间和生息地域,炎、黄、蚩三大部落之间,连续爆发多次战争,有黄帝与炎 帝之战,蚩尤与炎黄之战。其中“黄帝与炎帝之战”的著名战役就是()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9 .下列哪个传说与禅让制某一首领有关系?()A.大禹治水B.精卫填海C.后羿射日D.夸父追日排除D。故选:Co本题考查齐国管仲的改革的相关史实。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识记齐国管仲的改革的相关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 素养。17 .【答案】B【解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此后,周武王建立 周朝,历史上称为西周。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o本题考
4、查牧野之战,知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本题考查牧野之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8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 戚多怨望”的大致意思是:商鞅辅佐秦孝公的十年,旧奴隶主贵族大多怨声载道。原因是商鞅变 法规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剥夺了旧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选项中C符合题意。 故选:Co本题以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19 .【答案】C【解析】A.管
5、仲改革之时;B.周平王东迁之际;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这三个选项发生的 时间都在战国之前的春秋时期,与题意不符,商鞅变法的时间是战国时期,而且商鞅变法的内容 与题意相符合。故选:Co战国时期,为确立封建统治,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公元前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 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这些措施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 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
6、基础。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20 .【答案】A【解析】A.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符合题意,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李冰主持修建,排除B。C.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排除C。D.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作用,排除D。故选:Ao本题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识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 素养。21 .【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孔子之道”。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因此,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论 语。故
7、选:Co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孔子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和著作是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可比较记忆。22 .【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倡法治、主张改革”是法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故选:Do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提倡法治、主张改革”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解答本题需掌握法家的主张及代表人物.23 .【答案】A【解析】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和“非攻”。故选:Ao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知道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和“非攻”。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
8、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4 .【答案】A【解析】“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绿丝”、“神农尝百草”都是关于农耕文明 的神话传说。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农耕文明的杰出代 表。故选:Ao本题考查人文初祖黄帝,掌握其成就及地位.掌握黄帝的成就及历史地位.25 .【答案】B【解析】逐鹿之战,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炎黄部落大战蚩尤的战役。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的大规模战争。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的争霸战争。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双方在牧野大战。故选:Bo本题考查了逐鹿之战、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的史实。本
9、题考查学生识记逐鹿之战、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的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念。26 .【答案】【小题1】(1)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为原始人曾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叫耒 相,它的出现表明原始农业有了一定发展。(2)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 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 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司母戊鼎是迄 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夏、商、西周三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 代”,源于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晚 商至西周我国青铜技术走向鼎盛,人们又将这一时期
10、称为“青铜文明”, 也是因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影响巨大。(3)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农【小 【小 【小 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我国至迟在春题2】题3】题4】 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 的一次革命。(4)据以上材料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 础。生产工具改进推动农业发展等。故答案为:(1)原始农业(或者原始农耕,农业、农耕)。(2)后母戊鼎(司母戊鼎亦可);夏、商、西周。(3)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4)生产
11、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工具改进推动农业发展等)。【解析】(1)本题考查原始农业。(2)本题考查后母戊鼎和夏、商、西周的青铜业。(3)本题考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4)本题考查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青铜器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改进。27 .【答案】【小题1】(1 )舜和禹;启U【小题2】(2)分封制;鲁国。【小题3】(3)巩固周王的统治。【小题4】(4)弊: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利:促进社会变革;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地区 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解析】1.(1)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可知材料一
12、反映的是禅让制。禅让制是史前时期部落联盟首 领更替的方式。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有舜和禹。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从此世袭制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1)本题考查的是尧舜禹传说的知识点。本题以禅让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2)由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 制。西周初年,为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孔子的家乡在今天的曲阜,是春秋时期的 鲁国人。(2)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本题以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3.(3)有材料“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
13、,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 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可知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 而驰。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3)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目的知识点。本题以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4.(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破坏了社会 生产,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诸侯争霸战争,也促进社会变革;加强了中原与周 边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4)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评价的知识点。本题以春秋争霸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争霸的有关知
14、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8 .【答案】【小题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小题2】都江堰消除了水患,灌溉了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小题3】方法:建立军功;努力耕织。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小题4】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作用、春秋 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都江堰的修建、 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等知识。29 .【答案】【小题1】
15、(1) “仁”;“爱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礼”;重视道德教化作用,主张以德 治国。【小题2(2)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小题3】(3)劳动委员:法家;班长:儒家;生活委员:道家。【解析】1.(1)由材料“子曰:爱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材料一 反映的是孔子“仁”的思想。通过材料中“爱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实现孔子“仁” 的思想主张。孔子除了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外,还重视“礼”;重视道德教化作用,主张以 德治国等。(1)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思想成就的知识点。本题以孔子的成就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的成就有关知识的记忆、理
16、解能力。2.(2)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的是孔子要求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 度。材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的是孔子要谦虚好学的教育主张。材料“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体现的是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教育主张。(2)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教育成就的知识点。本题以孔子的成就和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的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3)由材料“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可知劳动委员的观点体现 的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由材料“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 他们会改的。”可知班长的观点体现的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
17、由材料“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 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可知生活委员的观点体现的战国时期道家的思想。(3)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点。本题以孔子的成就和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0 . 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A.秦B.夏C.商D.周11 .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格局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条件B.生产工具C.生活习惯D.劳动技术12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13 .“躲藏在殷商的废墟,酣
18、睡了三千年,承载历史记忆的龙骨镌刻传奇! ”用以记载殷 商历史记忆的文字是()A.甲骨文 B.大篆C.小篆D.隶书14 .嘉峪关市境内发现的魏晋时期古墓葬中,出土有多块(幅)牛 耕画像砖,佐证了当时河西地区使用牛耕技术已很普遍。这一图片 中的场景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15 .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东迁,得名于鲁国史书春秋,为东周历史的第一个阶段。这一 时期的社会特征是()A.国家实现统一B.青铜文明极度繁荣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中华文明出现曙光.辅导某位齐国君主成为春秋首霸的是()A.姜尚B.伊尹C.管仲D.孙膑.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江山
19、更名改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牧野之战C.盘庚迁殷 D.国人暴动.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D.统一货币、度量衡.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 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B.周平王东迁之际C.商鞅变法之后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16 .关于都江堰说法不正确的是()A.修建于西周时期B.由李冰主持修建C.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至今仍
20、发挥着作用.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 子之道”可以参阅()A.韩非子B.道德经 C.论语D.墨子.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 “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墨守成规”这一成语的来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有关。墨家的军事理论擅长防守和守城,我们叫“墨守”。下列政治主张属于墨家的是()A. “兼爱”“非攻”B. “仁政”C.提倡法治D. “无为而治”.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缭丝”。这些神话传
21、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给下列战争排序正确的是()涿鹿之战长平之战城濮之战牧野之战A. B.C.D.17 .我国是具有儿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为原始人曾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叫耒耙,它的出现表明哪个生产部门有了一定发展? (2)江西新干县一座商朝后期墓葬出土青铜器475件,其中有成套的农具。图二为青铜器犁头。 请写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的名称,并回答我国青铜时代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 治之下?(3)图三为现藏上海博物馆的
22、青铜牛尊;图四是公元前6世纪的铁制农具。请结合图三、图四 写出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是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 礼运篇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材料三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 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史前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更
23、替的方式。请写出以这 种方式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两个,并指出“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2)据材料二,西周初年,周王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属于哪一封 国?(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 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4)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图2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1)根据材料一图1、2的两幅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材料二:“水旱从人,不如饥僮。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摘自华阳国志蜀志摘自华阳国志蜀志(
2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个地区成为“天府”的原因。材料三: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 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摘自史记商君列传(3)根据材料三概括平民获得奖励的做法。归纳材料中的变法措施对秦国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 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2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 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
25、人。”-论语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卫灵公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材料三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 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1)材料一体现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引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如
26、何实现这一主张?孔 子还有哪些思想主张?(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3)材料三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观点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 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Co本题考查了元谋人。在元谋人遗址,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牙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 量炭屑、小块烧骨。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1 .【答案】B【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 世界上内涵最
27、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故选:Bo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把握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和北京人所在的地区。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縻(指粮仓)、吠(指田间水沟)、园 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可知,商代有了粮仓、有田间水沟,还为农田施肥,这反映出商代 农业技术的进步,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手工业无关,排除A项; 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没有体现私有观念的产生,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 及赋税负担的繁重,排除D项。故选:Co本题考查甲骨文、商朝的经济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28、本题考查甲骨文、商朝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 .【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我国是最早种植栗的国家之 一,半坡居民已种栗、白菜或葬菜等农作物;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石器,如开垦耕地用石斧,石铲, 收割庄稼用石镰,石刀,加工谷物用石磨盘,石磨棒等;半坡居民用泥土制成盆,罐,瓶等生活 用具的泥胚放在窑里烧制成陶器,人面鱼纹碗,四鹿纹盆等就是这一时期彩陶的代表作。故选:Ao本题以“六千年了,还是那个游动的姿势石器时代的先人将语言雕绘成优美的艺术线条,我 试图解剖一条鱼的筋骨,揣度鱼纹人面的眼神,称量一个陶盆承载的历史。”为切
29、入点,考查半 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4 .【答案】D【解析】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河姆渡 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相耕地,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上面住人,其下可用来 豢养家畜。通风防潮,是建筑学上一大成就。故答案选D。本题的关键题眼是“干栏式建筑”,由此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5 .【答案】D【解析】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 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
30、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耙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 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农耕生活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6 .【答案】A【解析】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 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华夏族是 汉族的前身,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o本题考查汉族的形成过程。汉族是由华夏族发展而来。掌握汉族的形成过程和影响。7 .【答案】B【解析 1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与炎帝之间进行了阪泉之战,结果炎帝
31、战败,归顺黄帝, 两大部落结成联盟。故B符合题意,涿鹿之战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 战。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战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排除ACD。故选:Bo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 .【答案】A【解析】原始社会末期以民主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o相传尧为部落联盟 领袖时,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 考验,以禹为继承人。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o本题考查禅让制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历
32、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禅让制及其特点。9 .【答案】B【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所以该同学姓夏。 故选:Bo本题考查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10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不同的地理自然条件,南北方农耕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半坡原 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故选:Ao本题考查的是决定不同农耕文明的依据。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 .【答案】A【解析】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
33、地方的控制,采取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 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山东是分 封制下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而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是分封制下燕国和赵国的所在 地,因而河北被成为“燕赵大地”。故选:Ao本题考查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产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诸侯的产生和诸侯国的出现。12 .【答案】A【解析】A.据材料“躲藏在殷商的废墟,酣睡了三千年,承载历史记忆的龙骨镌刻传奇!” 可知,反映的是商朝时期甲骨文的信息
34、,故A正确。B.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排除B。C.小篆,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排除C。D.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 而竖画短,排除D。故选:Ao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甲骨文的相关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4.【答案】C【解析】A.夏商时期,不符合史实,排除A。B.西周时期,不符合史实,排除B。C.据所学可知,春秋末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故C正确。D.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得到了推广,排除D。故选:Co本题
35、考查春秋末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相关史实。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春秋末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的相关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5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 个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不断,C符合题意;春秋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A 排除;青铜文明极度繁荣是在商朝西周时期,B排除;中华文明出现曙光是在炎黄时期,D排除。 故选:Co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特征。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出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现象。 掌握并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及影响。16 .【答案】C【解析】A.姜尚辅佐周武王灭商,排除A。B.伊尹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排除B。C.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 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故C正确。D.孙膑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