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851578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行动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一、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紧抓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新型城镇 化建设及国家经济走廊建设等带来的重大机遇,以深入推动建材工业 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为主线,整 体优化建材产业布局,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绿色低碳 循环化改造,全面提升建材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 到2025年,力争全省建材产业结构得到整体优化,落后产能全面退出, 建材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6%;建材产业创新生态 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单位 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

2、95%以上的水泥企业实现配套建设低温 余热发电装置,90%以上的玻璃生产线完成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1、全面优化建材产业布局巩固建材行业去产能成果,严格落实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政 策。继续优化水泥行业布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动水泥企业 搬迁进入产业园区发展。推动玻璃、陶瓷产业向滇中地区集聚,依托 安宁产业园区、陆良产业园区、禄丰产业园区培育打造玻璃产业集群; 依托易门产业园区、师宗产业园区、陆良产业园区打造陶瓷产业集群; 依托保山产业园区、洱源产业园区、禄劝产业园区、武定产业园区培 企业管理人才社会荣誉。建立优秀企业家及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社会服务绿色优先通道,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及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的氛围。(十三)引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加大制造业招才引智,编制发布云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建 立人才需求信息库,集聚更多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短 缺性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度。坚持招才引智 与招商引资并举,做到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 才与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兼职。(十四)培育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整合职教资源,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校企园联合培养人 才新机制,鼓励企业与本地院校合作,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开展 技能人才培训。加深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全省产业需求结合程度,

4、以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双导师制和双元制等形式深化产教融合 发展,打造职业工程师队伍。培育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探索技术高 管、产业教授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打造高技 能产业人才队伍,完善订单式培养和联合培训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新 型学徒制。(十五)深化制造业放管服改革探索试点一门办理、一章审批、园内办结模式,加大放管服改革 力度,在有条件的园区加挂审批窗口,试行园内审批办结。推行区域 评估试点,由开发区管委会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气候可行性论证、雷击风 险评估等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园区内投资项目共享或使用区域评估报 告。(

5、十六)加强制造业惠企政策落实加强涉企部门的统筹协调,建立完善惠企政策统一梳理、衔接、 汇总、发布、办理机制。加快构建完善惠企政策统一归集、发布、申 报、受理、兑现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实现政策发布、宣传贯彻、咨询、 申报、分送、兑现等,形成惠企政策申报及时接收、限时办结、统一 督办、评价反馈的业务闭环,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充分地享受惠企政 策红利,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强化政策落实评估督导,充分发挥工 商联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估督导作用,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分级 开展政策落实评估工作,公开发布评估结果,督促各地、有关部门认 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十七)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

6、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吸引更多资 源要素集聚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打造市场 化营商环境。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建 立健全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 治化水平。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 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A)营造制造业良好氛围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家聚 焦企业管理、研发、创新、市场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 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意识,加强产品质

7、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提高质量声誉和文化内涵。推动本地高等院校优 化学科专业设置,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专业。强化 舆论宣传引导,积极倡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诚 信守法,大力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公正公平、宽容失败的良好 氛围。三、不断扩大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与成效(-)加强区域间制造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开展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积极探索建立 与省际毗邻区域的协同发展新机制,实现产业协作联动、优势互补; 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力争在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领域形成合作;主动对接广西、 贵州等地特色产业集聚区,力争在绿色铝

8、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形成产业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等区域的合作,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借鉴和推广自由 贸易试验区改革成功经验,推动省内开发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顺 畅联动协作发展机制,支持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 展创新区,最大限度释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溢出效应。积极探索 共建产业园区、产业转移园中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围绕主导产业 优化布局,强化开发区间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产业链协同配套发展。(二)打造制造业链国际合作平台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格局,积极吸引发达省份和周边国家

9、生产要素到省内开发区集聚,强 化跨境、跨区域、跨开发区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国内分工和国际合作。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粤 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机遇,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契机,放眼全球加速集聚一批层次更高、质量更优、效 益更好的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资 源共享、产业对接、业态升级,搭建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充分利 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滇中新区、5个国家级经开区、3个 国家级高新区、2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个综合保税区和7 个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 产业合作,

10、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三)加快制造业重大项目引进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企500强企业,瞄准全球行业 龙头企业、特大型国企的战略布局,大力引进一批基地型、旗舰型重 特大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引进先进制造技术、优质产业资源、 高端人才团队,提升对全省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承载能力。四、着力构建云南现代制造业体系深入贯彻全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三张牌和大力推 进数字云南建设的战略规划,认真落实产业强省建设工作部署,在全 省统一构建万亿级、千亿级现代产业体系框架下,找准制造业发展方 向和定位,通过持续壮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

11、业,着力构建云南现代制造业体 系,不断增强全省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五、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紧扣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和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推动园区优 化提升和提质增效,着力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提 升园区功能配套、加强园区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一)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产业规划,推动各地制造业错位发展、优势 互补、共享共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一核、一圈、一带、多 点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紧扣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建立健全以园区 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规 划、投融资方案和片区控制性

12、详细规划等为支撑的1+1+N的开发区规 划体系,指导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以园 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方向,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深入推进园区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加快构建主业突出、特 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园区发展格局。到2025年, 力争打造形成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园区12个、超2000亿元园区5个、 超5000亿元园区2个。(二)完善园区管理机制以提升园区的综合效能为核心,以健全园区管理机制、创新园区 运营模式、完善园区监测考核体系为主线,推进园区管理机制提升, 推动各部门分工合作、高效协同。探索园区多元化开发模式,创新园 区投

13、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建立完善全 省统一的园区统计体系和报送制度,加强园区产业发展情况监测分析, 加强园区的分类考核评价与动态管理。(三)提升园区功能配套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园区与周边区 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与园区产业发展适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围绕产业发展需 求打造5G精品示范网络和5G+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园区骨干通信网络、 数据中心、计算平台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加快推动产城融 合发展,加强园区交通、能源、电力、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与城市 的衔接配套、共建共享。(四)加强园区创新载体建设

14、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完善园区科技创新平台与创新创业 服务体系,提升园区集聚创新要素能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 加快在合金铝、稀贵金属新材料、节能减排、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 领域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卷烟及配套、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快布局省重点实验 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 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推动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 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研发设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园 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建科 研基地,共同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15、推动产教融合。 着力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数据 库和培育后备库,打造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细分领 域单项冠军企业。鼓励园区实施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性企 业培育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在园区设立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鼓励有条 件的园区设立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加快创建昆曲玉楚国家自主创新示 范区。(五)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三线一单约束,完善绿色发展机 制,推动园区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转型,支撑构建全省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园区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着力构建

16、 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散乱污企业 处置,依法依规采取关停取缔、限期搬迁、停产整治等方式分类施治。 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产品 促进园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 用,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控和综合利用,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能力。创建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资料参考: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育建筑石材产业集群。推动各地墙体材料、耐火材料、混凝土及水泥 制品等生产企业进入产业园区集聚发展。2、提升建材产品结构加快水泥产品升级换代,开发生产系列化、标准化专用水泥,发 展高性能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房屋配件、

17、预拌砂浆、砂石骨料等。优 化玻璃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等建筑玻 璃。积极承接建筑陶瓷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措施良好的薄型 化及功能化陶瓷砖、节水型卫生洁具、日用瓷器,推动陶瓷产业较快 发展。积极发展石材产业,加快大理石、花岗岩、米砂岩、板岩等石 材开发,发展多品种、多规格、多档次的装饰石材,做优石材加工业。 引导企业加强新型建材及深加工产品研发,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加 快产品结构优化。3、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积极发展与装配式建筑配套的节能环保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加 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开发生产轻质、高强、耐久、自保温、部品化 产品;发展高孔洞率、高强自保温空心砌

18、块和自保温砌块等烧结类产 品,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防腐保温复合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内墙 和外墙板材等非烧结类产品,以及真空绝热板等安全、节能、绿色保 温材料。加快发展无格耐火材料,研发生产耐烧蚀与隔热保温一体化、 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长寿命新型耐火材料,积极开发微孔结构高效隔热 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加快发展化学建材和装饰材料,开发生产长 寿命、低渗漏、免维护的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管材、管件及高分子 防水卷材,防水密封胶、热反射涂料和热反射膜;开发生产水性、粉 末、高固含等环保型涂料,密封材料,建筑胶黏剂;发展无污染、健 康环保的装饰材料。4、深入推进建材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进一步压实建材企业节

19、能减排主体责任,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 化改造,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断提升建材行业的清 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水平。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 提下,进一步提高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消纳工 业废弃物的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体废物的品种。支持利用新型干 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支持 利用新型墙材隧道窑协同处置建筑废弃物、淤泥和污泥。引导和支持 建材企业开展赤泥、格渣等大宗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和综 合利用,开展尾矿、粉煤灰、煤歼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 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发展基于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的绿色生 态低

20、碳水泥。二、强化制造业规划实施保障(一)建立制造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重大战略规 划、重点产业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项 目布局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困难。聚焦重点行业发展规划、重 大项目、重点企业和关键资源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加强省级统筹布 局,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各州、市和开发区协调配合,形成省、州市 上下联动,省直部门左右协同,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落实制造业链提升工作职责完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统筹 协调各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产 品及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科技

21、创新等重要事项,加快推动先进装备 制造、绿色铝、绿色硅、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池、 电子信息、烟草、石油化工等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遵循产业发展规 律,加大支持企业提高产业链细分领域集中度和跨链融合度,促进产 业生态安全和更好发展。(三)加大制造业招商力度精准做好产业谋划和项目策划,引进一批制造业领域的大企业和 好项目。紧扣各州、市和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比较优势,细化优先 承接产业转移目录,明确招商目标,创新招商模式,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工作。强化招大引强,加大先进制造业 招商力度,加快形成大中小型企业梯次发展布局。积极开展以商招商, 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

22、聚区。依托本地资本、资源条件、产业 优势,充分发挥现有项目和企业的示范效应,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项 目。(四)强化制造业规划落实考核评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规划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 考核,确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如期实现。推动地区、行业、 园区提升亩均效益,推进制造业低效企业改造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开 发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完善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开 展规划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强化对实施情况的过程 跟踪分析,对重点领域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评估。(五)强化制造业财税政策支持持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和根植性。精准政 策支持靶向,研究制定支持制造业高

23、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统筹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制造业发展相关资金,加大对制造 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链、重点产业以及智能 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重点领域扶持力度。落实国家、省支 持制造业发展各项政策,组织企业积极承担制造业领域国家、省重点项目计划和重大专项。优化财政扶持资金支持方式,完善竞争性遴选 机制,提高政策资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 级专项支持资金,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类扶持政策。(六)完善制造业金融扶持政策加快制定完善金融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健全完 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全省制造业和金融信息对接服务平台, 鼓励各

24、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 科技型制造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提高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 重。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保险等中介机构服务, 减少融资收费;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循环贷款、分期还款、无还本续贷 等方式,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七)建立制造业多元融资平台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企 业通过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以及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 资,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形 式扩大融资规模。鼓励银行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对制造业技 改项目加大信贷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链融资,为制造业中

25、小 企业转贷提供短期资金服务。(A)加强工业用地供给以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重点,进一步解决建设用地指标和土地利 用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加强工业用地保障和供给,长远谋划保障工业 用地空间。依据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定位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格局,突出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划定开 发区四至范围、工业用地保护线和产业保护区块,按照一次规划、滚 动实施方式,分批分步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全省制造业重大项目用地 指标由省级统筹保障。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合理制定土地年度供应计划,按照计划指标 跟着项目走的方式,向符合规划、产业政策和用地定额标准的项目给 配用地指标,精准投放工业用地增量。推进工

26、业用地开发模式创新, 建立开发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强化规划开发、出让运营、存 量更新等各个环节的统筹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重大项 目土地资源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和试点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模式,允 许园区根据产业布局需要合理留白,为重大项目落地预留空间。探索 适应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工业用地供应模式,积极运用 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 将开发区新增建设用地的计划指标与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的处置相挂 钩。积极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持续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鼓励对现有工业用地追加投资、转型改造,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 间。对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

27、的现有工业用地,鼓励通过厂房加层、 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 土地价款。(九)完善制造业基础设施配套组织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推动开发区加快道路、给 水、用电、排水、热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完 善园区应急救援、污水及固体废物集中回收处理、安全环保等公用设 施,补齐园区消防、安全、环保、绿化等功能性基础设施短板,提升 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支持开发区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 完善新一代网络传输、无线通信、信息安全维护等信息服务领域的基 础设施,实现园区内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步伐。 鼓励开发区加强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28、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资金、信息、 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 能力。充分利用开发区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加快提升园区污染物收集、处置、环境监测监控和能源清洁化利用能 力。十四五期间,力争全省各类开发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到500 亿元以上。(十)强化制造业要素资源保障加强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产业布局研究,加强与云南省十四五兴水 润滇工程规划和地方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有效衔接,强化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对取水许可总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严格限制 耗水产业布局。优化能耗双控工作措施,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控转变,加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管控,

29、分类推进行业节能降耗工作。 推动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探索搭建全省统一运营的综合 性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将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各类适宜市场 化交易的要素纳入交易平台进行市场化交易流转,通过市场化手段解 决部分州、市要素指标不足的问题。(十一)强化制造业管理队伍建设加快专家智库建设,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 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大对懂工业、熟悉开 发区工作的干部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组织实施百名精英企业家培 育计划、千名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等。(十二)完善制造业人才留用机制创新留才机制,盘活人才资源,完善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探索飞地人才、候鸟人才等柔性人才引进方 式。加大重点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建立联合培养、 培训等制度,提速科技创新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家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