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 (2).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849573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见梁惠王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孟子见梁惠王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见梁惠王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见梁惠王 (2).ppt(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执教老师:执教老师:重庆市铜梁一中重庆市铜梁一中 周小波周小波 子曰:子曰:“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卫灵公)子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之与比。”(里仁里仁)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里仁)“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之正路也。”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上 孟子(前孟子(前372年年前前289年),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山

2、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子三岁丧父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孟母三迁母三迁”、“孟母断织孟母断织”等故事,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范。论语论语大学大学中庸中庸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之一,著有孟子孟子一书,属一书,属语录体散文

3、集。继承并发扬了语录体散文集。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亚圣”之称,与之称,与孔子孔子并称为并称为“孔孟孔孟”。南宋时朱熹将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孟子与与 合在一起称合在一起称“四书四书”。孟子思想孟子思想孟子思想孟子思想1 1、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2 2、仁政学说、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

4、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亲亲”、“长长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3 3、道德伦理、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

5、、义最为重要。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义的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叟(su)庶(sh)人 万乘(shng)弑(sh)其君 不夺不餍(yn)读准字音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上下交征利(互相求取利

6、益)弑其君(子杀父,臣杀君,曰弑)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不夺不餍(餍:满足)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叟!不远远千里而来,亦将千里而来,亦将有以有以利利吾国乎?吾国乎?”叟:对老人的尊称叟:对老人的尊称 亦亦:句首助词,无义句首助词,无义译文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有什么利利 吗?吗?”孟子对曰:孟子对曰:“王何必曰王何必曰利利?亦亦有有仁义仁义而已而已矣。王曰矣。王曰何以何以利利吾国?吾国?大夫曰大夫曰何以何以利吾

7、利吾家?家?士、庶人曰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何以利吾身?上下上下交交征利,征利,而国危矣。而国危矣。亦:但,只亦:但,只 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征,求取,追逐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征,求取,追逐译文:译文:孟子回答说: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大王何必说利利呢?只呢?只有有仁义仁义罢了。大王说罢了。大王说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大夫说,什么对我的封地有利?什么对我的封地有利?士、庶士、庶人说人说 什么对我自身有利?什么对我自身有利?上下互相求取利益,上下互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国家就危险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乘之国,之国,

8、弑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取千焉,千千焉,千取取百焉,不为百焉,不为不多矣。不多矣。译文:译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杀害它的国君的一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杀害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拥有一千辆兵车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的国家,杀害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从一万里取一千,从一千里取一百,不大夫之家。从一万里取一千,从一千里取一百,不能说不多了。能说不多了。苟为苟为后后义而义而先先利,不夺不利,不夺不餍餍。未有仁而。未有仁而遗遗其亲者其亲者也,未有义也,未有义而而后其君者也。

9、王亦曰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仁义而已而已矣,矣,何必曰何必曰利利?”苟为:如果,假如 后义:以义为后,即轻视义。后文的“先利”,意思是重视利益。不夺不餍:不夺取全部就不满足。译文译文:(可是,)如果轻视义而重视利,那么他们不:(可是,)如果轻视义而重视利,那么他们不夺取全部就不会满足。(反过来说,)(从来)没有夺取全部就不会满足。(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求讲求仁仁 却却抛弃抛弃他的父母的,他的父母的,(从来也从来也)没有讲求没有讲求义义 却轻视他的国君的。却轻视他的国君的。(所以,所以,)大王只说大王只说仁义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就行了,何必说利利呢?呢?”思考题:思考题:1 1、文章开头,梁

10、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问题?核心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 利吾国乎?利吾国乎?”利 重利。直率直率一句话就栩栩如生一句话就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人地刻画了一个人2 2、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君怎样的人君呢?呢?3 3、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治国良药?答案:仁义答案:仁义。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因为:王曰王曰 何以利吾国?何以利吾国?大夫曰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何以利吾

11、身?上下交征利,而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乘之国,之国,弑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先破后立先破后立立自己的观点立自己的观点用铺排手法,破用铺排手法,破对方观点对方观点 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感悟孟

12、子的人格魅力 面对利字当头的梁惠王,孟子怎样游说自己的观点呢?面对利字当头的梁惠王,孟子怎样游说自己的观点呢?(也就是说说有什么艺术特色)(也就是说说有什么艺术特色)1.讲究章法讲究章法 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破对方的观点然后破对方的观点 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们平时说话作文要学会这样,我们平时说话作文要学会这样,增加说理的深刻性增加说理的深刻性2.2.善于铺排善于铺排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孟子的义利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孟子的义利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他的义利观?看待他的义利观?“重义重义”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非不言利,也不轻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为。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超越了国界,熠熠生辉!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