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ppt(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德、意、加、日新兴工业国(地区)亚洲四小龙、拉美(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等殖民地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俄罗斯、东欧与中亚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贡献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评价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国家机关代表整个国家行使经济管理的权力,企业仅仅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都听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指挥。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
2、行政干预管理整个国民经济。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贡献1926年至二战前: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二战期间: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二战后至50年代:苏联进入经济恢复发展阶段,生产迅速恢复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贡献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基本适应了苏联和东欧各国50年代中期以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集中使用有限的资源,确保战略任务的完成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最必要的经济建设有利于以部门为主,并在部门内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促进专业化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对经济管理过于集中,统得太死,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忽视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几乎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3、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要求建立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相矛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战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联系日益密切,信息流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这种体制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苏东国家就在不断尝试进行经济体制的各种改革,但并未取得什么大的突破。而另一方面,由于“冷战”格局的存在,又迫使苏联不得不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其中,这进一步加剧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矛盾和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改革1957年对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65年实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1979年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战后从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东欧国家所进
4、行的数次改革,由于缺少创新的改革理论的指导,而仅仅对原有体制作局部改进和修补,所以不仅未能成功,反而暴露和积累起大量的经济社会矛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是新经济管理体制的核心为完善新经济管理体制,应保证计划、价格、物资技术供应和财政信贷四个经济机制密切协调与新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改革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对外经济关系体制的改革朝着更开放方向发展这次改革是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方案提出的根本性改革,但却迟迟未能付诸实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当时苏联官方和学术界相当一部分人主张,政治改革应先于经济
5、改革,提出所谓“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等政治口号,造成这些国家政治局势动荡,政治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加剧,使经济体制改革无法进行,矛盾越积越深苏联的改革方案本身也存在问题企业改革和计划、价格、财政改革没有相应配套统一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使原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更加畸形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从1989年开始东欧国家政局开始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急剧动荡。1991年底,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下来,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最终解体此后,原苏东各国均宣布摒弃实行了几十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种十分动荡的条件下,急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也就是采取激
6、进式转轨模式向市场过渡的路径选择渐进式改革2个国家:中国和越南激进式改革26个国家:中东欧10个国家、前苏联共和国15个国家、蒙古关于经济转型的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向市场过渡必须采取激进式方式,改革的各项措施必须一揽子付诸实施,越快越好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由于国际机构的总部和美国财政部都在华盛顿,加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因此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关于经济转型的华盛顿共识
7、华盛顿共识的国际背景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几乎瓦解,为美国“芝加哥学派”及其弟子提供了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机会。以里根执政为标志,“芝加哥学派”成为美国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之一。在里根和撒切尔的鼓动下,新自由主义在美国乃至经合组织国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20世纪90年代,恰逢西方国家经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一些东西方的政治家和学者,将这种变化看做是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因而主张发展中国家经济也需要通过实现自由市场经济的途径,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关于经济转型的华盛顿共识早期的“华盛顿共识”实际上针对的是已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但其市场体系扭曲的发展中国家,而不是针对市
8、场经济体系完全缺失的转轨经济国家为完成市场化首要目标是企业的自由化与私有化,自由化和私有化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并且要紧缩银根,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对税率及汇率加以合理管理调节,这样市场经济就可以获得成功。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经济政策,被广泛运用于俄罗斯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且曾对转型过程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关于经济转型的后华盛顿共识按照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对“华盛顿共识”的观点“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私有化和自由化”进行了严厉地批判斯蒂格利茨提出后华盛顿共识私有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对制定宏观政策来说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促使市场更加有效率和活力的一种手段政府应当成为市场的补充,采取
9、行动是市场运行的更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理论界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归纳为两种激进式改革(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必须一揽子付诸实施,越快越好。其中心任务是创造同市场经济理想模式联接在一起的条件,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立即实施能达到成熟市场经济终极模式的一整套措施,排斥所有与终极模式不相吻合的中间形态强调破坏旧体制,认为旧体制的最终状态毫无价值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希望一步到位。经济体制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改革是一个严密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局部改革不会收到效果。追求速度。它视速度为摧毁旧体制的工具渐进式改
10、革理论的主要观点渐进式改革认为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并不可取,抛弃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的、逐渐的过程,并伴随着私有部门的发展渐进式改革是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的逐渐推进改革并最终达到改革目标其理论重点在于,转轨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强调生产的稳定,承认现存组织在持续运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和经济因素的作用渐进式改革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不刻意追求速度选择激进式改革的原因渐进式改革2个国家:中国和越南激进式改革26个国家:中东欧10个国家、前苏联共和国15个国家、蒙古选择激进式改革的原因国内形势所迫休克疗法是通货膨胀的克星,且有成功的经验激进式改革方案的改革成本更低长痛不如短痛的心里选择激进式改革
11、能避免双轨制的出现外国力量的影响激进式改革的实践玻利维亚:成功波兰:失败俄罗斯:失败由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主导改革方案激进式改革波兰198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000%,GDP大幅下降,外债高达490亿美元,商品极度缺乏休克疗法:放开物价、取消补贴、压缩中央政府开支;开放外汇市场、实行外币自由兑换;改革外贸体制、实行进出口贸易自由化1990-1993年的成果:通胀率从1991年上半年的250%将为年底的80%、汇率趋于稳定、日用品供给开始充足、政府赤字消除1990-1993年的代价:工业生产下降40%、失业率12.5%、粮食减产20%、经济倒退近十年激进式改革俄罗斯1991年,俄罗斯得到西方国家
12、许以重金进行援助的承诺,决定实施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全面放开物价、全面实施私有化1991年底: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均下降10%以上199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下降了近20%,大部分工厂“只休克不治疗”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成功,但在波兰和俄罗斯失败,原因主要在于:实施休克疗法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玻利维亚政治环境稳定;波、俄政治动荡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同玻利维亚的通胀与外债有关;波、俄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实施休克疗法的外部环境不一玻利维亚改革时的国际环境稳定;波、俄改革时经互会走向解体,销售无市场、原料无来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若干问题私有化问题放开物价问题改革金
13、融、贸易体制问题私有化问题定义:私有化是指资产和服务功能有公共所有或公共控制转向私人所有或私人控制;产权由国有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与私有化联系在一起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是私有化私有化的方式:1.公开出售企业资产评估,资产股份化,拍卖、招标等私有化初期,最佳选择2.凭证私有化无偿分配认股权证,转让或行使认股权证3.职工持股制度职工按优惠条件购买企业股份提高职工积极性;低估企业资产、少分股息放开物价问题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认为:放开物价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手段放开物价可以消除国家对价格的垄断,恢复价格在经济中的应有作用,成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前提价格能
14、够成为市场上的信号,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并指引资源的生产和分配放开物价问题放开物价的特点1.匈牙利逐步放开、俄、波、捷、保一步放开2.通货膨胀率极高,直至90年代下半期才开始回落3.物价上涨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4.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放开物价问题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在放开物价的过程中,物价大幅上升,其影响有:1.物价上涨使人们的购买欲受到抑制2.大部分国家陷入了物价上涨和经济大幅滑落的恶性循环中(垄断企业维持高价限产、普通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而限产)3.通货膨胀导致国民财富再分配4.物价上涨使得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5.滋生了轻货币重实物的观点,组织了市场的正常发育,容易由商品经济退步到自然
15、经济改革金融体制问题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特点如下:1.金融转型基本完成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分离;银行部门私有化2.金融业结构相近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保险、基金比重低)3.银行业外资参与程度较高有助于提高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依存度过高4.金融监管水平较高最低资本额、资本充足率、许可证管理、国际会计准则改革贸易体制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和中东欧国家主要在经互会(CMEA)的框架下开展贸易经互会解体后,贸易自由化和加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成为转型国家的选择中东欧国家加入WTO1995年: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20世纪90年代后期:保加利
16、亚、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2003年:马其顿独联体国家加入WTO1998年:吉尔吉斯斯坦21世纪:初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2012年:俄罗斯向市场过渡的路径选择激进式改革:认为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必须一揽子付诸实施,越快越好。其中心任务是创造同市场经济理想模式联接在一起的条件,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破坏旧体制,追求改革速度,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系,希望能一步到位向市场过渡的路径选择渐进式改革:认为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并不可取,抛弃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的、逐渐的过程,并伴随着私有部门的发展。渐进式改革是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的逐渐推进改革并最终达到改革目标。其理论重点在于,转轨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强调生产的稳定,承认现存组织在持续运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和经济因素的作用。渐进式改革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不刻意追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