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849043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般的凯恩斯主总供给模型:一般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义宏观经济模型 在上一章的总需求分析中,假定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假定价格水平不变,从而也就没有分析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以及价格水平的决定。但是,在现实中,总供给总是有限的,价格水平也总是在变动。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则要把总需求分析和总供给分析结合起来,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第一节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一、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1、总需求曲线的定义、总需求曲线的定义:总需求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

2、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2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AD曲线可以从ISLM模型中直接推导出来。(如图如图8.23,211页页)。AD曲线由ISLM模型直接推导而得,显然,AD曲线上的任一点都是ISLM模型中的均衡点,均具有总收入=总支出、L=MS 的均衡性质。总需求函数的数学方程,也可以通过IS和LM方程联立的方式求得。(211页,公式8.40)。3 3、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原因的另外一种解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原因的另外一种解释 AD曲线向下倾斜,也可以用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和开放替代效应三个因素解释(167168页页)。注意:此处的解释侧重于消费需求的变化。前一种解释则侧

3、重于投资需求的变化。实际上,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解释AD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预期。预期会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导致总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168页页)。(2)政府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使AD曲线移动。(如图图8.24,a,b所示,168169页页).(3)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对本国AD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汇率和外国收入的变动上。第二节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一、总供给曲线的形状1、总供给曲线的定义、总供给曲线的定义:总供给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

4、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有的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2 2、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凯恩斯区间线段a中AS为一水平线,它反映了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情况。由于存在大量的非自愿性失业和闲置的生产能力,厂商可以在现行的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其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也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他们愿意供应任意被需求的数量。而且,AD增加带来产量增加,却不会出现价格上升。这是凯恩斯在其通论中描述是情况,所以常常把线段a称为凯恩斯区间,这种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总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供给

5、曲线”。古典区间线段c反映了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形。古典经济学主张总供给决定论,认为总产量决定于生产函数和工资率,而工资和价格的弹性总是能够使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上升),总供给已无法增加,此时,P只影响名义产值而与实际产量无关。因而AS是完全无弹性的垂直线。长期中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此,这种垂直的AS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线段c被成为“古典区间”。中间区间线段b是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时的情形,它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动的。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充分就业前,AD的增加会造成P的某些上升,因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和货

6、币工资刚性的存在,会使成本上升。离充分就业前的水平越近,货币工资上升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迅速下降的趋势相结合,必然使工资成本的上升带动物价水平的迅速上升。这是短期中存在的情形。这种向右上方倾斜的AS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又因为它介于两种极端的情形之间而被称为“中间区间。”3 3、不同供给假定下、不同供给假定下ADAD变动对变动对Y Y和和P P的影响的影响 在凯恩斯区间,AD的变动不会引起P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将会带来均衡Y的增加。在古典区间,AD变动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实际Y的变化。故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增

7、加实际产量,也就是说,财政政策的挤占效应等于1。在中间区间,AD的变动会引起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方向变动。此时,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促进Y的增长,但存在着“挤占效应”的作用。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长期AS主要受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的拥有量增加以及它们的质量的改善都会促使AS增加;反之,则相反。(“移动”是因为既定的资源条件发生了变化)。长期AS的增加意味着AS的增加(如图图7、6,a,所示,所示,136页页)。长期总供给是短期总供给的基础,在长期中(从长期来看),两者应该相

8、等。2 2、短期、短期ASAS的移动的移动 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资源状况)的影响。(图图7、6,b)。第三节第三节 ADASADAS模型和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模型和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 一、总需求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把上述的AD曲线和AS曲线置于同一坐标图中来说明国民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决定的模型,就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图中,由AD和AS曲线交点所决定的位置,就是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这一均衡状态表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二、短期均衡与经济波动二、短期均衡与经济波动 1、短期均衡及其类型、短期均衡及其类型短期均衡时(如如图图7、7,138页页),社会所

9、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正好等于这个社会能够提供的总供给量。但这个均衡点不一定是在LAS曲线上,即它不一定是长期均衡点,从而不一定是资源充分利用时的均衡点。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有三种类型:(1)失业均衡:指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图图7、8,a,138页页)。此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失业率大于自然失业率。(2)充分就业均衡:指短期均衡产量正好等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上图图b)。此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3)超充分就业均衡:指短期均衡产量大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上图图c)。此时,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资源的超充分利用表现为工人加班加点和生产设

10、备的过度使用等。2 2、经济波动、经济波动 周期经济波动实际上短期均衡不断地、有规律地偏离长期潜在均衡的过程,而二者的偏离程度则反映了周期经济波动的幅度。(139页倒数第页倒数第2段段)。三、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三、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 1、总需求冲击、总需求冲击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可以导致AD的变化,并可能使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如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的变化)增加(如图7、9),将促使短期均衡转向超充分就业均衡,但最终会调整到长期均衡状态。可见,短期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总需求量的变化)会造成实际产量的变动。但在长期中,它不可能改变一个国家潜在的长期总产量,潜在总产

11、量的变动取决于技术、人口和资本存量等实际因素。以上分析揭示:正向的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内不能改变社会的潜在产量,而只会提高价格水平、引发通货膨胀(P0 P1)。2 2、总供给冲击、总供给冲击 总供给冲击是造成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的另一因素。短期总供给主要是受工资和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如石油冲击(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AS曲线左移(如图如图7、10,a,142页,页,A点到B点,出现了“滞胀”的局面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止并存)。对付“滞胀”可以有两种选择:(1)保持AD不变,让市场机制调节,但经济将会面临一段较长时期的经济衰退。(图图7、10,a,)。(2)扩大总需求(如图图7、10,b,)。经济由B点 C点,可以避免经济长期衰退的痛苦,但此举必须以承受通货膨胀为代价,即P0 P1。具体的政策选择,取决于政府的目标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