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加快茶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关于加快茶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调研报告:关于加快茶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1966年,区的前身日照县“南茶北引”获得成功,实现了我国种茶区域的重大突破。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全区茶叶基地规模稳步扩大,品牌质量不断提升,特色优势日益凸显,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茶产业基本现状(一)基地概况。截止2016年底,全区茶园面积10.9万亩,茶叶产量6300吨,产值15.9亿元。全区茶园分布于9处镇街道278个村,其中后村镇3.7万亩、南湖镇2.4万亩、河山镇1.1万亩、西湖镇1.1万亩、三庄镇0.9万亩、日照和香河街道0.8万亩、涛雒镇0.4万亩、陈疃镇0.4万亩,培
2、育了后村镇幸福岭流域万亩茶园片、南湖镇许家庵等茶叶专业镇和专业村。瑜山茶场争创为国家级(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基地,盛世共青、马陵春等5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另有市级生态高效示范茶园9处。我区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国家有机绿茶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全国特色农业(绿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省级农业(茶叶)科技示范园区”。(二)企业状况。据工商部门统计,全区现有茶叶企业195家、茶叶合作社157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各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18家,市级清洁化生产示范企业4家,拥有“SC
3、(或QS)”认证企业31家。(三)品牌情况。全区茶产品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枚,山东著名商标5枚,山东名牌产品1个,“三品”认证产品21个。其中,由我区申报注册的“日照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49.87亿元,跻身全国茶叶区域品牌50强。二、制约因素分析(一)茶叶基地分布不均衡,集约化程度低。一方面,镇街道之间在茶叶基地发展上不平衡,后村、南湖2镇茶园面积占全区的56%,西部乡镇虽有适宜种茶土地,但受茶叶企业少、农民认识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制约了茶叶基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80%以上的茶园为分户种植管理,茶叶片区存在“茬花地”,影响了茶叶基地的集约化、区域化和规模化
4、水平。(二)新型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品牌化程度低。我区茶叶加工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年加工能力过万斤的企业不足10%,茶叶机械化加工水平低。部分茶叶企业为“家族式”管理运作,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现状,不舍得加大投入、扩大生产加工规模。“日照绿茶”区域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知名企业品牌较少。(三)茶园配套不够完善,生态化程度不高。在基地配套方面,茶园道路建设质量和管护水平不高,与承载旅游观光功能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园内防护林、行道树、观光树配套不够完善,与生态茶园标准要求差距较大;茶叶机械化、肥水一体化设施配套亟待加强。三、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茶业发展的建议(一)高端化培育茶
5、叶品牌。一是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日照绿茶“母子品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大力推行母品牌(日照绿茶)+子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运作模式,主打日照绿茶大品牌,放大品牌综合效应。二是鼓励引导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等名牌商标,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和“SC”认证,鼓励企业参加“中茶杯”、“国饮杯”、“日照杯”等各级茶叶质量评比活动,扩大茶叶知名品牌群体。三是利用有影响力的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通过国内外会展、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在茶产区、高速路口、机场、旅游景点等明显位置增设标志牌,多方位宣传茶叶品牌。四是建立公安、农检、农业、工商、质监、食药、茶业等相关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加大鲜叶和干茶抽检力
6、度,完善日照绿茶质量监督追溯平台建设,保障茶杯里的安全。同时,强化茶叶市场综合整治,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日照绿茶”品牌声誉。(二)促进茶业融合化发展。一是茶+旅游业。贯彻落实“旅游富市”战略,结合全区旅游发展规划,打造后村镇茶业旅游观光示范区和沿山海西路、222省道和613省道两侧产业观光带,围绕河山、太阳山、花仙子等重点景区,建设茶旅游观光点,培育林苑茶业、泉山云顶、五洞府、徐家坪乡村嘉年华等涉茶旅游景点,打造融赏茶、采茶、炒茶、品茶、购茶于一体,观光体验、休闲养生、生产生活多功能兼备的茶叶示范基地。二是茶+互联网。充分发挥日照优粮城电子商务平台作用,利用“淘宝网特色中国-
7、日照馆”,扩大茶叶网上销售。鼓励企业在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利用线上线下促销,拓宽营销渠道。三是茶+文化产业。挖掘整理“南茶北引”历史文化,融入太阳文化、黑陶文化以及农民画等地域传统文化,在太阳山风景区、海曲公园等地,设立茶文化博物馆和综合型展示基地,引导企业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茶包装、茶文化产品,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三)打造现代茶叶园区。一是按照“连线连片、规模集约发展”的原则,利用土地“三权分置”政策,采取入股、出租、合作等方式,促进茶园向龙头企业、合作社、种茶大户集中,实现老片扩新片、消灭茬花地,培育一批茶叶基地园区。二是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推进老茶园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推
8、广应用绿色防控、节水灌溉、配方施肥、设施栽培等先进生产技术,建设林苑、海曲九龙湾等一批品种优良化、肥水一体化、环境生态化、防护设施化的标准化基地园区。三是探索建设茶叶集中加工园区的新路子,在重点产茶镇、产茶村和茶园集中区域,规划建设茶叶集中加工园区,吸纳茶叶加工散户,实行集中监管,统一质量标准,提升规模效益。(四)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一是充分利用“三招三引”政策,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兴建大型茶厂和优质茶基地。以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为支撑,打造藏龙湾茶叶核心示范区和山海西路等主干道两侧茶叶区域片。二是加快林苑、维罗娜、马陵春等现有企业扩改建,引导企业更新制茶设备,提升工艺水平,推行清洁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鼓励企业从事茶叶精深加工,实施茶食品、茶饮料、茶用品、茶旅游产品等多门类开发,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茶叶附加值。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实施茶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适度开发红茶等新产品,形成以绿茶为主导、红茶为补充,高、中、低档茶产品协调生产的产品结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