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原理教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开篇:课程内容介绍第一章概论引导案例:“4亿元投资审计教学目标:在简单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审计的定义、主体、分类,结合已经学过的会计知识,分析了解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教学重点:审计产生于发展的基础;主要历史事件;审计的定义及其理解;审计主体及其业务范围;审计的分类;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教学难点:审计的定义及其理解。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讲解。1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一)产生基础概括: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国土为国王所有,而由诸侯经营官厅审计的产生。合伙企业的出现一社会审计的产生;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科技的进步、企、事业单
2、位、行政管理机关规模的扩大内部审计的产生。(二)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审计主体: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第一关系人审计组织或人员注册会计师。审计客体: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审计第二关系人被审计者责任方。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审计第三关系人财产所有者预期使用者。参见图1-1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新中国振兴阶段。西周初期国家财计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地官大司徒
3、系统,掌管财政收入;二是天官冢宰系统,掌管财政支出。天官所属中大夫司会,为计官之长,主天下之大计,分掌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全面核算,然司会又总司审计监督的大权,进行财政收支的审核和监督。周礼中记载:“凡上之用,财用,必考于司会。”即凡帝王所用的开支,也都要司会的检查,可见司会的权力很大。而且还说:“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即司会每旬、每月、每年都要对下级送上来的报告加以考核,以判断每一个地方官吏每月和每年所编制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再由周王据以决定赏罚。这是西周内部审计的形成。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周礼云:“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
4、正日成。而考其治,治以不时举者,以告而诛之”,即年终、月终、旬终的财计报告先由宰夫命令督促各部门官吏整理上报,宰夫就地稽核,发现违法乱纪者,可越级向天官冢宰或周王报告,加以处罚。可见,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官职,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辅佐政务,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掌管弹劾、纠察之权,专司监察全国的民政、财政以及财务审计事项。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上计”,就是皇帝亲自听取和审核各级地方官吏的财政会计报告,以决定赏罚的制度。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御史大夫不仅行使
5、政治、军事监察之权,还行使经济监督之权。但秦汉仍属于初步发展时期。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期。隋开创一代新制,设置比部,掌管国家财计监督,行使审计职权。唐改设三省六部,六部之中,比部审计之权通达国家财经各领域,而且一直下伸到州、县。唐代的比部审查范围极广、项目众多,而且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宋代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对后世中外审计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元明清:虽有发展,但总体上是停滞不前。中华民国: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1914年北洋政府改为审计院,同年颁布了审计法。
6、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也获准成立。国民党政府也于1928年颁布过审计法和实施细则,次年还颁布了审计组织法,注册会计师有审计、协审、稽查等职称。同时,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公商业的发展,民间审计应运而生。1929年公司法的公布及后来关税法、破产法的实施,对职业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自30年代以后,在一些大城市中相继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得到了发展。但因政治不稳,经济发展缓慢,审计工作一直没有长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7、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税监督和货币管理,是通过不定期的会计检查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适应这一需要,我国在1980年恢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财政部颁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政府审计1983年9月成立了我国政府审计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关。1985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11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4年10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审计的地位,2006年作了较大修改。2000年1月8日,审计署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审计基本
8、准则,包括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审计报告处理准则、附则。六章,四十七条。民间审计1980年恢复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1981年1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后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此后在北京成立了中华、中信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他地区也陆续建立。1985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6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间审计的发展进入新阶段。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实施(1993/10/31颁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步入了法制轨道。2006年2月15日,发布新的“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自200
9、7年1月1日施行。内部审计1984年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了审计机构,实行内部审计监督。1985年、1995年、2003年几次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从此内部审计得以蓬勃发展。至自2003年2008年陆续颁布实施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规范了内审工作,内部审计迅速发展。这样,我国形成了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12审计的定义我国“审计”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宋史。从词义解释。“审”为审查,“计”为会计账目,“审计”即审查会计账目。Audit一查账,兼有旁听之意。早期的审计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的,现代审计其鉴证作用则更为
10、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科技学会发表的尽审计概念说明,定义为:“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并提出结论的一种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该定义可以从审计的特征、主体、客体、职能、依据等方面了解掌握。一、审计特征审计的基本特征1.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所在。一审计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2.权威性:
11、源于其独立性和依法执业。源于法律、审计准则等对其的约束。二、审计职能是指审计能够完成任务、发挥作用的内在功能。主要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三、审计作用由审计的职能所决定。是审计实践中履行审计职能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包括:1 .制约性作用一制约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消极因素。2 .建设性作用一通过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与状况的改善与提高。四、审计对象:即审计客体,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具体从范围、内容、载体上分析。五、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包括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两个层次。13审计主体教学方法提示:“一、二”自学提问,“三”讲解。一、政府审计机关和人员1 .政府审计机关的模
12、式?一立法、司法、行政、独立。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强的是立法型。2 .我国是哪种模式?一行政3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分为哪两个层次?(1)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2)地方审计机关,受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1 .内审机构设置的主要几种形式?2 .哪种更能够取得成效?答案:1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3)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或审计委员会领导。2 .从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看,领导层次越高,内部审计工作就越有成效。三、民间审计组织和人员民间
13、审计组织是指依法设立,接受委托从事鉴证业务、咨询等相关服务业务的专业中介组织。在我国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1 .独资会计师事务所/个人会计师事务所由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个人独立开业,承担无限责任。2 .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合伙人组成的合伙组织,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认购会计师事务所股份,并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4 .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最明显的特征是合伙人只需承担有限责任。即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
14、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知识链接:目前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审计业务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出具有关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特殊目的审计业务)鉴证业务4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系统鉴证等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相关服务业务:是非鉴定业务,包括税务服务-注会不能提出任何保证会计服务管理咨询等按照特殊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财务
15、报表特定项目、特定账户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1或特定账户的特定内容;合同遵循情况;、简要财务报表。1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以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目的是增进某一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一般是收集证据f评价f出具报告。涉及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三方关系人。(1) 审计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综合使用审计方法,对所审计的历史财务信息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从正面发表意见。如财务报表审计。合理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高水平保证。一审计业务有限保证:是
16、指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高于审计中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阅后的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保证。一审阅业务绝对保证:100保证。不可能!(2)审阅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主要使用询问和分析程序,对所审阅的历史财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3)其他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除了审计业务和审阅业务以外的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可能提供合理保证或有限保证。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得承办。2 .相关服务业务:是非鉴证业务,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税务服务、会计服务和管理咨询等。相关
17、服务通常不像鉴证业务那样对注册会计师提出独立性要求。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能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因为注册会计师不能给自己的行为做保证。(三)注册会计师自学:1.考试内容?2.执业资格的取得?考试条件:(1)高等专科以上学历;(2)会计或相关专业(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4审计的分类一、基本分类(一)按审计主体分类国家审计V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二)按照审计目的和内容分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二、其他分类1 .按实施的时间不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期中和期末审计。2 .按审计的间隔周期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审计。3 .按范围不同:全面审计、局部审计、专项审计。4
18、 .按执行地点不同:就地审计、报送审计。5 .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不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6 .按审计是否具有强制性:强制(无选择)审计、委托(可选择)审计。7 .从审计工作的有偿性角度:有偿审计、无偿审计。15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教学提示:自学、引导。联系: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区别:产生的基础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职能不同本章重点强调1. 审计产生的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2. 审计的三方关系人是:审计人员、责任方、预期使用者;3. 我国的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产生于西周;民间审计产生于中华民国(最早16世纪意大利);4. 审计的定义;5.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业
19、务;6.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种类: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第二章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引导案例:德勤科龙事件教学目标:在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法律责任。教学重点:执业准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法律责任的认定、类型、对策。教学难点:道德规范要求;法律责任的认定。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讲解。21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本节核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参见图21一、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国家(政府)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二、注册会计师
20、执业准则体系(参见图2-1)(一)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各类业务所应遵循的行业标准。,十准则J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审阅准则包括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1.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明确目标、要素,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第二层次: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1)审计准则:整个业务准则体系的核心。一用来规范注会执行历史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计业务。(2)审阅准则:用来规范注会执行历史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阅业务。(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来
21、规范注会执行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以外的非历史财务信息鉴证业务。2.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除鉴证业务以外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是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执行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业务时应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案例分析“长城事件”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以执业准则为依据,对执业准则的细化、深化、具体化。22审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提示:侧重对条款的解释说明。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并逐渐
22、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一种职业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等所作的基本要求。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职业责任及职业行为的总称。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它从职业道德角度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而不是直接指导执业。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应当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职业
23、道德规范不属于执业准则,它高于执业准则的标准,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时的最高要求。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信原则要求会员应当在所有的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中保持正直和诚实,秉公处事、实事求是。 当会员在执行业务时认为报告、报表、沟通函件或其他信息存在下列情形时,不应再明知的情况下与其发生关联:1. 含有重大虚假或误导性陈述;2. 含有草率提供的陈述或信息;3. 遗漏或掩盖应当包括的信息,而遗漏或掩盖这些信息将产生误导。措施: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二)独立241 .含义独立是指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按照一定之规行事。独立性是指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
24、见、客观认识事实、不偏袒。在执行鉴证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2 .内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规定,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2)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 m. o J. m. o J. m. o . m. o . m. o . m. o . m*.-.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态度已经受到损害。3 .保
25、持独立性的思路:“(1)(4)”4 .对独立性的威胁与防范措施(1)经济利益,包括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2)贷款和担保;(3)商业关系;(4)家庭和个人关系;(5)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6)高级职员与审计客户的长期关联;(7)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8)收费;(9)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三)客观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添加个人的偏见。在确定哪些情况和业务尤其需要遵循客观性的职业道德规范时,应当充分考虑一下因素:1 .会员可能被施加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损害其客观性(如面临解约威胁);2 .在制定准则以识别实质上或形式上可能影响会员客观性的关系时,应体现合理性;3 .应避免那些导致
26、偏见或受到他人影响,从而损害客观性的关系(回避);4 .会员有义务确保参与专业服务的人员遵守客观性原则;5 .会员既不得接受,也不得提供可被合理认为对职业判断或对其业务交往对象产生重大不当影响的礼品或款待,尽量避免使自己专业声誉受损的情况发生。(四)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要求会员应当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之上,以适应当前实务、法律和技术的发展,确保客户或雇用单位能够得到合格的专业服务;同时,在提供专业服务时,会员应当保持应有的关注,遵守职业准则和技术规范,勤勉尽责。1.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员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1)
27、会员应当持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的发展,以保持专业胜任能力。(2) 如果会员在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情况下提供专业服务,就构成了一种欺诈。2.应有的关注要求会员勤勉尽责,按照有关工作要求,认真、全面、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1) 在审计过程中,会员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2) 会员应采取措施以保证在其授权下关注的人员(如聘请的专家)得到适当的培训和督导;(3) 在适当的情况下,会员应当使客户、雇用单位和专业服务的其他使用者了解专业服务的固有局限性(如在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说明“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28、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对文件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如,复印件必须与原件核对。(五)保密1 .含义:要求会员应当对因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而获知的信息予以保密,避免出现下列行为:(1) 除非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允许或要求,在未经适当且特别授权的情况下,向会计师事务所或雇用单位以外的第三方披露由于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获知的涉密信息;(2) 利用因职业关系和商业关系而获知的涉密信息为自己或第三方谋取利益。2 .注意事项:(1) 应警惕无意泄密的可能性,特别是向直系
29、亲属、近亲属以及关系密切的商业伙伴泄密的可能性。(2) 这一保密责任是终身的,不因业务约定的终止而终止。3 .可以披露客户涉密信息的几种情况:(1)法律法规允许披露,并且取得客户或雇用单位的授权;(2)法律法规要求披露,包括为法律诉讼出示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有关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法行为;(3)会员有义务和权力披露且法律法规未予禁止的情况:1)介绍注册会计师协会或监管机构的质量检查;2)答复注册会计师协会或监管机构的询问和调查;3)在法律诉讼程序中维护自身的职业利益;4)遵守执业准则或道德要求。(六)职业行为要求会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发生任何会员已知悉或应当知悉的有损职业声誉的行为。
30、在推介自身和工作时,不应存在下列行为: 1.对其能够提供的服务、拥有的资质以及积累的经验进行夸大宣传; 2.对其他会员的工作进行贬低或比较。三、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威胁的具体情形221 .自身利益威胁:“一”2 .自我评价威胁:“一”3 .过度推介威胁:“一4 .密切关系威胁:“一”5 .外在压力威胁:“一”四、对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防范措施24防范措施是指可以消除威胁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的行动或其他措施。包括:1 .由行业、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规定的防范措施:(1)取得会员资格需要的教育、培训和经验要求;(2)持续职业发展要求;(3)公司治理规定;(4)职业准则;(5)行业或监管机构的监控
31、和惩戒程序;(6)由依法授权的第三方对会员编制的报告、报表、沟通函件或其他信息进行外部复核2 .工作环境中的防范措施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层面(14条内容)和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措施(7条内容)。五、解决职业道德问题的工作思路24“(1)(4)”23审计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法律制裁。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的过程中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一、导致审计人员被起诉的原因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一一一双方的原因审计报告使
32、用者误解 从理论上讲,只有注册会计师自身有过错时,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客户方面的原因错误舞弊违法行为、经营失败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不当决策、意外竞争等)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其极端就是破产。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严勺I普通过失过失1重大过失共同过失、欺诈(一)违约: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义务。如保密协议、时间要求等。(二)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分为普通过失分重大过失 应有的职业谨慎: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33、,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普通过失/一般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如证据收集不充分。 重大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如根本没有按执业准则进行审计,而随意发表审计意(三)欺诈/审计人员舞弊是指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假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其特征为具有不良动机f欺诈与过失的区别所在。 推定欺诈/涉嫌欺诈:是指虽无故意欺诈或坑害他人的动机,但却存在极端或异常的过失。推动欺诈和重大过失往往很难界定。美国很多法院将重大过失解释为推定欺诈,并使推定欺诈和欺诈在法律上成为
34、等效的概念,加大了具有重大过失的审计人员的责任。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开I事责任(一)民事责任注册会计师法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6)行政责任和事责任注册会计师法39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
35、政部门暂停其执行业务或者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事责任。琼民源案: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四、注册会计师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的措施(一)增强执业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生命。(二)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不应为节约成本而不恰当地缩小审计范围、简化审计程序。(三)强化执业质量控制、合理分工、加强监督。五、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一)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守则和执业准则的要求;(二)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三)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四)审慎选择客户;(五)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
36、;(六)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七)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本章重点强调1 .审计准则的框架;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3 .对职业道德的威胁及防范措施;4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认定;5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类型;6 .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第三章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目标引导案例:渝钛白事件教学目标:在了解管理层、治理层、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管理层认定的含义和类别,并对照掌握审计目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管理层认定。教学难点:管理层认定的类别及含义。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讲解。31管理层的责任、治理层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37、、治理层的责任”是指其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一、管理层的责任 管理层: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 管理层的责任是在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其具体工作由管理层领导下的会计部门承担。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4 .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二、治理层的责任 治理层:是指对企业战略方向和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职责负有监督责任的组织和人员。 治理层的责任是监督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过程。 治理层对财务报告过程的
38、监督职责主要有:1 .审核或监督企业的重大会计政策。2.审核或监督企业财务报告和披露程序、审核或监督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3.组织和领导企业内部审计、审核和批准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披露。4.聘任和解聘负责企业外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并与其进行沟通等。三、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四、管理层、治理层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之间的关系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编制财务报表一般是管理层的责任,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披露过程,治理层负有监督职责。 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能够发现
39、,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32管理层认定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认定对审计的作用是:注会通过认定推出具体审计目标,进而设计和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一、管理层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分析例题二、管理层认定的类别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类别: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类别: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与列报相关的认定类别: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
40、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类别1 .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本单位有关。2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 .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 .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就是将易混淆的交易、事项区分开来。(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类别1 .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 .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本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本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记录,
41、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与列报相关的认定类别1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本单位有关。2 .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 .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33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审计主体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国家审计目标: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内部审计目标: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侧重于效益性。、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通过执行审计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
42、计意见。侧重提高信2一、审计总目标 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但审计意见本身并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二、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必须根据审计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来确定。学习方法提示:对照管理层认定进行比较学习。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应考虑的基本因素:“(1)(3)”本章重点强调1.管理层、治理层、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及相互关系;2.管理层认定的含义;3.
43、管理层认定的类别;4.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5.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具体目标。第四章审计方法与审计范围引导案例:银广夏事件教学目标:了解审计模式的发展,掌握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理解各种审计组织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掌握审计程序的内容和操作、审计范围的内容和确定依据。教学重点:审计程序。教学难点:审计范围的理解。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审计方法:是指为了达到审计目的,完成审计任务,在审计过程中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措施、技术与手段。审计方法一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着。41审计模式审计方法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种模式:账项基础审计f制度基础审计f风险导向审计重点掌握: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审
44、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又检查风险。f第七章将专门介绍。42审计组织方法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报表项目法和业务循环法学习方法提示:对比掌握概念、优缺点、适用范围。43审计程序重点掌握:8类审计程序的含义、适用范围、目的。一、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 目的: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检查记录或文件可提供可靠程度不同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二、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 适用范围:P54 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
45、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在某些情况下,它还是评价资产状况和质量的一种有用方法,但要验证存在的资产确实为客户所有,仅靠检查实物证据是不够的,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也没有能力准确判断资产的质量状况。三、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突击、多次) 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监盘是一种复核程序,是观察程序和检查程序(记录、文件、有形资产)的结合运用。 它不能取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定期盘点存货。四、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其获得的证据不能作为结论性证据,但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审计线索。五、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分为:J积极式函证:必须回函;消极式函证:只有不符时回函 函证内容:(1)(12) 函证时间:资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间。六、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七、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