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考化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中考化学复习资料.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成分和作用知识网络空气成分的研究,普利斯特里舍勒、拉瓦锡空气.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01:21%、t:78%、稀有气体10.94%()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为0.03%、我们学了什么1.空气(1)空气的成分r性质: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很难和其它物质反应。(2)氮气、用途:充氮包装,保存食品;作保护气。性质: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通电时 (3)稀有气体,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用途:作焊接保护气、用与寛虹灯和激光技术。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1)空气的污染源: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含硫化合物氧化硫/ 一. )含碳化合物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
2、汚染物:含氮化合物氧化氮等氮氧化合物I含氯化合物一氟利昂制冷剂等颗粒状污染物烟、雾、粉尘、铅颗粒等。(2)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地球温度越来越高,继而带来了一系 列影响,如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将被淹没人类将面临失去生存家园的危 机;酸雨频频,“空中死神”扼杀了植物,使湖水变酸,鱼虾死亡,建筑物遭受腐蚀;臭氧 层出现空洞,紫外线毫无阻挡地倾泻到地球表面,人和动物因此而患皮肤癌、白内障等多 种疾病.(3)保护好大气环境关心大气质量,用无氣制品,改变燃烧结构,改进艺和燃烧方法,增加脱硫除尘设备,汽车改用无铅汽油:充 分利用核能、氢能、太阳能、风能、水力、地
3、热等能源植树造林,净化空气。二、中考考什么1 . 了解空气的成分,会用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2 .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三、这些容易错【例1】某兴趣小组的儿位同学经合作学习 们所设计的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 分数,步骤如下: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中 的红磷;燃烧完毕打开夹子。实验完 毕后发现测定的空气体积分数低于21%, 试分析可能由哪儿种原因形成的,【解析】:本题是一道“由果索因”的逆向思维的试题,逆向思维在化学上对培养学 生观察实验,从实验原理上分析误差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数实验失败原因时,必须思考全面、由果索因、合情
4、合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广口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 压作用下,水进入广口瓶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水进入广口瓶的多少取决于瓶内压强减小的程度,而影响压强的原因有:(1)装置 的气密性(2)消耗氧气的量(3)温度。此外还应分析导管中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解答】:原因:(1)装置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进入广口瓶(2)红磷不足,瓶内 氧气未反应完(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夹子(4)弹簧夹到烧杯的一段导管未注满水,使 导管内空气进入瓶内而占据了一定体积。【例2】卜.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煤燃烧产生的烟汽车 排放的尾气化工厂排放的废
5、气石油燃烧产生的气体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A.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污染,解题的关键要弄清空气污染的原因.空气的污 染包括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气体污染主要指二氧化硫、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气体对空气的污染.题中的项都含有有害气体,而动植物呼吸排出的 二氧化碳和氧气,不是有害气体,无污染.【解答】:选A【例3】据报道,目前些省市对查获的些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 “绿色销毁”.所 谓绿色销毁是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焚烧的做法,而代之以碾压、化浆、回 收再利用的销毁办法.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解析】:矿物燃烧能够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很大危害:采用 “绿色销
6、毁”的办法,不但避免了污染,还充分利用了资源.【解答】:避免因焚烧造成污染、避免浪费、充分利用资源等四、动动手、动动脑、选择题1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随意丢弃废 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 氧化物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A.B.C.D.2 .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标准不会产生影响的是()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物52IIII二氧化硫7二氧化氮24A,焚烧垃圾B.使用含磷洗衣粉C.汽车
7、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作为燃料3 .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一氧化碳排入大 气中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姪排入大气中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层d.使人中毒A.一dB.aC.cD. (4)b4 .空气的成分是: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5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还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是有害的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但对人体有害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去,只留下氧气,更对人类有利D,空气是有
8、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 极其重要的6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原因是:浪费资源容 易发生火灾产生强大噪音,破坏城市安宁产生大量烟气严重污染空气 容易发生炸伤事故,请你按照其重要性的大小,判断排列正确的是()A.B.C.D.7 .从环境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顿市容,拆除无轨电车空中的电缆和有轨电车的轨道,改用烧汽油和柴油汽车8 .为了促进生产发展,推广城市居民购买私人汽车,限制自行车的行驶C,控制和减少小型汽车、私人用车和出租车的数量,发展公共交通事业D,控制和减少燃油汽车的发展,发展电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使用9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
9、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考,在空气质量报告中, 一般不涉及()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氧化合物D可吸入颗粒10 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中填充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D空气10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 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关闭所有化工厂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料C提高污水处理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二、填空题11.空气成分主要有、 、以及其 他。按各种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计算,分别约为%、 %, %,%以及%1 2.稀有气体是 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 与
10、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 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 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14. 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 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有0. 0064kg/m的差异,他没有放过这差异, 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氨 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氣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瑞利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是纯净物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瑞利发现,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的密度1
11、5防治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项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大的课 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和颁布了 系列有关防治空气污染 的法规,根据法规的要求,工厂的废气必须 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方能向空气中排放;实行煤炭综合利用,减小 大力发展、改变!推广使用,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大力改善周围环境等。三、简答题16.在个锥形瓶里放一段镁带,点燃镁带,用塞子将瓶口塞紧,等镁带燃 烧后并冷却,开启瓶塞非常费劲。1 7.将一只老鼠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内,过一段时间,老鼠就会死亡。四实验探究1 8 使适量的磷和木炭在等容积的A、B两瓶中同时燃烧.如上图所示.试 回答:(1)待磷、木炭完全燃烧后
12、,A、B瓶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发生上述 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燃烧实验能验证哪些结论?1 9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的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北京197TSPIII天津157TSPIII上海90NOxII重庆201SOxIV南京87TSPII济南169TSPIII武汉92TSP11海口28I注:TSP一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1)最需耍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和运用初步净化的生活用水供给大型人工喷泉、瀑布等措施改善城市环境的是;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为减少酸雨的产生,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填序号)对煤等燃料运用脱硫技术广泛开
13、发太阳能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全面实行用燃气代替燃煤大面积改良酸化的土壤和水源(2 )假设你是政府部门的一位环保官员,你有哪些整改措施:知识归纳氣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铁+氧气史空氧化核与金属反応铁+氧气场四氧化三铁铝+辄气”辄化铝性质化学性质碳+氧气史经二眞化碳与非金属反应硫X.氯气毎二氧化破点燃磷+氮气处方五實化二磷与某些化合物反应甲烷+氣气二氧化碳+水、石蛉+气气丝二釈化碳+水I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收集、验满、放置 制法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气焊气割剧烈氧化液氯炸药,一 助燃(放热)gq,火箭推动剂用途a ,(病人缓慢乳化.潜水
14、员 卜呼吸登山运动员I一、我们学了什么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种常见的氧化剂,它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是种化学 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金属、非金属,某些化 合物等)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2)部分物质在空气和氣气中反应现象对比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化学方程式木炭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气体C+O2=CO28+2=82硫磺有隐约可见的淡蓝 色火焰,生成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铝灼成红热,离火变玲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2A1+302=2A1203二氧气的制法(1)氧气的制法有很多种,若耍得到大量的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
15、工业制法,业制氧气的原理如下:196氮气氧气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蒸发液态空气时,氮气先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氣气.在整个过程中,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因此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2H202=2氏0+。2 t2KC!O3=2KC1+3O2 t2KMnO4=K2MnO4+MnO2+O2 t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注意: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操作步骤组装仪器一检查装置气密性一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固定装置一加热 收集氧气一(排水法收集时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检验和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向上排空
16、气法收集时),木条复燃,说明氧气 已经收集满。二、中考考什么1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性、 氧化性)及氧气支持燃烧时所发生的现象,会运用知识。2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装置、检验方法,与工业上制取氧气方法 的本质区别,会书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会判断制取氧气装置的正 误,会判断有关催化剂命题的正误。三、这些容易错例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反应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在任何状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分析:此题涉及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现象等
17、问题,考查面较广. A、D、C考査学生的识记能力,很明显,A、D是正确的,氧气在183c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c时变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故C不正确.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肯定属于“物质跟氧的反应”这个范畴,故是氧化反应.答案:C例2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能除去氧气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 成分的是A.碳B.硫C.磷D.蜡烛分析: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和蜡烛燃烧后分别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蒸气也都是气体,只有磷燃烧后的生成物为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若选项中有铁,也不能选铁,因为铁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而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不能除去氧气,所以还要选磷.答案:C例3质量、浓度都相等的两
18、份过氧化氢溶液,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镒,b中不加二氧化镒,分别同时加热,下列图像表示放出氧气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图25解:转折点的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的氧气量的多少,横坐标的意义是指时 间,综合题目的内容,转折点表示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所需的时间.因为氧 化镒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说明a比b完全分解的时间要短,所以A项 错;又因为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最终产量,所以B项错,a中加催 化剂二氧化镒,不需加热即可以放出氧气,而b中不加催化剂,需要等到微热 之后才能分解放出氧气,a、b不是同时分解,所以C也错.答案:选D点拨:就知识内容而言,本题全面考査了催化剂
19、的性质,要求同学们对催 化剂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就试题的形式而言,是较典型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化 学问题,即用坐标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物质量的变化,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曲线的转折点,即研究曲线转折点所表示的化学意义.例4 图26是实验室用KMnOK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图中 错误之处,能造成哪些后果?图26答:(1)药品堆积在试管底部,不利于均匀加热和增大受热面积,药品 应平铺在试管底部.(2)铁夹夹在试管中间,不利于均匀加热,易炸裂试管,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3)试管口向上倾斜,易使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4)试管内导管太长,不利于气体的排出,导管露出橡皮塞12mm
20、即 可.(5)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高钵酸钾粉末易随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并能 使水槽中的水变红,应在试管口塞团棉花.点拨:本题主要考査了制取氧气实验的装置图,易错的是错误之处找得不 全,表述不准确,因此,我们在做此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审题,表达要准确、规范四、动动手、动动脑、选择题1 .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白烟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硫B.氧化镁C,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2 .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又能产生白烟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3 .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 是()A.碳发出白
21、光 化合反应B.硫微略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4 .某同学归纳氧气的主要用途有: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等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在炼钢铁中,进行富氧鼓气,提高炉温,加速 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化学业上主要用于制取蒸储水;使 乙快燃烧产生高温的氧快焰,用于焊接或者割断金属;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 验中常用做氧化剂;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使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能推 动火箭前进,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B.C.D.5 .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硫B.木炭C.红磷D.铁也6 .下列四种变化中,有
22、一种与其他三种变化本质不同的是()A.燃烧B.氧化C,分解D.熔化7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C.加热高镒酸钾D.分离液态空气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氧气,所以加热时能放出氧气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镒发生化合反应放出氧气C.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入二氧化镒,无法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D.二氧化镒可以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放出氧气9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能使任何物质间都发生化学反应10.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23、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11,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12 .在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将高镒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 ,固定在铁架台上开始收集氧气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在水槽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13 .下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气等用途。
2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并在装置盛放约半瓶蒸馀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1. 一A. B管连接供氧钢瓶B. B管连接病人吸氧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14 .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以下几种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气体性质、ABCD标准状况下密度(g/L)0. 7711. 4290. 0891. 997水中的溶解性易溶不易溶难溶能溶15 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 称为硫化炭(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殿与
25、二氧化硫的结构相似,但能在 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誤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歩可做灭火剂B相同条件下硫化段的密度比空气大C硫化族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是C02和S02D硫化後是酸性氧化物二、填空题16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 或加热 的方法制取氧气。17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待没有气泡产生时,试 管内的固体剩余物是 改为高镒酸钾制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有 两个反应的固体剩余物中都有,但它在两个反应中的作用不样,在过氧化氢的反应中,它 是;在高镒酸钾的加热反应中,它 是。18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A.物理变化B.物理性质C.化学变化D.化学
26、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183c时变成了淡蓝色的液体;它能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9 .用珀竭钳夹住镁带在酒精灯上一时,镁带,发出.白磷在空 气中会,细铁丝在氧气中会剧烈,人的呼吸作用包含,某些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剧 的时候,常会发生,没有经过 的木炭放在氧气中不会.上述填空用以下序号填写.燃烧点燃自燃爆炸火星四射缓慢氧化加热耀眼白光20 .实验室只有少量的高镒酸和足量的氯酸钾,为了迅速获得氧气,可采用的 方法是,因为.有关化学方程 式表示为.21 .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镒,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明显改变,但反应前后 二氧化镒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则二氧化
27、镒对双氧水的分解起了 作用,是剂.22 .实验室为了得到纯净的氧气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 制取和收集这两种气体的过程中,有两项主要的操作是相同的,即:,.23 .实验装置如图113,甲、乙两个集气瓶用导管连接,玻璃管A的下端系只气球.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三、实验题24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小,极难溶于水中,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若用此法制取甲烷气体,(1)需要的主要仪为. (2)操作步骤与 相似.(3)收集甲烷时,可采用或 收集.25. (1)在
28、你学过的化学实验中,采用如图1-14所示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 验?写出两个具体的实验名称.2)保持图1-14装置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不变,稍做改动,还可以做哪些实验?写出改动方法和对应实验的名称.26.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实验室制取氨气,常采用加热氯化钱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氨气是一种 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制取氮肥的种基本原料.试回答:(1)实验室制取氨气可用到的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量筒;集气瓶;水槽;导管;漏斗;天平;药品.下列选择正确的一组是A.B.C.D.(2)收集氨气的方法是,原因是三、简答题27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鉴别分别装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29、的三瓶无色气体?28 .如何除去氧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杂质?29 .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杂质?四推断题H的溶液在空30.在下列转化关系中,生成物E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气中久置变浑浊,在反应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回则图中E为, H的溶液为,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五、计算题(4分)31 .将a克氯酸钾与1克二氧化镒混合充分加热,最终可得1 0克氧气。已 知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 . 4 2 9克/升.计算:(1)固体残留物中二氧化镒的质量(2 )在标准状况下所得氧气多少升?六开放探究题2003年,武汉市政府坚决取缔“正三轮”(俗称“电麻木”)
30、,原因之一是正 三轮”产生的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关专家介绍,每辆正三 轮产生的尾气远远超过小汽车的排放量。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机动车尾气是由汽油等燃料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产生 的含有CO2、COSO2、氮的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固体颗粒等物质。由 此,该同学推测:汽油中有碳以及少量氮、硫等物质,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发生 了如下化学反应2C+O2=2CO (不完全燃烧)C+O2=CO2 (完全燃烧)S+O2=SO2(1)该同学的推测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2)请提出一条用化学手段治理汽车尾气的合理化建议一、我们学了什么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种无色、能溶于
31、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冷却时可变为雪花状固体,这 种固体通常称为“干冰”.2化学性质:(1). 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来灭火.(2),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CO2+ H2O = H2C03,H2CO3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HzCOlCO十H?0(3).二氧化碳可与石灰水反应C a (OH) 2+C02=C a C O;! I +H2O此反应灵敏,常用来检验或鉴定CO?,但吸收CO最好用强碱(如:N a OH)溶液.3用途:(1)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与制造汽水、纯碱、化肥等。
32、(2) “干冰”用与人工降雨。(3)液态二氧化碳用与灭火。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CO,既不能燃烧,也不能 支持燃烧,而且密度又比空气大,能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常用灭火器种类: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液态CO灭火器.(4)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 .反应原理: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起反应制得.C a C 0.,+ 2H Cl= C a C 12+ C02 t 十 H20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1气体,使制得的CO不纯.不能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反应生成的CaSO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 石灰石)表面,使反应难以进行.
33、不能直接用C a CQ,粉末,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适宜实验室制取气体.(2) .反应装置:前面已学过了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实验 设计思路,由于实验室制CO为“固十液”不加热型,因此,其发生装 置与制H相同.(3)收集方法:因为CO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一般采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4)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已收集满.5疑难问题解析(1) .干冰与冰是不同的物质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可升华;而冰是固态的水,不能升华.(2) .气体的检验方法实验室里检验气体应按:“ 操作二现象三结论”的顺序.如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检验:实验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带火星的
34、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是二氧化碳(3) .二氧化碳有毒吗?无毒.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人体的生命活动中产生二氧化碳,它在自然 界中的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对人体有 害,达到10%,会使人窒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二氧化碳是污染物,它的过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最显著的是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中考考什么1二氧化碳的性质;灵活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分 析其用途。2会根据化学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等问题。3二氧化碳的检验。4 会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般思路和方法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5、的反 应原理、仪器组装、集气方法、验满方法和检验方法。这些容易错例1为区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种无色气体,可采用下列方法中 的()A,加入水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木条实验分析: 本题实际上是要求用种方法区别四种气体.(A)无法区别;(B) (只能找出C02;只有(D)才能将四种气体都区别开来,一因为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 更旺,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在二氧化碳中熄灭,而氢气则可被点燃. 解答选(D)例2将二氧化碳依次通过图53装置,写出A、B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 论:A处,.B处,.图53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与水
36、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故使蜡烛熄灭.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使下层蜡烛先熄灭.答案:A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B处:下层 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例3如图5 - 8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曲BCD图5-8(1 )指出图中的错误,并说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2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 B中N a HCQ,溶液的作用是,能否换成N a 0 H溶液 (填能或不能):C中浓H2s04的作用是.(4 ) B、C顺序能否交
37、换.分析:B、C均为洗气装置,气体顺利流动,导管要“长进短出”,显然C有错误.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其导管均应插入集气瓶底部,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排出,D有错误.除杂质时,主要物质不能与洗气瓶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用 N a 0 H (2N a 0 H + C02=NaC02+ H20) . B、C顺序不能变,否则除去水蒸气的气体通过B时又会带来水蒸气。解答:(1 ) C中导管没按“长进短出”装配,气体无法流动,D中导管末 插入集气瓶底部,不便空气排出,难以收集满纯净的C02.(2) C aC03+ 2H Cl= C a Cl2+C02 + H,0(3 )除少量H Cl气体;不能.除水蒸气(4 )不
38、能例4图5?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1)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2)装置A中物质的名称是 和.(3)装置B用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B中应装入的溶液是,实验现象是.A B C D图57(4)装置C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在装置D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和,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来.分析:本题全面地考查了 C02的实验室制法及CO的性质.在发生装置中有处错误:长颈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上,这样生成的C02有一部分从长颈漏斗逸出.C02与HzO反应生成比CO3, 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B瓶中应装入石蕊试液.将CO通入
39、澄清石灰水中,CO与Ca(0H”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0:);又由于CO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可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利用CO的这两条性质,将CO,放在燃烧的物体上面,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1)长颈漏斗的下端没伸入液面以下(2)稀盐酸 石灰石(或大理石)(3)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4)变浑浊 C02+Ca (OH) 2=CaC0:1 I + HQ(5)下层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灭火例5某纯净气体依次通过图5 4装置时,可看到如下现象:A瓶中紫色 石蕊试液变红,B管中黑色炭粉逐渐减少,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 该气体的名称,写出A、B
40、、C各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图5 - 4分析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有多种,如HC1、C02, SO等,但又能与碳反应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就只有C02.解答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各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C02+ H2OH2c:,高温B.COz +2C 0C. C02 十 C a (OH) 2C a C03 I + H2O这些容易错 、选择题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器生锈B.用自来水制蒸饵水C,空气液化制氧气D.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2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变成
41、“干冰”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3 .鉴定CO气体常用()A.燃着的木条B.澄清石灰水 C.水D .紫色石蕊试液。4 .下列有关CO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有可燃性B,能溶于水,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C,溶于水、水溶液有酸性,有毒D.难溶于水,无毒,有可燃性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可提高农作物产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汽水是将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在水里制成的D,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属于氧化物6 .大气中CO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A.破坏臭氧层B
42、 .产生温室效应C.产生酸雨D ,毒害农作物7 .下列药品中,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时都用不到的是( )B,稀硫酸A.二氧化镒C.大理石D.硫酸铜)。8 .下列各组仪器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集气瓶,导气管,酒精灯,长颈漏斗,量筒,广口瓶,试 管,水槽,带12个孔的胶塞,燃烧匙。A.BC.D.9 .下列各组气体中,都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B.氢气、氮气C,二氧化碳、氨气D,氧气、氢气10 .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份充分燉烧,它们所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A. 样多B.充分燉烧生成的CO 2多C.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2多D.很难确定1
43、 1.为了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份含有碳酸根离子,向鸡蛋壳上滴加的药品是(A )A.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 C.石蕊试液D.硫酸溶液12 .质量相同的C aC03, Na0:,、K0:,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 (B )A.样多B.CaCOs最多C. NazCO:,最多 D.K2c03最多13 .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 是(C )A.加热 B.用砂子擦洗C.加稀盐酸浸洗D.加碳酸浸洗1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表示为:C02+ H20 f淀粉+0z由此判断生成的淀粉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 )A.碳、氢、氧元素B.碳、氧元素C.碳、氢元素D.氢、氧元素1 5下表列出了儿种常见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其中既能用排水法乂能用向下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空1甲烷二氧 化硫公氯化 氢0 1 0 1K P a时的密 度(g / L)1.290. 722.860. 771.632 0 C、1 01 kPa 1 体 积水中溶解气 体的体积0. 033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