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文化常识500题.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835158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217 大小:21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中语文文化常识50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7页
2021年高中语文文化常识50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中语文文化常识5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中语文文化常识500题.docx(2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高中语文文化常识500题单选题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 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 平民按 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 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答案:C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2、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卜筮,指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B、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分三等:中二千石,月得百八十斛;二千石, 月得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得百斛。东汉二千石称“真二千石”。后因称郎将、 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C、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也可指官名,还可指众儿。文中 “诸子”指官名。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 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 空为三公。解析:“诸子”在文中指“他的儿子们”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3、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C、编户是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D、践昨,践为履之意,昨指主人阶位,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答案:A解析:五经,是儒家诗书礼乐春秋的合称4 . (2014年全国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4、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答案:B解析:根据上文孝敬皇帝不曾继位可知,“南面”应该是皇帝继位的意思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卜筮,指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B、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分三等:中二千石,月得百八十斛;二千石, 月得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得百斛。东汉二千石称“真二千石”。后因称郎将、 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C、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也可指官名,还可指众儿。文中 “诸子”指官名。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以太师、太傅、太

5、保 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 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 空为三公。答案:C解析:“诸子”在文中指“他的儿子们”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唐朝皇帝李渊的庙号,庙号是对古代君主 诸侯 大臣、后妃等有一 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B、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 也代指封建王朝。C、起复,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又被朝 廷重新起用,叫做“起复”,类似的说法还有“夺情”。D、春秋,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史修 订而成。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典籍,

6、被列为“五经”之一。答案:A解析:“古代君主、诸侯 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是 谥号,而非“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授,是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专用术语,文中是“委任” “任命”的意思。B、殿试,由皇帝认定的博学之士主持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C、通判,是官职名,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而设“通判” 一职。D、谥,是指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给予的带有褒贬善恶意 义的称号。答案:B 解析: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7、一项是。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即除去丧礼之服。C、“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 追赠。D、“调 徙、改、转、行 出、迁、放”等都表示官职调动,其中“出”与“放” 均有京官外调做地方官之意。答案:D解析:行,指代理或兼任官职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 开I、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 赋税及户籍等事宜。B、禁内,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 任意出入,故称宫禁。C、六宫,本义是指古代

8、皇后居住的寝宫,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 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D、士庶,即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可分为四 种:公、卿、士庶。答案:C解析: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OA、授,是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专用术语,文中是“委任” “任命”的意思。C、通判,是官职名,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而设“通判” 一职。D、谥,是指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给予的带有褒贬善恶意 义的称号。答案:B解析: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9、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 升降 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 书。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 职。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其家族里的 人。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 哀帝、 恭帝。答案:A解析: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而是由兵部掌管1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 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

10、皇帝一 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 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 还有“英宗”。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 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 “提拔任用”。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 著名文士等死 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 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土,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 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答案:B解析:“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1

1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经,一般指的是诗书礼乐周易春秋这六部儒家 经典。B、旧称遭父丧为“丁内艰”,古人分亲属为内亲外戚,父系为内、母系为外, 故名。C、正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正日,古时这天朝廷会举行百官朝贺天子的礼仪 活动。D、枢密院为官署名,主管军中机密、边防等,与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答案:B解析:“父丧为丁内艰”错误,父丧应为“丁外艰”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指对君主 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B、“袭”,继承,特指继承爵位等。封建时代袭位指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不 含

12、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儿子。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答案:B 解析: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可称为“袭位”,或者叫“世袭”。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 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后来州县增多之后逐渐成为实质性的一级行 政区,在州之上。B、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 差180。的时刻。在古代即为农历每月的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

13、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 休致等名称,盖 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 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一般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答案:B解析:“朔”指初一,“望”指十五。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O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 法。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 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 官吏私访。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14、。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 至今。答案:B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生是科举时代对秀才的通称,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 州、县各级学校学 习的生员。B、国风指诗经中的民歌,诗经中还有雅和颂,雅是 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C、便殿指正殿以外的其他宫殿,是古时皇帝宴饮休息的地方,也称为“别殿” “别宫”。D、赠,追赠,指古代皇帝给已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答案:B解析:雅为朝廷之音,颂为宗庙之音。18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

15、,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 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 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 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 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 还有“英宗”。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 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 “提拔任用”。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 著名文士等死 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

16、养,进行一种褒扬的 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 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答案:B解析:“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置,宋代各路安抚司、转运司、知州等,可自选官员,称辟置,即征聘人 才,置为僚属。B、迁、除 擢 权,是古代官职升迁常用的词语,但是汉代时贵右贱左,故将 贬官称为左迁。C、起居舍人,官名,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而舍人指战国及汉初王 公贵人私门之官。D、言者,即谏官,对君王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有“廷铮”和“上封事” 两种规劝形式。答案:B解析:“权”指暂代官职,

17、指行某职而无此官衔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O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答案:D解析:“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2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 职名。B、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 上级称下级 长辈称晚 青 o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

18、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 筵”。D、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答案:B解析:“卿”字用为第二人称“你”时,表尊敬或爱意,不仅仅“只用于君称臣、 上级称下级 长辈称晚辈”,还可以用于朋友、夫妻之间,表示爱称。如成语“卿 卿我我”,“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等。2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的特定庙号,也有 作为开基者的。B、父忧,是丁父忧,是指子女遭逢父亲去世而守丧事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 “举孝廉” 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 吏的制度。D、连

19、坐,是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 邻里或主管者) 连带受刑的制度。答案:C解析:“察茂才” “举孝廉”,是自下而上23 . (15全国卷I )下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O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 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答案:D解析:古代被皇帝封为储君(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的儿子称“太子”;其余的 儿子称皇子、殿下,有的封王24 .下列对文中加点

20、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 义有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 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C、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护佑农耕。古时以农为本,“本固则邦宁”,君主设 坛祭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代称。D、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 庶人日死。答案:A解析:“古代的女子有名无字”错,古代女子许嫁,及笄而字。2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巡抚,意为巡视安抚;也是职官名,明代

21、开始设置,职责是代替君王来巡视 天下。B、会师,行军之时各路人马在某一地点聚集起来,也可比喻几个方面人员的会 4 口 OC、僭号,冒用上级尊号;“僭”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 器 物。D、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税 粮。答案:C解析:“冒用上级尊号”错误,应为冒用帝王尊号2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东汉以后为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B、节,代表朝廷重臣的身份,使者持节的就代表重臣亲临,可行使权利。C、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D、月禀即月)1,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

22、禄米;“)1”是米仓,引申为俸禄。答案:B解析:应当是“代表皇帝的身份”,“代表皇帝亲临”2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答案:B解析:“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错误,唐代“藩镇”亦称方镇,是唐 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 军镇,本是为保卫自身安全。28 .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是就是国家大事,既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指一般的国家事务。B、宗社意为宗庙和社稷,它们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C、忧指父母去世。“丁忧”是指朝廷官员回到祖籍为死去的父母守制二十七个 月。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亦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答案:A解析:“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 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 规划等重大事务。2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B、荫指封建时

24、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 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 衡山。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 地称作“禅”。答案:C解析: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3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 典,任官者须离职。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 宜。D、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

25、年称改元。答案:C解析: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 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 用过十四个年号。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年即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 元”,又改元“天宝”。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 呼皇帝。如明成祖年号是永乐,明成祖就是称为永乐皇帝3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 无依无靠的人。B、“博士”是官名,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 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加”

26、,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D、男子20岁称弱冠,而女性成年礼为笄礼,即女子16岁时将头发组成一个髻, 以簪插定发髻。答案:D解析:女子一般15岁行笄礼3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家,即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B、刑部尚书,是中国古代官署刑部的主官,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等事务。C、“国子博士”即国子监的博士,是古代最高学府里的最高学位。D、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名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答案:C解析:“博士”是古代学官名3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指对君主 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在名字前称讳,以表

27、示尊敬。B、“袭”,继承,特指继承爵位等。封建时代袭位指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不 含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儿子。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 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答案:B解析: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可称为“袭位”,或者叫“世袭”。3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袭就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 “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B、“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后引申为边邑、边境。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隋朝开皇二年始设立,掌管各项工程

28、、工匠、 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D、“薨”是古人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称诸侯之死,也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 皇 子、公主、 贵族或官员之死。答案:D解析: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称薨,普通官员之死不能称薨。3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 法。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 官吏私访。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 至今。答案:B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

29、”错误,还有帝王3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卜筮,指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B、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分三等:中二千石,月得百八十斛;二千石, 月得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得百斛。东汉二千石称“真二千石”。后因称郎将、 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C、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也可指官名,还可指众儿。文中 “诸子”指官名。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 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 空为三公。答案:C解析:“诸子”在文中指“他的儿子们

30、”3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家,即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B、刑部尚书,是中国古代官署刑部的主官,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等事务。C、“国子博士”即国子监的博士,是古代最高学府里的最高学位。D、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名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答案:C解析:“博士”是古代学官名3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 法。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 官吏私访。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

31、要组成 部分。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 至今。答案:B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3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卜筮,指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B、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分三等:中二千石,月得百八十斛;二千石, 月得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得百斛。东汉二千石称“真二千石”。后因称郎将 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C、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也可指官名,还可指众儿。文中 “诸子”指官名。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 为

32、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 空为三公。答案:C解析:“诸子”在文中指“他的儿子们”4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艰指“母丧”。“丁忧” “丁艰”均指遭父母之丧。古代官员有父母丧, 须解官为父母守制。传统礼制规定居父母之丧,丧期为三年。B、金紫是“金印紫绶”的简称,秦汉时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列 侯等皆金印紫绶;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亦指代贵官。C、车驾有车马之义,此处代指天子。乘舆、陛下、官家、天王、天帝 至尊, 国家、圣上、万岁亦为皇帝的代称。D、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

33、武帝置五 经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等,后世沿置。答案:A解析:外艰,旧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41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 的府。金代地方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北宋。B、豪右,指恃权乱法的豪门大户。右,右族,封建时代以右为上。汉代,豪族 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C、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一般为虎形,分左右两半,一半交给将 帅,一半由皇帝保存,两个虎符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D、助教,古代学官名。晋咸宁时设置,协助国子监祭酒、博士教授生徒。其后 除个别朝代外,国学中都设经学助

34、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答案:B解析:“豪右”是豪门大户,“恃权乱法”错误。“封建时代以右为上”表述不 准确。4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唐朝皇帝李渊的庙号,庙号是对古代君主 诸侯 大臣、后妃等有一 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B、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 也代指封建王朝。C、起复,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又被朝 廷重新起用,叫做“起复”,类似的说法还有“夺情”。D、春秋,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史修 订而成。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

35、一。解析:“古代君主 诸侯 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是 谥号,而非“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43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 厅公事。B、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C、笼,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D、文中的“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 豫则废。”答案:D解析:“不豫”是天子有病的讳称4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登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

36、绩排列的等第。古代科举考 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B、“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检查考试 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C、“夷狄”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于周边其他民族的称谓。从分布区 域看,又称之为东夷、北狄。D、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 位。答案:A解析: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4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 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

37、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 令。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 官职。答案:D解析:“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4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 典,任官者须离职。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 宜。D、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答案:C解析: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 称

38、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 用过十四个年号。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年即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 元”,又改元“天宝”。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 呼皇帝。如明成祖年号是永乐,明成祖就是称为永乐皇帝4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O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 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 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D、古代

39、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 官员退休。答案:C解析: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48 .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内艰”,丧制名,指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B、孝悌,是中国传统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C、缙绅,愿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D、“调” “徙” “改” “转”等表示官职调动,其中“行”与“放”均有京官 外调做地方官之意。答案:D解析:行,指代理或兼任官职。4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里巷有乡邻之意。里是古代居民区名,一里所含居民家数,说法不一,

40、历代 也有变化。周礼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记载。B、畿指古代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来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京畿、 畿辅都指京城附近地区。C、忧归是指因父母丧事回乡守丧。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任官者必须离职,表达当事人对已故父母的崇敬和不舍。D、祟祯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 此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如汉武帝、崇祯帝等都是年号。答案:D解析:“汉武帝”是谥号5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吏科给事中,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双重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 查吏部事务。B、里甲,明朝时期

41、的社会基层组织,每一里为一百一十户,多推丁粮较多的十 户为里长,其余百户分为十甲。C、南京,明代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对明代政治、 社会产生深远影响。D、拾遗,文中指古代官职名,武则天时期始置,具有讽谏和举才的职能,对古 代政治环境有很好的净化作用。答案:D解析:文中“拾遗”是动词,并非官职名,是稽查纠过之意。51 . (2014年全国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

42、旧日的典章制度。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答案:B解析:根据上文孝敬皇帝不曾继位可知,“南面”应该是皇帝继位的意思5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卜筮,指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B、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分三等:中二千石,月得百八十斛;二千石, 月得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得百斛。东汉二千石称“真二千石”。后因称郎将、 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C、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也可指官名,还可指众儿。文中 “诸子”指官名。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

43、以太师、太傅、太保 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 空为三公。答案:C解析:“诸子”在文中指“他的儿子们”5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德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我国古代多以年号纪年,此法始于汉武帝。一 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B、吏部为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核 升降、 勋封 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作吏部尚书。C、服阕的意思是服装缺乏,“阕”通“缺”,文中之意为刘春赴任南京吏部尚 书,却无一套好衣服,所以内心忧虑。D、帝王及其后妃、诸侯 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 与品德,而给

44、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叫谥号。答案:C解析:“服阕”又称“服除”,“阕”为“终了”之意,乃守孝期满除去孝服。5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 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 书。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 职。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其家族里的 人。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 哀帝 恭帝。答案:A解析: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而是由兵部掌管5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鳏寡孤独泛指没有

45、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 无依无靠的人。B、“博士”是官名,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 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加”,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D、男子20岁称弱冠,而女性成年礼为笄礼,即女子16岁时将头发组成一个髻, 以簪插定发髻。答案:D解析:女子一般15岁行笄礼5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 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

46、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 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答案:D解析:论语不是六经5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 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 祭祀、贡举、 户籍等事项。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 的帝位。答案:C解析: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58 . (2016年全国卷II)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O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 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 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 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 法。答案:D 解析:“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请求退职,这话是对的;但称病的原因有很多种, 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