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51-202X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SG51-202X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19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51 -202X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Lifting Appl iances Safety Techn i caI ReguI at i on(征求意见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X年X月X日目 录!总则1.1 目的(1)1.2 适用范围(1)1.3 信息化管理(1)1.4 协调怀准(1)2设计2.1 通用要求(1)2.2 设计文件(2)2.3 金属结构(4)2.4 主要工作机构及主要零部件(11)2.5 电气与控制(26)2.6 液压、润滑和气动系统(36)2.7 安全保护及安全监控装置(37)2.8 特殊用途起重机要求(57)3制造和改造(64)1.1 一般
2、要求(64)1.2 材料(65)1.3 金属结构焊接(65)1.4 自行检査(65)1.5 出资料和文件(66)1.6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66)1.7 铭牌(66)1.8 制造和改造的特殊要求(67)4安装和修理(68)1.1 一般要求(68)1.2 2,4- 4(6N)1.3 修理(69)1.4 自行检查(70)1.5 施工档案(70)5 使用管理(71)5.1 一般要求(71)5.2 选型要求(71)5.3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71)5.4 吊具和索具使用(71)5.5 安装基础(71)5.6 操作规程(71)5.7 维护保养(71)5.8 定期自行检查(71)5.9 开帛情况处理(71)
3、5.10 作业区域管理(72)5.11 安全评估(72)5.12 应急预案和演练(72)5.13 事故处置和报告(72)5.14 租赁(72)5.15 扌艮废(72)5.16 安全技术档案(73)5.17 现场检查(73)6 检验(73)6.1 通用要求(73)6.2 型式试验(75)6.3 监督检验(81)6.4 定期检验(85)7附则(89)7.1 术语和定义(89)7.2 解释权限(90)7.3 施行时间(90)附件A 起重机械产品合格证明(91)附件B 起重机械设备代码编号方法(112)附件C 起重机械检验类型目录(113)附件D 起重机械型式试验申请单(114)附件E起重机械安全保护
4、装置型式试验样品抽样单(115)附件F起重机械检验项目、内容和要求及项目表(116)附件G 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项目、内容和要求(150)附件H 起重机械检验意见通知书(161)附件J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162)附件K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证书(175)附件L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报告(177)附件M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证书(181)附件N 起重机械定期(首次)检验报告(18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1总则1. 1目的为了保障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制定本
5、规程。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纳入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和检测等应当符合本规程 的规定。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所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和检验,按照房屋建筑 地、市政工程工地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1.3 信息化管理起重机械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当按照特种设备 信息化管理要求,及时填报有关信息。鼓励有条件的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单 位搭建智能监控平台,对在用起重机械实施监视监控、检查诊断、维护保养、数据统计 与分析、事故防范和提供事故证据、改进创新等。1.4 协调标准及应用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
6、修理、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应当符合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及GB/T 6067. 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总则系列标准。其他涉及起重机械安全性能和指标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除本规范 引用外,应当参照执行。2设计2.1通用要求(1)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起重机械的设计文件负责;(2)起重机械的设计应当符合安全、节能、环保和使用条件的要求;(3)起重机械的设计应当使其在所有预定工况下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4)起重机械的设计应当考虑在其预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包括运输、安装、拆卸、 使用、停用和报废阶段)所预见到的危险,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安全保护措施、使
7、用管 理等措施消除或减小其风险。2.2设计文件2.2.1 通用要求(1)设计文件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图样、设计计算书、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2)设计任务书、设计图样、设计计算书、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中有关主要技术参 数的内容应当一致。2.2.2 2.2设计任务书至少包括设计依据(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等)、产品功能、使用环境 (例如温度、海拔、腐蚀、电磁影响,室外工作起重机械的风速、地面状态等)、主要技 术参数等内容。2.2.3 设计图样(1)设计图样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满足制造、安装、调试、检验、维护 保养、修理等工作的需要,相关人员签署齐全;(2)主要设计图样是指总图、主要
8、受结构件(见本规程7. 1.7)图、主要零部件图、 机构部件装配图、控制系统原理图、图样明细表、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明细表以及易 损件清单。2.2.4 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有关载荷和载荷组合的分析和计算;(2)整机结构和主要受结构件的静强度、连接、弹性稳定性和必要的疲劳强度、 刚度设计计算;(3)主要工作机构的部件,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联轴器、钢丝绳、卷筒、 滑轮、链条、链轮、曳引轮、车轮、起升用螺杆(螺母)、齿轮齿条副、齿形带、回转支 承等的设计计算或选型计算;(4)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液压系统的动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储能元件、 液压附件等选型计算;
9、(5)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起重量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器、防坠安全器或安全钳等 的设计计算或选型计算;(6)起重机械自由独立状态下的整机抗倾覆稳定性的计算,包括受载平面内和侧向 两个方向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室外轨道式起重机械的抗风防滑安全性计算;(7)主要电气部件,包括总断路器、动电缆等设计计算或选型计算;(8)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或选用说明(如果有);(9)设计预期使用寿命的说明,根据起重机械使用等级、载荷状态和使用条件等确 定。2.2.5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当满足安装、修理、使用、维护保养工作的需要,至少包括 以下内容:(1)产品概述;(2)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用途、对使用
10、环境的要求及其设计预期使用寿命;(3)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原理图及其相应说明;(4)安装(组装)说明及其要求;(5)基础荷载图(轮压等)或基础载荷参数;(6)流动式起重机应当就作业场地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提出明确的要求;履带起重机 还应当就地面的水平度提出明确的要求;(7)大车运行轨道要求(如果有);(8)操作使用说明及其要求;(9)维护保养说明及其要求;(10)贮存、运输说明;(11)设备上警示标志的位置、相应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12)风险防范及避免误用的说明;(13)对司机及作业人员的要求;(14)在设计预期使用寿命内,对更换的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品的处理说明。2.2.6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11、1)要求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大型起重机械目录见表2-1,并提供相应说明及相 应的要求;表2-1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大型起重机械目录序号类别品种参数1桥式起重机通用桥式起重机200t以上(注2-1)2冶金桥式起重机(注2-2)大于10t3门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100t以上4造船门式起重机参数不限序号类别品种参数5架桥机参数不限6塔式起重机普通塔式起重机315fm以上7电站塔式起重机lOOOfm以上8流动式起重机轮胎起重机100t以上9履带起重机200t以上10门座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60t以上11缆索式起重机参数不限12桅杆式起重机loot以上注2-1:本表中,“以上”含本数。注2-2:吊
12、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械纳入冶金桥式起重机管理。(2)可以根据设备的风险程度,对表2T之外的其他起重机械,自愿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2. 3金属结构3. 3. 1主要结构件4. 3. 1. 1 范围(D桥式起重机,包括主梁、端梁、吊具横梁、小车架;(2)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支腿、横梁、上部框架、前臂梁、门形架、撑杆、拉 杆、小车架、吊具横梁;(3)塔式起重机,包括底架、塔身、过渡节(回转塔身)、起重臂节、拉杆、塔顶、 爬升套架、平衡臂、人字架、转台、小车架、附墙架;(4)流动式起重机,包括臂架、支腿、车架、底架(底盘)、转台、人字架、桅杆、 变幅拉板;(5)门座式起重机,包括门架、臂架、象鼻架、
13、人字架、转台、转柱、拉杆;(6)升降机,包括导轨架、吊笼、运载装置(平台、货厢)、上下承载梁、起升机构 支承架、附墙架、底架;(7)缆索式起重机,包括主梁、钩梁、承载索拉板、大车运行机构的车架、平衡梁、 小车架、塔身;(8)桅杆式起重机,包括臂架、桅杆、斜撑、基座;(9)机械式停车设备,包括立柱、横梁、纵梁。2. 3. 1.2 材料(1)主要结构件的材料选择应当考虑在预定工作环境下结构的重要性、载荷特征、 应状态、连接方式、工作环境温度、腐蚀、磨损、冲击、疲劳、脆性老化、焊接性能 及钢材厚度等因素;(2)主要受结构件应当采用镇静钢,力学性能不低于Q235或20号钢;(3)钢材的厚度在T形、十字
14、形和角形焊接的连接节点中,当其板件厚度不小于40mm 且沿板厚方向有较高撕裂拉力作用,包括较高约束拉应作用时,该部位板件钢材宜具 有厚度方向抗撕裂性能(即Z向性能)的合格保证,其沿板厚方向断面收缩率不应小于 GB/T 53132010厚度方向性能钢板规定的Z15级允许限值。钢板厚度方向承载性 能等级应当根据节点形式、板厚、熔深或焊缝尺寸、焊接时节点拘束度以及预热、后热 情况等综合确定;(4)对厚度大于50mm的钢板用于焊接承载构件并作拉伸、弯曲等受力构件时,需增 加横向取样的拉伸和冲击韧性的检验,且应当满足设计要求。2. 3, 1,3主要结构件设计(1)设计时,应当合理选用材料、结构型式和构造
15、措施,满足结构构件在运输、安 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刚性、稳定性和有关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械 结构应当有防止积水的措施;(2)优先鼓励采用主要结构最优化设计、轻型新材料选择、结构外形尺寸优化等有 效的轻量化措施,减轻起重机械自重,减小外形尺寸,减小吊运盲区,扩大使用范围;(3)设计文件中,应当注明材料牌号,必要时还应当注明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成 分及其他的附加保证项目的要求;应当注明所要求的焊缝形式、尺寸、焊缝质量等级及 对焊接作业的要求。2.3.2司机室、通道、平台、梯子、栏杆2. 3, 2. 1司机室(1)司机室的结构应当能承受起重机械在工作期间或维修时所有作用在其上的正常
16、工作载荷。司机室应当与起重机可靠连接,当司机室用减振器或其他隔振装置安装在起 重机械上时,应当设置防止司机室坠落的辅助固定装置;(2)司机室所有支撑结构应当使用不燃材料。司机室的隔板、陈设和连接件应当使 用不易燃材料或阻燃材料;(3)司机室应当具有符合结构要求和操作安全的最大视野。司机室窗户应当采用安 全玻璃或与其相当的材料,且应当易于清洗;(4)当司机室顶部存在坠落物危险时,司机室顶部应当装设有效的防护;(5)在室外或在没有暖气的室内操作的起重机械(除气候条件较好外),宜采用封闭 式司机室。在高温、蒸气、有尘、有毒或有害气体等环境下工作的起重机械,应当采用 能提供清洁空气的密封性能良好的封闭
17、司机室。在有暖气的室内工作的起重机械司机 室、或仅作辅助性质工作较少使用的起重机械司机室,可以是敞开式的;(6)司机室应当有安全出入口。当司机室装有门时,应当防止其在起重机械工作时 意外打开,司机室的拉门和外开门应当通向同一高度的水平平台。司机室外无平台时, 一般情况下门应当向里开。流动式起重机司机室回转门应当向外开,滑动门应当向后开;(7)重要的操作指示器应当有醒目的显示,并安装在司机方便观察的位置。指示器 和报警灯及急停开关按钮应当有清晰永久的易识别标志。报警灯应当具有适宜的颜色, 危险显示应当用红灯;(8)小车变幅塔式起重机起升高度超过30m、动臂变幅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较点高度距 轨顶或支
18、承面高度超过25m,应当在塔式起重机上部设置个有座椅并能与起重机起 回转的司机室。司机室不应当悬挂在起重臂上。如司机室安装在回转塔身结构内,则应 当保证司机的视野开阔。用司机室地板的活动门作为司机室通道时,应利用司机室顶部 或侧面的备用活动门作为紧急出口。用司机室顶部的活动门作为司机室通道时,活动门 应当向上开启。2. 3, 2. 2 通道与平台(1)起重机械上所有操作部位以及要求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的部位(包括臂架顶端 的滑轮和运动部分),凡离地面垂直距离超过2m,都应当通过斜梯(或楼梯)、平台、通 道或直梯到达,梯级的两边应当装设护栏。不论起重机械在什么位置,通道、斜梯(或 楼梯)、平台都应
19、有安全入口。如起重机械的臂架可放到地面或人员可到达的部位进行 全面直接检查,或者设有其他构造能进行直观检查时,则臂架上可以不设置通道;(2)起重机械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任何位置时,人员应当能方便安全地进出司机 室;(3)斜梯、通道和平台的净空高度应不低于1.8m;运动部分附近的通道和平台的净 宽度应不小于0.5m;如果设有扶手或栏杆,在高度不超过0.6m的范围内,通道的净宽 度可减至0.4m。固定部分之间的通道净宽度应不小于0.4m。起重机结构件内部很少使 用的进出通道,其最小净空高度可为1.3m,但此时通道净宽度应增加到0.7m。只用于 保养的平台,其上面的净空高度可以减到1.3m;(4)任
20、何通道基面上的孔隙,包括人员可能停留区域之上的走道、驻脚台或平台底 面上的狭缝或空隙,其尺寸应当不能使直径为20mm的球体通过;当缝隙长度等于或大 于200mm时,其最大宽度为12mm;(5)通道区域应远离裸露动线,上方距离不应小于2m,左右距离不应小于1m,下 方距离不应小于0.5m。当通道靠近裸露动线时,应当对这些动线加以保护。通道离 下方裸露动线的高度低于0. 5m时,应当在这些区域采用实体式地板;(6)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在截面高度小于0.85m时,或属于快装式塔式起重机,或 变幅小车上设有与小车起移动的挂篮时,可不在起重臂上设置走道;(7)塔式起重机采用正置式三角形起重臂,起重臂截面内
21、净空高度(为头和脚两平面 内均能满足300mm净宽度的前提下的高度)不小于1. 8m时,走道及扶手应当设置在起重 臂内部,应当至少设置边扶手,扶手安装在走道上部!m处;当起重臂截面内净空高 度小于L 8m时,走道及扶手应当沿着起重臂架的侧设置,扶手安装在走道上部;(8)塔式起重机采用倒置式三角形起重臂,起重臂截面内净空高度不小于1.8m时, 或当起重臂是格构式其起重臂截面内净空高度不小于1.5m时,起重走道及扶手应当设 置在起重臂内部,且应当至少设置边扶手,扶手安装在走道上部1m处;剩余情况走 道及扶手应设置在起重臂的上部,且扶手应当设置在走道上部1m的外恻。2.3. 2.3梯子与栏杆(1)凡
22、高度差超过0. 5m的通行路径应当做成斜梯或直梯。高度不超过2m的垂直面 上可以设踏脚板,踏脚板两侧应当设有扶手;(2)斜梯的倾斜角不宜超过65 ,特殊情况下,倾斜角也不应当超过75 (超过75 时按直梯设计);斜梯两侧应当设置栏杆,主要斜梯两侧栏杆的间距不应小于0.6m,其 他斜梯可取为0.5m。斜梯的一侧靠墙壁时,可只在另侧设置栏杆,栏杆高度不小于 1m;(3)梯级踏板表面应当防滑;梯级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32m,单个梯级的高度宜取为 0.18m0.25m,斜梯上梯级的进深不应小于梯级的高度,连续布置的梯级,其高度和进 深均应为相同尺寸;(4)直梯两侧撑杆的间距不应小于0. 40m,两侧撑
23、杆之间梯级宽度不应小于0. 30m, 梯级的间距应保持一致,宜为0. 23m0. 30m,梯级离开固定结构件应至少为0. 15m,梯 级中心0. 1m范围内应当能承受!200N的分布垂直面无永久变形;(5)垂直高度2m以上的直梯应当有护圈,从2.0m高度起开始设置护圈,护圈直径 宜取为0. 6m. 8m。护圈之间应当由三根或五根间隔布置的纵向板条联接起来,并保证 有一根板条正对着直梯的垂直中心线,相邻护圈之间的距离:设置三根纵向板条时,不 应大于0. 9m;设置五根纵向板条时,不应大于1.5m。纵向板条的护圈在任何个0. 1m 的长度范围内,应当可以承受1000N的分布垂直,不允许有永久变形;
24、(6)除非提供有其他合适的把手,直梯的两边撑杆至少要比最上一个梯级高出1. 0m, 当空间受限制时此高出的高度也不应小于0. 8m;(7)设置在结构件内部的直梯,如果结构件的布置能够保证直径为0. 6m的球体不能 穿过,则可不设护圈;(8)起重机械上用于进行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试验、维修和保养,且高于地面 2m的工作部位,或通往离地面高度2m以上的操作室、检修保养部位的通道,或在起重 机上存在跌落高度大于1m的危险通道及平台都应当装设栏杆;(9)栏杆上部表面的高度不低于1m,栏杆下部应当有高度不低于0. 1m的踢脚板,在 踢脚板与手扶栏杆之间有不少于根的中间横杆,它与踢脚板或手扶栏杆的距离不
25、得大 于0.5m;对净高不超过1.3m的通道,手扶栏杆的高度可以为0. 8m。在手扶栏杆上的任 意点任意方向应当能承受的最小力为1000N,且无永久变形。栏杆允许开口,但开口处 应当有防止人员跌落的保护措施。在沿建筑物墙壁或实体墙结构设置的通道上,允许用 扶手代替栏杆,这些扶手的中断长度(例如为让开建筑物的柱子、门孔)不宜超过1m;(10)在无法装设栏杆的情况下,应当装设护绳,护绳高度不宜低于1 m0护绳任意 位置应当能承受5000 N的外力,护绳宜采用钢丝绳或链条;(11)机械式停车设备应当在用于停车设备试验、维修和保养、且高于地面2m的 作部位,通往离地面高度2m以上的操作室、检修保养部位
26、的通道,存在跌落高度大于 1m的危险通道及平台,人员有从搬运器表面0. 5m以上的落差处跌落的危险部位处装设 栏杆;(12)应当对机械式停车设备进行隔离,防止外部人员从出入口以外的部位进入。2. 3. 2. 4施工升降机升降通道防护装置和层站入口(1)施工升降机应当配有底部防护围栏、各层站通行点处的层门和其他必要的升降 通道(含对重通道)防护装置,这些装置应当能防止吊笼/运载装置或对重等运动件的运 动触及人员,应当能防止人员由层站或升降通道坠落,且应当能使人员在吊笼/运载装 置运动期间难以接近升降通道;这些防护装置如果可以打开,则其应当不能往升降通道 方向打开,并且应当配有由吊笼/运载装置位置
27、或吊笼司机控制的联锁装置,以防止防护 装置关闭和锁紧前吊笼/运载装置运动、防止吊笼/运载装置停止在相应层站之前打开防 护装置,使用专用解锁钥匙从层站内侧紧急解锁除外;(2)水平和垂直滑动层门应当有导向装置,其运动应当通过机械式限位装置限位; 垂直滑动的门应当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悬挂装置,柔性悬挂装置相应于其最小破断强度的 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且应有将其保持在滑轮或链轮中的措施;垂直滑动层门用滑轮的 直径不应小于其钢丝绳直径的15倍,钢丝绳绳端连接应采用可靠的方法进行连接,不 应使用可能损害钢丝绳的绳端连接装置;层门用的平衡重应有导向装置,且应能防止其 滑出导轨,即使在其悬挂失效的情况下;层门与平衡
28、重的质量之差不应大于5kg;应有 保护手指不被门板挤压的措施;动驱动的层门,其动作和控制应尽量减少门扇撞击人 的有害后果,并应考虑雨、冰等环境的影响;不应利用吊笼/运载装置运动所操控的机 械性装置或其他物件来打开或关闭层门;(3)对于只有专职操作者才能操作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全高 度层门门锁装置应做到:只有所有层门都处于关闭和锁紧位置时,吊笼才能启动或保持 运行,此时层门应只能由吊笼内的专职操作者来打开和锁闭,且层门的结构应当保证在 层站内侧无法打开层门,除非使用专用解锁钥匙从层站内侧紧急解锁外;(4)当吊笼/运载装置停止在层站时,应当确保吊笼/运载装置和其所服务的层站之 间
29、的高差不导致绊倒风险;当吊笼/运载装置停止在层站之前,应当确保人员不能从吊 笼/运载装置和其所服务的层站之间的间隙坠落;(5)在检查或维修期间,如果位于吊笼/运载装置之下或之上的人员有可能被挤压在 吊笼/运载装置和任何固定部分之间的风险时,则应当通过物理性的保护方法或通过机 械装置阻止吊笼/运载装置运动的方法来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2. 3. 2. 5简易升降机层门(1)面对货厢入口的井道开口处应当装设水平滑动或较链式无孔层门,层门净高不 应小于1800mm,层门门扇和框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层门关闭时,门扇之间、门扇与 立柱或地坎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0mm。每个层门应设有足够强度的地坎,且与货
30、厢入口 边缘的间隙不应大于35mm。层门门缝间隙在层门的开启方向上,以150N的人施加在 一个最不利的点上,对旁开门间隙不应大于30mm,对中分门间隙总和不应大于45mm;(2)每个层门应当设有采用安全触点形式的电气联锁装置,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 当有一个层门(或多扇层门中的任意一扇)打开时,货厢应当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3)层门应设机械联锁装置,在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或多扇层门中的任意 扇),除非货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开锁区域不应大于层站地平面以上 或以下75mm,采用货厢门驱动层门的,该尺寸允许增加到200mm;(4)锁紧元件及其附件应是耐冲击的,应用金属制造或加固;
31、锁紧元件应用重力或弹 簧来产生和保持锁紧状态,即使弹簧失效,重力也不应导致开锁;(5)货厢运动前应当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闭合位置上,锁紧元件的啮合尺寸不应小 于7mm,其锁紧必须由电气联锁装置来证实;(6)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允许将电气联锁装置装在个 门扇上,并且若只锁紧一扇门,则应采用钩住重叠式门的其他闭合门扇的方法,使如此单 门扇的锁紧能防止其他门扇的打开。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如用钢丝绳、 皮带或链条)的门扇组成,允许只锁紧一扇门,其条件是;这个门扇的单锁紧能防止其 他门扇的打开,且这些门扇均未装设手柄。未被锁住的其他门扇的闭合位置应由安全触 点来证实;(7
32、)各层门上均应设自动复位的紧急开锁装置。在货厢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货厢 在开锁区域之外时,层门无论因为何种原因而打开,应有一种装置(如重块或弹簧)能确 保该层门自动关闭;(8)层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由于磨损、 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应设有应急的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 置上;(9)各层站应设置楼层召唤按钮。楼层召唤按钮只允许在所有层门和货厢门关闭之 后起作用。对于动驱动门,各层站应设置开门和关门按钮,只有货厢停靠在本层的开锁 区域内时,开门和关门按钮才能起作用;(io)当停止装置动作后,简易升降机应无法启动或继续运行。对于动驱动门,停止
33、装置动作后,简易升降机应无法开关门;(11)各层站应设置信号标志,指示货厢所处层站位置及运行状态。2. 3. 3结构表面处理金属结构件的表面应当进行除锈处理。主要结构件应当达到GB/T 8923. 1-2011涂 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 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中规定的Sa2 1/2级或St3级,其 他结构件应当达到Sa2级或St2级。2.3.4焊接2. 3. 4. 1焊接材料焊接所采用的焊条、焊丝和焊剂应当保证焊缝与母材综合机械性能相当。2. 3. 4. 2焊接连接设计与构造要求(1)应选择合理的焊缝形式,并对焊接质量提
34、出要求,以满足强度与疲劳的设计要 求;(2)对动载比较严重和受比较复杂的焊接连接,应当采取措施减小或消除焊接内 应;(3)对由疲劳强度控制的焊接连接,应当采用降低疲劳应的措施,如改善焊接接 头形式、降低应集中等级等。2. 3. 4. 3焊缝表面质量主要结构件焊缝的外观检查不应有目测可见的裂纹、气孔、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 焊透等缺陷。焊缝表面质量应达到GB/T 19418-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中的B级。3. 3. 4. 4焊缝内部质量主要结构件焊缝内部质量应当采用无损探伤进行检查:(1)焊缝射线检测(RT)应达到GB/T 37910. 1-2019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验收等
35、级第1部分钢、银、钛及其合金中规定的质量等级2级;(2)焊缝超声波检测(UT)应达到JB/T 105592018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 声检测中规定的1级;(3)焊缝磁粉探伤检测(MT)应达到GB/T 26952-2011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 验收等级中规定的1级;(4)焊缝渗透探伤检测(PT)应达到GB/T 269532011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渗透检测 验收等级中规定的1级。4. 3.5螺栓和销轴连接(D螺栓和销轴的连接应当满足强度和疲劳的设计要求;(2)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 规格、连接类型、拧紧矩及摩擦型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值等;(3
36、)高强度螺栓连接处钢板表面应当平整、无焊接飞溅、无毛刺、无油污;(4)在设计布置高强度螺栓时应当考虑为使用特殊的专用扳手留有必需的施拧空 间;(5)对承受交变载荷、动载以及连接面滑动将导致严重后果的螺栓连接应当进行预 紧,确保连接面不会分离,并有防止螺栓连接松动的措施;(6)采用销轴连接时应当有可靠的轴向定位或防脱措施。当连接销轴轴端采用焊接 挡板时,挡板的厚度和焊缝应当有足够的强度,挡板与销轴应当有足够的重合面积。2.3.6静态刚性起重机械主要受结构的弹性变形不应当导致:(1)起重机或小车与周围物体或结构发生碰撞;(2)小车行走机构在不超过任何试验载荷情况下,不能正常运行及可靠起、制动;(3
37、)对起重机和小车轨道产生过大的横向力或妨碍起重机正常运行;(4)机构传动装置引起部件磨损增加、寿命下降、过度振动或制动失效等;(5)影响原结构设计、计算模型的有效性。2. 4主要工作机构及主要零部件起重机械机构应当具备在设计规定的条件下对运动进行控制的足够的动和扭矩, 同时应当考虑机构的可靠性以及机构故障引起的后果,避免出现运动失控和产生不应有 的或过度的振动以及过大的噪声。2.1. 4.1主要工作机构2.4. 1. 1 范围(D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起重机运行机构; (2)塔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运行机构、爬(顶)升机构; (3)流动式起重
38、机,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运行机构、伸缩机构; (4)门座式起重机和桅杆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运行机 构;(5)升降机,包括传动机构、起升机构;(6)缆索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牵引机构、起重机运行机构、摆塔机构、张紧 机构、排绳机构、承载索系统;(7)机械式停车设备,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运行机构、存取交换机构、循环 机构。2.5. 1.2机构设计机构设计时,在满足安全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鼓励通过高强度材料的选用、 主参数的最优化设计、运动部件的低惯量设计、传动部件的高效率设计、零部件的小型 化设计、整机的轻量化设计,以及将起重机械载荷的势能通过能量储
39、存转化为动能等方 式,达到起重机械节能、降耗的目的。2.6. 1.3起升机构(D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应当能够稳定地起升和下降额定载荷,并可靠地悬停额定 载荷;(2)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钢丝绳/链条正常工作;(3)对采用钢绞线悬挂承载的中空液压提升装置作为起升机构的提升系统时,钢绞 线不应当出现缠绕、交叉、错位,以及钢绞线之间受不均等现象;夹具应当具备常闭 式的锁定功能,牢固锁定承载的钢绞线,并且具有可靠的自锚性能,良好的松锚性能; 应当设置电气互锁装置,保证每根钢绞线上、下两组夹具在运动过程中至少保持1组夹 具处于闭合状态,实现制动。2.7. 1.4 运行机构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应当能使整机和小
40、车平稳地启动和停止。2.8. 1.5回转机构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应当能够平稳地启动和停止。2.9. 1.6变幅机构(1)对于动臂变幅方式,起升机构悬吊额定载荷时,动臂变幅机构应当能够提升和 下降臂架并能保持静止状态(不允许带载变幅的变幅机构应当保持臂架在静止状态);(2)牵引小车变幅的小车轮应当有轮缘或设有水平导向轮。对偏心牵引的小车只能 采用水平导向轮。2.10. 1.7伸缩机构(1)伸缩机构应能可靠地支撑各伸出臂段,并能在操作者控制下使臂架各外伸臂段 平稳地伸缩到规定的臂长。(2)单缸插销伸缩机构每节臂的臂长选择不应少于2个臂位。(3)单缸插销伸缩机构应能根据伸缩缸的载荷状态控制油缸的工作压
41、,缸销、臂 销油缸应有机械互锁装置。2.4. 1.8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机构1. )爬升系统应当具有可靠的紧急停机功能;2. )在加节作业的任一顶升循环中,即使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塔身上端面 至少应比爬升套架上排导向滚轮(或滑套)中心线高60mm;3. )应有防止在正常加节、降节作业时顶升横梁自行脱出的装置;4. )顶升液压缸应有防止活塞杆自行缩回的平衡阀或液压锁,平衡阀或液压锁与液 压缸之间不应用软管连接。5. 4.1.9非曳引式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1)每吊笼/运载装置都应当至少设有一套独立的传动系统;(2)驱动电动机应当通过不能脱开的强制式传动系统与卷筒、驱动齿轮或链轮连接。6. 4.1
42、.10曳引式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D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的钢丝绳曳引应当满足在平层状态下保持吊笼从空载到装 载至125%额定载荷的情况时不打滑;应当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的状态下,不管吊笼内 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平均减速度值不大于缓冲器(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起作用时的平均 减速度值;或者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吊笼上行方向旋转时,应当不可能提升 空载吊笼。(2)货用施工升降机的钢丝绳曳引应当满足在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不可能向 上提升空载运载装置;在运载装置从空载到装载至125%额定载荷的情况下,能控制运 载装置移动且钢丝绳不打滑,即使停止运载装置时钢丝绳也不打滑;(3)每吊笼/运载装置应至少设有
43、一台独立的曳引机,驱动电动机应当通过不能脱 开的强制式传动方式与曳引轮连接;(4)应当设有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在起动施工升降机时曳引机不转,或者吊笼/ 运载装置或对重向下运动时由于障碍物而停住导致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的情况 下,使曳引机失电并且保持在失电状态。7. 4.1.11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机构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应当能够平稳的存(取)适停汽车。8. 4.1.12机械式停车设备循环机构(1)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应当能够稳定的循环,并可靠地停放适停汽车。(2)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循环链、拨轮与台板的正常工作。9. 4.2主要零部件10. .2. 1 范围(1)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
44、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和缆索式起重机,包括 吊具、钢丝绳、卷筒、滑轮、车轮、减速器、制动器;(2)流动式起重机,包括吊具、钢丝绳、卷筒、滑轮、减速器、制动器,以及履带 起重机的履带、托链轮、驱动轮、从动轮、支重轮;(3)升降机,包括钢丝绳、链条、滑轮、曳引轮、卷筒、齿轮齿条副、减速器、制 动器;(4)桅杆式起重机,包括吊具、钢丝绳、卷筒、滑轮、减速器、制动器;(5)机械式停车设备,包括钢丝绳、链条、起升用螺杆与螺母、起升用齿轮齿条副、 齿形带、曳引轮、卷筒、滑轮、链轮、减速器、制动器。2, 4, 2. 2 吊具3, 4, 2, 2. 1 吊钩(1)不得采用铸造吊钩;(2)锻造吊钩材料的力学性能应
45、当不低于Q345qD;板钩用板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当 不低于Q355B,当环境温度低于20 时应当不低于Q355D;(3)锻造吊钩表面应当光洁,不应有裂纹、折叠等缺陷;锻造吊钩内部不应有裂纹、 白点等影响使用安全的缺陷,超声波检测质量等级不应低于JB/T 5000. 152007重型 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探伤规定的II级;锻造吊钩的缺陷不允许 补焊;(4)叠片式吊钩各钩片的钢板轧制后应当进行正火处理;各钩片表面应当无锈蚀和 氧化皮,无表面裂纹和内部开裂;有缺陷的钩片不得使用;钩片叠装时必须贴紧,各钩 片间的缝隙不得大于0.5mm;钩片主要受面上不允许有焊接现象;叠片式吊钩的缺陷
46、 不允许补焊;(5)当使用条件或操作方法会导致重物意外脱钩可能时,应当设置防重物意外脱钩 的保险装置;(6)当吊钩装在吊运熔融金属的盛钢桶吊钩横梁上时,在盛钢桶侧应当设置防热 辐射护板。2.4. 2. 2.2集装箱吊具(1)旋锁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当不低于40Cr。旋锁热处理加工后,头部工作面硬度不 低于320HBW,同时进行无损检测,不得有裂纹,不得修补;(2)应当有完善的安全保护和信号显示装置,确保吊具与集装箱间联系可靠、联锁 有效;(3)应当有可靠的联锁保护装置(如转锁装置安全联锁、伸缩装置安全联锁、吊具着 箱联锁、伸缩止挡及其限位等),一旦联锁有故障应当有保护措施;(4)应当装设能抑制吊具或者吊具与集装箱摇摆的减摇装置;(5)吊具本体的各动作与整机的升降控制应当有安全联锁,当所吊运集装箱下部离 开接触的承载面(如地面、车辆承载面等)后吊具转锁不能转动。2.4. 2. 2. 3 抓斗(1)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良好的抓取性能,具有防脱绳、防磨绳和安全限 位措施;(2)主要结构件材质的力学性能应当不低于Q235B钢;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