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应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A.人格B.人格倾向性C.人格特征D.人格意识2.个体的胚胎发育要经历胚种阶段、()和胎儿阶段。A.外胚阶段B.内胚阶段C.中胚阶段D.胚胎阶段3.桑代克认为有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A.成功律B.刺激律C.效果律D.失败-成功律4 .灰色的对象发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的感觉,而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又有红色的感觉,这就是()
2、.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后象D.联觉5 .一般而言,过多学习的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较好。A. 30%B. 40%C. 50%D. 80%6.言语包括听、说、读、写,可以把言语形式分为外部言语和().A.内部言语B.口头言语C.书面言语D.对白言语7 .注意有两个特点他们是指向性和().A.集中性8 .概括性C.抽象性D.具体性8 .压力反应的表现主要有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A.感觉反应9 .行为反应C.知觉反应D.直接反应10 ()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A.应激B.应对C.应付D.应答10.据报道,安西有一伙青少年号称“山猪帮”,到处偷骗
3、,那个自称为老大的存在着()心理.A.逆反B.支配C.自私D.随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通常分为()。A.问卷法B.访谈法C.心理调查D.直接调查E.间接调查2.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大脑皮层分为()A.感觉区B.运动区C.平衡区D.联合区E.听觉区3 .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A.知识的学习B.道德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品德的学习E.情感的学习4 .感光细胞包括(
4、).A.椎体细胞B.杆体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E.视神经纤维5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A.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B.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C.身体状况D.学习的程度E.情绪体验6 .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分析、综合的过程.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形式。A.粘合B.夸张与强调C.拟人化D.具体化E.典型化7 .药物成瘾的因素主要有().A.生物学因素8 .心理学因素C.认知因素D.社会因素E.文化因素9 .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A.生理8 .学习C.人际关系D.自我心理E.社会9 .现代特质理论认为有特质基本涵盖了人格的所有方面,这特质是().A.外倾性B.宜人性C.责任心D.神经质
5、E.开放性10.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态度有().A.尊重B.宽容C.真诚D.理解E.给予爱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2 .心理发展的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3 .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阶段,是智力技能的结构成为压缩和自动化的形态,以内部简化的形式完成认知活动.4 .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5 .储存时间大约为12秒的记忆是6 .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7 .睡眠的功能有保护功能、恢复身体机能和.8 .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长
6、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哀、闷闷不乐等。9 .是对他人情感的知觉、体验和分享,是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并跟随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10 .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彼此之间相爱也越深,称这种现象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2 .简述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有哪些。3 .画图说明心理现象。4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自我意识及其心理意义2 .论述中学生情绪障碍及如何调节.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分析案例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做总
7、结.1 .基本情况:调查发现,东莞目前滥用药物的中学生正在呈上升趋势,而能够在药店轻易买到这些处方药,是促使青少年滥用药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武警广东医院青少年成瘾医学科专门接诊来自各地的药物成瘾性疾病的青少年病人,该科主任何日辉告诉记者,来自东莞的就诊者为数很多.一位相关人士介绍,来自东莞的就诊者占了该科接诊病人的四分之一,仅他个人接诊的“处方药成瘾”的东莞青少年就超过300人.这些就诊者的年龄层集中在15一25岁。其中有30%都是中学生,“其他非在校生病人中,有87%的人第一次滥用药物都发生在中学阶段”。2 .基本情况:张强,男,初一,考上重点初中后,获得了父母的奖励台电脑。然而,对电脑的喜爱
8、引起了父母的不安。父母由于常常看到他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络成瘾.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为初中毕业,个体经营者.暑假期间,上网时间逐渐增加,甚至忘了吃饭,而且主要在玩游戏.开学以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学习.父母加以阻止,并要求他减少上网时间.刚开始一周还能坚持,以后又故态重演,甚至作业不能完成。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已,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由于父子意见不合,多次发生冲突。后来,父亲干脆在电脑上设置了密码,甚至拔掉了网线.非常气愤,他异常不满,以摔东西、绝食来抗议于是省下零用钱,偷偷到外面的网吧去上网。父母的阻止丝毫不起作用,甚至发展到父亲阻止而引来双方动手。最
9、终以父母妥协而告终。以后上网时间更长,而且脾气暴躁、不与父母沟通。父母异常痛苦,于是找到了班主任的我。一、单项选择题1 .C 2. D 3. C 4. A 5. C 6. A 7. A 8. B 9. B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 2. ABD 3. ACD 4. AB 5. ABDE 6. ABCE7. ABCDE8. ABCDE9. ABCDE 10. ABCDE三、填空题1 .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2 .内部矛盾3 .内部言语阶段4 .知觉5 .感觉记忆6 .明确问题7 .促进生长8 .抑郁9 .移情10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四、简答题1 .答: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密切,它们既有
10、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知识、技能不是人格心理特征,不属于能力.另一方面,能力的发展又离不开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能力、知识和技能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速度不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次,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2 .答:(1)尊重。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尊重别人就是要在心理上承认别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承认别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平等.(2)宽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和爱好,且人无完人,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时既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要求他人,也不能太苛求他人,要学会宽容,
11、求同存异。(3)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4)理解。虽然我们喜欢那些在人生态度、价值观、人格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和我们相似的人,但我们无法避免与那些和我们相差很多的人相处共事。(5)给予爱。有了爱才能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因此,爱是人内在的、不可缺少的高级需求,甚至可以说是人的追求.3 .画图说明心理现象。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情绪情感过程心理过程意志活动现象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现象
12、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4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答:中学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1)过渡性,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主要表现有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对成人的依赖到相对的独立方面.(2)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3)社会
13、性,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他们通过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逐渐由单纯自然人变为具有社会性.重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必须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五、论述题1 .简述自我意识及其心理意义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我的一切。包括三个层次:自我的生理状况(如身高、身材、形态等)、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性格兴趣等)及人际关系(如人己关系、群己关系等)三个层次的认识;简言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一个联
14、结个体、社会影响和社会行为的概念。由于自我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结构,它既包含生物的、生理的因素,又包含社会的、精神的因素,因此,自我意识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一、促进社会适应,和谐人际关系。大量的心理学实践证明,许多人社会适应不良及人际关系不协调是由于自我意识不健全或不正确造成的.如果一个人对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认识、体验不正确,尤其是在自我评价及自我概念上与客观的现实差距太大时,就可造成社会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不协调,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正确的自我意识
15、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产生合理的理想自我,并且通过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双方不同的地位和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主动调节人际关系.对己、对人能够知己知彼,从而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健康.二、促进自我实现,创造最佳心理质量。健全的自我意识通过合理的自我认识、良好的自我体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促进自我实现,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心理潜力.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是心理最健康和心理质量最佳的标志.三、有助于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当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不能统一,或在理想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受到挫折时,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能够自省,自觉地寻找其原因.一方面通过自我调节、控制,纠
16、正心理偏差,努力缩小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差距;另一方面重新调整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个体化与社会化协调、平衡、完善发展。四、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人类意识的最本质的特征、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分界线是自我意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成了每个人的人格的核心.自我意识把人的愿望、爱好、欲念、习惯、利益结合成统一的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构成个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格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水平。自我意识又称自我观念或自我观,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可以从自己对自
17、己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这三个方面来加以衡量.这就构成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2 .论述中学生情绪障碍及如何调节。答:(一)中学生的情绪障碍(1)焦虑焦虑是指一个人预测将会哟扑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由焦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焦急、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2)易怒易怒是指易冲动、急噪、爱发脾气.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因为兴奋过强或紧张过度而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为情绪反映过敏,情绪的自我控自能力减退,激惹性增高,即使是轻微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而短暂的情绪反映.(3)抑郁抑郁是一种过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抑郁寡欢、
18、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反映迟钝等.(4)恐惧恐惧是指具有病理性特点的恐惧,即对常人一般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他是对某一类特定的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紧张的,难以克服的恐惧情绪。(5)孤独孤独心理又称闭锁心理。由于孤独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6)烦恼烦恼是中学生最为常见的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烦躁,感觉孤独独立;多愁善感,不知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矛盾增多,在与同伴的交往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烦恼,既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当中应有的地位,担心不被同伴接受;常为学习成绩的好坏急将来升入何等学校而担忧等。(7)挫折感中学生
19、常常报有各种各样的幻想,为了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哦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做刻意追求。当这种需要持续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8)厌学情绪厌学情绪是指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情趣,产生厌倦情绪,持有冷漠态度,甚至厌恶与学校,学习有关的一切不良心理想象.(-)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1)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2)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3)转移注意力。(4)自我言语暗示。(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六、案例分析题答案1、答:(一)原因分析(3分)(1)情绪(心理)依赖性为最早出现的反应.停药时感到情绪不宁.(2)躯体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引起躯体的病态即戒断症状,如烦躁、呵欠、流涕、流汗、失
20、眠、腹绞痛、腹泻等,甚至可发生虚脱、肢体抽搐或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反应.若再给足量的同样药物之后,这些症状就会立即消失.耐受性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的同时,也往往产生耐受性,即对该药需要更大剂量才能出现药效,满足要求.(4)环境因素: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或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甚少,不关心,不过问他们的生活现状.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不良分子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唆使他们走上不正确的宣泄,甚至违法之路。学校对于学生缺乏相关知识的讲授,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解决方案(4分)(1)支持性心理治疗。病人大多意志薄弱,对治疗缺乏信心。必须经常鼓励和支持病人坚持治疗,鼓励病人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转移其对瘾
21、药的注意力。出院后应坚持门诊观察两年,预防复发。(2)药物成瘾有时被描叙为慢性复发症.同其它慢性病一样,药物的复发(即复吸,下同)可以在治疗期间或成功治疗之后发生.需要反复治疗,以增加两次复发的间隔时间,减少其强度,直到实现操守。通过对个体“量体裁衣”的治疗,患有药物成瘾疾病的人是能够康复和过上富有成效的生活的。(3)药物及行为治疗.戒瘾过程中常见病人有失眠、焦虑等情绪反应.此时宜采用不成瘾镇静剂,如安他乐、小量奋乃静、氯丙嗪或泰尔登等。焦虑反应明显时,可适当用抗焦虑药物,如舒乐安定、安定等.不论是单独进行还是结合起来进行,都是整体治疗过程的方面,往往都要从脱毒开始,接下来是治疗和预防复发。在
22、开始治疗时,缓解戒断症状很重要;预防复发对于保持治疗效果是必要的。(4)认知行为疗法:它的目的是帮助病人认识,避免和应对那些对于他们是最有可能滥用药物的情境.多维家庭治疗:它处理的是对青少年药物滥用模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多维家庭治疗是专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设计的.动机面谈:个人已做好了准备,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并进入治疗,动机面谈是“趁热打铁工激励刺激(权变管理):即用正面强化,以鼓励戒断操守。(5)感恩教育,开展家庭治疗,让他们能够重新拥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三)小结药物成瘾(addiction):是滥用药物的后果,指习惯于摄入某种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依赖状态,撤去药物后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状即戒断症
23、状。又称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药物成瘾性又称药物依赖性、药瘾或病态嗜好。它分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种。1.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这类药易产生精神依赖,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发生躯体依赖;速可眠、安眠酮、水合氯醛成瘾也非常多见。2.抗焦虑药:这类药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致其成瘾者也逐渐增多.如安定、经基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眠尔通、利眠宁等,其中以眠尔通成瘾性最大*3 .镇痛药:此类药应用比较广泛,疗效好,见效也快,但其成瘾性也同样快,使用2周即可成瘾,且具有异常强烈的精神、躯体依赖性.如吗啡、鸦片、杜冷丁、4.可待因、美散酮、镇痛新等。5 .精神兴奋药:中
24、枢神经兴奋药苯丙胺,有减少睡眠、消除疲劳的作用,但有较强的成瘾性,一般小剂量即可成瘾。6 .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对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疗效好,但长期使用易成瘾。7 .解热镇痛药:去痛片、ape也有成瘾性,多呈现为病态嗜好.8 .其他易成瘾的药物:凡是含有咖啡因的药丸或饮料,久服也成瘾;有些止咳糖浆含有可待因、阿片酊,久服也成瘾;女性激素用十替代疗法,久服也成瘾,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依赖。2、答:(一)原因分析(3分)(1)父母对于网络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引导和强加管制,导致了孩子的网瘾.(2)心理问题。平时没有娱乐的时间,好不容易有了又受到限制.由于长期处于高期望、高压力下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25、于是完全沉迷电脑游戏满足了好奇心又能排解心中的抑郁。他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因为在网络中没有“失败”。(3)网络传播的特点,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际传播更轻松。网络使用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们更易沉迷于网络.那些内向敏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的人,易沉迷于网络。(-)解决方案(4分)、(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家庭温暖法”预防或戒除网瘾.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培养孩子爱好,转移兴趣点,和孩子平等对话。在平时尤其是假期父母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尽量减少责备。如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和上网计划,形成良
26、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没有电脑的家庭,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孩子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以避免孩子进入黑网吧.(2)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议学校在有限的网络资源条件下积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在假期到学校网络室上网.有教师的引导、监督,不仅可以普及网络知识,开展网络教育,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认清网络本质,养成健康上网和良好的网络习惯。(3)学生自己要加强自律教育。在家中遵从父母对自己上网的引导,在学校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签名宣誓的活动,努力使自己作到:(4)认知行为治疗法。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有限,因此家长对他们适
27、当的管束仍然必不可少,上网就是在“学知识”,也不能将正常的上网活动都视作危险信号,对孩子的个人爱好横加阻挠。当孩子每天上网时间仍然在控制范围内时,并不能算是网络成瘾,家长对此不应该制止,反倒应该鼓励.孩子也要对网络有一定的认知,不能盲目游戏,要以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方式进行网上活动。(三)小结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因为过份依赖网络,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其最明显的症状有:在网络上工作时间失控,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不惜增加网上停留时间,试图减少操作时间但难以自控;对家人和朋友隐瞒自己是“网虫”;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因此让中学生对网络有
28、个正确的认识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切必要的。辽宁省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A.华生B.弗洛伊德C.马斯洛D.杜威2.以饮食文化为例,美国人吃牡蛎而不吃蜗牛,犹太人吃鱼而不吃猪肉等,体现了文化的().A.差异性B.多样性C.共同性D.具体性3.()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A.操作能力B.能力C.动作技能D.技能4.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大小()。A.成正比
29、关系B.成正相关关系C.无关D.成反比例关系5 .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如:姓名、人脸、单词、日期和观点等,这种记忆属于().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语义记忆D.情景记忆6 .功能固着对解决问题具有()。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启发作用7 .在睡眠的()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主要以波为主。A.入睡期8 .潜渡睡眠期C.深度睡眠期D.中度睡眠期8.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心喜若狂表现了()状态。A.表情8 .心境C.激情D.应激9 .根据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A.独立型B.经济型C.外倾型D.抑制型
30、1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指出在交往时要注意运用().A.称呼得体B.说话注意礼貌C.讲话要注意场合D.言语艺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娘在题后的括号内.1.现代心理学是一个科学体系,按照他们研究目的和取向的不同,可以分为().A.基础研究B.心理现象研究C.心理活动研究D.心理对象研究E.活动领域层次2.虽然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发育,但其速度各异,因此,从总的方面可以分为().A.身体总发育B.生殖系统发育C.运动系统发育D.神经系统的发育E.消化系统的发育3.自
31、信心的建立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诚心,操作上可运用().A.目标激励法B.目标确定法C.归因训练法D.结果奖励法E.情感沟通法4.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A.真动知觉B.假动知觉C.幻觉D.似动知觉E.错觉5.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常见的有().A.自然语言媒介法B.地点法C.视觉表象法D.首字母缩略词法E.谐音法6 .很多因素可能影响到言语理解,主要有()因素。A.语境B.推理C.变式D.图式E.策略7 .常见的兴奋剂有().A.苯丙胺类8 .咖啡因C.摇头丸D.尼古丁E.可卡因9 .压力源包括
32、().A.躯体性压力源8 .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家庭性压力源E.文化性压力源9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把它们归纳为().A.利他者B.情境C.情景D.受助者E.社会文化10.人际吸引的条件有().A.熟悉B.个人特征C.相同D.相似与互补E.爱情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 研究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3. 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为主的一种由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
33、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4. 解释色觉现象的理论很多,其中杨-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和影响最大.5. 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出现的形象.6. 是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7. 很多人多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好是经历这种现象通常称为8. 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倦的状态.9. 应对的功能可分三个方面,问题取向的应对、认知评估取向的应对和10. 人际认知包括和对他人的认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记忆的过程。2 .简述概念形成的因素。3 .如何保持有意注意。4 .简述
34、动机的产生及理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2 .简述思维定势的作用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分析案例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做总结.1 .基本情况:钱某,男,15岁,初三,智商正常,家庭环境感觉良好。初一阶段学习太用功了,成绩很好.从初二初开始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很想看书却看不进去,所以能够看进去书的时间很短,现在已经初三。两年了,能够看进去书的时间很短。总是想做点这件事,没等做完又想去做另一件事几乎完成不了学业。已经咨询了一些心理咨询员和心理专家,总体现在还是这样.现在比较相信专家这样一种解释,小孩子
35、心理和成人心理在斗争,小孩子心理多,故学不进去。应该去经历,去慢慢长大。2 .基本情况:曾某,男,13岁,初一,无既往病史。独生子,但从小到大,并没有受到父母的疼爱,一次考试不及格,收到父母的严厉批评,后性格比较孤僻.希望自己能考到班级的前三名.浑身透着一股软弱无力的柔弱;整天无精打采,没有精神.脸色苍白,瘦,看上去比较俊朗;睡眠不好,吃饭不好;经常的头晕、头痛。父母总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烦恼与痛苦,说自己不务正业,乱花钱。经常头晕,怕见人,感觉不太正常,整天感觉特别的累,老是想要休息,不想动。一、单项选择题1 .A 2. B 3. D 4. D 5. B 6. B 7.C 8. C 9. D 1
36、0. D二、多项选择题1. ABDE 2. ABD 3. ACE 4. AD 4. ABCDE 6. ABDE 7. ABCDE 8. ABCE 9.ABDE10. ABDE三、填空题1 .意志2 .个体发展心理学3 .间接经验4 .黑林四色说5 .表象6 .定势7 .失眠8 .职业枯竭9 .情绪取向的应对10 .自我的认知四、简答题1 .简述记忆的过程。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回
37、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2 .简述概念形成的因素.答:对个体而言,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过去经验的影响已经了解了日常概念是个体通过日常经验获得的概念,其形成只是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逻辑法则(二)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在提供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变式时,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会引起缩小概念或扩大概念的错误(三)下定义在对事物属性进行反复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用准确的言语揭露事物
38、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四)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学生对概念更加亲切,掌握概念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五)概念系统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并因为行成了不同的概念系统。3 .如何保持有意注意。答:有意注意的维持必须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要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下列一些条件:(1)目标任务要明确.由概念可知,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标的注意.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人对目标任务的理解也就越深刻。(2)间接兴趣。在有意注意中,人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兴趣是间接的兴趣,尽管活动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吸引人,但稳定的间接兴趣对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有着很大的作用.(3)组织活动的习惯
39、。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也与个人对活动的组织习惯有关.(4)个人的意志。有意注意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刺激干扰有意注意的维持.4 .简述动机的产生及理论.答:(1)从总体上说,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在具体情境中,个体具有的各种需要未必都能引起相应的动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也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追求。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的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驱所决定,还要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2)动机的理论:本能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二是死的本能.内驱
40、力理论。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机体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期望理论.现代动机理论家采用认知观点来激发人类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是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五、论述题1 .论述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一、注意“投射倾向”.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他本人猜疑心重。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工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
41、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二、注意“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必要的。但初次接触所提供给你的判断材料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问题的严重性又恰恰在于,一般说来,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于以后信息的解释方式,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了、
42、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三、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说到商人,总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因此,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
43、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四、避免“以貌取人,一项心理实验中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尽管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五、避免“循环证实: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
44、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2 .简述思维定势的作用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
45、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一、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思维定势对于问题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思维定势的作用是: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具体地说,在问题解决中,思维定势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定向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否则,解题将会陷入盲目性。定向是成功解题的前提。2、定向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广义的方法泛指
46、一切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也包括解题所用的知识。不同类型的问题总有相应的常规的或特殊的解决方法。定向方法能使我们对症下药,它是解题思维的核心.3、定势解决问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必须有步骤地进行,并遵守规范化的要求。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但是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二、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思维定势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