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832390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云南省云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综合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不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的是()A.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B.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答案】C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答案】C3、在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品中,对我国教育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A.马卡连

2、柯的教育诗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的教育学【答案】D4、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A.原型选定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答案】B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驾行之”是()对学习过程的认识。A.论语B.礼记*学记C.礼记*中庸D.大学【答案】C6、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理论。A.自学辅导式B.发现教学C.范例教学D.教学过程最优化【答案】C7、在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中,教师常常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这属于教学原则中的()。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

3、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8、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答案】A9、德育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不包括()A.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其心理特征B.借鉴国外发达国家C.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D.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答案】B10、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A.学生的家庭类型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C.学生干部情况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答案】D11、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

4、是无关紧要的。这种理论是()。A.形式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答案】A12、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A.情绪宣泄B.精神升华C.行为补偿D.认知改变【答案】C13、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A.中心B.基础C.任务D.途径【答案】B14、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A.脱敏法B.强化法C.幽默法D.升华法【答案】B1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三层次是个体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思考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答案】

5、D16、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为主。A.获得直接经验B.进行社会实践C.获得间接经验D.进行科学实验【答案】C17、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A.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B.实施素质教育C.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D.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答案】B18、“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A.劝学B.说文解字C.论语D.学记【答案】B1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答案】D20、2012 年单项选择:心理辅导老师帮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

6、虑的情境,然后逐渐减少焦虑等级,直至完全放松,以缓解其考试焦虑。这种方法是()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一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答案】B21、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成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C22、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主性评价【答案】A23、2012 年单项选择:在教育调查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

7、查D.个案调查【答案】D2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答案】A25、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答案】A26、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课外活动【答案】B27、下列有关感觉的表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B.感觉是认识的起点C.感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认识D.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答案】C28、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

8、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属于()。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治疗法【答案】D29、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哪种性格结构特征()A.态度特征B.情感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A30、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指导学生锻炼身体B.增强学生体质C.增强运动的能力D.发展学生良好品德【答案】B3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校外进行地理课的地形地貌测绘,这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演示法【答案】C32、2013 年单项选择:学生学习望庐山瀑

9、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答案】C33、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答案】B34、()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答案】C35、“六艺”教育的中心是()A.文字教育B.计数教育C.礼乐教育D.射技教育【答案】C36、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D3

10、7、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是()。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答案】D38、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是画面的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A.理解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整体性【答案】A39、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属于()。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治疗法【答案】D40、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A.痕迹衰退

11、说B.干扰说C.动机说D.抑制说【答案】B41、通过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并以此来体悟教育真谛的研究方法是()A.叙事研究B.情境研究C.模拟情境研究D.行动研究【答案】A42、把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答案】B43、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间接性【答案】D44、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前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准习俗水平D.习俗

12、水平【答案】A45、课程资源的核心是()A.教科书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计划【答案】B46、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也被称为灵感期。A.准备期B.酝酿期C.验证期D.豁朗期【答案】D47、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答案】B48、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答案】B49、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答案】C50、“你

13、是个文静的孩子,学习认真,能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属于()。A.前置评价B.即时评价C.量化评价D.质性评价【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材料:小明的父母是房地产开发商,家境很富裕,父母对孩子学习不够重视,没什么成绩方面的要求。小明的生活习惯也较为懒散,经常迟到,学习不努力。此外,小明从一个普通学校转到了省重点学校,成绩跟不上。新学校的同学也常说小明是花钱转来的,不想跟他交流。小明也想跟其他同学交流,但是就是难以融入。导致他的性格越来越内向。问题:(1)从需要的角度分析此学生哪些需要得不到满足?(2)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你该怎样引导小明从而满足他的这

14、些需要?【答案】二、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 23 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分享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

15、,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期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答案】三、材料: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地重视,

16、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17、,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问题:请结合材料中学生的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材料所体现的德育原理。【答案】四、材料: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问题:(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答案】五、深谙教学之道的校长建议教师授课时重点内容多用彩色笔标注,不着奇装异服,用抑扬顿挫的声调问问题。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分析校长建议的依据。【答案】六、以

18、下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堂片段:王老师: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学生甲:文章表现了周瑜的英雄气概,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学生乙:我以前看过这个故事,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和小乔已经结婚十年了,不可能是初嫁,这么写主要是为了衬托周瑜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王老师:通过上述两位学生的意见,我们对这首词了解得已经比较清楚了,文章主要表现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和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那么大家还记得赤壁吗?学生们:记得!王老师:大家一起来背一下。学生们: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王老师:这两首诗表述有什么不同?学生丙:虽然是同一事件但描述不同,对同一材料的不同使用,都是为了衬托作者的观

19、点。王老师:这两首诗虽然对同一故事用法不同,但都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呢?【答案】七、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变革,但很多人对该理论不太理解。实际上,陶行知所提出的“接知如接枝”就通俗地阐明了其基本内涵。他说:“如接树:这一种树枝。可以接到另一种树枝上去,使它格外发荣滋长,开更美丽的花,结更好吃之果。如果把别人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真知识,接到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真知识上去,那么,我们的知识必定格外扩充,生活必可格外丰富。不过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

20、。这样一来,别人的知识,在我们的经验里活着,我们的经验,也就要生长到别人的知识里去开花结果,至此,别人的知识变成了我们的真知识。其实,它已经不是别人的知识,而是自己的知识了。”请结合陶行知先生的话,阐明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育中应该如何看待知识、学生和学习过程。【答案】八、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答案】九、材料:李芳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在

21、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 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想太多。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问题:(1)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李芳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可以给李芳提出哪些学习建议【答案】一十、一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老师:“为什么呢”。学生:“因为铁重。”老师:“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随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问题:请从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的角度评析这位物理老师的做法。【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事业单位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