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1.变化的世界类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用各种感观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2 .能从物体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 .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物体变化的方法。情感目标1 .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现象。2 .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变化的奇妙。3 .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女诫国 用两种以上的方式记录下来。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化。2 .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3 .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STSE目标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
2、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7师生互动7表优励缺V教学过(第一课时)引入1.(师有感情朗读引言):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 着的世界。探 究活 动一.活动:“我知道的变化”1 .生看图体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2 .说说我们知道的变化。3.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4 .小组交流我们的记录。5.给这些变化分分类二.观察各种的变化1 .师示范一些化学变化。2 .生观察(提出质疑)3.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变化。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2月 第1周程拓展活动“寻找我们身边的变化? ”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周围物体的各种变化。(第二课时)引 入相互交流说说我们找到的生
3、活中的物体变化。探 究 活 动一. 讨论“解释什么叫变化”1 .请生根据自己找到的各种物质变化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2 .讨论: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二. 活动:“记录物体的变化”1 .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2 .分析我们对一种植物的长期观察的方法。3 .分组设计一种记录方式。拓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板书设计1.变化的世界我们知道的变化:火山爆发、铁钉生锈、四季变化、天气变化按大小分类按时间长短分类:课题2.多样的天气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2 .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3 .能设计一
4、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情感目标1 .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2 .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3 .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4 .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知识目标1 .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教学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7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7表优励缺7V(第一课时)引 入1.(创设情景):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 样?出门要准备什么?生自由谈感受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3月 第2周教观看课件:“天气变化”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5、中的各种天气变化。二.活动:“描述天气”究1.请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描述天气的词语。学活2.回忆我们学过的与天气有关的诗歌。动三.活动:“我最喜欢的天气”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2。记录我喜欢的天 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4.各组展 示我们记录的天气。过拓 展课余收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程(第二课时)引 入1.交流我们收集到的天气谚语探一.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究1.谈话:古代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的?活2.谈话: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动二.活动:“天气谚语”1.用图文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谚语。(填写书上图表)教拓
6、展-说说利用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的优点和不足(第三课时)学引 入一.(创设情景)教师扮演预报员先给大家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谈话:“现代人是怎样知道天气的? ”探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过究2小组交流,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活二.交流:“播报天气消息”动三.活动:“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1.自主设计。2.分组交流。3.认识标准的图形符号。程拓认识天气展1.自学“科学在线”。2.介绍自学成果。板2.多样的天气书文学词语:细雨纷飞、春暖花开、白雪皑皑、秋高气爽。设我喜欢的天气:天气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计教 学 反 思课题3.观测天气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
7、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2 .能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化的仪器。3 .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情感目标1 .能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的天气变化情况。2 .能逐体会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3 .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知识目标1 .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2 .能说出各种风向的含义。教学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3月 第3周方法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
8、一. 谈话:“你知道气象员的工作吗?想不想试着做一个小小气象员, 观测一下天气情况呢”探 究 活 动一.活动:“制定观测计划”1.分析课本第8页的计划表。2.说说要计划什么?3.分组计划,完成计划表。二.活动:“制作简易观测仪”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 2.学习制作方法3。自主制作。(互相帮助完成)三.活动:到室外检测我们制作的风向仪拓 展一.课余改进我们制作的风向仪(第二课时)引一.展示我们改进后的风向仪1.上台介绍。2.说说改进的办法。探 究 活 动一.活动:“制作雨量筒”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 2.看图自主制作。3。分组交流我们的作品。二.活动:“实地检测”仪器1.学习使用方法。2.到室外
9、实地测量。拓展参观校气象站(第三课时)引交流展示改进后的风向标和雨量筒教入活动:“建立小小气象站”学探1.说说气象站要测量哪些数据。2。说说气象站需要哪些测量仪器。3。分究组建立气象站。过活二.讨论:“怎样放置测量仪器”动1.引导讨论:“测量仪放在不同地方测得数据一样吗?2.说说测量仪放程在什么地方最好,为什么?三.活动:“设计记录表”课题4.发布天气消息类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探究目标1 .能以研究论文和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的观测和研究结果展示出来。2 .能对其他同学的观测和研究结果提出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建议。3 .能从图片中归纳分析出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3
10、月 第4周把我们的测量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拓 展3.观测天气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 .能在发布天气变化消息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2 .能体验到科技发展能给人们带来更准确的天气消息。3 .体验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的意义。4 .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测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知识目标1.2.能从图片中分析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天气预报水平的影响。教学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方法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教(第一课时)引7课件演示天气预报引导观看,说说天气预报的作用。学过程探 究 活
11、动3。:3o4。活动:“天气消息发布会”小组交流我们两周来收集到的关于天气的数据资料。小组商讨如何发布天气消息。(如何分工、合作、用什么方式汇报)分组扮演天气预报员向大家播报天气消息。引导互相评价。(说说优点、建议)交流活动与同学交流观测天气的体会。将我们的记录与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进行比较。比较哪组的预报更准确,为什么。把同学们对我们小组的评价意见记录下来。拓展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天气的资料(第二课时)引入一-.谈话:“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吗? ” 生自由发言探究活动一.活动:“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1 .自由猜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2 .看图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边看边思考用到什么
12、仪器)3。分阶段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并记录在课本上。4 .分析在天气预报制作的全过程中运用到哪些科学技术,说明了什么。二.交流活动1 .把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天气预报资料与大家分享。2 .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对天气预报的影响。三.自学科学在线1.自己阅读科学在线内容。2.交流自学情况。拓 展继续观测天气变化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4.发布天气消息天气浦息发遨织一、率率率二.纥教学反思课题5.天气与生活 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够举例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的影响。2 .能够对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3 .能够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
13、 影响。情感目标1 .愿意把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图片与其他同学交流。2 .能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 要性。知识目标1 .能举例说明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2 .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教学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教学过(第一课时)引一。谈话:“今天你穿什么衣服? 一年四季你选择什么样的衣服? ”1 .生自由发言。探 究活 动活动:“天气对我们的影响”1 .谈话:“你喜欢什么天气?在不同的天气中喜欢做什么?2 .看课本插图思考天气变化给我
14、们带来的影响。3 .自由发言说说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4 .举更多的事例说明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二.讨论活动1.谁最关心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2o组代表汇报。3.小游戏:“我说位置,你找物体。”拓展一.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我国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情况(第二课时)引入信息发布会1 .请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3月 第5周程探 究活 动一.活动:“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1.请生小结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思考:人类活动是否也对天气带来影响?3。看课本上的插图理解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4.分析课本上的调查表,你能发现什么?二。交流活动1.分析调查表中
15、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小结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教拓展-搜集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的实例。(第三课时)引交流会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的实例。学过探 究 活 动3.活动:“了解家乡的天气”说说家乡的天气。设计调查表调查家乡的天气变化对我们的影响。自主学习自学“科学在线”介绍自学成果。举更多实例说明。程拓 展调查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否有酸雨板5.天气与生活书影响影响天气人类生活人类生活r天气设调查酸雨用PH试纸检测计教学 反 思课题6.固体、液体和气体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2 .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 .能归纳出固体、液体
16、和气体的主要特点。4 .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情感目标1 .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知识目标1 .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2 .能说出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教学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第一课时)引入师出示几种不同状态的物体请生辨认1.引导观察。(激发学习兴趣)2005年4月 第6周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教学过程探 究活 动活动:“给物体分类”1 .观察课本插图。2 .对图中的物体和教师出示的物体分类。3
17、 .举出更多固体、液体和气体。二.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1 .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认真观测、及时记录)2 .说说注意事项。3 .分组研究几种固体的主要性质。4 .记录固体主要性质。(完成课本上的表格)5 .分组汇报,交流。(说说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拓展一.准备黄豆、小米、沙等材料(第二课时)引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探 究 活 动活动:“混合、分离固体”1 .混合黄豆、小米、沙等固体,再想办法将他们分离。2 .讨论:所有的固体都有形状和体枳吗?3 .交流: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活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1.分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2。各组互相交
18、流、汇报。教学过程拓展一 .小结液体的主要性质(第三课时)引入一.课前讨论会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探 究活 动活动:“混合不同液体”1 .猜想混合不同液体后会出现的现象。2 .试着混合不同的液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二。活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1 .准备典型的固体、气体和液体。2 .通过式样比较它们的不同。3。考虑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拓展一.试着用几种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板 书 设 计6.固体、液体和气体广固小、(气体体)教 学 反 思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4年4月 第7周课题7.冰、水和水蒸气课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使用工具测量感观不
19、易察觉到的物体某一特性的变化。2 .能通过试验探究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3 .能用二维图表形象的进行试验记录。情感目标1 .愿意与其他同学谈论水的状态与温度的关系。知识目标1 .能说出水的冰点与沸点的含义。教学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方法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7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表优励缺V(第一课时)引入猜谜游戏1.师出谜面:“透明无色,有时摸的着,有时抓不住,离开了它我们活不了”教学过探究活动活动:“化冰实验”1 .谈话:“你玩过秋千吗。” 2。观察课本上的图,说说男同学是运动的? 还是静止的? 3。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4.根据小
20、鼠标的 提示完成“我的观点”二。活动:“动还是静? ”2 .回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实验1:让冰自然融化,每隔两分钟观测一次。3。实验2:加热冰,记录冰化成水及沸腾时的温度变化。4 .两小组合作,分别完成其中一个实验,做好记录。5 .完成课本上的实验记录表。拓展将实验记录绘制成曲线图程(第二课时)引一.活动:“小小交流会”1.将实验记录与大家分享。2.互相评价探 究活 动一.活动:“统计分析”1.根据实验记录表分析冰的温度,溶成水时的温度;水沸腾时的温度, 所需的时间,继续加热后水的质量是否改变?三.交流活动,1 .交流实验中的成功和失败。2 .小结水的变化及所需条件。教拓展四.
21、搜集自然界水的三态变化情况,(第三课时)引入一.“科学汇报会”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学过程探 究 活 动一.讨论会1 .甲杯和乙杯中的冰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2 .在什么条件下液态的水能沸腾?3。小结水的三态变化定义。二.自学“物质的三态临界点”1.自学科学在线。2.交流自学成果。拓 展-举例说明物质三态变化的生活应用板 书 设 计7.冰、水和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 冰, 水,A 水蒸气教学 反 思2005年4月 第8周课题8.水到哪里去了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2 .3 .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
22、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能通过试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情感目标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知识目标1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教学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方法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7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第一课时)引(创设情景)教师出示一张半湿的纸,请生尽快将它弄干1.生分组比赛,看哪组最快,方法最多。教学探 究活 动一. 活动:“水到哪里了? ”1 .谈话:“说说纸里的水到哪去了? ”2 .看课本插图说说这些水到哪里去了?二.活动:“写字游戏”1 .教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一个字。2 .生观察这个湿字。3。说说你
23、的发现。4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过拓展一.找找生活中水不见的现象程(第二课时)引入一.游戏:“水不见了”1 .用手指靛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2 .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探 究活 动一.交流活动1 .说说我们找到的生活中水不见了的例子。2O比一比哪组的小车组装的得又快又好。二。活动:“理解蒸发”2 .看课本理解蒸发的定义。3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蒸发。教 学 过 程拓 展找找自然界中的蒸发现象(第三课时)引入-把自己找到的例子与同学交流1.生各抒己见。探 究活 动活动:“研究蒸发的快慢”1.猜想:水分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分组讨论,
24、提示: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示)3。动手进行对比实验。(提示:控制好变化的条件,认真记录)4 .得出结论。(可以用什么办法再次证明我们的结论)5 .完整地介绍我们小组的研究经过。6 .互相评价,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见解。二.交流:“在什么情况下,水分蒸发得快一些,说说理由”1 .小组交流,共同总结影响按蒸发快慢的因素。2 .说说我们是怎们证明的。拓展搜集有关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板 书 设 计8.水到哪里去了蒸发:水水蒸气猜想?:水分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课题9.雨的形成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2 .能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研究。3
25、 .能设计模拟试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情感目标1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2 .愿意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实验,并验证猜想。知识目标1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作凝结。2 .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教学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7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教学过(第一课时)引入一。(创设情境)感受自然界的雨1 .请生观看课间展示下雨的情景,激发质疑。2 .请生说说下雨的感受。3 .猜想雨的形成。探 究活 动活动:“找一找小水珠从哪里来”1 .从课本图上找一找哪里出现了小水珠。2 .猜想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3 .互相交
26、流我们的猜想。4 .参照课本提示进行实验。5 .分析对比实验,思考为什么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6 .由对比实验联想到小水珠形成的条件。二。讨论活动1 .分组讨论: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2 .谁的解释更有道理,为什么?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教学 反 思2004年4月 第9周拓 展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找找身边小水珠出现的例子(第二课时)任一.课前交流会引1.请生将找到的生活例子与大家分享。入2.自由举例。一.活动:“雨的形成”探1.分组设计研究计划。究2.分组按计划开展探究活动。活3.记录实验方法和现象及结论。动4.试图用多种方法检验我们的结论。5.分组汇报、交流,互相评价。教 学 过 程(第三课时)引师
27、出示地方干旱的图片1.引导:怎么帮帮农民伯伯救救稻田?探究活动活动:“认识人工降雨”1 .自学“科学在线”的内容。2 .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人工降雨。3 .看课本理解什么是可逆变化。4 .举更多例子说明什么是可逆变化。二.活动:“写一篇科学童话”1 .命题作文:小水滴旅行记。2 .提示:需要用到一些科学术语。3 .说说自己的构思。4 .自主完成作文。拓展为自己的作文加上漂亮的插图板 书 设 计9.雨的形成水蒸气小水珠(凝结)雨的形成:1.猜想2 .设计实验3 .实验验证4 .多次验证课题10.周围的生物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制定出较完整的观察计划。2 .能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
28、征。3 .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物相关的资料。情感目标1 .能与其它同学分工合作制定研究计划进行观察、记录。2 .在观察中始终不伤害生物,保持对生物的珍爱态度。知识目标1 .能说出三条以上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能说出“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教学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7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7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第一课时)引入师讲授: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许多生物,科学家们目前知道的生物 大约由150多万种,他们认为至少还有三四千万种生物等待我们去发 现、鉴定2005年5月 第1 1周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教探活动:“观察、记录周围的
29、生物”1.制定小组观察计划。学究2 .完成小组观察计划,准备寻找的材料和工具。3 .说说寻找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活4 .分组寻找(室外活动)。(教师从旁观察,及时指导。)5 .小结:我们的活动感受。过动6.整理工具,洗干净小手。拓 展整理我们的寻找记录程(第二课时)引-教师出示蝴蝶和蝴蝶标本1 .提出疑问:它们有什么不同? ”2 .生观察比较蝴蝶和蝴蝶标本的不同。探交流活动:“寻找到的生物”究1.分组汇报我们的寻找收获。活2.统计小组和全班的记录数据。动3.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发现的种类多,有的小组发现的少?二.活动:“周围生物介绍会”教学探 究活 动1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种生物。
30、(要求说出它的特征和生活环 境,我们在哪,怎们找到的?)2 .简单记录他们的介绍。3 .引导互相评价。拓 展将寻找的范围扩大继续寻找各种生物,并查找相关的资料介绍(第三课时)引 入一.讲故事引入1 .教师讲达尔文的故事。2 .说说故事教会我们什么?过程探 究 活 动活动:“区分生物和非生物”1 .讨论:我们怎么判断研究对象是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的呢?也就是说,生 命有哪些主要特征?2 .看“科学在线” 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区分的。3 .重新检验本小组对生物的观察记录,并做适当的调整。二.活动:“看图区分生物”1 .(参照课本)看看有什么生物和非生物。2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拓 展一.通
31、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来认识更多的生物, 收集有关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变化的资料并记录下来板书10.周围的生物寻找到的生物:凤仙花、竹子、青蛙、小鱼、蜻蜓、蝴蝶、毛毛虫、小鸟统计:小组共找到种生物,全班共找到 种生物,其中有种生物是不同的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5月 第12周课题11.种茄子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植物生长过程和变化的相关信息。2 .能按照植物种植方法的提示种植选定的植物。3 .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自己所种植的植物生长全过程进行记录。情感目标1 .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完成种植植物的各种活动。2 .能坚持长期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观
32、察、记录。知识目标1.2.能说明如何应用计算发芽率的公式。通过观察能找出植物一生经历的主要过程。教学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方法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第一课时)引(引起学生兴趣)师事先准备好一根茄子1 .你认识它吗?2 .(给予挑战)你知道它是怎样长大的吗?教学探究活动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1 .谈话: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2 .说说你喜欢哪些植物?你了解关于它的什么知识?3 .选择一种适合的植物了解它的生长过程并把它记录下来。活动:“查找资料”1 .引导: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在学校找到我们所需的资料?
33、2 .说说到图书室查资料的注意事项。3 .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图书室查找资料。4 .及时记录资料。拓展一.准备种植植物的材料和工具过(第二课时)引入(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农场各种蔬菜茁壮成长的情景1 .谈话:你认识这些蔬菜吗?程探 究 活 动一.活动:“种茄子”1 .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2 .按照课本提示将茄子的种子播进花盆的土里。3 .将小手洗干净。拓 展利用课余时间每天照顾茄子(浇水、施肥),等待它发芽(第三课时)(复习课)引入一.“交流分享会”1.把在照顾茄子过程中的点滴与大家分享。(说说怎样浇水、施什么肥、茄 子是如何变化的等等)探 究 活 动活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 .学习课本上
34、的种子发芽率公式。2 .根据课本提供的公式计算自己植物的种子发芽率。3。小组互相交流种植经验。二.活动:“记录茄子的一生”1.分组讨论设计多种记录茄子生长过程的方法。2o参考课本的提示方法。拓 展继续坚持种植并观察茄子,用多种方式记录茄子的一生板11.种茄子书种子发芽总数种子发芽率=播下的种子总数X100%Pc查找资料的途径:看书、看报、电视、上网、亲身实践计教学反思课题12.植物的生长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5月 第13周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根据自己的记录描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及其变化。2 .能归纳出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因素。情感目标1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种植植物
35、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2 .能结合自己的种植实践说出两点以上不能浪费粮食的原因。知识目标1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 .能推测出农业技术和设备在种植植物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V自主探究V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V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复习引入)谈话:“随着我们种植的植物一天天长大我们的观察和记录 做的怎样了?有哪些发现和收获? ”1.自由发言。探究活动活动:“描述植物的一生”1 .我们种植的植物在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时期,从 自己的记录中找一找。2 .分析我们的记录表。3 .
36、分组展示我们的实验记录。交流活动1 .将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与其他同学交流。2 .分组交流我们的种植经验。3。引导思考: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拓 展一.活动:“粘贴我们的实验记录,大家互相学习交流”(第二课时)引入同学们各自展示自己种植的茄子,与大家分享劳动成果1 .生互相参观学习。探究活动活动:“怎样使植物生长得更好?”1 .谈谈自己的种植经验。2 .小结:怎样才能使植物生长得更好?3 .讨论:哪些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4 .交流我们的文字记录。5 .把大家的意见总结下来,完成课本上的记录。6 .查阅资料,看看我们的总结一致吗?教学过程二.交流活动:“感受劳动美”1.结合自己的种植经验的体会
37、,谈一谈现在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理解。(第三课时)引入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美丽的校园1 .生自由发表感想。2 .说说校园里有什么植物。探 究活 动一.活动:“绿化校园,美化生活”1.分组交流校园中适合哪些植物。2.分组制定校园种植计划。3.实地考察校园环境。4.改进我们的设计方案。二.自学活动:“太空种植”1 .自学“科学在线”。2 .交流自学成果。3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太空种植的知识?拓展利用课余时间实现我们的校园绿化计划板书 设 计12.植物的生长植物的一生:1。出芽 2 .长叶 3 .长出花蕾4 .开花 课题13.养小鸿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 .能设法调查
38、出同学调查小动物的经验。2 .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调查小动物饲养技术和观察小动物生长情况。3 .能提出两到三个在养小鸡的过程中要研究的问题。情感目标1 .能坚持长期的观察和记录。2 .对研究小动物的生长感兴趣。3 .通过饲养小动物加深对动物的爱心。知识目标1.能知道如何饲养小动物。教学 方法复习巩固V现代教学7自主探究7记录汇报V创设情景V引导观察V分组合作V交流展示V启发引导V激发质疑7师生互动V表优励缺V(第一课时)引 入一.(复习引入)谈话:“植物的一生主要经历哪些阶段?动物呢? ”1.生各抒己见。2.看图初步了解。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2005年6月 第1 4周探一.活动:“小调查”教L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有什么经验和体会?究2.统计全班同学的饲养情况,填写课本表格。交流讨论活L讨论:小动物刚出生时需要受到怎样的照顾,生长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学动2分组介绍我们的经验和体会。拓 展整理搜集今天的资料制成卡片过(第二课时)(猜谜引入)“身着羽毛衣,头顶小红冠,小嘴尖又尖,爱吃虫和米”1.生猜谜底。程探活动:“制定养小鸡的计划”L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究2查找资料或向有经验的人了解饲养知识。活3。分组制定饲养小鸡的计划。动4.看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拓展准备饲养小动物的材料和工具教(第三课时)引.课前交流会入1.请生将找到的有关小动物饲养的资料与大家分享。活动:“制作小鸡生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