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集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集合15篇.docx(9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集合1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集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结果性目标:(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验性目标:(1)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3)抓重点句子体
2、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4)听取信息资料,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5)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 复习字词,初步感知(1)出示词语: 傲慢 轻蔑 恼怒指名读 全班齐读(2)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全班表演引入: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谁的神态?板图:铁罐(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研读铁罐子(1)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
3、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2)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4“和
4、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指名读 齐读5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6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
5、,课文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凭什么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6 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研读陶罐子A 指名读读描写陶罐的句子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6、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B 出示四句话,自己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指名板书。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感情朗读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习对
7、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2指名当配音演员,3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看着大屏幕的视频来演读。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变化(1) 过渡:要说当配音演员,你们还真够格。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陶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2)指名说,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1、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2、“多美的陶罐!”一
8、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3、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3)质疑问难,反馈交流。1、陶罐还是当年的陶罐吗?(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2、铁罐到底哪儿去了呢?3、(大象博士告诉我们,放录音: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听了大象博士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三) 表达感受,深化感悟(1)过渡
9、: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我想对铁罐说:我想对陶罐说:我想对自己说:(2)反馈交流(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四)拓展延伸,强化感悟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10、五)布置作业仿写:以 和 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钢笔和铅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具准备:图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陶罐和铁罐(一)揭示课题1、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贴图)(二)初读课文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
11、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3、指名回答。(三)品读课文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多种形式朗读。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4、看两者结局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默读课文后半部分。指名答并板书:古董 氧化(四)我想说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五)小结二、学习狮子和鹿(一)学习课文1、贴图。2、播放课件。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
12、) 难看(逃生)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6、多种形式读。(二)我想说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三、拓展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四、师总结五、练笔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 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13、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出示陶罐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陶罐。(出示铁罐)这又是什么呢?板书铁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看课题质疑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陶罐,美观漂亮,不生锈,保存时间长,但不结实,易碎;铁罐结实而有用,但易生锈毁坏。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国王御厨里,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2、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在好词好句的下面划横线,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检查字
14、词。谁来读一读你在书中画出的词语?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师:同学都用心去读课文,你们读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1、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是什么态度。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铁罐是什么态度?(板书:傲慢轻蔑恼怒愤怒)陶罐是什么态度?(板书:谦虚友善宽容大度)通过对话把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鲜明的显露出来。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读陶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温和的语气。)表现出陶罐的什
15、么特点?(谦虚、友善)读铁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表现出铁罐的什么特点?(傲慢)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内容。课件出示对话。3、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生:铁罐认为自己坚固。)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它们时,陶罐是什么样子?(生:陶罐变得很有价值)(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成为文物)铁罐呢?(生:铁罐却无踪无影。)(板书:无影无踪化为绣土)3、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吗?师: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对吗?4、说说你对陶罐和铁罐的看法
16、。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1、分角色朗读课文。2、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各有所长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照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与同学相处的相处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呢?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铁罐:傲慢轻蔑恼怒愤怒无影无踪化为锈土陶罐:谦虚友善宽容大度光洁朴素成为文物各有所长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
17、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课文,从文章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这样教学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题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带着表情用不同的语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会更有感染力,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
18、主要内容。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读一读,整体感知。2、议一议,了解内容。3、品一品,理解品味。4、演一演,加深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西藏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
19、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
20、陶罐?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板书:骄傲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出示课件1: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生:傲慢板书:傲慢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
21、西”。出示课件2: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生:轻蔑板书:轻蔑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板书:恼怒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
22、起碰成碎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二)戴上头饰表演。五、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
23、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设计意图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
24、字浅显,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作者从儿童喜闻乐见视觉感受出发,讲述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重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再现文本。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傲慢、陶罐的谦虚,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感悟。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通过有效有序的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5、。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自然段,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课前准备:实物、图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实物观察,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常见的陶和铁的物体的图片。(如:碗、杯子等)2、出示陶罐与铁罐的实物,引导谈话。3、导入课题。(设计意图:实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
26、特点,为后面学习作铺垫。)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2、检查生字(幻灯出示生字词)(1)请小老师带读。(2)全班齐读。(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设计意图:为下面的阅读学习扫除障碍。)三、朗读品味,内化感悟。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大屏幕出示“这篇课文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2、指名回答。3、师补充关于铁氧化的科学知识。4、学习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1)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出示图片),说说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骄傲 谦虚)(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3)理解“奚落”
27、的含义。5、学习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深入感知。(1)自由轻声读二至九自然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同桌分角色,自由练读。(2)指名分角色读,并评价。(3)找出描写铁罐和陶罐对话时神态的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4)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幻灯出示有关句子,并适时抓住这些神态词进行朗读指导。)(5)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七、八自然段对话(里面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放手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再作评价。)(6)全班男女分角色朗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设计意图:以读促演,演中促读,演中理解,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表演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
28、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四、课堂小结,设置悬念。1、让生说体会。(相机板书:坚固、易碎)2、师小结:故事结局如何,下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升华情感,为下面内容的学习作铺垫。)五、指导书写生字:谦 虚六、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的好词好句。2、阅读课外童话故事。(设计意图:让学生平时的写作词汇更丰富并能正确运用;让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知识海洋,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3、理解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要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做比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
29、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生齐:陶罐和铁罐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二、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你从那一句话里看出铁罐很傲慢?去文中找找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A、 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B、 理解“奚落”:找近义词。体会铁罐的傲慢1、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课文有非常形象的描写。请大家找一找铁罐的话,读一读。2、 生自渎后交流: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A、 你从哪个
30、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B、 怎样读才能读出傲慢的语气呢?谁来读读说说?师评:你说的真有道理,这样读的确可以读出那种傲慢的语气。C、 其实一个句子有很多读法,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别的读法呢?师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读法。D、师:大家真会读书,能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读这句话。同桌互读。“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A、这里有个词我不懂了,什么叫做轻蔑?B、 轻蔑是怎样的神态?表演。C、多人试读。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A、从哪几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B、 理解“恼怒”
31、“相提并论”。C、谁能用朗读来表现铁罐的心情?D、小组读。“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a、 指名读,提问:你用什么语气在读?b、 师生评价后再读。3、铁罐就这样在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出示四句句子),再读读。读到这里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体会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1、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的对待?让我们读读陶罐的话吧!A、 指名说,边出示句子重点指导句:“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理解“懦弱”。陶罐的确是容易破碎的,可
32、是他说自己并不胆小。它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作用的呢?“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理解“和睦相处”陶罐的愿望是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分角色朗读。A、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好,现在我们再来个分角色朗读,怎么样?B、出示句子,分组朗读。C、 指名分角色朗读。D、 评价。三整体感知第二个场景,知道陶罐的优点。1.了解陶罐的优点.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傲慢的铁罐和一个谦虚但不软弱的陶罐。师读课件上的句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代过去了。可是陶罐还是( )生填空说。师:这
33、么漫长的岁月里,世界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呢?生: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师出示课件与领着学生读:师:时间在流逝,一百年过去了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师:时间在流逝,一千年过去了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师:时间在流逝,五千年过去了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师:多么了不起的陶罐啊!人们从泥土里挖出了这么一只历史悠久的陶罐,心中充满了惊喜。出示课件:“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为什么人们那么惊喜?生读并分角色读。2看到
34、铁罐的弱点。师:此时此刻,陶罐身价倍增,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了!可是他还没有忘记铁罐呢!可这时,铁罐哪里去了?出示最后一段生读。师:铁罐到底哪里去了呢?生若不知道由师来解释。3总结全文,揭示寓意。师:很多年以前,那只铁罐曾经是一只坚硬的罐子,可许多年之后,它却化为了泥土,无影无踪了。而那只它认为一碰就碎的陶罐,却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由些,你想到了什么呢?出示原文中的结尾,读一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7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
35、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教学目标: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大纲明确要求“从一
36、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
37、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c、全班进行交流不同点之一: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不同点之二: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不同点之三: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
38、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
39、子。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3.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汉字,组词。2.根据词语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给国王做饭的厨房。(御橱)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奚落)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和睦相处)把不同的人或
40、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相提并论)3.回顾铁罐的长处和陶罐的短处,用奚落引出新授。4.交代学习目标:a.能找出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b.分角色,有感情读文。c.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词语的巩固,和课文内的简单回顾,引出新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1、学习指导一:屏幕出示:2.我能找出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a.回顾什么是神态描写。b.自由读28自然段,用圆圈画出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1)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2)生自由读文,汇报,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
41、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3)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再读这三个词,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屏幕出示三句话:a
4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大发雷霆怒气冲天怒发冲冠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