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研习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822245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考研习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自然地理学考研习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考研习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考研习题和答案.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然地理学考研习题和答案绪论及第一章地球习题汇编I、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 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4、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向外扩展到外围空间的磁力线所构成的地球外部磁场。5、外圈(或大气圈)一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 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6、地球表层一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

2、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8、莫霍洛维奇面或M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1909年由南 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9、康拉德面一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由地震学家康拉徳 发现。1。、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1914年由美国地震学家古 登堡发现。11、莱曼面内、外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1936年由丹麦地震学家莱曼 女士发现。12、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 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13、相互

3、交织的组合形式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 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14、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15、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17、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 综合特征。18、天体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 卫星、慧星、流星等。19、恒星一由炽热气体(等

4、离子体)构成的,能自行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20、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1光年=94605X10* (亿) Km=3X 108m/s (光速)X365天/年X24小时/天X60分/小时X60秒份。21、秒差距恒星周年视差为1时的恒星距离叫做1秒差距,如图2.1所示:当星日 连线和星地连线的最大张角为时,该星日距离长度定义为1秒差距。22、变星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年或更短)亮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恒星。23、几何变星是指两颗星的几何位置发生变化,即二者相互遮掩而引起亮度变化的星,又称为食变星,24、脉动变星是由于恒星的体积作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而引起亮度变化的变星,约 2/3

5、的变星属此类。25、爆发变星是因为恒星本身的爆发现象而引起亮度突然变化的变星,如新星和超 新星。26、新星光度在几天内突然增加9个星等以上,亮度增大几万倍至几百万倍的变星。27、超新星若光度增加更大,亮度增大到1000万倍至1亿倍以上的变星。28、中子星一是指由中子组成的恒星。29、脉冲星就是具有强磁场的快速自转的中子星.30、黑洞巨大质量高度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密度极大,引力大到任何物质无法逃 脱,辐射也被禁锢出不来的天体。黑洞不发光,但可根据其强大的引力场,推测它的存在。 目前认为可能是黑洞的天体是天鹅座X-lo31、银河系是指太阳所在的整个星系,是比太阳系更高层次的庞大天体系统,是由 构

6、成银河系的气体、尘埃、恒星、 星团以及星云所组成的密集区。32、宇宙年太阳以3万光年为半径绕银心作圆周运动,旋转速度约250km/s,周期 约2.5亿年,称为个宇宙年。33、河内星云(简称星云)由银河系内的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看似云雾状的天 体。如猎户座大星云等。34、河外星云或河外星系在银河系以外,类似银河系的庞大的恒星集团,由于它们 距离太遥远,看上去也是云雾状天体,称为河外星云或河外星系。如仙女座大星系等。35、本星系群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为300万光年的空间,包含约40个星系组成 的星系群体。除银河系之外,仙女座大星系、三角星系、大小麦哲伦星系等,都是本星系群 的成员。36、红移天体光

7、谱中某一谱线相对于实验室光源的比较光谱中同一谱线向红端的位 移,这现象叫天体光谱的红移,简称红移.37、太阳系一由中心天体太阳及其巨大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 行星、慧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组成的天体系统。38、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在太阳周围分布着九大行 星39、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40、人造天体一当今天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火箭、行星际飞船和空间实验室等, 统称人造天体。41、小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 轨道之间,构成小行星带。少数小行星轨道可伸入到木星和土星之间。在地球周围空间也有 极少量的小行星在

8、运行着。42、慧星呈现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以扁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43、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形式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44、太阳活动是指发生在太阳大气层局部区域的、在有限时间间隔内的各种物理过 程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太阳射电等变化现象。其中,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明显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急剧猛烈的形式。45、电离层距地面约80-150km的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粒子辐射的作 用下发生电离,称为电离层.46、磁扰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的不规则变化,叫做“磁扰”。十分强烈的磁扰现 象称为“磁暴,47、慧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

9、种体积庞大、质量较小、呈云雾状(或带 慧尾)的天体。48、流星在行星际空间,游荡着无数的尘粒和固体块,称为流星体。49、哈雷慧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名字命名的平均回归周期为76年的彗星。50、流星现象当流星体穿过地球大气时,具有很髙的速度,因摩擦而发热发光,人 们可看到一条亮光划破夜空,这就是流星现象 流星一般在离地面80-120km高空开始发 光。51、陨石大块流星体穿过地球大气层后尚未燃尽,其剩余部分落到地面上成为陨石。52、二体问题将两个天体看成质点,研究它们按万有引力定律相互吸引的运动规律, 称为“二体问题53、摄动任何行星除受太阳引力外,还要受到其他天体引力(摄动)的影响,使 天体的运

10、动偏离二体轨道的现象,被称为“摄动54、日月会合运动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还在绕太阳公转,同时二者又 存在着速度差异,因此从地球上看,月球相对于太阳也产生相对运动,称之为日月会合运动。55、月相月球由于反射太阳光被人们看见,当月球与太阳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 时,从地球上看来,月球的视形状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称为月球的位相,简称“月 相”。56、同步自转月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它公转相同,天文学上称这种自转叫“同 步自转”。所以人们总是只看到月球的半边脸。57、日食一在日月会合运动中,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朔日)、且日、地、 月三球恰好或几乎在一直线上时,月球遮住了太阳,在地球上

11、处于月影区域的观察者,看不 见或看不全太阳的现象称为“日食”。58、月食在日月会合运动中,当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望日)、且日、地、 月三球恰好或几乎在一直线上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在地球上处于夜半球地区的观察者, 看不见或看不全月球的现象称为“月食”。59、地平圈我们观察天体出没升降的状况都是相对于当地的地平面而言的。人们把 地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地平圈。60、晨昏线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状态, 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状态,称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 线。61、时亥IJ是指无限流逝时间中的某一瞬间,就像时间尺度

12、上的刻度与标记,用以确 定事件发生的先后,如:年号、月号、日号、时、分、秒等。62、时段是指任意两时刻之间的间隔,用以衡量事件经历的长短,如:年数、月数、 日数、时数、分数、秒数等。63、地方时以本地子午面作起算平面,根据任意量时天体所确定的时间。如量时天 体分别为春分点、 真太阳、平太阳所测量的地方时分别为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地方平 时。64、时区是指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区域,理论上全球共分24个时区。65、日界线由于东!2区和西12区各跨7.5合作一区,称为东西12区,并以180 经线为中央经线。1884年起国际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起止线),简称日界线.66、区时理论上各时区

13、均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平时,作为区内共同使用的标准时, 亦称该区区时。67、法定时事实上,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现实时区,总是受政区界线约束的,而 现实时区使用的标准时由法律规定,称为法定时。68、世界时(UT)192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将零时区的区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 平时,即格林尼治时间)称为世界时。显然世界时是以“地球自转钟”所计量的地方平太阳 时。69、原于时(IAT)一利用原于稳定的电磁震荡周期所计量的时间系统。原于钟是个 与“地球自转钟”毫无关联的守时系统。70、协调世界时(UTC)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势必导致世界时与原子时计时系 统产生时刻差,因此便产生了协调世界时。71、历

14、法根据日、月的运行规律安排年历的法则。如太阴历、太阳历、阴阳历。72、大地水准面就是全球静止海面,它是假设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 静止的平衡状态,并把它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上处处 与铅垂线垂直。它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73、地壳是指地表至第一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这个不连续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 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的,故取名莫霍洛维奇面。地壳的平均厚度约24.4km,但厚度 的变化很大,各地不同。74、地幔一是指莫霍面至2900km深处的第二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这个不连续面 是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于1914年发现的,故取名古登堡面。根据地幔物质组

15、成的差异,又 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75、地核是指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球中心的圆层。因为在约5150km深处存在个 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是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在1996年发现的,叫做莱曼面,因此 2900-5150km范围叫外地核,据推测可能是液态的。由5150km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内核 物质可能是固态的。组成地核的主要物质是铁、镁为主的金属。二、填空题1、地球构造的个显著特点是它的鸣层J,整个地球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和化 学性质的物质圈层所构成。这些地球圈层称为退鼠。地圈由超外圈(或磁层、磁圈) 外圈(或大气圈)、地球表层、内圈四部分组成。2,地球外圈(或大气圈)由散逸层(或扩散层)、电

16、离层(暖层)、中间层(髙 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五部分组成。3、地球表层由对流圈、水圈、生物圈、沉积(或成层)岩石圈四部分组成。4、地球内圈由地売、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其中上地幔70-350 Km为软流 圈。5、陆壳具有双层结构,最表层为风化壳,其余则自上而下分为沉积岩层,硅 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洋壳呈单层结构,上部为疏松沉积物,硅 镁层(玄武岩层)之上只有很薄或者没有硅铝层(花岗岩层)。6、地球内圈有一些重要不连续面(或间断面),其中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叫書道洛维査 面或M界面;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叫壁拉徳面一;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叫 古登堡面: 内、外地核之间的叫莱曼

17、面。7、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许多自然 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 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等。8、地圈的组合形式有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9、客观物体的边界类型有突变的鲜明边界,渐变的模糊边界,1()、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 气和活质有机体。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逐本_的组成成分。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三建-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 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

18、圈、生物圈。11、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 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 和土 壇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単量_的 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 又是动态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 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1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遡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 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 学-。13、恒星质量_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内部不断进行热核反应外部不断遡 射物质它是宇宙中数量最多

19、和最重要的天体。其成分中里约占70%,気约占28%, 其余为碳、氮、氧、铁等元素。每颗恒星,通过对流和辐射,向宇宙空间输送着巨大的 辐射能。14、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等于9.4605X中”Km. 太阳光到达地球是8分18秒、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曲!星距离是4.22光 年,牛郎星约16光年,织女星约26光年,北极星约400光年。15、1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可用a”表示,1976年国际天文学会通过,自1984 年起,“a”值统使用1.4959787()亿km (约1.5亿km)。用a这把量天尺来度量太阳系天 体的距离十分方便。如日地平均距离为二丄,太阳到冥王

20、星的平均距离约40a。根据理论计 算,太阳系的引力范围可达15万a。1光年等于63240天文单位,1秒差距等于3.26光 年等于206265天文单位。16、星等每差级,亮度差2.星2倍,星等以等差级数减小(增大),亮度以等比级 数增大(减小)。17、中子星具有万星般_的质量(可达到太阳质量的两倍);行星般的体积(直径 般仅10km左右),故密度极大,中心密度可达10。/皿3;且具有极强的磁场,磁感应 强度高达io(特斯拉)等特征。18、银河系是个包括约!500亿颗恒星和大量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星系级的天体 系统。直径约L万光年,其恒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区域恒星较密集,距中心愈 远,恒星愈稀疏

21、。银河系的结构分量足、核球和银晕 三部分。俯视银河系的形状,它 是个地遇状结构_的星系。它是由于恒星围绕中心旋转形成的。银河系物质分布不均匀, 在银盘上由核心向外延伸出4条旋臂(恒星密集区),分别为猎户臂、英仙臂、人 马臂和三千秒差距臂,太阳位于猎户臂中。侧视银河系,似铁饼状,中间厚两边薄。 由于我们观测者不处在银心位置,故各方恒星投影在天空上呈现非均匀的光带。19、天体互相吸引、彼此绕质心旋转而构成了天体系统。一般情况下,次一级天体系 统又围绕高级天体系统旋转。目前认识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是:地月系T太阳系银 河系T星系群T星系团T超星系团T总星系20、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22、1948年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 夫提出的大爆炸宇宙学说,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早期是一个超高密、超高温的“宇 宙蛋”。宇宙蛋在某种物理条件下,发生迅猛的大爆炸,于是便开始不断膨胀起来,结 果物质也随着时空膨胀而从密到稀、从热到冷地演化着,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昼 星体系21、宇宙起源的大爆炸过程包括:基本粒子阶段、元素形成阶段、宇宙形成阶段。22、宇宙大爆炸宇宙学说的主要观测事实有:谱线红移现象、天体观测年龄与理论年 龄相吻合、氢丰度证据、微波辐射证据。虽然,大爆炸宇宙学能解释些观测事实,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宇宙蛋中无限密度以及爆炸机制等问题。23、在太阳周围分布着九大行星,它们距太阳

23、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T金星T地 球一火星T木星T 土星T天王星T海王星大冥王星T 冥外星”(近年根据观 测与理论推算,第10颗大行星很可能存在)。24、九大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都带有卫星。一般质量大的行星比质量小的行星拥 有较多的卫星。大的卫星近球形,小的卫星呈现不规则状,除天然卫星外,地球周围 还绕转着许多人造卫星.行星和卫星都量可见光。另外,还有不少空间探测器和宇宙 飞船在太阳系中遂游着。25、太阳各部分密度的差别很大,其表面的密度极小,仅有107 g/cn/,而中心的密 度竟高达90 g/cm、太阳物质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氢和氨原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离解为 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

24、。因为正、负两种离子所带电荷的总量是相等的,故称罩 离子体,太阳是个炽热的等离子气态球体,其分层无明显的界线,为了研究方便,将 太阳大致分成内三层: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和外三层:光球、色球和日 冕26、九大行星有多种分类法:以地球为界,可将行星分为地内行星(水、金)和地 外行星(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以小行星为界,按九大行星距太阳近远的排列, 可将行星分为内行星(水、金、地、火)和外行星(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根 据九大行星(冥王星除外)理化性质的主要差异划分,则可将理化性质相似地球的行星叫書 地行星(水、金、地、火),将理化性质相似木星的行星叫堂主行之(木、土、天王、海

25、王);考虑到行星特征的差别与太阳系演化有关,又可把类木行星加上冥王星,分为巨行星 (木、)和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27、金星的赤道同其轨道的交角达177,这意味着金星的自转是逆转,即自东向西 ,与公转方向相反,在金星的天空中,太阳是从西方升起的,它的一昼夜的长度为 地球上的117日。因此,金星上的一年,还不到二个昼夜。另个例外的情形是天王星,它 的赤道同其轨道的交角约为9&,这意味着天王星的自转也是上缝。如果把金星的自转比 喻为倒转,那么,天王星便是躺着自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自转方向皆与 公转方向相同。28、行星的分布规律基本遵循提丢斯一波得定则;行星的运动具有近圆性、同向

26、 性和共面性特征。29、小行星带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质量总和约为地球质量的万 分之四.且质量愈小的数量愈是;1801年元旦元夜,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了第一 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谷神星;现有42颗正式命名的中国小行星,最初的工颗是以我国古 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运行轨道较扁长;小行星多数是碳质的,少数是石质的或铁 质的。30、偏心率evl的多数慧星,轨道为扁长的椭圆形、如期回归、绕日运行,称为周期 性慧星,其中周期短于200年的称为 短周期为星,周期长于200年的称为 长周期的星: el的些慧星,轨道呈抛物线和双曲线,只过一次近日点,就一去不复返,称为非周期 性慧星;慧星的外貌

27、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而发生显著变化:当它远离太阳时, 呈现为朦胧的星状小暗斑;当它靠近太阳时,质量较大的慧星会产生各种形状的慧尾,且 亮度增大;慧星主要由慧头和慧尾组成。31、特别明亮并伴随闷雷般响声的流星,称火流星;通常所见的流星体是单个的, 叫偶发流星,它们是单个天体碎片,像行星一样绕日运行,在接近地球时被吸引落进大气 层而形成;另类流星体成群出现且具有周期性,叫周期流星:成群出现的流星体叫 流 星群,流星群与慧星 有关,当慧星破碎后,其碎片散布在它们的轨道上,在地球穿过其 轨道时,成群的碎片进入大气层而形成流星雨;流星集中射出的点称为或!直:流星群 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命名,例如狮子

28、座流星群,出现在每年的U月,极盛之时,可形成壮 观的流星暴32、月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81.3 ,月球线半径是地球半径1/4倍,月球体积约为地 球体积的1/49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険。月球重力小,是 造成它与地球完全不同的自然状况的主要原因。33、观察所见月表明亮部分称为月陆,因为它的反照率较髙,故月陆看起来比较 明亮,月陆是月面上的髙地,为大面积的熔融结晶的岩石覆盖,是月球最古老的岩石, 年龄约41-46亿年。肉眼所见月面上暗黑的区域称上,月海是月面上广阔的低平原. 滴水均无,已知的月海有22个,绝大部分分布在月球正面,月海比月陆低2.3km,且比 月陆年轻,约

29、形成于3931亿年前;其中最大的风暴洋,面积约500万kn?;较大的 月海还有雨海、静海、澄海、丰富海、云海、危海、酒海等。34、据月震资料分析表明,月球内部构造与地球相似,可分月売、月幔和月核三个 同心圈层。月壳厚约60km ,月面下60-1000km为月幔,1000km以下为月核,月壳和月 幔组成划!的岩石圈,月核为软流圈,温度约1000K,可能是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 不是地球那样的金属核,因此,它的密度比地球小得多。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太阳风 的粒子和宇宙线可以直接轰击月面。但是,已发现月岩中含有里弱的_剩余磁性,其原因尚 无公认的解释。35、恒星月约27.3217日,它是月球公转360所

30、需的时间,是月球公转的 真正周期: 朔望月约29.5306日,它是日月会合运动的周期,也是月相变化周期;交点月长度约27.2122 日;近点月长度约27.5546日;朔望月比恒星月长约2.2I日,是因为朔望月要比恒星月老转 29的原故;交点月比恒星月短,是因为黄白交点每丿J西移约1.6的原故;而近点月比 恒星月长,是因为近地点每月东移约3.3的原故。36、由于月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近地点时最快,约为15 /日,远地点时最慢.约 为11 /日。因为月球的公转方向是向东,而它的周日视运动方向又是通,所以月球 每日出没地平的时刻(太阳时),必然逐日向后推迟:因月球的公转平均速度为13 10 / 日,地

31、球公转平均速度为59 /日,则日月会合速度每日为13 10 -59 =12 11,而地 球自转12 11的时间约50min,因此月球的出没时刻,每日向后推迟约50m頂。因为月 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造成的“经度天平动”和月球自转轴83 21的倾斜造成的“纬度天 平动”所致,使我们能多看到9%的月面积,即我们可以看到59%的月面积。37、日食类型的不同,是取决于地球所处不同月影区域,处于月本影区域的观察者, 看到月球全部遮住了太阳,完全看不见太阳的现象,就叫日全食”:处于月半影区域的 观察者,只看见月球遮住部分太阳的现象,就叫“日偏食”!处于月伪本影区的观察者, 只看见太阳中心部分被月球遮住,而太阳

32、周边仍放光芒、呈现光环状的现象,叫做“日环 食”。天文学上将日全食和日环食合称“中心食”。38、月食可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没有月环食。月食类型的不同,是取决于月球是 否全部或部分进入地球本影,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时,月轮整个变暗,就叫“月全食”。 当月球部分进入地球本影时,月轮部分被遮,叫做“月偏食”,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半影 时,其亮度有所减弱,称月半影食,但肉眼不易察觉,故月半影食一般不算月食。39、一次完整的全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偏食全食偏食。五个食相,即初亏、 食既、食甚 生光和复圆40、傅科摆的特殊结构,都是为了使摆动平面不受地球自转牵连,以及尽可能延长 摆动维持时间而设定的。

33、它由一个密度大的有足够重量的金属摆锤、个尽可能长的摆 匣、及关键环万向节组成。当傅科摆起摆若干时间后,在北半球人们会发现摆动平面 发生.顺时针方向偏转,而在南半球摆动平面则发生逆时针方向偏转。41、恒星日是以天球上的某恒星(或春分点)作参考点,时间为231156m4,是地球 宜之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是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平均日长为24,是地球書 夜更替的周期:太阴日以月球中心作参考点测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平均值为24h5()m,这 是潮汐日变化的理论周期。42、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状态,称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状态,称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

34、分界线称为過豊线_43、地球上的所有经纬线都是垂直正交的,于是地表上的任意点都可以由两条正交的经 纬线确定,而这两条经纬线的经纬度就是交点的名纬度一经度是以本初子午面作起算 平面的,向东量度0-180为东经,向西量度0-180为西经,国际通用的经度表示方 法是用E代表东经,用W代表西经,如东经12035,记作:12035 E 。为了照顾欧洲 和非洲大陆的完整性,地图上是以20W与160E这两条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赤道 画_是纬度的起算平面,自该面向北量度0-90为工整向南量度0-90为且塞,国际 通用的纬度表示方法是:用N表示北纬,用S表示南纬,如北纬233O记作:2330 N。44、人们将地

35、球上1角分大圆弧的长度定义为1海里(n mile),即地球上每度大圆弧 为60nmile;船在海上航行的速度以“节”表示,1节=1海里(n mile) /小时(h)。法国人 把地球上大圆弧周长的四万分之一定义为1公里(Km),每度大圆弧之长=40 000km/360 = 111.11km,贝海里(nmile)= 1.85 公里(Km)-45、地球自转,还导致地球上作任意方向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其运动的最初方向发 生偏离。若以运动物体前进方向为准,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体向右方.南半球偏向左方。 造成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原因,是由于物体都具有贯怛,图保持自己的速率和 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

36、西向东,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即自右向左转动;在 南半球看起来是顺时针方向,即自左向右转动,46、天球是以观测者为中心,任意远为半径的假想球面。由于天球半径是任意的,于是 球必可根据观测需要而选定,通常以地面观测者所在位置作为球心。为了便于研究问题, 有时需将球心取在地球中心或太阳中心,这样的天球,分别称为地心天球或日心天球.47、天球坐标系分为地平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第二赤道坐标系、黄道坐 标系,分别是以地平圈、天赤道(以上点为原点)、天赤道(以春分点为原点)、黄 道_为基本圈。48、地球的轨道平面与其赤道平面交角为23 26 21” .448 ,此角反映在天球上,即 为黄道面与天

37、赤道面交角,简称黄赤交角:.49、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统称为生。在天球上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就有不同的年:如亘 星年、回归年、食年等。它们对应的参考点分别为:恒星、春分点、黄白交点, 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为29.78km/s ,平均角速度为.99 /日,亦即约59/日;只有地 球向径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速度始终不变:5()、天文五带自北而南依次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一带。51、时间是通过物质的运动形式来计量表达。但在选择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表达 或计量时间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被时间计量所考察的物质运动具有周期性、稳定性和可 测性量时原则的“三性”。52、地球公转运动、月球公转运动和地球自转运

38、动都符合量时原则的“三性”,分别以 它们运动周期来计量时间,便产生了 “年一月一日”的基本单位。然而,就同一种周期性运 动,选择不同的量时天体(参考点),其周期时值也不同,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时间计量系统.如恒星时、真太阳时、平太阳时,53、北京时间是9: 45,,此时,纽约的地方时是前一天的3: 15”,纽约的地方时是前 一天的3 15,,伦敦的地方时是当天的地45:莫斯科的地方时是当天的4: 45,,东 京的地方时是当天的10: 45:,54、随着时间计量的发展,现在有世界时(UT)、原子时(IAT)、协调世界时(UTC) 等。55、现今仍然使用的历法种类主要有太阴历(简称阴历或回历)、太阳

39、历(简称阳 历或公历)、阴阳历(乂称农历、旧历或夏历),其中,太阴历在游牧民族的穆斯林 国家或地区阴历仍然使用,太阳历是国际通用历法,阴阳历是源远流长的由中国人独创 的历法。56、阳历年的天文依据回归年365.2422 H,于是平年为365日,闰年为366 S_:阳历年安排月效的天文依据是回归年与朔望月的比值12.3 ,取整后个阳历 年定为12个月。农历历月的天文依据是朔望月29.5306日,小月29日,大月30日; 24气的天文含义是黄道上的特定的24个等分点,又是其太阳在黄道上与气相交的时 亥。24气是贯穿在农历中的40历_成分;农历年安排的天文依据是回归年与朔望月的 比值12.3682,

40、因此闰年 为13个月,平年 为12个月。57、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地球是个正球体 f 地球是个扁球体 地球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的过程。58、無分布_是地球表面结构的基本形态,在5.1亿kn?的地球表面面积中,海洋面 积约占70.8% ,海陆之别,且以海为主,这是地表结构的最大特点。海洋不仅面积广大, 而且相互连通,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却相互隔离,被海洋包围、分割,没有统 一的世界大陆。由于海洋和陆地的面积相差悬殊,因此,在任何地球大圆划分的两半球, 其海洋面积都望过_陆地面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块大 陆海洋不仅在面积上超过陆地,而且它的深度远超过陆地的高度。

41、海洋的平均深度达 3729m ,而陆地的平均高度仅875m ,大部分(约75%)海洋的深度超过 3000m ,而大部 分(约71 %)陆地的高度在1000m以下。陆地上的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 8848.13m ,海洋最深处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m。59、地球上的海洋彼此沟通成为一个整体,称为世界大洋。依据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的差异,可把世界大洋划分为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 北冰洋。太平洋面积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一半,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大洋,平均深度 达3940km ,特别是它的西部岛弧附近,排列着一系列世界上最深的通沟大西洋北 与北冰洋直接

42、相通,大致以北极圈为界,外形最大的特征是:东西狭窄,南北延伸,略 呈“S”形。在大洋底的中部,有一和外形走向一致的巨大海岭,也称大洋中脊,它占 据了大西洋宽度的1/3 ,它是世界大洋中最典型的大洋中脊。世界大洋的边缘部分通常称 为海,海的性质既受大洋影响,也受邻近大陆的影响。根据其位置特征,海又分为重 缘海、地中海(或陆间海)和内海.60、按照面积大小,陆地可分为大陆和岛屿。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岛屿 是格陵兰。世界大陆共分为6块:亚欧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 大陆、南美大陆和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四周为海洋包围,成为独立的大陆。而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

43、实际上是相连的。通常以苏伊士 运河!为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以上皇马运为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的分界线。 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大陆岛原是大陆的一部分,经过地壳运动,一 部分陆地下沉被海水淹没,形成与大陆脱离的岛屿。海洋岛与大陆没有直接联系,根据成因 海洋岛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习惯上,个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合在起,称为 大洲。金欧大陆_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一高加索山脉一博斯普鲁士海峡一达达 尼尔海峡为界,分为 亚、欧两大洲。因此,一般说地球上有 六个大陆,七个达洲。三、简答题(-)简述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环境”含义的差别。答:在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因研究的主体

44、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各自“环境” 的含义也各有差别:1、环境学领域的“环境”主要研究人体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体为主体的污染环境 2、生态环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矛盾,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环境”。 3、地理环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环境”。()简述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含义。答: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 整体。自然环境是由地表各种自然物质和能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 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成的地理环境,主要指自然条件 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

45、造后形成的生产地域综合体。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地理环境部分,及社会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心 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三)简述自然环境中天然环境、 人为环境含义的差别。答: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自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 的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宣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 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四)为什么说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同属于自然环境?答:因为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然而它自身 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仍受制于自然规律。如水库、运河的水量和流速等水情要素,与

46、天然 湖泊、河流样,仍受制于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样,同 属于自然环境。(五)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答: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是指在海 陆表面附近的四个地圈不仅是紧密地接触,而且是多方面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形成 一个新的、比较地球其他圈层具有独特地理意义的物质体系,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许 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 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牛文元)等。自然地理环境的边 界是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六)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47、。答: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 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 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 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 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自然地理环境每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独立性),而且,各个要 素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整体性、区域性)。(七)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部门自然地理学)。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综合自然地理学)。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综合自 然地理学)。4、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其特征及开 发利用方向(区域自然地理学)。5、参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评价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区域自然地理学)。6、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区域 自然地理学)。(八)为什么必须了解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自身的特性?自然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