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顾茅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三顾茅庐》教学设计.docx(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本课重点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大著作?你知道三国演义里哪些人物的故事?2、板书课题,指
2、导写好“顾”、“茅”,齐读课题。二、质疑导读,理解词意。1、自由读文,文与题对照,思考用一句话解释课题的意思。2、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课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呢?3、默读第二节课文,思考:这段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刘备、张飞、关羽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4、张飞是以怎样的态度邀请诸葛亮的呢?这一节中,作者把张飞与刘备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对比着来写,从这样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1)指名读第三节中描写卧龙山岗景色的部分,体会第一句话的描写所采用的手法。通过偏旁,引导学生理解“蜿蜒起伏”词意;通过文中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秀丽宜人”意思。(2)学习第
3、三节后面部分课文,其他同学画出描写刘备邀请诸葛亮时“诚心诚意”的词句。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刘备是个怎样的人(重点抓住“恭恭敬敬”一词)?6、学生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手法的运用。7、齐读最后一节,引导体会“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三、赏读回归整体。1、自由朗读全文,再次感受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虔诚态度。2、总结延伸:三顾茅庐的故事从遥远的三国走来,走过了千年,多少风流人物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了,但在这个时代它给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从而归纳到“尊重人才”这一主题上,最后老师做简短发言:同学们,要想赢得尊重,从现在起让我们首先努力做一个
4、人才吧!四、作业布置:1、把本课生字认真描红后再每字临写两遍;2、练习感情读文,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有改动。课后请把原著找来读一读,比较课文与原著的异同,体会原著的语言风格以及编者用意。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二
5、、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三、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幻灯片检查)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
6、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4)指导朗读,体会。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
7、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要点: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3)重点句理解。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
8、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4、课件欣赏诸葛亮出茅庐后的“神机妙算”如:“空城计”“三气周瑜”“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图片配文字)三、总结、写作特点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四、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如:我们来到清秀园,只见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六、板书设计:刘备 8 三顾茅庐 诸葛亮诚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心 轻轻走、恭恭敬敬、诚 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意 快步走进求贤若
9、渴 尊重人才三顾茅庐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意思。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3、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4、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中三处比喻的意义。5、能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 谈话。同学们,这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造就了这样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英雄是谁?2、板书课题3、
10、学生用文中词语解释课题意思。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解决了什么问题?2、交流反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3、 教师小结。三、 细读课文,推敲重点,品读感悟。(一)抓“诚心诚意”品刘备的尊重人才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那些语句可感受到刘备的诚心诚意?圈划出重点词句。2、 小组交流,互学互促。3、交流反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指名朗读描写刘备诚心诚意的语句,并相机交流感受。(生用“我从-中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因为-”的句式表达自己的体会。老师相机引导:读刘备的话,体会刘备的内心;从刘备的神态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刘备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4、领
11、读:师:刘备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他(生读描写刘备诚心诚意的语句),真是尊重人才呀!(二)抓环境描写和三处比喻品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师过渡:刘备当时已47岁,贵为皇叔,诸葛亮仅有27岁,乃一介山野村夫,他如此礼贤下士,值得吗?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我们先去他家看看吧。2、生读看到了什么。3、交流: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答)找到这段环境描写的中心句,发现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进行交流。读这段中的比喻句,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从这个比喻句中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4、指名朗读这段环境描写。5、说话训练:我们来到-,只见-的柳条-,-的小草-,-的花儿
12、-,-的桃花,-的梨花,-的杏花,景色真是-。6、讨论:你对诸葛亮有了什么了解?从哪些语句中还可以认识到诸葛亮的才能?(引导发现另两个比喻句)指名读比喻句,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7、讨论:“云雾”“青天”分别指什么?“鱼”和“水”分别指谁?8、指名读这三处比喻,说说这些比喻句的作用。9、师补充诸葛亮出山后对刘备的辅佐(诸葛亮出山后,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空城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摆设八阵图,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尽心尽力辅佐刘家二十一年,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0、生说说对诸葛亮的认识。四、 课外延伸,拓宽文路(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深情朗读)“臣本布衣,躬耕干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13、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自由朗读。2、这段短文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五、 总结全文,引向课外。1、说话训练:刘备真是尊重人才,他-;诸葛亮具有雄才大略,他-。(生运用文中词语进行说话训练。)2、发散:除了三顾茅庐外,你还知道哪些三国故事?3、总结: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三国城,认识更多的三国英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英雄用他们的壮举写下了许多感人的篇章,我们从中会有很多收获的。板书设计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访贤才刘备 诸葛亮尊重人才 雄才大略如鱼得水创大业三
14、顾茅庐教学设计4一、导入设疑,揭示课题1.说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这些词,你首先会想到谁?(诸葛亮)在中国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为何偏偏选择了当时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呢?这里要引出一个感人的故事“三顾茅庐”2.板书课题,理解关键词:顾拜访;茅庐茅草屋说说课题的意思文中的第一主角无疑是刘备,而开头偏偏从诸葛亮身上展开话题谁都知道诸葛亮才高八斗,是少有的人才,这样的稀世之才又怎会被刘备所用的呢?由此设置一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分组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再齐读第一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第二组:群雄纷争茅塞顿开三分天下第三组:蜿蜒起伏疏疏朗朗
15、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有什么发现?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说说写了哪些景物?仅仅是写景物吗?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段景物描写,有一定的独立性率先品读这段,为后文感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作好铺垫,也避免影响品读刘备言行的整体效果2.“三顾茅庐”,顾名思义,快速浏览课文,刘备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都写了吗?(前两次一带而过,详写第三次)三、三顾茅庐表“诚意”1.师简要介绍背景及前两次拜访的经过课文因篇幅限制,只详细写了第三次拜访的经过,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人物情感,有必要让学生对前两次的拜访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在文本解读中,既要关注到教材的节选片段,也要对一些情节的来龙去脉有所知晓
16、,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2.读了本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会是什么字?(板书:诚)3.第1自然段中哪些词让你读出了“诚心”?(两次前往,都没见着,但刘备并不灰心,还准备去第三次如果第三次还没见着,会怎样?也许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见到为止)第1自然段内容简短,光从“两次”“诚心诚意”还不足以感知刘备的诚意这时,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补充文本以外的资源,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四、察言观行话“尊重”1.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屋,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下面,我们来读第24自然段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学习目标:知
17、识与技能目标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味精炼畅达的语言,结合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学习两人的优良品质。2、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学习重点:1、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2、品味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学习两人的优良品质。学习难点:透过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18、一、作者简介(约1330年约1400年),名,字,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等。二、相关介绍三国演义:又名,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体小说。所谓“”,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
19、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三、背景介绍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回,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留下书信。课文从开始写起。四、检查预习字词积累拜谒纶巾鹤氅愧赧沔存恤箪食鄙贱词语解释。五、整体感知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六、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诸葛亮:刘备:张飞:三
20、顾茅庐教学设计6一、设计思想1、感悟体验与学习语言相结合。抓住文中有关语言、行动描写的词句,揭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体验,评价人物,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世界里,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艺术解读,体会语言运用的规律和作者的思维结构。使语言和精神同筑共生。2、朗读与探究相结合。围绕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相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展开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到原着,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二、教材
21、分析三顾茅庐是第十一册最后一组教材的第二篇重点讲读课文。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这是一篇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学过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对三国演义已经有所了解,多数学生应该阅读了三国演义的原着或少儿版的。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文作了铺垫。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灵活运用各种解词法理解大贤、怏怏、仰慕等新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
22、、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用课题扩展法、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能分清文章的详略,并认识到这样处理详略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运用研读的教学模式,探究体验贯穿始终。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
23、3、着意于课程资源的开拓,不仅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强化了人文熏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七、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阅读三国演义,教师准备好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谈话,揭题解题1、引入。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草船借箭一文中我们已经领略了他的过人智慧。刘备当年为了得到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颇费了一番周折,也因此留下了一段千古美谈。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茅字的横钩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最后一笔是撇;庐字的下面是一个户。要求学生写一写。3、解题:理解茅庐即草房子;顾即拜访三顾茅庐即三次到茅屋拜访。4、用课题扩展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题补上谁去干什么就是
24、主要内容。(刘备三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的读课文,认为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找出文中现代人不太常用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2、检查字词(1)读准字音。 卧龙冈 谒见 数九寒天(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贤、仰慕、出山、辅佐、谒见 怏怏 久闻由大贤一词引出词语扩展练习:根据意思写词语。很有钱的人叫(大款 )当红的影星歌星叫(大腕 )武功很好武德高尚的人叫( 大侠)能把菜做得很好的人叫( 大厨 )很有才能,德行又很高尚的人叫(大贤 )(3)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其余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听写词语:大贤、仰慕、出山、辅佐、谒见
25、 怏怏 久闻 惭愧 三顾茅庐反馈听写结果,相互纠错改正。3、按三顾茅庐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刘备第一次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出门去了,失望而归。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冒着风雪去见诸葛亮,而诸葛亮又不在家,只得快快而回。第三段(第3-6自然段)写刘备三访诸葛亮,耐心等候,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共图大业。4、在课题前加上拜访的原因,课题后加上拜访的结果。试着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就三次到茅草房里去拜访。诸葛亮看到刘备很有诚意,就答应出山,并辅佐他打了很多胜仗
26、。)解释课题时指导学生用课题扩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段意后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降低了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又引导学生学会了两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诚心诚意1、自由朗读,思考刘备哪一点吸引了诸葛亮,打动了诸葛亮的心,让他答应出山辅佐刘备。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正因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会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关联词,把自己的读后的感感表述的流畅、准确。(此处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3、对学生的各种表述,教师不作点评,待学生充分表述个人的感受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的信息进行处理。概括出一个词诚心诚意。培养学生现场收集
27、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四)作业:作业本上1、2、3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凸现研究主题1、三顾茅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那么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板书:诚心诚意2、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意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去细细的体会。要想细细品味刘备这深深的诚意,咱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请大家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真心诚意的语句找出来,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地方,感受感受。(学生读课文)(二) 抓住人物动作,体会人物内心品味诚心诚意重点交流品读3句话(1)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
28、下马步行。A半里多路有多长?(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为250米)你体会到了什么?B 下马步行:态度恭敬C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诸葛亮的恭敬态度吗?(自由读点名读齐读)(2)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A从轻轻 、恭恭敬敬 、等几个词语中看出刘备礼贤下士。B 你认为怎样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我们来学学刘备。让学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钟)C半分钟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半分钟的等待已经让我们心急如焚,那刘备等了多少时间?(3)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A 谁来说说刘备的
29、话。B请问刘备,你为什么要用谒见一词呀?老师知道谒见指拜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长辈,感受到什么?(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刘备可是皇亲国戚,人称刘皇叔,他竟然给诸葛亮下跪,诸葛亮是一介草民。现在,刘备竟然给诸葛亮下跪,那足可以感动天地。探究性的阅读教学,长文短教,不仅避免了烦琐的情节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三)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品味诚心诚意重点交流品读刘备张飞的三处对话。(1)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说: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2)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
30、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3)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借助画面理解:桃园结拜,誓死相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亲如兄弟。可是现在为了请诸葛亮不惜斥责自己的兄弟。刘备当时已有47岁,而诸葛亮却只有27岁。现在,刘备竟然给诸葛亮下跪,他如此屈尊就孔明,足见对诸葛亮的诚心,那足可以感动诸葛亮。(四)作业:作业本第四题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主要是
31、写谁?那么课文为什么花较多的笔墨写张飞呢?(二)认识张飞人物形象体会反衬作用1、读课文,划出描写张飞的句子,讨论从这些描写中你可以看出张飞是个怎样的人。2、交流:(6句)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张飞满口答应。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么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3、分角色将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对应起来写有什么好处。(作者采
32、用对比反衬写法,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这好比是一朵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艳丽。)4、课外拓展,丰富张飞形象从张飞的言行描写中也读懂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么张飞仅仅是个莽汉吗,张飞身上有没有闪光的地方?你们还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桃园结拜、长坂桥上单身吓退曹操十万大军、关羽死后张飞的眼睛都哭出了血。张飞也是个英雄,十分讲义气、英勇、对大哥忠心耿耿。)(三)分辨文章的详略1、课文写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比较一下篇幅,看看课文详写了哪-次,为什么要详写?(详略处理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写刘备等人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异同点,说说课文为什么这么写。(第二次增加了环境描
33、写,借助环境描写的衬托,反映出刘备请诸葛亮决心大,心意诚。第三次写了刘备静候的细节,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四)拓展延伸升华诚心诚意1、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课文最后一句说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很多胜仗,你知道有哪些胜仗?(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智降姜维,空城计,草船借箭)是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所以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到今天也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了。2、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了很多很多胜仗,而且最后建立了蜀汉王朝。你想,到那时,张飞回忆起三顾茅庐时的情景,心里又会怎么想呢?请你写在本子上。这一小练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化了课文
34、的主题,一举多得3、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走上了为了国家统一大业的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课件出示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讲解卑鄙在古文中的意思)这段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把语文实践活动从课内引向课外,提供原着中的相关语言材料供学生阅读、思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渠道。(五)作业。(两题中任选一题)1、缩写课文,要求不改变原文的意思,字数在3
35、00字以内。2、背诵出师表节选九、板书设计风雪天轻叩柴门置手足情以度外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半里外下马步行台阶下恭敬礼拜十、作业设计(详见各课时教学过程)问题研讨1、本课教学还可以设计情境表演,如在刘备遇见诸葛亮时说的那一番有诚意的对话也可以让孩子们来模仿、来表演,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气氛会更热烈。所谓以演助读,可以将平面的文字还原为可感的场景,还原的过程即是感受体悟的心智历程。2、第二课时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去发现刘备的诚心诚意,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时,教师要防止一味地问你从哪里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更要注意在深入分析的过程千万别牵着学生鼻子走,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创造性
36、思维,在语句分析的同时随机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学习目标:1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学习思路: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赞美诚。学习准备:课件、练习纸等。预设过程:(一)启迪,方言逗乐暖诚意(课前)1同学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说我叫肖绍国)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从大屏幕上看到的)(你真善于观察)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学生说肖老师)是朋友就应该直呼其名,我叫(肖绍国)谁来叫我的名
37、字?(如果没人叫,教师说一句谚语:老虎赶车没人敢)(指名学生叫肖绍国)(教师接哦,在这儿,我给大家上课来了;到!并作立正状)2同学们,知道我来自哪儿吗?(湖州)想不想听听湖州话?(想)好!我说一句,你先猜猜是什么意思?再学着我说一说,好不好?教师说今天跟大家一起合作,我真快乐!(纯正的湖州腔)(学生猜、学)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快乐吗?(学生发话)(跟这么多朋友相聚在一起,特别是看到你们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当然是件快乐的事)好了,你们能不能说一句衢州话,让我也来猜猜、学学?(学生说衢州话,教师学猜、学)3看来说好普通话可真重要,大家都说普通话,五湖四海的人们才好沟通。同学们,我们大家都互相认识了,
38、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好!上课!同学们,你们真可爱!)(二)感觉,第一印象落诚意同学们,上节课在你们语文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已经初读了三顾茅庐这篇课文,那么,刘备“三顾茅庐”给你留下什么印像?(学生说话:礼贤下士、求闲若渴、真心诚意、一片真情)(方案一:如果学生一开始说出“礼贤下士、求闲若渴”等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到不了“诚心诚意”上去,教师导:这个词语用得好,文绉绉的,你从哪儿找到的?我怎么没有发现,你真会读书!刘备的“礼贤下士、求闲若渴”都来自于他内心对诸葛亮的一片诚意!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刘备?“诚心诚意”)(方案二:如果学生一开始说出“诚心诚意”,教师先板书“诚”,继续让学生说其它的词语,
39、总结:是呀!刘备的“礼贤下士、求闲若渴”都来自于他内心对诸葛亮的一片诚意!)(板书:诚)(三)锁定,揣摩对话悟诚意1要想细细品味刘备这深深的诚意,咱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想读吗?(想)好!请大家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真心诚意的语句找出来,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地方,感受感受。(学生读课文)2最能体现刘备诚意的语句有好多处,谁先来读?3多平台交流a师生对读预热当一学生读到以下这组对话时:(大屏幕出示)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1)你是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体会刘备的诚意的,很好!(看学生把感悟点落在
40、哪里)方案一:若学生一上来把“胡说!”一词读得不错,教师则启:你这个“胡说!”读得特别有味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我要读出斥责的口气)你们知道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吗?(学生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教师评:你了解的真多!)是啊,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其:“求贤心切,一片诚心”,(学生接话,教师点着黑板上的“诚”)谁来用斥责的口气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指名一学生读)你们注意到这句话后面的标点了吗?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就是非得刘备出马,(学生接话)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学生接话),谁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这句话。(再指名一学生读)若学生把“大贤”一词读得
41、不错,导我觉得你“大贤”一词也读得不错,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说话)是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刘备的那份诚心、那份敬仰(齐读刘备的的话)在刘备眼中诸葛亮是“大贤”,而在张飞眼中诸葛亮只是一个“村夫”,(学生接话)谁来读读张飞的话(指名一学生读)谁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猛张飞”的感觉?(再指名一学生读真不愧为“猛张飞”!)来,我读张飞,你们读刘备,我们来进行一次对话。(分角色对读)。方案二:若学生一上来把“大贤”一词读得不错,教师则启:“大贤”这儿读得特棒,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说话)是呀!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刘备的那份诚心、那份敬仰(指名一学生读)若学生把“胡说!”一词读得不错,导
42、你除了“大贤”这个词语读得不错外,“胡说!”这儿也读得很棒,你为何要这样读?(我要读出斥责的口气)你们知道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吗?(学生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教师评:你了解的真多!)是啊,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兄弟,可见其:“求贤心切,一片诚心”,(学生接话)谁来读出斥责的口气,体会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指名一学生读)你们注意到这句话后面的标点了吗?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就是非得刘备出马,(学生接话)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感受感受。(齐读刘备的的话)在刘备眼中诸葛亮是“大贤”,而在张飞眼中诸葛亮只是一个“村夫”,谁来读读张飞的话(指名一学生读
43、)他哪里读得好?(学生说话)你们了解张飞的性格吗?谁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猛张飞”的感觉?(再指名一学生读真不愧为“猛张飞”!)来,我读张飞,你们读刘备,我们来进行一次对话。(分角色对读)。方案三:若学生一上来读得很一般,教师则导:能说说你对这组对话的体会吗?(为了请诸葛亮,刘备斥责自己的弟弟,可见他的诚意)那谁能读出刘备斥责的口气呢?下面按“方案一、方案二”走。(2)教师导:刘备怒斥张飞的背后是对诸葛亮的一片诚心啊!(教师点着黑板上的“诚”)b自由对读亲历这个同学是抓住刘、张二人的对话来体会刘备的诚意的,真好!还有哪些同学也是通过刘、张二人的其他对话来体会的,你来读(随学生朗读完,大屏幕逐个出示)(第一句暂时隐蔽)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