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俗文化(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6820939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陕北民俗文化(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陕北民俗文化(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陕北民俗文化(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陕北民俗文化(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陕北民俗文化-第 6 页浅谈陕北的民俗文化摘要:开疆拓土,民族纷争,军垦民耕,生态恶化。西风漫卷,黄沙蔽日,天昏地暗,掠去长城一线万年青翠。荒漠化似乎淹没了漫漫历史长河形成的灿烂的陕北文化。但陕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陕北文化对于具体地、细致地了解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字:陕北;民俗;文化引言:文化属于社会范畴, 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与人类的存亡相始终, 它是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陕北文化是指在陕北高原这块特定的黄土地上, 各族人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陕北高原北靠鄂尔多斯高原, 东尽黄河

2、, 南接八百里秦川, 西连河套, 处于北方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的过渡地带。这一地缘关系决定了陕北文化处于草原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河套文化的包围之中, 并受着这些文化的影响。这些年来, 陕北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许多文人学士们涉足于这块土地进行文化考察和研究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看重陕北文化, 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 足见其在民族文化史上所踞的重要地位。正文: 陕北是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处, 也是黄河文明和草地文明的结合处, 又是土地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处。千百年来, 这里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前沿, 这里的民情风俗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将从陕北的民歌、文学、饮食、建筑、文化等方

3、面来研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陕北文化。(一)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对流行于陕西榆林、延安等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以语言质朴、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而见称。它是一幅生动的陕北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陕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陕北民歌中一个显著特征是叠字的运用。如“风刮芦草忽闪闪,年轻的朋友蜜罐罐;桃树花开粉团团,新交的朋友面粘粘;白面片片肉臊臊,想你想成半吊吊”;这些叠字都是口头语的提炼,它能使所表达的事物更形象更逼真,也充分反映了陕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质朴、豪放和诙谐的性格。方言土语的娴熟运用,如:“避风湾湾阳崖根根,这达正没人盛格阵阵”;这些口语化、

4、生活化语言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泼辣的情调,给人一种亲切感。另外,有些民歌只有用方言唱出来才能赋予鲜明的地方色彩。如“你妈妈打你不成才,露水地里穿红鞋”,普通话“才、鞋”不同韵,而陕北方言中“鞋”读“孩”,用方言演唱,既解决了押韵问题,又突出了地方风格。修辞手法的集中运用,比喻如:“白格生生的脸蛋西北风吹,你是哥哥的心锺锺。站在那圪塄上了不见你,眼泪珠呀好比连阴雨”。夸张如:“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软,拿起哪个筷子我拿不起个碗”,形象地描写了人想人的那种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无奈心情。“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穷”其中有比喻,有夸张,有对偶,有比兴,短短两句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5、真可谓语言中的精华,这就是陕北民歌中的语言文化价值。陕北民歌能原汁原味地传达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传唱出一种和传统文化联结的悠长人生,传递着陕北人纯朴的至情至性和全部的心灵秘密,揭示出陕北人生命的真实。因此解读陕北民歌,既有助于从民俗文化视角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陕北民歌,也有助于从民歌中探索陕北民俗。(二)饮食习惯陕北历来为半农半牧区,陕北人忠厚善良, 勤劳俭朴, 待人诚恳, 好客守信, 极具吃苦精神与忍耐精神, 而一旦奋起, 则敢于斗争, 且十分勇敢, 具有鲜明的北方汉子的特点。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 陕北农作物以种植高粱、黍子、糜子、荞麦、小麦、玉米为主。主食以用小麦、荞麦制作的面食为主,如荞面

6、、剁荞面、荞面圪坨, 辅食有油馍馍、枣糕、黄米捞饭、小米干饭、糜子糕和杂面等。“荞面圪坨羊腥汤, 死死活活相跟上”中咏到的“荞面圪坨”是陕北人的主食之一。陕北人将和好的荞面搓成长条, 用大拇指捻成小指头蛋儿大小的卷儿, 然后煮食。吃时浇上羊肉臊子汤, 味美无比。吃荞面圪坨一定要配羊腥汤, 圪坨与羊腥汤两者不可缺一。 陕北人素喜食用油糕, 它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糕”与“高”同音, 寓有兴旺发达、节节高升的吉祥之意, 表达了陕北人企盼步步高的美好心愿。逢年过节、祝寿满月、婚喜乔迁之际, 糕馍为必备食品, 因而亦称“年糕”、“喜糕”、“寿糕”。米酒是陕北人普遍饮用的一种家酿酒, 其色泽黄亮, 酸甜

7、适度, 口味绵醇, 回味悠长, 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特色, 因而颇受群众喜爱。在订亲时, 两家人面对面相坐, 吃油糕、喝米酒, 决定儿女终身大事,将人情、亲情、爱情和糕香、酒香有机地融为一体, 更增加了爱情生活的情趣和欢快喜悦的气氛。(三)服饰特点“ 羊肚子手巾水上漂, 年轻人唱曲子解心焦”中的“羊肚子手巾”个民俗词语。“羊肚子手巾”头上戴是陕北中老年人的惯常打扮。因为陕北多风沙, 且穷苦人常在山野间劳动, 所以, 把白色的毛巾打结盘于头上, 一来可挡风沙,二来可遮暴阳, 三来可擦热汗, 可谓一物多用, 又叫“白羊肚手巾”。把这种白色毛巾喻称为“白羊肚” ,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 1) 羊

8、子在陕北广被放牧, 羊子和人们的关系密切, 用人们最为熟悉的东西作喻, 易于为人所理解; ( 2) 在陕北, 几乎每家都有羊子放牧, 牧羊人又多以白毛巾为遮阳挡风沙揩汗之用,故以之作喻, 乃自然之理。有人认为, 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这种衣裘尚白的习俗和戎狄之族是分不开的。以崇尚的颜色不同而分为赤狄、白狄等。陕北为白狄所居, 党项羌亦有尚白的习俗, 如元昊就把自己所建的王朝称为“白上国”, 这种尚白的习惯就一直深深地溶化在陕北人的潜意识之中, 支配他们的心理前后达几千年之久。如今, 头戴“白羊肚手巾”的陕北人形象已深深地扎根于全国人民心目中。(四)窑洞文明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

9、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明弘治年间延安知府有诗道:“峰头辟土耕成地, 崖畔剜窑住作家。”窑洞是陕北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港湾。陕北的窑洞有土窑、砖石窑、薄壳窑三种。土窑是延安地区窑洞中最常见的“老祖母”。石窑是陕北窑洞中的“富贵者”, 是土窑的继承和发展。土窑是挖出来的, 石窑是箍起来的。窑洞内的设施以土炕为主体。陕北天气寒冷, 夏季很短, 土炕是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陕北人的窑洞把厨房与卧室合二为一, 烧饭的锅头连着大炕, 灶口为蛤蟆嘴形, 无论是烧柴还是烧煤, 都不用风箱。做饭时, 灶火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炕道, 烧热了土炕, 既做了饭,又取了暖, 一举两得。土炕还是

10、陕北人家庭生活的红火中心。来人盘腿上炕, 米酒、红枣端上桌, 宾主交谈, 其乐融融。前炕紧靠窗户和门口, 这给年轻人谈情说爱创造了空间。(五)出行方式陕北人过去走亲访友, 逢集赶会, 多靠步行; 稍微富裕的家庭, 一家三口出门, 妻子怀抱孩子骑驴丈夫则牵驴; 坐轿者,骑马者, 则都是富户人家。“骑驴婆姨赶驴汉, 怀中抱个肉圪蛋( 小孩子)”形象地反映了陕北人的行旅习俗。现在,由于陕北地区黄土高原山大沟深, 生活所需之物资过去多由骡马驮运。于是, 脚夫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古老职业。脚夫以骆驼、骡马或毛驴等牲畜为伴, 因乡下人多认为牲畜是有灵性的, 是性灵。所以, 脚夫又叫赶性灵的人, 脚夫的工作

11、就是赶性灵。走在前面的性灵在额头上被装扮上红缨和三面小圆镜,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像三盏点着的灯。“走头头的骡子儿三盏盏灯, 戴上那个铃子哇哇的得那个声。”(六)婚姻丧葬遗风陕北人在婚俗上十分讲究, 择亲时非常重视“门相当, 户相对”。这主要表现在三点上。首先, 重视门户( 亦叫门色、门风、根底) , 即看其家族有无狐臭史, 如有狐臭或有狐臭嫌疑, 其家庭无论多么富有, 儿女不管多么英俊、漂亮,也不愿结亲; 其次, 重视人气, 即其家庭的人品及在社会上的威信, 如有男盗女娼及其它坏名声, 决不结亲; 再次, 重视八字, 如儿女属相相克, 或在犯月, 则忌讳结亲, 有“男犯妻家三十六, 女犯婆家一世

12、穷”之讲究, 这当属迷信。另外, 婚俗讲究妗子不作婆, 认为这是倒脉( 正如王夫人不能作林黛玉之婆) ,姑姑、姨姨作婆, 婚俗准许, 但不提倡, 认为“姨姨作婆, 刀剪相磨。”“姑姑作婆, 一世不和”。陕北婚俗还非常重视同族不婚, 虽出五服, 那怕出十服, 只要是未分户的一姓, 决不结亲。迎亲之日, 男方选定迎亲妇女( 俗称娶人婆姨) 2 人, ( 寡妇、孕妇、再嫁者不可) 和男子5 人,叫作娶人的, 娶人的必须是单数, 加上琐呐鼓乐赶当日黄昏或第二日黄昏娶回新娘, 与“婚者, 昏也“的古风相附。女方选定送人婆姨2 人, 其他男子5 人, 加上新娘共8 人, 女方送人的必须是双数。迎送人数讲究

13、“男七女八”。这种婚俗自古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在陕北, 丧葬习俗实行木棺土葬, 棺材多用柏木, 杨木( 水桐) , 以柏木棺材为最好。墓地必请阴阳先生选择, 在地上挖八尺或一丈二尺的深坑, 叫渗坑, 再挖墓窑, 墓窑大小以棺材放入后四周能转开人为准。富有者或有功名者,则在地下用石头或砖砌成墓窑, 此叫石葬或砖葬。老人临终, 儿女皆到跟前, 听其遗嘱, 穿上“老衣”,老衣为蓝面红里的绸子所做, 忌灰忌黑, 尤忌用缎子做老衣, ( 因谐因是“断子”), 殁后, 儿女大放悲声, 嚎陶痛哭。然后给亡人理发、洗面、敛容、净身, 抬放在铺有谷草或糜草的地上, 用大白纸盖身、盖脸。儿女皆披麻戴孝, 即刻派人给

14、亲友报丧,对受报者无论老少都要叩头。其余孝子守于灵堂前, 手持哭丧棒。灵前点长明灯, 时时烧纸献祭。丧事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开吊, 家门、娘外家、女厢外甥均上献子( 馒头) , 执事人发给孝布。黄昏要举行“游食”仪式, 所有孝男孝女都跪在灵前大院里, 端祭饭者在和尚或阴阳的引导鼓乐伴奏下, 在孝男孝女空隙间游转, 然后向亡者献祭品, 执事人说明是谁献的。一般都有四献, 即自家、家门、娘外家、女厢外甥各一献。“游食”大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迎幡( 引魂幡) 、纸活( 纸扎的宅院、金童、玉女等) , 和尚、阴阳办道场、念经超度亡灵, 并由礼生宣读祭文, 晚上要举行请神破狱、过桥、撒路灯等仪式。第三

15、日晨出殡, 由鼓乐引导, 长孙或外孙扛引魂幡、撒路钱、棺上绑”扯丧布”(一般为三丈六尺长之白布) , 孝子在扯丧布下, 双手举布, 缓缓牵引棺木。到了坟地, 阴阳用罗盘在墓穴中定好方位, 下棺入葬, 放墓砖、桃符等镇物。并放置祭食灌, 点万年灯。然后填土掩埋, 阴阳为亡者念招魂曲, 孝子背拨引魂幡, 其余人等开始推墓, 直至推圆为止。葬后第三天, 叫“复三”,孝子上坟祭奠, 安放石供桌, 将哭丧棒插于坟上, 如未下雨, 则要担水洒墓( 讲究“若要富, 雨洒墓”), 从亡者殁日算起, 每七日祭奠一次, 共祭奠七次; 百日、周年孝男孝女均要上坟祭奠。死者亡后三年内孝子仍要穿白带孝( 白帽或白鞋)

16、, 春节时不贴红对联。在陕北, 12 岁以下夭亡的小孩, 用谷草裹尸送到山颠让禽兽吞食, 叫“天葬”,认为魂不全。12 岁以上未婚男子亡后, 一般都买“女骨”(未婚亡女) 合葬, 称作冥婚或弥婚。孕妇亡后, 先得剖出腹中胎儿, 用符攘镇, 然后埋葬, 年老之人亡后, 称为顺心老人, 如前所述, 才隆重埋葬。从陕北婚丧风俗中, 一方面我们可以窥见陕北古代婚丧文化的遗风, 另一方面又不乏迷信成分, 而且红白大事都要大操大办,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七)民间工艺陕北民间工艺主要有:剪纸、石雕、刺绣、面花、泥塑、民间画等。陕北剪纸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表达方式自由率性,外在形式粗犷大气,每年春节,家家

17、户户都要贴上漂亮的窗花,新婚的洞房上也要有制作考究的窗花;石雕主要在榆林的绥德、子洲一带较多,其中石狮的雕刻最有特色;刺绣在以绣鞋垫、鞋面、枕套较多,近年来,绣鞋垫的很多,而绣鞋面、枕套这些工艺传承的很少了;面花主要流行在榆林东南部一带,每年清明节,这些地方民间都有蒸面花的传统;泥塑在陕北大部分地方都有,主要在庙会上的泥塑最多。民间画原来主要是炕围画和箱柜上的油画,近年来,这些民间画好多地方都失传了。结语:陕北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无论过去和现在,它始终都以它大气雄宏的艺术特色而深受世人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文化也面临着重重危机,特别是青年一代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对艺术时尚化的最求,陕北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组成,对陕北文化的全面保护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杨蕤.试述陕北文化的形成J.华夏文化,1998,02:25;2 韦宝峰.陕北民歌中的民俗文化J.华章,2012,31:331;3 袁占钊.陕北文化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69;4 孙艳娟. 浅析陕北特色饮食文化J.科技信息,2010,21:729;5 高艳芳. 探析陕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J.人文论坛,2010,08: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