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物质鉴别推断除杂.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物质鉴别推断除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物质鉴别推断除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14物质的推断,鉴别与除杂物质的推断,鉴别与除杂物质的推断物质的推断就是运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一推断题可能存在多个突破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种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同叫检验推断结果,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推断题题型具备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要解好此类题,要求大家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物质的颜色: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如无水 CuSO4),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晶体、C 粉
2、、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粉末)、红磷(暗红色)、Fe(OH)3(红褐色) 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 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 蓝色溶液:含 Cu2+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黄色溶液:含 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浅绿色溶液:含 Fe2+的溶液:FeCl2、FeSO4、Fe(NO3)2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KMnO4高锰酸钾溶液(
3、紫红色)无色气体:N2、CO2、CO、N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有臭鸡蛋气味:H2S 硫化氢气体的特征:气体的特征:有刺激性气味有颜色无色无味特征反应特征反应:2 / 14特征反应常见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反应双氧水或氯酸钾分解通电发生的反应电解水产生大量白烟的燃烧磷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燃烧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铝箔在 O2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燃烧硫在 O2中燃烧产生淡蓝色淡蓝色火焰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
4、色火焰的燃烧CO 和 CH4在空气中燃烧有火星四射的燃烧铁在纯 O2中燃烧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可溶性碱+可溶性铜盐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可溶性碱+可溶性铁盐溶液加酸放出 CO2气体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酸固体加酸放出气体氢前金属或碳酸盐+酸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1解题步骤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3 / 14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
5、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2突破口突破口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包括常见固体、沉淀、溶液、火焰的颜色。 (2)反应特征(3)物质状态特征常见固体单质:Fe、Cu、C,S,P;气体单质:H2、O2、 N2;气体化合物: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酒精、H2SO4。(4)反应条件特征点燃:有 O2参加的反应;通电:H2O 的电解;MnO2 作催化剂:KCl
6、O3分解制 O2、H2O2分解制 O2;高温:CaCO3分解、C 还原 CuO、炼铁;加热:KClO3、KMnO4、Cu2(OH)2CO3的受热分解。(5)以三角关系为突破口(6)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 能使黑色 CuO 变红(或红色 Fe2O3变黑)的气体是 H2或 CO,固体是 C。 4 / 14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 O2,熄灭的气体是 CO2或 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O2。能使白色无水 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在 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Fe。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CO2和 H2
7、O 的物质是有机物,如 CH4、C2H5OH 等。 能溶于盐酸或稀 HNO3的白色沉淀有 CaCO3、BaCO3;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氧、硅、铝、铁、钙) 地壳是由沙、黏土、岩石等组成的。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其次是碳、氢、氮元素) 水占人体体重的 70%左右。碳,氢、氮三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但却是生命的必需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 最多的气体是 N2)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 C。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H。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H2. 相对
8、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最常用的溶剂是 H2O。 (8)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实验结果可能情况分析固体混合物加水后出现不溶物a.源混合物中有不溶物如 CaCO3、BaSO4、Al(OH)3等 b.混合物中物质反应生成沉淀,如 Na2SO4和 BaCl2、Na2CO3和 Ca(OH)2等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得到无色溶液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Fe2+、Fe3+ 、Cu2+、MnO4生成有色沉淀a.生成红褐色絮状沉淀或胶体 Fe(OH)3,是 Fe3+的盐与碱溶液反应,如FeCl3+3NaOH= Fe(OH)3+3NaCl 5 / 14
9、b.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是 Cu2+的盐与碱溶液反应,如2NaOH+CuSO4=Cu(OH)2 +Na2SO4常见沉淀的性质 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能溶于酸但不生成气体 能溶于酸且生成气体 加足量酸沉淀部分溶解如 BaSO4和 AgCl 不溶的碱,如 Mg(OH)2不溶的碳酸盐,如 CaCO3 沉淀为混合物,既含 BaSO4或 AgCl 中的至少一种,又含有CaCO3、Mg(OH)2等不溶物氢气和氧气比较氢气和氧气比较类别氢气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检验点然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用带火星的木条
10、检验,木条复燃化学性质常温下性质稳定可燃性:在点燃条件下燃烧,但不能支持燃烧注:不纯的氢气(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极易爆炸,因此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助燃性:支持燃烧,但其本身无可燃性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6 / 14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且已知n 种,确定 n-1 种,则余下的即为可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 “看”就是要看物质
11、的颜色、状态、形状等, “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 “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 “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 “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 Cu2+和 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 HCl、H2SO4)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
12、的石蕊试液。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注:不是石蕊试液使硫酸溶液变色)(2)用 PH 试纸。酸(含 H+的化合物)溶液的 PH7 (3)用含有 Cu2+等离子的盐溶液,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例 1:有盐酸、氢氧化钙和氯化钠三种无色溶液,怎样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7 / 14分析:以上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和盐三类,因此最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钙,变成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3、含“CO32-”的化合物(如 Na2CO3)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看到的现象是: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
13、,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 2: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分析:由于两种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可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4、含有“Cl”的化合物(NaCl 等)的鉴别方法。鉴别含“Cl”的化合物依据的原理是:它与含“Ag+”的化合物结合成 AgCl,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5、含“SO42-”的化合物(如 Na2SO4)有鉴别方法。鉴别这类化合物的原理是:SO42-离子与 Ba2+离子结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比照上述方法大家还可以尝试着总结出多种鉴别物质的方法。比如:鉴别含有
14、“NH4+”的化合物常用含有“OH”的化合物等。还需要说明的是鉴别物质是相互的,比如,前面讲到的可以用含“Ba2+”的化合物鉴别含有“SO42-”的化合物;也可以用含有“SO42”的化合物鉴别含“Ba2+”的化合物。例 3:只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次实验就能把 KNO3溶液、Ba(OH)2溶液、BaCl2溶液、NaOH 溶液鉴别出来。分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 K+和 NO3在初中还没有学过鉴别的方法,可以把它留在最后无现象的物质鉴别出来;氢氧化钡溶液中的 Ba2+用 SO42进行鉴别,而 OH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硫酸钠溶液中的 Na+目前还没有鉴别方法,但 Ba2+能用用 SO42进
15、行鉴别;同理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 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故选CuSO4试剂来一次性鉴别。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定检验方法: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定检验方法:(1)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2)鉴别羊毛线、合成纤维线或棉线(采用燃烧法) 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燃烧,产生烧纸味,不结球的是棉线。8 / 14(3)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鉴别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初三 科学 中考 复习 教案 物质 鉴别 推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