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导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师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韩愈相关知识。(2)熟读、理解、背诵全文,理解、积累诗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意。(3)体味本文的说理艺术。【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熟读、理解、背诵全诗,理解、积累诗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意。难点:体味本文的说理艺术。【文体知识】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的马说、 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 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 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本
2、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师说”的 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二万年任吏部侍郎,故 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 他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传统,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 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古文的基础。【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
3、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 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 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言贵创 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 础。【写作背景】“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 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问题探究】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
4、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用详细的思维导图回答此题)。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心论点)二圣人无常师三作师说缘由2、课文第2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手法,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说理?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完成 下面的表格。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1“今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通过正反对比,论 证了从师学习的重 要性。“古圣人”“从帅而问”“圣益圣”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3巫医乐帅白工之人不耻相师土大夫之族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群聚 而笑之.文章第3自然段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论点:圣
5、人无常师。论据:1、孔子从师的行为。2、孔子从师的言论。论证方法:引用论证.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J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3 . 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一一师说? 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古人从师之道一一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6
6、 .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择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板书设计】( 古学师道( 古学师道今众据道孔圣崇论点、鉴古戒今 、 三组可比JIIIH古之正例、,师道当兴今之反例【重点字词】通假字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表方式,用来.的。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从”,动词,跟从;“而”连词。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因此就。 今之众人
7、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了。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好古文 古义:秦汉的散文。今义:“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词多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师道也动词,学习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朔气传金柝 动词,传递,传送 舍相如广成传舍 名词,客舍词类活用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方位名词
8、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小学而大遗吾从而师之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小学而大遗吾从而师之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 名词作动词,学习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式介宾短语后置【理解性默写】高考题示例1 .(2019年全国m卷)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小学而大遗,吾未 见其明也”。2 .(2019年北京卷)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 了芝麻丢了西瓜二用古诗文
9、名句来说,可谓“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 .(2018年全国I卷)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 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4 .(2014年全国大纲卷)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 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模拟练习L韩愈在师说的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中心论题,隐含着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 势如风雨骤至,先声夺人。2,韩愈在师说中,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指明择师标准是学道的两句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 .韩愈在师说中,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句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6 .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与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