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初探.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810649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技术论文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初探 文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征询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都出现了一些偏向和误区:一是盲目追求“教育时髦”,将信息技术神化了,为了“整合”而整合;二是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分散了学生的留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挤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三是公开课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老师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误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征询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都是

2、逐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成为特别重要的议题。教育部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开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展探究与实验,广大老师更是乐此不彼。这反映了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无可厚非,值得鼓舞。但任何事情假设过度,就值得商榷了。如何

3、详细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如何详细实现整合,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实际上都出现了一些偏向和误区。误区一:为了整合而整合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施行农村远程教育,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也特别注重,在这种大气候下,特别多学校特别注重中小学老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特别多学校,各学科老师都努力提高本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本人的学科教学当中,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有些老师在“整合”的过程中,让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的水平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直截了当、快捷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上,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课

4、堂教学在对学生思维才能的培养上不应因而而迷失方向。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感官材料,从而弱化学生抽象思维才能的培养。 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展学习,本来是信息技术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并构成思维上的惰性,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学生通过形象材料来学习,追求的应是思维学习、高级学习和抽象学习,而不仅仅是感官学习、直观学习。例如,在初中物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教学中,假设仅用多媒体课件进展演示,学生只能得到直观的、平面的感受,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动手测量,才能留下深化的印象,从而防止在实际使用时出现错误。 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教育时髦”,而不顾学

5、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将信息技术神化了。过于注重方式,而忽略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是特别欠妥的,是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违犯的。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特别多优势,但也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每节课、每门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需要用时才用,不需用时就不要滥用,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误区二: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为教育教学效劳的,是教与学之间传输信息的载体和辅助工具。在一节课中并不是使用的越多,表达就越明晰,学生就越能理解,教学效果就越好。有的老师在制造课件时,唯恐表达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

6、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绚丽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无法进展知识的“内化”。老师在课堂上忙的不亦乐乎,学生外表上看也兴趣盎然,大概都在积极参与。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看喧哗,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师运用多种媒体进展教学的目的和所展示的内容,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教育心理学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媒体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留意力,学生的无意留意越多,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遭到的干扰也就越大,这特别不利于学生接受信息。因而说,在使用信息技术进展辅助教学时,能用一两种媒体处理的征询题,就

7、尽量不要使用多种媒体,教学媒体的运用并非越多越好。即便使用多媒体,也并非一节课从上场用到下场。假设从开场上课到下课,老师都在忙于使用多媒体,不能集中精力授课,学生的留意力也容易分散。精心制造的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在教学中适度使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有意留意,会遭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假设使用过度,学生不断处于兴奋的状态下,教学的效果就特别难尽如人意,课后的效果反响也许会令人无望。缘故何在?喧宾夺主。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说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60来自视觉,有25来自听觉。因而,视听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经历。但是,凡事都要实事求是,详细征询题详细分析,不能一

8、概而论。教学中,假设媒体给学生过度的视觉冲击,老师的分析和讲解会被冲淡,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不到充分的表达,他们的留意力会更多的被精彩的画面所吸引,授课的重点反而成了陪衬,事与愿违,这也许是设计者始料不及的。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学的中心,它只能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使用,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学习,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制造性,无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等人文性。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张实现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老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误区三:成功的公开课必须伴有

9、娴熟的信息技术公开课是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交流、促进老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公开课大概就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老师也大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宏大的优势,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环境,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大量的材料。在特别多地点的教育教学评价表上,都明确标有“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这项指标,鼓舞老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必伴有精巧的课件,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太过关注课件是否美观,关注技术本身的水平,好似一定要使课件成为一件艺术珍品,才能表达“整合”的优势,否则这节公开课就没有“档次”。事实上,用得好不好,关键不在于技术水平高超,而在于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合理。假设在不需要技术的时候引入了技术,反而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只要适宜,就能够使用;只要有利于优化教学,就应该使用。但也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多媒体,特别多内容和知识点采纳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可表现出来,甚至效果更好。如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我们完全能够利用同学们四周的、教室里的东西,随堂进展实验探究,同学们全体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全没有必要避简就繁,大张旗鼓地请出多媒体,要明白我们进展课程改革并不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抹杀,而是要批判的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