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廊解决方案产业市场前瞻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管廊解决方案产业市场前瞻分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智慧管廊解决方案产业市场前瞻分析一、年度计划控制主要用于检查营销效果是否达到年度计划预期,对销售额、市场 占有率、费用等指标进行控制,确保年度计划所规定的销售、利润和 其他目标能够实现。(一)销售分析销售分析衡量并评估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的差距。具体有两 种方法:1、销售差距分析主要用来衡量造成销售差距的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当中既有售 价下降的原因,也有销量减少的原因。没有完成计划销售量是造成差 距的主要原因。企业还要进一步分析销售量减少的原因。2、地区销售量分析用来衡量导致销售差距的具体产品和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查明原 因,加强该地区的营销管理。(二)市场占有率分析销售分析一般不反映企业在竞
2、争中的地位。因此还要分析市场占 有率或市场份额,揭示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比如一家企业 销售额的增长,可能是它的绩效较竞争者有所提高,也可能是整个宏 源资产登记、城市多功能智能杆柱等特色亮点应用,中国已成为全球 智慧城市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智慧城市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特 色不清、成效不足、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亟待创新突破。要分级分 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 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 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
3、概念的提出,对于 破解智慧城市发展难题提供新机遇。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和新 型城镇化发展实际,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 合,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形 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城市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六、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态势(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自2012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各级主 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智慧城市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 五规划将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提出 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国家信息化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分
4、级分类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任务。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新型 智慧城市作为优先行动计划之一,从实施层面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 明了方向和关键环节。2017年8月17日,住建部下发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 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明确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资源节约低碳 循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统 筹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标准制定、规模推广和科技评价的全链条管 理,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促进建筑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 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通知明确十三五的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智能 化技术应用,促进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包括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推 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智能化和
5、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研究城 市地下空间与地面功能统筹规划技术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城市 综合交通规划技术的集成体系,以及城市医疗、养老、体育运动等健 康城市的规划技术。2018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从 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对包括5G产 业链、大数据产业链以及人工智能产业链等在内的七大领域全产业链 产生极强的带动效应,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构建智慧社会。2019 年伊始,部分地方即制订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业鼓励政策, 例如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和白洋淀生态环 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北京城市
6、副中心控制性详 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2020年更多的地方陆续制订了新基建相关的地方性政策与实施细 则,对本区域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例如北京 市关于促进北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年-2022 年)、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新天津 生态城智慧小区建设导则、河北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工作方案、2020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河南省加 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第五代移动 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聊城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2020年工作方案、绵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及成都
7、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等。基于未来发展重点和 城市规划,国家和地方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 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与繁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现有智慧城市行业 的相关政策仍将持续。(二)新基建加速智慧城市发展,基础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新基建概念源于新兴基础设施建设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 改委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 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 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包含三大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 基础设施。未来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基建的内涵、外延也
8、 会发生改变。新基建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 创新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与智慧城市的架构深度融合,做到从智 慧城市的感知层、传输层、计算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 应用层全方位夯实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升级。在智慧城市中各项技术发挥的作用环环相扣,共同支撑起智慧城 市的底层架构。同时,在新基建的作用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 完善,助力基础技术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5G使数据传输实现跳跃式 发展,满足更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云计算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服务, 为大规模软件、硬件、数据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平台;人工智能提供深 度学习等数据算法支持;物联网采集海量
9、数据,并根据反馈提供命令 执行支持;区块链则有助于打通数据孤岛,并提供智能合约支持。(三)标准规范持续出台让智慧城市有规可依在国家标准委的统筹推进下,我国持续深入参与ISO、IEC、ITU 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并进行国际国内研究成果相互转化,目前 已经初步搭建形成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涉及了术语定义、参考模 型、评价指标、支撑平台、数据融合、基础设施、顶层设计、运行管 理等多个方面。各省市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也不断丰富。雄安新区在城市空间规 划中加入了智能城市建设的专项规划,并发布智能城市标准指南, 涵盖数据资源和管理类、数据安全类、应用类等五大类16项内容,有 力指导雄安智能城市建设。重庆
10、市出台全国首例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行业标准一重庆市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其内容主要包含适用范围、规范 性文件的引用、术语和定义、业务系统架构、性能要求、运行环境、 信息安全、系统验收要求、运行维护要求和系统运行评价等方面内容。 江苏省制定江苏省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标准,作为智慧城 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涉及到高校、企业、 科研院所及公众等多元主体。七、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现状2013年以来,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的收入金额已由2013年的3. 06万亿元增长
11、至2020年的8. 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 05%;其中,云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产品开始成为市场新动能,2020年领域较上年 同期增长13. 20%。未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整体上仍将处 于高速成长期。八、5G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影响随着物联网终端在基础设施中的大规模应用,数据采集更加普遍 化,海量数据传输对数据传输手段的需求日渐提高。5G网络则具有超 高速率、超低时延及超大连接的特性,其网络的广泛部署能够对原有 通信网络进行升级换代,满足智慧城市各应用场景对通信网络大带宽、 低时延的要求,并能够使低成本、小型的传感器海量连接成为可能。涵盖5G、固网宽带、专用网络等的
12、网络通信层是智慧城市架构中 信息数据传输的管道,是连接数据采集端和处理决策端的重要通道。 5G网络架构相较之前通信网络的重大变革是其核心网采用了服务化架 构,这使得5G网络能够根据智慧城市各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灵活配置 网络资源。5G可采用不同的切片技术和边缘技术,使服务更加贴近用 户需求,实现灵活部署变更的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 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目标实现。5G网络能够从端、边、枢多层面重构智慧城市智能体系,是智慧 城市建设与应用创新的强大技术支撑。5G网络与智能物联网(AIoT) 相结合能够满足感知设备对网络通信能力的更高要求,从而进行全域 数据采集,
13、实现海量数据收集,真正做到万物智联;5G与移动边缘计 算(MEC)相结合能够构建边缘智能,使云端处理能力下沉,实现开展 本地化智能服务,建立全新的边缘AI分布体系;5G与智能运营管理平 台(I0C)相结合能够实现中心智能,辅助其向下连接基础端云底座, 向上承载开放的能力与应用,推动数据实现融合应用、流通共享及交 互协同。九、营销调研的步?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一)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为保证营销调研的成功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所要调研的问题,既 不可过于宽泛,也不宜过于狭窄,要有明确的界定并充分考虑调研成 果的实效性。其次,
14、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定调研目标。(二)拟定调研计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计划,包括概述资料来源、调研方法和工具等。由于收集第一手资料花费较大,调研通常从收集第二手资料开始,必要时再采用各种调研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的商 业公司购买有关资料。调查表和仪器是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的主要工 具。抽样计划决定三方面的问题:抽样单位指确定调查的对象,抽样 范围指确定样本的多少,抽样程序则是指如何确定受访者的过程。接 触方法是指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问题。(三)收集信息在拟定调研计划后,可由本企业调研人员承担收集信息的工作, 也可委托调研公司收集。面谈访问必须争取被访问者的友好和真
15、诚合 作,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验调查时,调研人员必 须注意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匹配协调,在调查对象汇集时避免其相互影 响,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处理和对外来因素进行控制。(四)分析信息从已获取的有关信息中提炼出适合调研目标的调查结果。在分析 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数据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 然后借助多变量统计技术将数据中潜在的各种关系揭示出来,还可将 数据资料列成表格,制定一维和二维的频率分布,对主要变量计算其 平均数和衡量离中趋势。(五)提交报告调研人员向营销主管提出与进行决策有关的主要调查结果。调研 报告应力求简明、准确、完整、客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能使
16、 管理决策减少不确定因素,则此项营销研究就是富有成效的。十、组织市场的特点1、购买者比较少发电设备生产者的顾客是各地极其有限的发电厂,大型采煤设备 生产者的顾客是少数,大型煤矿,某轮胎厂的命运可能仅仅取决于能 否得到某家汽车厂的订单。2、购买数量大组织市场的顾客每次购买数量都比较大,有时一位买主就能买下 一个企业较长时期内的全部产量,有时一张订单的金额就能达到数千 万元甚至数亿元。3、供需双方关系密切组织市场的购买者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货源,供应商需要有长期稳 定的销路,每一方对另一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供需双方互相保 持着密切的关系。有些买主常常在产品的花色品种、技术规格、质量、 交货期、服务
17、项目等方面提出特殊要求,供应商应经常与买方沟通, 详细了解其需求并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4、购买者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集中在某些区域,以至于这些区域的业务 用品购买量占据全国市场的很大比重。例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天 津、广州、沈阳、哈尔滨、武汉、大庆、鞍山等城市和苏南、浙江等 地的业务用品购买量就比较集中。5、派生需求派生需求也称为引申需求或衍生需求。组织市场的顾客购买商品 或服务是为了给自己的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业务 用品需求由消费品需求派生出来,并且随着消费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消费者的饮酒需求引起酒厂对粮食、酒瓶和酿酒设备的需求, 连锁引起有关企业
18、和部门对化肥、农资、玻璃、钢材等产品的需求。 派生需求往往是多层次的,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链条,消费者需求是这 个链条的起点,是原生需求,是组织市场需求的动力和源泉。6、需求弹性小组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一般 规律是:在需求链条上距离消费者越远的产品,价格的波动越大,需 求弹性越小。例如,在酒类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下降, 酒厂未必就会大量购买,除非粮食是酒成分中的主要部分且酒厂有大 量的存放场所;粮食价格上升,酒厂未必会减少购买,除非酒厂找到 了其他替代品或发现了节约原料的方法。原材料的价值越低或原材料观环境得到改善,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从中受益,而这家企业和对
19、手 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无实质变化。企业和营销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造成市场 占有率波动的原因很多,需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1)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有可能出于企业战略的考虑。有时候企 业调整其经营战略、营销战略,主动减少一些不能盈利的产品,导致 总销售额下降,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如果利润反而有所增长,这种市 场占有率的下降就是可接受的。(2)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也可能是新竞争者的进入所致。通常新 竞争者的加入,会引发其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下降。(3)外界环境因素对参与竞争的各个企业,影响方式和程度往往 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同一行业各个 企业都发生影响,
20、但不一定所有企业及同类产品都受到同样程度的影 响。有些企业推出创新的产品设计,在市场上争取到较多的客户,市 场占有率反而可能上升。(4)分析市场占有率,要结合营销机会。机会好的企业,市场占 有率一般应高于机会程度低的竞争者,否则其效率就有问题。正常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上升表示绩效提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反之,说明在竞争中不利。成本在制成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其需求弹性就越小。组织市场 的需求在短期内特别无弹性,因为企业不可能临时改变产品的原材料 和生产方式。7、需求波动大组织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大于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一些 新企业和新设备尤其如此。如果消费品需求增加某一百分比,为了生 产出
21、满足这一追加需求的产品,工厂的设备和原材料会以更大的百分 比增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加速原理。当消费需求不变时,企 业用原有设备就可生产出所需的产量,仅需支出更新折旧费,原材料 购买量也不增加;消费需求增加时,许多企业要增加机器设备,这笔 费用远大于单纯的更新折旧费,原材料购买也会大幅度增加。有时消费品需求仅上升10%,下一阶段工业需求就会上升200%;消费品需求下跌10%,就可能导致工业需求全面暴跌。组织市场需求的这种波动性使得许多企业向经营多元化发展,以避免风险。8、专业人员采购组织市场的采购人员大都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和有关技术要求。供
22、应商应从技 术的角度说明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优点,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技术资 料和特殊的服务。9、影响购买的人多与消费者市场相比,影响组织市场购买决策的人多。大多数企业 有专门的采购组织,重要的购买决策往往由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 共同做出,其他人员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这些组织和人员形成事实 上的“采购中心”。供应商应当派出训练有素的、有专业知识和人际 交往能力的销售代表与买方的采购人员和采购决策参与人员打交道。10、销售访问多由于需求方参与购买过程的人较多,供应者也较多,竞争激烈, 因此需要更多的销售,访问来获得商业订单,有时销售周期可达数年。 调查表明,工业销售平均需要44. 5次访问,从报价
23、到产品发送通常 以年为单位。11、直接采购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向供应方直接采购,而不经过中间商环节, 价格昂贵或技术复杂的项目更是如此。12、互惠购买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这样选择供应商:“你买我的产品,我就 买你的产品”,即买卖双方经常互换角色,互为买方和卖方。互惠购 买有时表现为三角形或多角形。13、租赁组织市场往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所需产品。对于机器设备、车辆等昂贵产品,许多企业无力购买或需要融资购买,采用租赁的方式可 以节约成本。十一、估计当前市场需求(一)总市场潜量总市场潜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一定行业营销努 力水平下,一个行业中所有企业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量。(二)区域市场潜
24、量企业在测量市场潜量后,为选择拟进入的最佳区域,合理分配营 销资源,还应测量各地区的市场潜量。较为普遍的有两种方法:市场 累加法和购买力指数法。前者多为工业品生产企业采用,后者多为消 费品生产企业采用。1、市场累加法先识别某一地区市场的所有潜在顾客并估计每个潜在顾客的购买 量,然后计算得出地区市场潜量。如果公司能列出潜在买主,并能准 确估计每个买主将要购买的数量,则此法无疑是简单而又准确的。问 题是获得所需要的资料难度很大,花费也较高。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的 资料,主要有全国或地方的各类统计资料、行业年鉴、工商企业名录 等。2、多因素指数法借助与区域购买力有关的各种指数以估算其市场潜量。例如,药
25、品制造商假定药品市场与人口直接相关,某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 则该地区的药品市场潜量也占全国市场的2%。这是因为消费品市场上 顾客很多,不可能采用市场累加法。但这个例子仅包含人口因素,而 现实中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通常采 用多因素指数法。美国销售与市场营销管理杂志每年都公布全美 各地和大城市的购买力指数。(三)行业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企业为识别竞争对手并估计它们的销售额,同时正确估量自己的 市场地位,以利在竞争中知己知彼,正确制定营销战略,有必要了解 全行业的销售额和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状况。企业一般通过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新闻媒介公布的数 字、行业主管部门
26、或行业协会所收集和公布的数字,以此来了解全行 业的销售额。通过对比分析,可计算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可将本 企业市场占有率与主要竞争对手比较并计算相对市场占有率。例如, 全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率为8%,本企业增长率为6%,则表明企 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已被削弱。为分析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减变化的原因,通常要剖析以下几个重 要因素:产品本身因素,如质量、装潢、造型等;价格差别因素;营 销努力与费用因素;营销组合策略差别因素;资金使用效率因素等。十二、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精明的企业不仅要创造顾客,还想要“拥有”顾客的“一生” 0 为此,它必须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企业可以在多个层次上建立顾客关系。一般地说
27、,企业对那些数 量庞大、边际利润低的顾客,更多会谋求建立层次较低的基本关系。 如洗涤剂生产厂商通常不会逐个打电话给洗衣粉家庭用户,分别了解、 征询意见,而会通过广告、促销、服务电话或电子网站来建,立关系。 但对那些数量很少且边际利润很高的顾客,如大用户、大型零售商, 企业则希望与它们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企业可根 据不同情况建立其他层次的顾客关系。(1)财务层次。指通过价格优惠等财务措施来树立顾客价值和满 意度。如宾馆为常客提供免费或降价服务;商场提供惠顾折扣券;民 航公司对常客实施优惠方案等。(2)社交层次。即通过加强社会交往来提高企业与顾客的社会化 联系,与常客保持特殊关系。
28、如企业主动与顾客保持联系,不断了解顾客需要和提供服务;向常客赠送礼品和贺卡,表示友谊和感谢;组 织常客社交聚会,增强信任感等。(3)结构层次。指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精心设计服务体系,使顾 客得到更多消费利益,来增强顾客关系。如批发公司通过计算机数据 交换系统,帮助零售商客户做好存货管理、订货、信贷等一系列工作; 宾馆用其信息系统储存旅客客史档案,为其再次光临时提供个性化定 制服务等。十三、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一)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市场营销调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 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获得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
29、营销环境,发现 机会与问题,从而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菲利普科特勒 认为:营销调研是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大众与营销人员相互连 接的过程。(二)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市场营销调研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其作用十分重要。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营销规划。营销调研可以帮助营销者评估市场潜力和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 求及其变化、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消费者意见与购买行为以及营销 环境的基本特征,从而科学地制定和调整企业营销规划。2、有利于优化营销组合企业根据营销调研的结果,度量定价、产品、分销和促销行为的 效果,分析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生命周期各 阶段的营销策略组合。如根据消费者对
30、现有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对 产品及包装的偏好,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用途,研究新产品的创意、 开发和设计;测量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分析竞争者的价格 策略,确定合适的定价;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强促销活动、广 告宣传和售后服务,增进产品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尽量减少不必要 的中间环节,节约储运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竞争力。3、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测量市场上 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营销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 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可据以确定和调整发展方向。十四、发
31、展营销组合根据目标市场和定位的要求,企业需要考虑和选择相应的营销组 合。“营销组合”是指一整套能影响市场需求的企业可控制因素,包 括产品、价格、地点(分销或渠道)和促销等,是开展营销、影响和 满足顾客的工具与手段。它们需要整合到营销计划中并使用于营销过 程,以争取目标市场的预期反应。企业对营销工具和手段的具体运用,会形成不同的营销战略、方 法和行动。这些工具、手段或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通常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考虑。必须从目标市场的需求状态、定位和 营销环境等出发,统一、配套和协调使用。营销组合具有以下特性:(1)可控性。由企业可控制和运用的有关营销手段、因素等构成。 比如,企业可
32、根据目标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制订什么样的价格,选择 什么渠道,并采用什么促销方式。(2)动态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搭配,而是变化无穷的动态 组合。比如同样的产品、价格和渠道,可根据需要改变促销方式;或 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提高或降低价格等,都会形成新的、效果不同的 营销组合。(3)复合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四大类因素或手段,各自又包含多 个次一级或更次一级的因素或手段组合。以产品为例,它由质量、外 观、品牌、包装、服务等因素构成,每种因素分别又由若干更次一级 的因素构成,如品牌便有多种使用方式。又如促销手段,包括人员促 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其中,广告依据传播媒体的不同, 又有电视广告、广
33、播(电台)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和网络广告 等,每一种还可进一步细分。(4)整体性。构成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及各个层次的因素,不是 简单地相加或拼凑,必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的目标指导下相 互配合、优势互补,追求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整体效应。(三)营销费用率分析年度计划控制还要确保企业在完成计划指标时,费用没有超支。因此要分析各项费用率,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如果费用率变化不大, 在安全范围内,可暂不采取任何的措施;如果变化幅度太大,上升速 度过快,接近或超出上限,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年度计划控制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确定年度计划中的月份目标或季度目标;监督营销计划的实施;如果营销计划执
34、行 中出现不可接受的偏差,一定要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或调整措 施,以缩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计划指 如果指标和战略、措施等没有问题,那就要从营销计划的实施 查找原因。智慧城市行业市场前景标,使之更切合实际;或调整营销战略,标,使之更切合实际;或调整营销战略,以利于计划指标实现。智慧城市建设适应当前社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对当前市政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智能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 义。智慧城市建设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 现实问题。未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加深和人们对信息化、智 能化生活与工作的熟悉程度不断上升,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将逐步深
35、入和增加,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张,行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大。行业发展 需求的增加为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三、云计算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影响云计算服务的本质是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为客户提供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对资源的按需分配、按 量计费,利于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和信息化运作效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打造智慧城市是发展 共识。智慧城市建设与云计算发展相辅相成,云计算能够辅助智慧城 市实现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智慧城 市的建设则能够推动云计算技术的落地及创新应用。智慧城市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进行虚拟化数据资源、基础 物理设备、
36、应用软件等建设,打造交通云、市政云、教育云、医疗云 等多个独立于应用系统的云平台,从而为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 医疗等各类上层应用提供智慧应用专题服务,是面向企业和公众的城 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智慧城市已经进入精细化建设阶段,也从早期的由新兴技术驱动 的传统智慧城市逐步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虽然智慧城市 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围绕数据可用、可享、可信、 可管等方面的问题依旧突出。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构建数据分 享和共享机制至关重要,而区块链就主要围绕数据展开,从城市基础 设施、城市数据治理以及应用创新三方面对智慧城市赋能。随着新基建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
37、新技术在城 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工程建造和质量控制、城市管理和安全保障等领 域的应用,势必牵引城市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变革,推动建筑业转型升 级。智慧城市建设,是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 现对城市各种资源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相关前沿技术的发展将推动 智慧城市行业的不断发展。四、智慧城市行业发展趋势(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 的重要动力来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城市规模与城市 人口有了显著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化进程 持续推进,截止到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38、到60. 60%, 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 63. 89%o (现阶段,发达国家 城镇化率平均水平约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仍具有较 大的提升空间。(二)智慧城市范围从单纯的城市管理向城乡统筹转变十四五之前的智慧城市管理主要是关注城市管理本身的信息化, 包括城市大脑、领导驾驶舱、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等,未 来范围将延展到城乡统筹,包括产业层面的统筹,城市交通、医疗资 源、教育资源、能源资源等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减少城乡差距,填平 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一体化,让城市发展带动乡村经济,让乡村 发展向城市看齐,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代表工
39、业经济、数字经济的产业力量,而农村代表的是农业 经济的力量,将城市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向农村延伸,反哺农业经济 发展,并提升农业经济效率,带动农村劳动力形成挤出效应,才会推 动城市的扩张和城镇化。也就是说,城镇化是人的市民化、人的城镇 化,因此智慧城市将推动各行业填补城乡鸿沟。智慧乡村、智慧小镇 等也将融入智慧城市大格局。(三)智慧城市从顶层设计向场景化落地延伸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通过10余年的整体策划,目前已经从总体部署 向各行业深入推进方向发展,各行业的智慧城市需要场景化落地,在 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楼宇、智慧场馆、智慧校园、 智慧安监、智慧医疗等方面,不仅是信息化,更多的是面向城
40、市需求 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场景化的落地,推动智慧城市在各行各业 生根发芽,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民生福祉、创新创业。场景化落地 要与行业具体的运行规则、操作流程紧密相关,才会出现更多的流程再造、管理优化、信息化升级。从上云向云上应用转型,从关注laaS, 逐步向PaaS、SaaS应用场景拓展。智慧城市中包含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楼宇、智 慧场馆、智慧校园、智慧安监等,逐层细化,所有这些场景的智慧化 最终将汇聚为整个城市的智慧化。而智慧的本质就是沿着技术经济的 演进方向发展,当前是以解决问题而建设具体场景,未来将更加前瞻 地定位在更高的理论模型层面,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城市
41、三 层空间理论、城市大脑理论等复杂科学理论。最终解决的是城市管理 的需求、人的需求。(四)智慧城市成为新基建的重要抓手在新基建的如火如荼建设中,智慧城市的发展获益颇丰。虽然智 慧城市并没有包含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内,但智慧城市建设却是新基 建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未来,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AI、5G 等技术必然会成为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如何将这些新型基础设施链 连接起来,就需要智慧城市担当载体。首先,新技术成就智慧城市的同时,将会受到智慧城市应用的反 哺,两者是正向循环作用。新基建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要 实现数字转型、智能升级,都需要建立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物联网可以为智慧城市提供庞
42、大的感知网络,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因 素与技术基石。除此之外,智慧城市建设中也不能忽略5G、云计算、人工智能、 区块链的重要作用。其中,5G使数据传输实现跳跃式发展,满足更多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云计算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服务,为大规模软件、 硬件、数据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平台;人工智能提供深度学习等数据算 法支持;区块链则有助于打通数据孤岛,并提供智能合约支持。这些 技术都是智慧城市通往智慧的必要铺垫,将在建设中得到验证和发展, 是时代发展的技术机遇。其次,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楼宇、智慧场馆、 智慧校园、智慧安监、智慧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场景应用将会百花齐放, 是智慧城市为之带来的场景
43、机遇。(五)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化体系将不断完善我国智慧城市的标准化是以评价指标作为导引形成指标体系来指 导智慧城市建设,2016年国家标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发布, 2018年发改委、网信办推出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 该政策共包含8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这些指标是对智慧城市 建设标准的统一,明确了建设重点,反映出建设需求和导向。智慧城 市标准化体系可能不是最优的,但是至少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方法,让智慧城市建设有章可循。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将进一 步完善,一些省、地市也在探索建立适合本地特色的智慧城市标准体 系。这些地区一般是采用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引,而标准体系作
44、 为总体规划的落地方式加以实施,一般分为通用型标准规范、领域型 标准规范等。围绕智慧城市引进标准化专业人才并建立相关标准机构, 大幅提升标准制定和管理的能力。未来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形成自下 而上的国内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完善的推动力。五、智慧城市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 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 也从新兴技术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在这一阶段,智慧城市建设面临 的挑战主要有三大方面,分别是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提升经济效益以 及保障信息安全。智慧城市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历经近十年发展,据不完全统 计,全国提出智慧城市规划的城市超过300个,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 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各地方和企业,均积极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涌现出一批城市综合 指挥中心(智脑)、城市审批最多跑一次、审批不见面、城市数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