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质量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质量检验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25. 200CCS J36团 体标 准T/CMIF XXXXXXXX热处理质量检验规范Inspe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heat treatment quality(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09-01)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 XX - XX 实施XXXX - XX - XX 发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附录A(资料性)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应按表A. 1给出选取。A.1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序号材料元素标准编号和名称1钢、铁及合金铁基中元素GBb 14203火花放电
2、原f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2C、Si, Mn、P、S、Cr、Ni、 W、Mo、V、Ak Ti、Cu、Nb、 Co、B, Zr、As、SnGB/T 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常规法)3C、Si、Mn, P、S、Cr、Ni、 Mo, Ak Cu, W、Ti、Nb、 V, Co、 B、 As、 PbGBb 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 法(常规法)4常见合金元素ajBrr 11807热处理钢件火花试验方法5铸铁C、Si、Mn、P、S、Cr、Ni、 Mo, AL Cu、W、Ti、Nb、 V, B、As、Sn, Mg、La、Ce Sb、Zn、ZrGB 2
3、4234铸铁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6银基合金C、Si、Mn、P、S、Cr Cu、 Mo、Co、AK Fe、Ti、B, Nb、V、ZrGBb 38939锲基合金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 射光谱分析法(常规法)7铝及铝合金Db、As、Ba, Be、Bi、B、Cd、 Ca、Ce、Cr、Cu、Ga、Fe、 Pb, Li、Mg、Mn, Ni、P、Sc, Si, Na、Sr、Sn、Ti、V、Zn、 ZrGB/T 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8镁及镁合金Fc、Si、Mn、Zn、Ak Cu、Cc、Pb、Ti、Ni、Be、Zr、Y、Nd、SrGBfT 13748.21镁及镁合
4、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光电直读 原r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素含量a不属1 见元素化学分析方法,不检测合金成分的具体含量,主要用r碳钢、合金钢的钢锭、钢坯、钢材,能鉴别出钢中常 ,但对S、P、Cu、Al及Ti等元素无法分辨其火花特征。附录B(咨料性)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见表B. 1。表B.1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2GB/T 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GB/T 4341.1金属材料肖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4GB/T 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5
5、GB/T 17394.1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6GB/T 18449.1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7GB/T 21838.1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入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8GB/T 24523金属材料快速压入(布氏型)硬度试验方法9GB/T 33362金属材料硬度值的换算10GB/T 34205金属材料硬度试验超声接触阻抗法11GB/T 37782金属材料压入试验强度、硬度和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12GB/T 38751热处理件硬度检验通则附录C(咨料性)常规金.佥验方法标准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参见表C.1。表C.1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
6、B/T 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2GB/T 1299工模具钢3GB/T 3086高碳格不锈轴承钢4GB/T 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5GB/T 944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6GB/T 9943高速工具钢7GB/T 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8GB/T 11354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9GB/T 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10GB/T 13320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HGB/T 1574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12GB/T 25744钢件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13GB/T 34474.1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14GB/T
7、 34474.2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第2部分:定量法15GB/T 34895热处理金相检验通则16GB/T 38720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淬火金相组织检验17GB/T 38770低、中碳钢球化组织检验及评级18JB/T5069钢铁零件渗金属层金相检验方法19JB/T 7709渗硼层显微组织、硬度及层深检测方法2()JB/T7713高碳高合金钢制冷作模具显微组织检验21JB/T 8420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评级22JB/T9198盐浴硫氮碳共渗23JB/T9206钢铁热浸铝工艺及质量检验24JB/T 10448钢铁构件固体渗铝工艺及质量检验附录D(咨料性)常用硬化层爱度检测方法标准常用硬化层深度检
8、测方法标准见表D.1。表D. 1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5617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2GB/T 9450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3GB/T 186832002钢铁件激光表面淬火的6.5条款和6.6条款4GB/T 11354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附录E(资料性)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见表E.1。表E.1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195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2GB/T 317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3GB/T 18779.1产品
9、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 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4GB/T 3463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附录F(资料性)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见表F.L表F.1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2GB/T 228.2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3GB/T 228.3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3部分:低温试验方法4GB/T 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5GB/T 2039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6GB
10、/T4161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7GB/T433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8GB/T 639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疲劳裂纹扩展方法9GB/T 7732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10GB/T 10128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11GB/T 12443金属材料扭矩控制疲劳试验方法12GB/T 1524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13GB/T 19748金属材料夏比V型缺口摆锤冲击试验仪器化试验方法14GB/T 2607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15GB/T 30751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16GB/T 33812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应变控制热机械
11、疲劳试验方法17GB/T 37306.1金属材料疲劳试验变幅疲劳试验第1部分:总则、试验方法和报告要求18GB/T 38822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方法19GB/T 40410金属材料多轴疲劳试验轴向扭转应变控制方法附录G(咨料性)常用无嬴佥测方法标准G. 1超声检;则常用超声检测方法标准参见表(;. 1.表G.1常用超声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1786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2GB/T 3310铜及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3GB/T4162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4GB/T5193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检验方法5GB/T 5616无损检测应用导则6GB/T 6402钢锻件超声检
12、测方法7GB/T 836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检测方法8GB/T 11343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9GB/T 1296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10GB/T 22131筒形锻件内表面超声波检测方法11GB/T 239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直射检测方法12GB/T 31211无损检测超声导波检测总则13GB/T 34485错及错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检测方法14GB/T 34892无损检测机械手超声检测方法15GB/T 34904球墨铸铁件超声检测16GB/T 36594硬质合金超声检测方法17GB/T 37566圆钢超声检测方法18GB/T 38683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
13、方法19GB/T 39238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垂直于表面的不连续的检测20GB/T 39240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总则21GB/T 40324无损检测大直径圆棒聚焦超声检测方法G.2磁粉检测常用磁粉检测方法标准参见表G.2。表G.2常用磁粉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5616无损检测应用导则2GB/T 9444铸钢铸铁件磁粉检测3GB/T 15822.1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G. 3渗透检测常用渗透检测方法标准参见表G3o表G.3常用渗透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5616无损检测应用导则2GB/T 1885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3GB/T 18
14、851.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温度高于50的渗透检测4GB/T 18851.6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6部分:温度低于10C的渗透检测附录H(咨料性)常用残余3万检测方法标准常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标准见表H.lo表H.1常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T 7704无损检测X射线应力测定方法2GB/T 10567.1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硝酸亚汞试验方法3GB/T 10567.2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薰试验法4GB/T 24179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压痕应变法5GB/T 26140无损检测测量残余应力的中子衍射方法6GB/T 31218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
15、全释放应变法7GB/T 31310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钻孔应变法8GB/T 32073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9GB/T 33210无损检测残余应力的电磁检测方法10GB/T 38952无损检测残余应力超声体波检测方法11GB/T 39520弹簧残余应力的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12GB/T 39635金属材料仪器化压入法测定压痕拉伸性能和残余应力参考文献1 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12 GB/T 32541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 检验规则15样品/试样26检验项目27检测方法28 检测原始记录39检测报
16、告410资源要求411 管理要求4附录A (规范性) 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6附录B (规范性) 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 7附录C (规范性) 常规金相检验方法标准8附录D (规范性) 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9附录E (规范性) 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 10附录F (规范性) 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1附录G (规范性) 常用无损检测方法标准 12附录H (规范性) 常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标准 14参考文献15表B. 1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标准7表C. 1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8表D. 1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9表G.1常用超声检测方法标准12表G.2常用磁粉检测方法标准12表G.3常用渗透
17、检测方法标准13表H.1常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标准141 Z,a刖B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本文件为首次发布。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新区河海热处埋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毕革平、徐跃明、李俏、殷和平热处理质量好坏需要通过使用专门仪器对零件或随炉试样进行检验,由于受热处理材料特性的差 异性、工艺参数的复杂性、设备载体的可靠性和过程控
18、制的不确定性以及检测取样部位和抽检率等的影 响,同时受产品检测的滞后性和对产品的破坏性检测形成的损失较大等限制,对于每批次热处理零件, 甚至对每一零件,检测都只是个别的、局部的,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对热处理产品质量100%的直接检测 和判定,检测不能完全直接和及时控制反映整批零件或整个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满足程度,导致长期以来 热处埋成为机械制造工程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件从热处理质量控制角度,规定了工件热处理后的质量检验,包括检验规则、样品/试样、检 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资源及管理的基本要求。解决了热处理供需双方对质量 检验理解和认可规则上的分歧,对检测计量器具做了统一、具体的
19、要求,保证检测活动的一致性和互认 性;对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的信息量做了统一的、原则性要求,使得检测结果可以追溯和复现;对热处 理检验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做了统一的、原则性要求,使供需双方达到一致性、协调性、系统性。 同时方便质检部门进行热处理质量管理。本文件的制定对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完善了热处理标准体系,对确保热处理质 量的控制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规范了热处理实验室检验活动,对确保热处理检验经过的完整性、准确性 和一致性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提高了热处理质量检验活动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防止检验废弃物、 电离辐射对环境的污染、人身的伤害,确保持续发展。通过提供准确可靠、有价值的
20、数据,推动热处理 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热处理的技术水平,促进热处理企业节能、减排,确保热处理行业实现“双碳” 目标。热处理质量检验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热处理后的质量检验的检验规则、样品/试样和检测项目,描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规定了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资源及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热处理加工后的质量检验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
21、示和判定GB/T 27476.1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T 27476.2检测实验室安全第2部分:电气因素GB/T 274763检测实验室安全第3部分:机械因素GB/T 27476.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4部分:非电离辐射因素GB/T 27476.5检测实验室安全第5部分:化学因素3术语和定义GB/T 72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热处理 heattreatment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来源:GB/T 7232XXXX, 3.1.13.7金相检验 metallographicexamination泛指对
22、金属宏观组织及显微组织进行的检验。来源:GB/T 7232XXXX, 5.1,13. 3显微组织 microstructure用适当方法(如侵蚀)处理后的金属试样的磨面或其复型,或用适当方法制成的薄膜置于光学显微 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来源:GB/T 7232XXXX, 5.1.43.4残余应力 residualstress; i nterna I stress工件在各部位已无温差且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存留下来的内应力。来)原:GB/T 7232XXXX, 5.2.154.1 在开展热处理前,供需双方应确定检验规则,并应通过评审以文件方式确定。检验规则应包括如 下内容:a)检测责任方(
23、供方或需方)和检测报告。b)批次。c)抽样。d)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e)检测结果的判定与处埋和复验。4.7 检验规则的确定原则:a)优先选择委托方、客户、产品标准和产品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规则。b)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双方协商确定的相关标准中规定的规则。c)综合考虑工件的预期用途、数量/质量和特性。5样品/试样 5通用要求样品可以是热处理工件本身、工件的一部分或专用样品。专用样品应根据检验项目确定,应具有代 表性,其成分、热加工过程和几何尺寸等能够代表工件或其部位的特性(或技术要求和指标)。5.2 取样或制样取样或制样过程中应避免对样品的原有特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应热处理质
24、量。 同时,应满足检测方法标准中对样品的取样或制样要求。5.3 样品管理样品应有唯一性标识以避免混淆并保证可追溯。保存期不低于检测报告允许的异议期,一般不低于 6个月。6检验项目热处理件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技术要求、客户的要求、工件热处理工艺性能、工件的用途等进行综合 分析,合理选择。可选择的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硬度、金相组织、硬化层深 度、畸变、力学性能、损伤和残余应力等。7检测方法7.1 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7.1.1 优先选择委托方、客户、产品标准和产品技术规范要求的检测方法。7.1.2 优先选择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检测方法。7.1.3 优先选择材质、冶金、制造和应用相同
25、或相近的检测方法。7.1.4 优先选择能够达到客户预期目的的检测方法。7.1.5 在无具体检测方法标准选择时,应参考总则、导则和通则类检测标准制定企业检测方法。7.7外观质量7. 2.1外观质量检测主要检测工件表面是否存在肉眼观察到的裂纹、划痕、刮痕、压痕、夹渣、夹杂、 凸块、凹块、污迹、毛刺、折叠、分层、缺口、颜色异常、熔融、烧伤、锈斑/锈蚀、黑皮、黑疤、结 疤、压入氧化皮和蚀坑等表面缺陷。在足以为待检表面提供500lx (勒克斯)的环境光线下,用肉眼或经正常矫正视力直接观察检 测,允许使用不高于10倍的放大镜。1.3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检测工件中对性能有益的(微)合金化元素(如Ni、
26、Ti和V等)和对性能有害的 元素(如H和0等)。一般情况下采用固体试样检测。常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参见附录A。1.4 硬度硬度检测主要检测洛氏硬度(如HRC)、维氏硬度(如HV1)、里氏硬度(如HLD)等硬度值。 常用硬度检测方法标准参见附录B。1.5 金相组织金相检验主要检测热处理预期组织(如马氏体级别、晶粒度等级和球化级别等)和缺陷组织(如脱 碳、内氧化、过热、过烧、黑色组织和网状碳化物等)。常用金相检验方法标准参见附录C。1.6 硬化层深度硬化层深度检测主要是测最沿工件垂直方法表面至规定硬度值处的距离。常用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标准参见附录7 . 7畸变畸变检测主要测量热处理导致的工件尺寸
27、和形状的变化。常用畸变测量方法标准参见附录E。8 .R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检测主要检测工件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极限等)、韧性 (冲击吸收能量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等)和疲劳(循环屈服强度、疲劳寿命、疲劳极限、疲劳强度)等 指标。常用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参见附录F。7.9损伤7.9.1 损伤检测主要检测工件表面、近表面和工件内部的裂纹、夹杂、针孔、气孔、夹渣、折叠和疏 松等缺陷。7.9.2 一般情况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中的超声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和渗透检测方法。超声检测用 于检测工件内部面积型缺陷,磁粉检测用于检测磁性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渗透检测用于检测非磁性 工件表面开口
28、缺陷。在选择确定无损检测方法时应同时确定检测灵敏度的具体要求。常用无损检测方法 标准见附录Go7. 10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主要检测工件由于相变、温差和塑性变形等原因导致的存留在工件的内应力。常用残余应 力检测方法标准参见附录H.8检测原始记录1.1 检测原始记录应含结果、报告和足够的信息,在记录的格式设计应充分考虑:a)样品的充足信息,包括来源、原始标识、制造/处理工艺、符合验收或偏离和标识等;b)根据原始记录可以再现检测;c)根据原始记录可以证实检测满足方法标准的要求;d)根据原始记录可以充分分析影响检测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e)检测员和检测Fl期,必要时可包括审核员和审核日期。1.2
29、在检测过程中应将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在观察或获得时予以记录,并应按照记录格式要求填写 已获知和应该获知的信息。记录需要修改时,应确保能够识别原纪录内容(如采用杠改而不是涂改), 并应有修改人的信息和修改日期。1.3 原始记录应随检测报告一起保存。9检测报告9 1检测结果应经审查和批准后出具电了版或纸质版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 的报告检测结果,并应包含客户同意的、解释结果所必需的以及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9.1 检测结果的数值应经过修约,修约规则应依次选择:a)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b)检测方法标准。c) GB/T8170od)检测仪器设备的不确定度。9.2 检测报告的所有信
30、息应来源于检验规则和检验原始记录,并一起保存。保存期限协商确定,一般 不低于1年。保存环境应避免丢失、泄密和变质等使保存无效。10资源要求10 . 1人员10.1.1 检测人员应经过检测方法、安全(含防护和救护)、仪器设备(含原理、操作和维护)、环境 保护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10.1.2 抽样、取样和制样人员应经过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10.1.3 检测人员应经能力确认并授权。检测人员只能从事授权范围内的检测。10.1.4 所有检测人员的技术档案(包括培训、教育、经历、技能、资格和授权证明材料)应保存,在 其离职后还应保存至少1年。10.2设备10. 2.1应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配置检测仪器
31、设备(包括软件、标准物质和辅助装置)、试剂、消耗品 及安全防护和救护器材。10. 2. 2仪器设备在投入前使用应进行校准或检定,并验证其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应根据仪器设备的 使用频次、稳定性等制定校准/检定方案和核查方案并实施,以保持对其计量状态和性能的信心。1.1.1 2. 3对仪器设备应进行有计划的维护保养以确保持续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如仪器设备因维修、故 障等原因停用,应予以标识防止误用。10.2.4 应赋予仪器设备唯一性标识并标识其校准状态。10.2.5 应为每一台仪器设备建立档案,档案应包括验收、随机资料、验证、维护保养、校准和使用等 记录,且在其报废后档案应保存至少1年。10.3环
32、境仪器设备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振动、辐射、供电和通风等,应满足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检 测方法的要求和安全、保密、卫生的要求,应避免相互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11管理要求11.1碳排放应优化热处理检测流程,提高效率,避免抽样工件和检测消耗品浪费,增加检测结果互认项目,降 低碳排放。11.2环境保护检测的废弃物应回收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必须排放的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符合环保部门要求。对 涉及电离幅射的检测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安全保障应按照GB/T27476.1、GB/T27476.2, GB/T27476.3GB/T27476.4和GB/T27476.5的要求 执行。11.4管理体系热处理企业宜依据GB/T3254I建立并运行热处埋质量控制体系,热处理实验室宜依据GB/T27025建 立并运行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