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赤壁 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801733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4 赤壁 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6.4 赤壁 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4 赤壁 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4 赤壁 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6.4赤壁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1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1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完成预习1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赤壁与赤壁之战赤壁: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 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 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 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

2、、刘联军击败了曹军, 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二、作者简介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 年(828)进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号樊川居士,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出生于仕宦之家,其祖父杜佑曾著有史学巨著通典, 且官至宰相。三、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 遭遇,有感而发。四、检查字词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3、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 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 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 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五、研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明确:沉沙之折戟。2 .“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明确:“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 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

4、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 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3 .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六、合作探究.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 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 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 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

5、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 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 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1 .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 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 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2 .诗人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这样写有何用意?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 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熟读兵法,但却这样写,恐怕正是自负知兵, 而自己的建议又不能得到朝廷的

6、赏识,便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 遇的心情。七、展示提升,拓展延伸.各组组长要组织本组组员组内合作交流,解决探究时的疑难,为展示做准备。 小组可共同预设本组合作展示的内容和方式(讲解、表演、板书等)。1 .你对本节课的理解,可以进行升华拓展,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我们欢迎有创意 的表达和精彩展示。2 .小组要开展展示竞赛,比一比哪个组与哪些同学表现最踊跃、最有创意。八、本文主旨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九、文本特色小中见大,构思奇巧这首咏史诗,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

7、小物”“小 事”来突显的。开头两句运用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由一个小小的埋于沙中的“折 戟”,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从而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构思巧妙。后两句诗 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周瑜胜利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并且以 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东吴的命运,同样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名句默写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咏史抒怀做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C.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 伤今。D.在这首诗中,诗人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 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答案:D解析:“诗人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理解错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 深锁二乔”,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诗人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 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的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引人深思。诗人关 注的重点并非战争,而是借赤壁之战来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借周瑜和曹操的 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