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愚公移山》2021年同步练习卷(11)(附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800496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7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愚公移山》2021年同步练习卷(11)(附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愚公移山》2021年同步练习卷(11)(附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愚公移山》2021年同步练习卷(11)(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愚公移山》2021年同步练习卷(11)(附答案详解).docx(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愚公移山2021年同步练习卷(11)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冀州 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 荷担者 孀妻 始配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雍南2.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高万仞冀州*穷匮孀妻 箕畚 始靛亡以应荷担者三夫 *惩山北之塞 一厝朔东 O*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万仞惩 匮 荷 孀妻 始 chen箕 benkui 父long 断 o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将近B.杂然相许:赞同C.寒暑易节:交易 *D.固不可彻:通达,这里指改变*(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山不加增/学而不

2、思则罔 B.达于汉阴/万钟于我何加焉 C其如土石何/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以残年余力/以中有足乐者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对后世哲学、文学等 影响深远。列子,原名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 人物。B.主人公苦于山川阻塞,移山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且立马付诸实践。C对比是选文的一大特色,通过“智叟”与“愚公”对比,展现出了 “智叟”之愚与“愚公” 之智,使愚公的形象更高大、更感人。D.选文写了山之高大,路途之遥远,移山工程之巨大,显示了愚公不怕困难的坚毅决心。选 文也在着力表

3、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16 .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批,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4、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许: 置:毛: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选文第二段在移山过程中面对的困难有哪些?1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朔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

6、愚公移山)(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B.且焉/置土石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其妻献疑曰其真无马邪C跳往助之友人惭,下车引之 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3)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B.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 C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惧艰险的品质。 D.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7、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甚矣,汝之不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8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惩: 毛: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3)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写出三点即可).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

9、,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迂惠(2)翻译下列句子。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

10、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从选文看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19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 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觥,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11、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 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己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窥谷忘反无穷无尽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己而之细柳军A.始一反焉B.蝉则千转不穷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惧其不已也(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2)你认为愚公精神是怎样的?国家的发展任重道远,请结合事例,说说愚公精神对

12、于当代的 作用。20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觥,跳往助之。寒 署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3、“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 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蹶耶? ”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 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14、公犹夷不能决, 事又寝。【注】颠蹶: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汝心之固公善之 C以残年余力静以修身 D.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下房不足,甚可虑也。(4)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O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 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 而远寻师学。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妻曰:“自伤居 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节选自后汉书【注】谬:错误。姑:婆婆;古时女子称丈夫之母亲为“姑”。自伤居贫:伤心自己生活贫穷。竟:最终,终于。(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甚矣,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

16、中: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B.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C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D.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河曲智叟亡以应。姑怪问其故。(4)【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相同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就其中的一 种手法作简要分析。24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损魁

17、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觥,跳往助 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 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惩山北之塞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方磨铁杵 媪自言姓武*(2)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太白感其意,还卒业。(3)【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

18、(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o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一个我国古代 名人的勤学事例。人物:事例:(5)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25.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就

19、,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汤问(乙)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 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曰:“奚亡之? ” S

20、: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 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 ”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 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 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 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 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 阳让之曰:

21、“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 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列子说符【注释】昆弟:兄弟。操舟鬻渡:以划船摆渡为生。裹粮:背着粮食, 这里说自带粮食。为亡得丧:才不会迷失方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投诸渤海之尾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不知所之孟孙阳让之曰概括两文阐发的共同主张。(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及不同之处。2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22、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 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日:“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日:“土可垒山。”公善之,

23、欲行。妻日:“不畏小儿女颠蹶耶? ”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忱焉? ” 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日:“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 事又寝。【注释】治:修建。颠蹶:被东西绊倒。(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许:赞同匮:穷尽决:决断或决定惩:惩罚许:赞同匮:穷尽决:决断或决定惩:惩罚A.杂然相许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公犹夷不能决*D.惩山北之塞 下列句子中,加点“何”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又何忧焉?A.何苦而不平? B.如太行、王屋何?C.徐公何能及君也?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

24、项 A.【甲】文中“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B.【乙】文中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是鲁公最终没有建成园子 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小女儿被东西绊倒。C.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甲】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D.鲁公行事缺乏主见,最终一事无成;愚公行事目标清晰,迎难而上,所以最终获得帮助移山成功。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书中蝉善 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

25、能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 片来做巢穴的盖子。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子,名寇,郑国人,战国道家代表人物之一。C.抒情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文章真实 地展示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D.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 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洛阳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中国古代以右为尊。B. “始她”指七八岁的孩子,“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古稀”指七十岁。C.古人将“水的南面,山的北面

26、”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 水的南面”。D.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 史册等。6.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

27、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27.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一

28、】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 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9、”河 曲智叟亡以应。【二】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 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注解:饯:饯行,就是用酒食送行。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抚节:节,是一种乐器。抚节,就是弹奏乐器,可译作“弹琴”。悲歌:高歌。悲,表示 声音高亢,不是悲伤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自谓尽之(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 潭西南而望 B.饯于郊衢达于汉阴 C.惩山北之塞未穷青之技 D.以残年余力属予作文以记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其如土石何?薛谭乃谢求反。(4

30、)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联系现实,简要写出你的体会。(5)请你对薛谭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28 .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 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靛,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选自愚公移山)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

31、人而已。一日, 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 意同行乎? ”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甲 翁日:“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 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幕,已至半山矣。(选自二翁登泰山)注释向:从前。冀、雍:古代两个州的名称。曩:以往, 过去。绝:横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A、惩 山北之塞B、寒暑易 节,始一反焉。*C、是 山余亦未登D、自日出至薄 暮 下列各句中的“而”字,与“面山而居”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聚室

32、而谋B、同邑而居C、惟叟一人而已D、而至泰阴(3)给乙文划线处断句(断两处)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4)翻译下面的句子。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差矣,汝之言!(5)根据文段内容填空。甲文中写到邻居家的小孩来帮忙挖山,其作用是: 乙文中提到愚公移山的事,其作用是:29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3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 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 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节选自愚公移山)(乙)沧州有轿夫田某,母患瞰将殆。闻景和镇一医有奇药,相距百余里。昧爽狂奔去,薄暮已 狂奔归,气息仅属。乃仰天大号,

34、泪随声下。众虽哀之,而无如何。忽一舟子解缆呼日: “苟有神理,此人不溺,来来,吾渡尔。”奋然鼓楫,横冲白浪而行。一弹指顷,已抵东岸。(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月鼓(gu):鼓胀,中医病名。殆:危险。昧爽:拂晓;黎明。(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反: 毛: 彻:苟:(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始一反焉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固不可彻 *苟有神理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且焉置土石? 然是夕卫河暴涨,舟不敢渡。(3)阅读(甲)(乙)两文,根据提示,填写表格。人物原文描写方法人物心理妻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言描写A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B嘲讽田某C动作描写焦急(4)两文都借“神力”结尾,

35、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作用?请任选一点结合选文具体分析。30 .文言文阅读。【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 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

36、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 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 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A 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蜗嘴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蛾生人、虎狼生 肉者

37、哉。”【注释】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这里指祭祀。坐:通“座”,坐 席,座位。预于次:参与在末座。预,参与。次,末座。迭:更。交替地,轮流地。 蚊蛇:rul,吸血昆虫。喳:zan,叮咬。(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身亡所寄 B.虎狼食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天之于民厚矣 D.以残年余力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C.众客/和之如响D.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由

38、表及里塑造人物形象,又带有神话色 彩,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B.乙文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表现鲍氏之子不盲从 权威、不阿谀奉承、善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形象特点。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甲文中愚公家人的“杂然相许”对愚公形象起到反衬作 用;乙文中众客的“和之如响”对鲍氏之子的形象则起正衬作用。D.甲乙两文主题鲜明。甲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 气魄和坚强毅力;乙文通过鲍氏之子对齐田氏的反驳,启示我们要独立思考。(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5)甲乙两文都涉及对

39、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乙文中,鲍氏之子面对长辈们的一致赞叹,不随波逐流,从容地发表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也曾给我们介绍了不少聪慧且善辩的人物,请你从中任选一个,简述 他(她)的事迹。3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愚公移山列子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之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后大

40、,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离。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 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

41、、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 ! ”甲翁日:“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选自二翁登泰山)(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n&ng,以往、过去。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1)A.吾与汝毕力平险*B.寒暑易节C.向吾远游冀、雍D.是山余亦未登 *有误的一项是险:险峻易:改变向:先前,从前是:这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我之死A.乙翁欲扶之

42、B.其反激之力C.辍耕之垄上D.王之蔽甚矣 (3)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B.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C.曩者愚公年口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D.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七八岁,蹦跳地前往帮助他们。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凭你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C.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害怕他不停地挖下

43、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D.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到了泰山的南面。(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的情节既表明了愚公移山的壮举 得到了众人的支持,又与后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形成鲜明的对比。B.甲文中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命人搬走了两座大山。这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 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C.乙文中的乙翁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服了甲翁一起去登泰山。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甲文中“方七百里,高万仞”写出了两座山的宽广和 高峻,乙文中的“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

44、(6)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32 .文言文阅读【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过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

45、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城氏二子负二山,一屠朔东,一屠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日:“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日:“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日:“不畏小儿女颠蹑耶? ”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 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日:“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是,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 事又寝。【注】颠蹶: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

46、处)。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固不可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鲁公治园公犹夷不能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惧其不已也其B.汝心之固C.以残年余力以D.而山不加增其真无马邪公善之以君为长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3.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