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复习: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复习: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古诗词复习: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导学案背诵积累常用表达技巧术语: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排比、双关、反复、用典、 反问、反语等。写人手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写景手法:正面(直接)描写 侧面(间接)描写白描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视听结合 由远到近(角度变化) 绘 声绘色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想象、抑扬、对面落笔结构技巧: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课前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发临洪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
2、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临济: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 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鲁木齐。问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 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 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 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 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篇目比较角度标题注释关键词、写景 句角度/手法效果白雪歌 送
3、武判官 归京发临洪 将赴北庭 留别答案:一、考题回顾(填空)历年真题值考点(2022年全国甲卷)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分(2022年全国乙卷)15.本诗(白下驿饯唐 少府)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 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 内容简要分析。分(2022年浙江卷)19.这两首诗(楼前、 过勤政楼)中都写到 的和 ,寄寓借鉴之意。(2分)20.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 同。(6分)分(2020新课标IH)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 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分1(2019新课标III)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
4、比,(插田歌)这几句诗的语言 风格有什么不同?分语言(2018新课标II)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 “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建分二、设题角度1、比较内容(形象)2、比较表达技巧/手法3、比较情感4、比较语言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三、比较表达技巧2.比较方法: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2022年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白下驿饯唐少府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
5、,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白下驿:地名。在今江苏南京西北。驿:是官府设置的传递文 书以及公车往来的地方。当时王勃自洛阳动身去交趾(今属越南)探 父,途中经过白下驿,在此地结识了当地的县尉唐少府,唐少府不日 将去往长安。穷交:指患难之交。“昌亭”句:用典。韩信和南昌亭长之间相交很早,是寄食交 往的穷朋友。何用:何必。怀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浦楼:江边的楼,泛指送别之处。去去:远去。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此处运用世说新 语夙惠中晋元帝询问明帝长安与日孰远的典故,形容长安距离遥 远。诗中反用典故,用此典故表达长安就在
6、那太阳边上,能马上就到。白下驿饯唐少府译文:篇目比较角度情句(离愁)方法效果(情感)送杜少 府之任蜀 州白下驿 饯唐少府题目: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 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4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题目。卢溪别人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颦,金陵驿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注润州,指金陵,南京。这两首诗都写了送别之情,请赏析它们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6 分)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一去紫台连
7、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千载琵琶作胡语,生长明妃尚有村。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琳I空归夜月魂。 分明怨恨曲中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构想出群山万壑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 丽的图景,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B.颔联写昭 君其人,诗人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营造出了悲凉萧瑟的氛围, 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C.颈联紧承颔联,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 之情建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D.尾 联用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写出了昭君的“怨恨”,这“怨恨”中 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本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使用相同的表现手法表达 不同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