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7950947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孙权劝学孙权劝学教案(2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提高文言文的朗读才能与水平。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学习奉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质量,明白学习的作用,注重学习,会学习。【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孤、博士、见、但、乃等文言实词、虚词。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才能与水平。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分享材料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

2、、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历和教训。二、熟读全文。(学生齐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熟)三、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言传身教,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第二部分: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表达吕蒙的宏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接受劝说就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四、文言知识积累 。1、成语: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明显进步,不能再用老目光来对

3、待。例句:听了少管所的“言传身教”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问尚浅。例句:你还不明白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能够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领等等。2、重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别句式等整理归类。实词:(1)当涂-当权 (2) 辞-推托 (3)孤-帝王自称(4)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5)见-理解 (6)往事-历史(7)孰-疑咨询代词“谁” (8)及-到了 (9)过-通过、到(10)更-变换、改变、重新

4、 (11)见事-理解事情的开展情况(12)拜-拜见 (1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虚词:(1)岂-反咨询副词“难道” (2)但-只,只是(3)乃、遂-因此,就 (4)大-副词,特别(5)即-副词,就 (6)何-疑咨询副词,如何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你如今掌握军国大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咨询语气,相当于“吗”)我难道想让你成为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古今异义:孤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单”“孤苦”。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但 古义:只。 今义:转机连词。一词多义 :乃: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才)见:见渔人(看

5、见) 见往事耳(明白)特别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3、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如今担任要职,不能够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托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作品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本人觉得有特别大的收获。”吕蒙因此开场学习。到了鲁肃通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谈论军事,特别惊奇地说:“您如今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因此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第二课时五、课文赏析。(一)齐读课文,考虑咨询题:

6、1、课文写了哪三个情节?(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找一找: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标题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提醒学习的必要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委婉的批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言传身教,读书的好处)3、品一品: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能和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在吴县时的那个吕蒙!)语言描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这么迟呢?)语言

7、描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因此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动作描写(二)朗读课文,留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咨询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反咨询句,否认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慨句,要读出惊奇不解的语气。)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咨询句,指责中带有骄傲的语气。)(三)精读讨论:1、本文是怎么样表现人物性格的?(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8、。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遭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2、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由于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目光对待人。要用开展的目光对待人和事。)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因此主动与吕蒙“结友”,是由于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说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四)分角色朗读,考虑咨询题: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么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假设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美。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么样的心情?(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本人才略长进后感到特别骄傲、自得。)3、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吕蒙当涂掌事 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方仲永 五岁能诗、文理皆有可观、贤于材人远矣青年不学、一事无成六、 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2、背诵全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