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794596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5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 理解三拾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精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2、 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3、 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目的:1、 指导朗读教学,加强诵读。2、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指导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适宜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怀民众,眷恋亲人的美妙情操。教学重点:1、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

2、初步鉴赏品味事故的语言美。教学难点:透过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意境。教学方法:1、 反复诵读,吟诵把握诗歌内容。2、 老师点拨引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3、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春望石壕吏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岳,具有浓重的浪漫色彩和高昂的情调。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后期的作品,理解赏析这两首诗,体会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二、写作背景:1、春望写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音讯,便把家小安排在郎州的羌村,去投靠肃宗。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这首诗

3、作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表达了诗人关怀国家安危、眷恋亲人的思想感情。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在唐代构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春望一诗属于五言律诗。2、石壕吏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家乡。但是不到两个月,方式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

4、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的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意1、学生四人为一组,以不同的方式朗读课文。力求方式多样,有所创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拍,读出诗的情调和神韵。)2、欣赏配乐朗读春望石壕吏,感受诗的情感。3、师生齐读这两首诗。4、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四、深化欣赏,领悟诗歌春望赏析(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咨询题引导:春望

5、一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学生明确: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照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陷落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陷落,城池残破,尽管山河照旧,春天也业已降临,但是人去楼空,乱草遍地,使人满目凄然。颔联:写了花和鸟两种形象,花和鸟是“感”“恨”的主体,那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流泪,那无忧无虑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诗人是“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顺眼,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

6、困扰着他,他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颈联:写了烽火和家书两个形象。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因此与家人难通音讯,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这时的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啊。尾联:写的是诗人苍老的形象。目睹眼前国都破败之景,心念远方家人的安危,不觉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已到了“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能够想见,其伤痛愁苦之情能够感知。(二) 品味诗歌,体悟感情1、品字古诗词中能够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字字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并非夸大之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说说哪些字用得妙?妙在何处?比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使人满目凄凉。精确地描绘出国都陷落后惨败荒凉的景

7、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个动词,不仅用字新鲜,而且还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品句这首诗中的句子耐人品味,请同学们说说你喜爱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由。比方:我喜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战火连续不断,多么希望家中亲人的音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音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非常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此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我喜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是诗人触景生情,或是诗人移情于物,其感情都是相通的,都表达出诗人感时伤别的情怀,情景交融,感人肺腑。3、体验情感诗言志,古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

8、情感呢?明确: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石壕吏赏析1、 理清情节开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咨询题引导:按照情节的开端、开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内容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是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尾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表达家中不幸:(17-20)句老妇人自请应役。2、 品字品句诗歌的语言精练而又有丰富的内涵,再次朗读这首诗,列举你喜爱的用词和句子,并作赏析。明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一“呼”一“啼”构成了鲜明的比照

9、,既表现了“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表达了诗人憎恨差吏、深化同情老妇人的感情。“有吏夜捉人”夜字表现出差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老妇出门看”看字表现了老妇的机敏,为老翁出逃作掩护。“急应河阳役”急字既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人脱离危险的心情,也说明前方战事吃紧。“独与老翁别”独字按时老妇人已被抓走,儿媳不得出面, 只有与逃回的老翁辞别,表现出家庭残破的凄凉景象。3、 感知作者思想感情咨询题引导: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痛苦申述,目睹了一幕凄惨的故事,你体察到作者怎么样的复杂情感?明确:在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中,一方面,对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民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蛮横残暴深

10、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唐朝的平乱战争,希望希望能获得最好的成功。这正是诗人思想的矛盾所在,也是他一生忧国,心系百姓情怀的再现。4、 辨析比拟这三首诗写于不同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明确:杜甫的诗歌风格发生变化,乐观自信、发奋向上的浪漫主义诗风,逐步变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5、 课堂练笔,想象改写运用想象,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细致刻画出人物 各自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还要补充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情节。学生改写范例: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严寒的北风大概要把整个人吞没掉。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覆盖着一个遥远偏僻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

11、,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穿着破旧,面黄肌瘦。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非常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忽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

12、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忧他的性命也难保全啊!官爷,悲伤悲伤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哇”小孩的啼哭声忽然响起来了。“你还说没人!这小孩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 差吏呼喊着,挥动皮鞭往里闯。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呜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小孩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如何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本人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小孩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大概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原野上漂浮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拾掇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辞别。五、课堂总结欣赏三首作品,杜甫获得“诗圣”这个有浓重道德意味的称号,其缘故不言而喻,儒家的人生哲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却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他的琴弦弹奏出来的总是忧国伤时的深沉音调,忧国伤时构成了他诗歌的主旋律。杜甫是伟大的诗人。是真正的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