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67845207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3年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各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如何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可要是 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去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好方法。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周围的同学。2、读课文给同同桌帮助正音。3、小老师教

2、读生字。明确 “针、忠、盏、稠”四 个生字都是 翘舌音。4、开火车认读生字。5、积累生词识字(1) 默读全文,画出 自己喜欢的生词。(2) 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在积累生词中巩固识字。6、找反义词识字如:南北 稠稀 快慢7、联系实际识字 ,如:“针”,我是在读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认识的。8、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展示给同桌听,请他评价。9、抽生分节课文,教师注意就比较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如:指南针、辨别、忠实、一盏、枝叶稠的、枝叶稀的等。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 太阳 (2)北极星 (3)大树 (4)雪3、提问设疑,

3、小组研读(1) 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2) 各小组至少确定一种方法,练读、评读、仿读、研讨,并准备汇报。4、汇报朗读,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朗读课文,借助自制图片,汇报辨别方向的方法。相互质疑、释疑,对讲得不明确或不准备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纠正。四、 拓展延伸,引导发现1、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呢?2、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注意发现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向。五、 借助图片,引导背诵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检查生字2、检查背诵二、指导写字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2、观察字形、书空笔顺。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提出难以写好的字“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

4、的迁移,要强调这里的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禾字旁:(1)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2)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4、生临写一个字,圈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告诉同桌是怎样写好的请同桌指出写得不够好的字,该怎样写好。5、临写第二个字三、积累运用1、词语积累野外 沟渠 向导 忠实 指点 分辨 辨别 永远 高挂 天然 大自然 北极星 指南针2、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别:特别 分别 别处指:指挥 手指 指南针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导: 积:忠: 慌:四、作业分学习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了解其他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为

5、什么森林能够净化污水,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等等,课余交流。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欣悦之情。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语言特色。放飞想象,展望未来。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和说明方法,教学难点:体味本文的语言。方法措施: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各种桥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阅读文本。朗读体味法。以读代讲,以读助讲。讨论点拨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思辩能力,教师适当点拨。延伸拓展法。围绕课后“思考和练习”二、四展开说话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升、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语: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说起。(抽学生用

6、简洁的语言讲这个故事)。教师板书“鹊桥”,并引申,板书文题和作者。(播放黄梅戏天仙配片段,激趣)二、读一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圈点勾画,适当时作批注。(投影字词积累)2、齐读课文一遍。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交流,并与教师对话。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第1段:“鹊桥”引入第2段:桥梁定义打比方(形象化)第313段:未来桥梁作比较三、议一议,突破重难点。1、默读课文,思考:A、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加以具体分析。B、未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未来的桥梁有哪些变化?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点拨:桥梁的

7、三个要素在文章第二段中已经说了,它包括:基础、桥墩和桥面(桥梁)。2、小结: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的现代桥梁,对茅以升先生笔下的未来桥梁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譬如作者在第7段中,写将来的桥梁造得很美,“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未来造桥变化很大,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便宜;讲究实用和美观。未来桥梁变化:一是桥身低,但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方便车船的过往;二是没有桥墩,即使有也是漂浮桥墩;三是桥身弯曲,讲究美感,“九曲十八廊回”;四是袖珍桥,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五是“无梁飞渡”。总之,作者笔下

8、的未来桥梁,是集实用性、方便性、美观性于一身。3、默读课文,体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品味,并与同桌交流。4、小结: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形象化的打比方、作比较,恰当的引用,都为文章增色。四、拓展迁移,延伸教学。1、课外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看看作者的哪些“幻想”今天变成了现实,并谈谈你的感想。2、请以“ 的远景图”为话题,说一段话,展望某一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学生思考后进行说话训练,教师适当引导和评价。五、课堂小结。嫦娥奔月,是我们祖先共同的梦想。而今,嫦娥一号腾空而起,奔向月球,带去了华夏五千年的梦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愿明天的你们收获理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美好!六、作

9、业: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2、请以“ 的远景图”为题,写一篇文情并茂的作文。小学语文教案 篇3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

10、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

11、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1.认识6个生字。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了解故事内容,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自学课文,理清脉络;紧扣主题,自读自悟;联系现实,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多元感悟。布置学生课前预习。1课时一、谈话导课1.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

12、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2.板书课题,齐读。二、朗读感知1.读课文,正读音。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三、探究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

13、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四、感悟幸福1.过渡(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自由读下面的课文。2.交流: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3.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4.速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

14、,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益”就是好处。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这句话的意思看起来很抽象,但联系课文理解,就变得非常具体、丰富。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这是

15、幸福。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他感到多么幸福。第二个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的,所以他也是幸福的。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的劳动也没有白费,他也感到幸福。这样,抽象的道理就被这几个具体的事例诠释得淋漓尽致。)五、总结深化1.体会“幸福”的含义。2.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

16、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概括中心: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4.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5.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六、作业布置1.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2.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板书设计10*幸福是什么(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小学语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这个季节独特的美。2能从看

17、到听到闻到摸到等方面来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季节的美。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给你什么感受?2生用简洁的词语慨括3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喜欢的季节。二知

18、道具体描述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2学生具体描述3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4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三、指导书写。1、把内容写具体,将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2、可以从听到闻到摸到多种方式去感受。3学生独立作文。第二课时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喜欢的季节”。3、共同修改。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6、集体修改。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四、

19、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小学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虎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伟大。2、通过朗读,体会渴望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3、欣赏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了解虎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伟大。2、通过朗读,体会渴望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黄河吗?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黄河边上,欣赏虎口瀑布那壮观的景象,感受伟大母亲河的壮观。(板书课题)二、直观感

20、受虎口瀑布的壮美。1、出示50元的人民币,指导学生观看,说说你的感觉。2、观看虎口瀑布的图片。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拼读。2、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词查字典解决。四、再读课文,做到比较正确的朗读。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正音、评价。五、赏析课文。1、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写的美的句子,并说说美在哪里?2、师结合学生的划句读句,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将瀑布比作千万条张牙舞爪的巨龙,从形状上写出瀑布的雄伟,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水流的急。朗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要雄壮。第四自然段把瀑布比作千军万马,千万条巨龙,写出瀑布的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从形状和声音两方面写出瀑布的雄伟。第五自

21、然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跌落的浪淘相冲击产生的强大气势,写的形象具体,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想像瀑布的壮美。(4)引导学生从第六小节中找出词语来概括瀑布的特点和作者观看的感受:震撼折服感染激动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敬佩、惊叹为什么以“黄河魂”为题,而不用“虎口瀑布”?写虎口瀑布仅仅是写景,体现不出黄河的雄伟和令人折服的精神,无法表达出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5)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读出对黄河的无比崇敬和热爱。六、小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向往、赞美,也可以将这些情景讲给别人听,或用画笔把他们画下来)七、作业1、抄出你认为美的句子。2、抄写课文中的词语。板书设计:23黄河魂目睹奇观 震撼、折服令

22、人 赞美耳闻轰鸣 感染、激动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放一首古琴曲作背景音乐,同时用小段优美简洁的话引入,营造意境,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导入语为: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绮美而瑰丽,品读诗经,就是聆听三千年华夏先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在营造气氛时不忘知识回顾。和学生一起回顾诗经六义。生齐答:内容风、雅、颂,手法赋、比、兴。紧接着引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边塞诗的开山之作采薇。二、解题教师出示薇草图片,介绍采薇就是采摘薇草,即采摘野豌豆苗。图文结合,让学生有直观感受。三、朗读诗歌,通过三个场景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思归之情。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

23、自见。诗歌更要多读,反复读,在读中逐步领悟其内蕴。教师安排了三读诗歌,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一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感受节奏、用词与句式,读时形式多样,读准字音时叫个别学生读,另叫学生纠正字音,感受句式节奏时,则要求齐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之后让学生总结句式节奏上的特点,即有音乐感、节奏感、句式相似,反复吟唱,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句,最后总结这种句式叫做重章叠句(或重章叠唱、重章反复)。二读诗歌要求理解诗意,把握情感,并掌握赋比兴的用法。首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PPT,重点词语,让学生解释。之后教师从戍守边疆的将士“思归”这个思路来讲解全诗,根据行文思路,分析出三个场景不同的“思归”之情

24、。首先,第一场景是“采薇思归”。诗经开篇定题起兴,用“采薇”起兴,让学生思考为何用“采薇”起兴?并让学生找出写薇菜变化的字,让学生感悟其中有什么深意。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感悟与思考,体会到,用“采薇”起兴的原因是近似联想,因为戍守边疆的将士生活艰苦,采薇菜充饥是常有之事,而且对将士家乡的贫苦百姓来说,采薇也是家乡常有的充饥方式,因此以采薇起兴有两种深意:一是写出了戍卒生活的艰辛,二是写出了将士们的乡愁,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前面提到了重章叠句,学生已经了解到重章叠句的特点,即句式相同,每句的字数相同,只是在相同位置上更换个别字句,以丰富表达的内容。所以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前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法,

25、写薇菜变化的字为:作、柔、刚。作即薇菜刚长出地面,柔即薇菜叶面大而润泽的样子,刚是指薇菜茎叶开始变老。从这三个字的字义,学生很快悟出了随着薇菜的变化,时间在不断地推移,时间已经由春至夏,进而到秋,将士们戍守边疆的时间不断增长,时间长久,戍守又很艰辛苦,将士们乡愁也就自然日益加深。教师表扬学生感悟到位,并趁机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将士们乡愁日益加深的词语或句子,这种紧扣文本的做法,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学生有了先前的感悟,从文中找句子也就相对容易了,很快就找出了“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三个表达将士们思乡之情加深的词语。分析完“采薇思归”这一场景之后,教师不忘要求女生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再

26、一次整体感受将士们那与日俱增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第二个场景是“疆场思归”。同样用到了起兴手法,因为棠棣花花开三朵为一缀,后多用棠棣花来比喻兄弟情谊,而战士们共同为了抵御外侮,并肩作战,此处用棠棣之花起兴,表达了将士们与子同袍、奋勇杀敌的决心。四五章对战车、战马、弓箭有着细致地描写:战车是路、戎车,非常高大;战马是业业、骙骙、翼翼,又高大又强壮又整齐;弓箭是象弭鱼服,非常精良。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这些特点后发问,这种对军队全方位细致的描写的手法是什么?同学生回顾诗经六义中三手法,很快答出:是赋。呼应开头,有水到渠成之巧妙。然后学生总结,这是一支“强大之师、威武之师”。最后男生齐读,读出了将士们

27、浴血彊场、斗志高昂、满怀爱国热情、自豪而必信的战斗信念。最后一个场景是“归家悲哀”。教师用一句很巧妙的话引出这一场景:将士们满怀战斗豪情,想打胜仗,打完胜仗后他们最想做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回家。此时,教师用PPT显示出一个思考题:九死一生,终于能够凯旋,本是件高兴的事,为什么诗人会在最后一章归家途中道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此处让学生同桌间讨论,同学们似乎有了些许感悟。学生们有的答道:将士怕物是人非,将士满身伤痛,将士们的战友可能一个个的在彊场上在自己身边死去?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首先表扬学生想象丰富,想象有道理,同时,用PPT展示两首诗: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

28、来人。李频渡汉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这两首诗也表达了与这首诗相似的情感,并用诗意化的语言总结,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让学生体味抒情主人公的悲哀之情。四、主旨把握当教师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时,此时有一位学生又举起手,他说道:“老师,我觉得作者在途中如此悲哀的原因,除了刚才同学生讲的之外,应该还有别的原因。”这位学生的这一举动,在教师的预设之外,但教师意外之余,马上平静下来,并显露出期待的眼神

29、,于是学生继续说道:“这位将士在外征战,因为这场战争是抵御外侮,对抗猃狁,是一场正义之战,所以抒情主人公在杨柳依依之时,虽对亲人、家乡有万千不舍,但仍然是兴然离开家乡,走向战场,这是他的义务,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战场上,将士们斗志高昴,奋勇杀敌,周王朝也很重视,装备精良,在冷冰器时代,这可看出是必胜之战。然而是战争就会有牺牲,就会有人家破人亡,战争虽然胜利了,胜利是属于国家的,对于每个战士而言,对于每个百姓而言,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和悲哀。所以我认为,作者在途中悲哀,内心是非常痛苦而复杂的。应该体现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听完这位学生的讲述,整个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说得真好!教师

30、对此学生大家赞扬,并借此总结出文章的主题:这位同学上课认真,吃透了已经讲过的内容,思维敏捷,思想深刻,没错,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戍役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对人的生命的戕害!这首诗是千古反战诗之祖!五、末章手法探究接下来教师满怀情感地诵读末章,读完后营造一种意境: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的将士在风雪交加的路上步履艰难,满心伤痛,末章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渲染这种悲哀之情

31、?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四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展示讨论结果,讨论时间四分钟。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要求:说出艺术手法,并具体分析哪里用了这种手法,以及是如何运用的。每位同学都表达得非常好,教师也给予了及时准确的表扬和总结。最后成果如下:1、以景写情,情景交融。2、以乐写悲,更衬其悲。3、今昔对比,今非昔比。4、虚实结合。画面拓展,意境深远。最后用方玉润诗经原始为末章之美作结:“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情。”手法讲解

32、透彻,之后,教师又巧妙地过渡:这首诗打动我们的不仅是美妙的艺术手法,更多的是它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我们通过三读诗歌再来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吧!三读诗歌,要求:准确地把握情感,从采薇思归的忧伤焦急,到彊场思归的慷慨雄壮,再到归家悲哀的痛苦悲伤,情感波澜起伏,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怨的。最后让全班同学齐读全诗,诵读时要求注意音调的变化,三个场景语调由低缓至高亢,再到沉痛。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全诗,最后诵读效果让人震撼。最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下面这段文字,让学生从文字中再次感受诗经的绮美瑰丽。文字为: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无不被其润泽、受其照耀。诗经里有第

33、一首写嫁新娘的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一首最悲哀的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诗经就如一盏清茶,一杯淡酒,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愿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平都能品读诗经,感悟其中深沉的意蕴。六、课堂练习整首诗讲到这里基本圆满结束,最后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找出芣苢一诗中使用的手法以及分析手法的具体运用。题目如下: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34、。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注释: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有:得到。掇(du):摘取、拾取。捋(lu):成把地握取。袺(ji):手持衣角盛物。襭(xi):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思考: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这种手法是怎么运用的?七、布置课后作业,并推荐阅读两本书:安意如:思无邪、鲍鹏:第三只眼看诗经。小学语文教案 篇7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课件、庐山的挂图。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指导学习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观察中学会思考。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的观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认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知作者)二、学诗文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苏轼最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苏轼游览了庐山,他很认真的观察了庐山,发现庐山险峻和柔丽,它的雄奇秀险令苏轼感触很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解诗题)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请个别同学

36、朗读诗歌。自有朗读,理解诗句中的字词。学生对字词质疑,学习小伙伴互相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抓字眼)出示庐山图。请观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我站在远处看,庐山 ;我站在近处看,庐山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交流对这句诗句的看法。反复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节奏,和快慢。三、回忆总结刚才学习古诗的步骤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多诵读。四、作业默写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