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2021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1“我们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把敌人打败。”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孙景坤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千千万万的英雄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1955年,南征北战的孙景坤复员返乡,回到老家丹东市金山镇山城村。他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却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当兵打仗的时候,他舍生忘死;复员回家了,他又抛家舍业地在生产队搞建设。”在二女儿孙美玲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孙景坤就是个“不着家”的人,“他的全部身心都用在为国家、为别人上了”。孙景坤当了
2、生产队队长后,每天都忙得不着家,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山城村的一条河常年发水,孙景坤与乡亲一起拦河造田,改造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孙景坤就带头用土篮挑、用肩膀扛,运送土石,每天起早贪黑,一干就是几个月。”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说。孙景坤拿出了战场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他的干劲鼓舞了所有人,全村男女老少都积极地跟着他干了起来。孙景坤带领着山城村的父老乡亲们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经过30年的苦干,他带领乡亲们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成立共同致富小组,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山城村变美了,
3、变富了,可孙景坤家却没变。清苦,一直伴着他。“和当年在坑道的苦相比,这点苦又算啥。”这是孙景坤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英雄并非无惧,但为了祖国,孙景坤早已选择向死而生。“我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在他看来,安然归家,已是万幸。正是有了那段血与火的淬炼,在以后的生活中,老英雄孙景坤没有害怕过任何困难,也没有在任何困难面前低过头。2021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2山城村村民也是多年后才知道,他们敬重的这位生产队长,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兵。孙景坤的“不普通”,被发现实属偶然。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给村集体创收,山城村一些年轻人到丹东市一家造纸厂帮着搬运旧书造纸浆,一些品相较好的旧书被他们带回村翻看。当时
4、十几岁的张德胜对军事感兴趣,从中找到一本抗美援朝战斗故事集,名叫战斗在朝鲜。翻着翻着,张德胜看到一篇题为奋战在危急情况下的副排长孙景坤的文章,讲述的是孙景坤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事迹,附带的人物照片看上去眼熟。“孙景坤?这不是二大爷吗?”家中排行第二的孙景坤被村里晚辈尊称为“二大爷”。张德胜赶紧抱着书跑到孙景坤家中,想问个明白。时值中午,孙景坤刚吃完午饭,坐在炕边。张德胜指着照片问他:“二大爷,这是不是你?”孙景坤没承认也没否认。识字不多的他跟张德胜说:“你念给我听听。”张德胜一字一句地读,孙景坤面色平静地听。直到听见副连长支全胜的名字时,孙景坤神色一动:“是我。”张德胜立刻从书本上抬起头
5、来。眼前这位他再熟悉不过的庄稼汉,这位他十分亲近的二大爷,一下子变得陌生又高大起来。张德胜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向村里人宣扬:“二大爷老厉害了,在朝鲜战场上是英雄。”村里人一窝蜂地来找孙景坤,打听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可孙景坤从不多说,那本记录他战斗事迹的旧书也被他收在家里。那个年月,参军打仗不是什么新鲜事。时间长了,孙景坤这些战斗故事渐渐被村民遗忘。在村民眼中,孙景坤还是“孙队长”。1990年,丹东电视台记者到山城村采访村里种大棚蔬菜的新闻。采访中有村干部告诉记者,“我们村还有个战斗英雄”。在记者的“软磨硬泡”下,已经66岁的孙景坤翻出一个包得严实的布包,拿出一枚枚奖章,将多年前的战斗故事娓娓道来
6、。很快,孙景坤的英雄事迹在丹东市传开。前往老英雄家看望慰问的人络绎不绝,各种荣誉和表彰也纷至沓来。孙景坤却为之苦恼,向当初采访他的记者“抱怨”:“你给我带来麻烦哩!家里总来人,我都没时间下地干活了。”所有人都视孙景坤为英雄,可孙景坤最在乎的,是自己作为一名农民的本分。2021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3和上世纪50年代许多中国军人一样,孙景坤的人生被时代洪流分成了上下半场上半场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下半场回归家乡参加建设。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南征北战的孙景坤复员返乡,回到老家辽宁省安东市蛤蟆塘镇山城村(现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成为一名复员军人。当兵8年,孙景坤从农民到战士,又从战士回归农
7、民。孙景坤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从朝鲜回国后一直在养伤。况且他文化程度不高,认不得几个字,还是回乡继续当农民,建设农村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我是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就在农村参加合作社了。”当年和孙景坤一起参军的同村乡亲有12人,活着回来的只有3人,另外两人都有伤残。安然归家,已是万幸,孙景坤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从回到山城村的那一天起,一个战斗英雄便“消失”了。回村第三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村里人只知道他参军前当过农会副主席,在部队打过仗、入了党。孙景坤很快成为村里生产一队的队长,农忙时,促农事,争取多产粮食;农闲
8、时,抓收入,搞活集体经济。当年,村旁有条小河,常常引发水灾,淹没庄稼。孙景坤带头用篮子挑土,用肩膀扛石头,领着乡亲修了一座简易堤坝,护住了农田;并用几年时间在家乡滚兔岭上栽种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在孙景坤大女儿孙美丽的记忆中,父亲当了生产队长后,每天都忙得不着家,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1984年孙景坤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孙景坤一心牵挂的,还有困难村民的生活。80多岁的五保户崔大爷老两口身患疾病,在孙景坤的关心照顾下安度晚年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孙景坤这位老兵、老党员受到村民的敬重,生产队长一干就是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