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二OO四年四月核 定: 郝荣国审 查: 吴吉才校 核: 赵 轶编 写: 莫慧峰目 录1总则12一般规定23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44钻孔75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96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97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118灌浆结束和封孔139特殊情况处理1310灌浆质量检查1511竣工资料及工程验收171 总则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区范围内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工程的施工。1.2 在刚完成灌浆或正在灌浆的地区附近30m范围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如必要时,必须报告监理,应由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共
2、同协商确定装约量和必要的防震措施。1.3 灌浆系地下隐蔽工程,承包人对其施工情况必须认真对待,如实、准确、详细地记录施工情况和反映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整理资料,并提供给监理、业主和设计部门分析和处理,以便于指导灌浆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为验收工作作好准备。1.4 施工单位应健全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对灌浆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核上岗。未经技术培训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重要工序的操作。1.5 本施工技术要求为设计内容的一部分,与设计图纸共同使用。1.6 上水库位于岩溶区,采用分区局部防渗处理,防渗措施采用以垂直灌浆帷幕防渗为主、水平粘土铺盖为
3、辅、结合溶洞掏挖回填混凝土或做混凝土防渗墙的综合处理措施。因此,上水库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站的运行状况,承包人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及要求,严格按本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认真施工,并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在上一工序未验收合格以前,严禁进行下一工序作业,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1.7 本技术要求未尽事宜,按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及出口明渠土建工程合同文件第二卷技术条款(下简称合同文件)的有关章节和以下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
4、3)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T 5125-2001;(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5)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 51001999;(6)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6389;(7)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 2642001;(8)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1102001。1.8 本技术要求是根据上水库高压帷幕灌浆试验结果、并结合90m高程灌浆洞和副坝小狼洼段灌浆经验以及总结灌浆施工过程中历次灌浆技术讨论会中各参建方提出的符合规范要求、利于保证灌浆质量的意见后编制,对原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2003年5月)进行了修改、补充
5、和完善。自本施工技术要求发出之日起,原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2003年5月)及相关的设计通知停止执行。2 一般规定2.1 上水库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工程施工前,承包人应按合同文件第7.1.3.1条规定的内容,提出钻孔和灌浆作业施工措施计划,报监理人审批,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施工。2.2 承包人应在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承包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修改钻孔布置、钻灌参数和钻灌程序时,应将修改的钻灌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经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2.3 承包人在钻孔过程中发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将有关资料报送监理人,由地质、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研究修
6、正。2.4 上水库库区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及其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结束时间应不影响上水库蓄水工作。2.5 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必须按先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的顺序进行。2.6 主坝趾板和副坝灌浆廊道内的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宜在预埋管中进行,预埋灌浆管时应避免损坏缝间止水和结构钢筋。当在混凝土中造孔灌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孔灌浆不损坏混凝土中的钢筋和缝间止水等结构。当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孔位与缝间止水或结构钢筋矛盾时,应局部调整灌浆孔位。位于主坝趾板、副坝及灌浆洞衬砌分缝两侧的钻孔距分缝最小距离为30cm。2.7 在保证防渗帷幕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耗浆量和保证帷幕灌浆的顺利进行,要求对上水库115
7、m高程灌浆洞和140m高程灌浆洞、主坝龙华寺段、副坝小狼洼段及主坝副坝间帷幕线上未进行帷幕灌浆的地段先进行固结灌浆,其中固结灌浆孔孔位可利用帷幕灌浆孔孔位(三排孔帷幕段,可利用上、下游排帷幕灌浆孔位;两排孔帷幕段,可利用上、下游全部帷幕灌浆孔位)。固结灌浆施工完毕7天后再进行帷幕灌浆施工。2.8 在防渗帷幕灌浆区域,须安设抬动观测仪器,安设位置应根据灌浆施工实际情况确定,达到能满足全面准确监测建筑物抬动量的目的,保证主坝趾板、副坝坝体和上库进/出水口等结构安全。灌浆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和记录,主坝趾板、副坝坝体和上库进/出水口为抬动观测的重点部位。要求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灌浆施工时,以每个趾板或坝段
8、为单元设置抬动观测孔。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的灌浆应在无抬动的工况下进行,当发现抬动(控制标准为单孔累积抬动量不宜超过0.02mm,本单元观测孔的累积抬动量不得超过0.2mm),应立即停止灌注,待建筑物结构抬动量回复至零或回复完全后复灌,施工单位也可制定控制抬动相应的施工措施上报监理批准后继续灌浆施工。主坝副坝间灌浆时,应对帷幕线穿过的1#、2#闸门井及3#、4#引水洞的衬砌结构设置抬动观测孔,观测孔的累积抬动量应小于0.2mm;上层灌浆时下层灌浆洞衬砌变形量应小于0.5mm,岩体抬动量应小于1mm。2.9 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帷幕灌浆每排孔分三序施工,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
9、孔,再灌注上游排孔,然后进行中间排孔的灌浆;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然后灌注上游排。主坝趾板、副坝坝基等部位的固结灌浆排与排之间和同一排孔与孔之间分为二序施工。2.10 帷幕灌浆在正常情况下,相邻两个次序的灌浆孔(同一排或不同排)应当待先序孔全孔施工完毕后再开始后序孔的施工。当工期紧迫,后序孔和先序孔之间不串浆时,允许后序孔和先序孔并行施工,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的第一序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的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高差不得小于15m。2.11 在帷幕灌浆的下游排一序孔中布置先导孔,原则上每30m左右布置一个,在强岩溶区、断层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加密先导孔
10、孔距以查清岩溶发育等地质情况。先导孔应比相邻的帷幕灌浆孔深5m,并进行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当先导孔钻孔发生掉钻或不返水等特殊情况时,施工单位应立即报告监理,在征得业主、监理、设计等的同意后,进行相邻孔对的物探CT测试。承包人应根据先导孔的施工情况和测试成果,在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段灌浆施工的建议,并将有关资料和建议提供监理、设计等单位。根据揭示的工程地质条件、岩溶发育情况,经参建各方研究后,确定是否对帷幕孔的孔深、孔距以及灌浆材料和灌浆工艺进行调整。2.12 对钻孔过程中发生掉钻、坍孔、失水等异常情况,压水试验不起压或透水率较大,灌浆发生大耗浆等情况,以及其它监理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孔内电视的情况
11、,承包人应对异常孔段采用孔内电视录像,以弥补勘探资料的不足,并按监理要求刻录光盘,便于参建各方进行分析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加以保存。2.13 主坝趾板和副坝基础的固结灌浆,承包人宜在设计图纸所示的混凝土浇筑高程上进行。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应对固结灌浆和混凝土浇筑的时间统筹安排。2.14 岩基固结灌浆应在有混凝土盖重下进行,其钻孔和灌浆均需在相应部位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始灌浆;采用无盖重灌浆,应经监理人批准。2.15 副坝坝基灌浆洞的帷幕灌浆必须在先完成衬砌、溶洞回填灌浆、衬砌回填灌浆和围岩固结灌浆后进行,灌浆洞帷幕连接浅孔灌浆必须在上层和下层帷幕施工完毕
12、后才能进行。主坝副坝间上库进/出水口段距1#4#引水隧洞10m范围内的帷幕灌浆必须在桩号S1(2、3、4)0+067.268m上游1#4#引水隧洞的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以及引水事故检修闸门井井周固结灌浆均完成后才能进行。灌浆洞、引水隧洞回填灌浆和造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进行,固结灌浆和造孔在回填灌浆结束7d以后进行。2.16 需要从岩石表面进行灌浆的区域,在灌浆前应将漏浆或漏水的裂隙进行清理,并将松动岩石清走,以便堵漏。2.17 为防止渗漏,对上水库库内和各建筑物基础范围内存在的全部勘探钻孔应按合同文件第7.8.5.2条的要求进行灌浆封孔处理。其中分布在防渗帷幕中心线上游和下游2
13、m范围内的勘探钻孔,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在灌浆压力不小于2MPa的情况下进行灌浆封孔处理。当灌浆封孔时出现大于1L/min的注入量时,应当按第8.1条要求灌注达到结束条件。3 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3.1 灌浆材料3.1.1 灌浆材料以水泥为主,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结灌浆水泥标号为32.5级,帷幕灌浆水泥标号为42.5级。水泥品质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的规定,出库使用前应对质量作出鉴定。受潮结块或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严禁使用。帷幕灌浆的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u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5%。对于大耗浆孔段可采用普通水泥细度标准(即通过80u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
14、于10%),以节省投资。3.1.2 灌浆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6389第3.0.4条的规定,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C。3.1.3 当灌浆需要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时,要求砂为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径不大于2.5mm,细度模数不大于2.0,SO3含量不大于1%(以重量计,下同),含泥量不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其它掺合料质量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第5.1.6条规定。3.1.4 根据灌浆需要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等外加剂时,各种外加剂质量应符合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 51001999的规定。所有能溶于水的
15、外加剂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3.1.5 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最优掺加量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承包人应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审批。灌浆所用浆材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得污染城西水库的饮用水源。3.2 钻孔及灌浆设备3.2.1 承包人在副坝灌浆廊道和坝基灌浆洞、主坝趾板灌浆廊道、龙华寺灌浆洞等封闭区域内使用气动钻孔设备时,应带有消音器及除尘装置,不得使用内燃机驱动的钻孔设备。3.2.2 钻机和钻头应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选用,帷幕灌浆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固结灌浆当终孔深度小于5m时,宜选用风动或电动凿岩机造孔,终孔深度大于5m时,宜选用回转式钻机或潜孔锤冲击回转钻机造孔
16、。3.2.3 取岩芯的各类灌浆孔、检查孔、抬动变形检测孔以及声波测试孔等的钻机应采用回转式钻机,采用钻头按孔径要求采用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不得使用碾砂钻头。3.2.4 使用的钻孔和压水试验设备,水泵的工作压力应保证在所有压力下都有足够的供水量,保证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 3.2.5 承包人应准备足够的满足灌浆施工要求的流量计、压力表、压力软管、供水管及阀门等备用品。3.2.6 灌浆时必须采用三参数灌浆自动记录仪,应能测记间隔时段内灌浆压力的平均值和最大值。灌浆自动记录仪在使用前由监理人负责监督厂家进行设备检测,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核对,并定期率定。3.2.7 灌浆泵的技术性能应与
17、所灌浆液的类型和浓度相适应,其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小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3.2.8 承包人应根据灌浆需要配置高速和低速浆液搅拌机,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的浆液类型和灌浆泵排浆量相适应,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高速搅拌机的搅拌速度应不小于1200r/min。所有搅拌设备,在用于拌制浆液前应在现场进行试运行。3.2.9 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装压力表,进浆管路亦应安装压力表。所选用的压力表在使用前应进行率定,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核对,不合格和已损坏的压力表
18、严禁使用。压力表和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3.2.10 灌浆塞应与所采用的灌浆方式、方法、灌浆压力及地质条件相适应,应具有良好的膨胀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易于安装和拆除。3.2.11 高压灌浆(灌浆压力大于3MPa)施工应配置下列灌浆设备和机具:(1) 高压灌浆泵,其压力摆动范围不大于灌浆压力的20%;(2) 耐蚀灌浆阀门;(3) 钢丝编织胶管;(4) 大量程压力表,其最大标值应为最大灌浆压力的2.02.5倍;(5) 孔口封闭器或高压灌浆塞。孔口封闭器在灌浆过程中,灌浆管可在孔口封闭器中心部位灵活地转动和升降且不漏浆。3.2.12 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灌浆进
19、度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需要,制浆站应配备除尘设备,当浆液需掺加掺合料或外加剂时,应增加相应的设备。3.2.13 所有灌浆设备、仪器、仪表均应始终保持工作状态正常,并应配有足够的备用设备。电力驱动的设备,应在接地良好并经确认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方可使用。3.2.14 帷幕灌浆宜采用集中制浆、输送浆系统,并应采用强式或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机拌和时间不得小于30秒钟,浆液应用比重计校准其浓度是否与应配浓度相同。3.2.15 灌浆用的风、水、电系统,应有专用管路,以确保灌浆工作顺利进行。3.2.16 制、输、灌各系统间应有可靠的通讯联络措施,以确保供浆和灌浆质量。3.2.17 集中制浆站输出浆液水灰比为0
20、.5:1,其加料误差应小于3%,制浆站、中转站应每30分钟测定一次浆液比重,灌浆站每10分钟测定一次浆液比重,并记录备查。3.2.18 输浆站的输浆压力应控制在0.51.0MPa,流速应控制在1.02.0m/s,以避免浆液的沉淀或凝结。3.2.19 输送系统的循环浆液如达到初凝时间,应予废弃,制浆站、中转站、输送浆系统管道内的浆液和水应用压缩空气排除干净,不得采用压力水排除。3.2.20 进入灌浆孔的浆液和孔内返回拌和筒的浆液须经过过滤。4 钻孔4.1 灌浆孔的开孔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或监理人指定的位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灌浆钻孔宜在预留孔内钻进,预埋管的位置误差应小于10cm。当在钢筋混凝土
21、结构中钻孔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孔不损坏钢筋及埋设的仪器、电缆及接地等,帷幕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监理人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钻孔深度与设计孔深误差不大于20cm。4.2 钻机安装应平整稳固,钻孔前应按监理人指示埋设孔口管,钻孔方向应按设计图纸要求确定,钻孔时必须保证孔向准确。4.3 灌浆孔的施钻应按灌浆顺序,分序分段进行。4.4 固结灌浆孔孔径不得小于38mm。帷幕灌浆先导孔孔径为75mm。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的帷幕灌浆孔开孔孔径不小于91mm,其余孔径为59mm。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的检查孔孔径均不小于76mm。4.5 帷幕灌浆孔和帷幕灌浆检查
22、孔的孔底偏差值不得大于表1规定的数值。表1 帷幕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 单位:m孔深203040506070垂直或顶角小于5钻孔孔底偏差值0.250.500.801.151.501.75顶角大于5钻孔孔底偏差值0.300.600.951.351.752.004.6 对于深度大于70m的帷幕灌浆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不应大于孔距。4.7 固结灌浆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大于1/40孔深。4.8 所有帷幕灌浆孔均应全孔测斜,孔深20m以内每钻5m段长测斜一次。承包人应采取可靠的防斜措施,如发现钻孔偏斜超过规定时,应及时纠偏,或采取经监理人批准的其它补救措施。纠偏无效时,应按监理人的指示报废原孔,重新钻孔。
23、深孔钻进时,应严格控制孔深20m以内的偏差。4.9 帷幕灌浆先导孔的孔位应与帷幕灌浆一序孔相结合。灌浆检查孔孔位应按监理人的指示确定,孔深应比所在部位灌浆孔浅2.0m。4.10 当钻孔遇岩层变化、溶洞、断层、软弱夹层以及发生掉钻、坍孔、钻速变化、回水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情况时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将有关资料报送监理,经监理人分析认为有必要进行孔内电视录像时,应按本技术要求第2.12条的要求进行孔内电视录像。4.11 钻孔遇有断层、溶洞、软弱夹层等产生塌孔或掉块情况难以钻进时,应作为一灌浆段先进行灌浆处理,待凝后再行钻进,待凝时间不少于24小时,宜为4872小时(监理可根据现场扫孔所取岩芯的强度情
24、况做必要调整)。如发现集中漏水或涌水,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4.12 灌浆孔(段)在钻进结束后,应进行钻孔冲洗,孔底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4.13 设计图纸所示的所有钻孔,承包人应妥加保护,直到验收合格为止。4.14 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的检查孔、帷幕灌浆先导孔全孔应予钻取岩芯。帷幕灌浆先导孔所取岩芯按照规范要求做地质编录、柱状图、拍照后存档,岩芯不再保留;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检查孔的岩芯全部按照规范要求做地质编录、柱状图、拍照后存档,并按一定比例的岩芯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入库保存,一般副坝按10保存,其它部位按5保存。特殊情况如需增减由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共同研究决定。4.
25、14.1 为更好了解灌浆地段岩体的岩性、裂隙等地质情况,宜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尽可能避免机械磨损,取芯率应达到90%以上。遇溶洞粘土或其它物质充填段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取芯率,如采用双管取芯。4.14.2 芯样的最大长度控制在3m以内,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被磨损,应立即取出。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对于1m或大于1m的钻进循环,若芯样获得率小于80%,则下一次应减少循环深度50%,直至50cm为止。4.14.3 在钻孔过程中,应作好钻孔操作的详细记录,并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石或混凝土特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4.14.4 承包人应对每盒或每箱芯样拍两张彩色照片,和钻孔记
26、录一起,提交监理人。监理人指示应予保存的岩芯和混凝土芯,应按指定的地点存放,防止散失和混装。5 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5.1 各灌浆孔(段)在灌浆前应采用压力水进行孔壁冲洗及裂隙冲洗,冲洗压力为该灌浆孔段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帷幕灌浆孔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固结灌浆孔冲洗时间可至回水清净时止或不小于20min。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灌浆的孔(段)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5.2 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5.3 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5.4 帷幕灌
27、浆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各孔段压水试验的压力为灌浆施工时该孔段所使用的最大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压水试验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附录A规定执行。其它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应全部进行简易压水试验。5.5 各灌浆段在灌浆前进行简易压水,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最大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5.6 固结灌浆孔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试验孔数应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5%,试验采用单点法,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
28、0%,并不大于1MPa。其余孔段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简易压水。5.7 在岩溶泥质充填物和遇水后性能易恶化的岩层中进行灌浆时,可不进行裂隙冲洗和简易压水,也宜少做或不做压水试验。5.8 承包人应对压水试验成果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以便指导下一步的灌浆施工。6 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6.1 固结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6m时,宜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分段灌注。6.2 帷幕灌浆应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的施工方法。若在施工中发现灌浆孔上部几段岩层裂隙特别发育并有夹泥,采用孔口封闭法灌浆时耗浆量很大时,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法进行灌浆,当灌注到吸浆量正常的地层时
29、,将灌浆塞固定在该地层的上部,以下各段仍采用孔内循环法进行灌浆,以保证灌浆质量。6.3 帷幕灌浆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附件“帷幕灌浆每灌浆孔段施工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6.4 帷幕灌浆时,主坝趾板、副坝坝体、灌浆洞、环库便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部位的灌浆段应先行单独灌浆并待凝。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为2m,下段灌浆时灌浆塞应阻塞在接触段段底以上0.5m处,防止漏灌。6.5 帷幕灌浆先导孔可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分段长度与相应部位的灌浆孔相同。6.6 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均采用循环式灌浆,灌浆管必须深入灌浆段底部,孔口离灌浆段孔底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6.7 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
30、上一泵灌一孔,当相互串浆时,采用群孔并联灌注,但并灌孔数不宜多于3个,并应控制灌浆压力。6.8 帷幕灌浆时抬动变位应有专人观测和记录,抬动变位的控制标准应严格按第2.8条执行。当发现有抬动时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部位按第2.8条执行,其它部位应按以下步骤执行:(1)立即降压,当降压后抬动量停留在一定值不再升高达30分钟后,可逐步升压至原灌浆压力;若升压后变位值又升高时,再降低压力;当抬动量满足以上控制要求时,灌浆压力恢复到原值而抬动量不增加时,可继续灌注,直至灌浆结束。当降压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灌浆,待凝24小时后再恢复灌浆。(2)对于抬动变形较大的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帷幕灌浆孔灌浆时,如果灌浆时抬动
31、发生在第五段以下(距地表10m以下)且按上述(1)条方式处理抬动仍不易控制时,可在同一坝(趾板)段的全部灌浆孔按次序都灌完第四段以后,再按次序开始进行第五段的灌浆工作。(3)对于抬动变形较大的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帷幕灌浆孔灌浆时,如果灌浆时抬动发生在第五段以上(距地表10m范围内)且按上述(1)条方式不能控制时,可在10m范围内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法,同时适当缩短段长。在一个单元施工完毕后,必须在采用分段卡塞灌浆法的灌浆孔两边布置两个补强孔,用孔口封闭法进行施工,灌浆过程中每段均需达到设计的结束标准。6.9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法时,灌浆塞应阻塞在该灌浆段段顶以上0.5m处,防止漏灌。6
32、.10 帷幕灌浆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后返浆或遇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灌浆段则应待凝,待凝时间不小于24h,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4872小时。6.11 孔口封闭灌浆法孔口管段应在相应长度孔段灌注结束后再镶铸孔口管。孔口管必须镶铸牢固,不允许孔口管四周有漏浆、冒浆现象。孔口管镶铸待凝72h后方可开钻。灌浆管的外径与钻孔孔径之差不大于20mm,若用钻杆作为灌浆管,应采用平接头连接。灌浆过程中应经常转动和上下活动灌浆管,回浆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浆量,防止灌浆管在孔内被水泥浆凝住。6.12 帷幕灌浆孔各灌浆段不论透水率大小均应按本技术要求进行灌浆,以确保帷幕灌浆的
33、质量。7 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7.1 固结灌浆压力应按设计图纸(一般采用0.20.5MPa)要求,地质条件较差或无盖重时,可根据灌浆时耗浆量及起压情况,灌浆压力宜取小值。7.2 孔口封闭法帷幕灌浆孔口管埋入新鲜(稳定)岩石的深度应由最大灌浆压力确定,埋入深度不应小于2m。对于正常蓄水位171.8m以上的孔段不进行灌浆。孔口管段以下35个灌浆段,段长宜短,压力递增宜快,不同地段帷幕灌浆分段长和相应的最大灌浆压力(平均值)参见表2和表3。帷幕灌浆起灌压力为0.5MPa。当遇溶洞、断层等特殊孔段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灌浆分段长度适当缩短。上层灌浆帷幕和下层灌浆帷幕连接的灌浆孔压力采用2MPa
34、;上水库14引水系统与帷幕连接灌浆孔灌浆压力采用1MPa。表2 副坝小狼洼段帷幕灌浆分段长度及其最大压力(平均值)表项目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以下各段分段长(m)2.03.05.05.05.05.05.05.0下游排灌浆压力(MPa)0.51.01.52.02.02.02.03.0上游排灌浆压力(MPa)1.01.52.02.52.52.52.53.5表3 不同地段帷幕灌浆分段长度及其最大压力(平均值)表部位项目岩石中第一段(孔口管段或接触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及以下各段主坝趾板基础和副坝基础分段长(m)2.01.02.05.05.0灌浆压力(MPa)1.01.52.
35、03.04.0龙华寺灌浆洞分段长(m)2.03.05.05.05.0灌浆压力(MPa)0.51.52.53.55.0龙华寺灌浆洞洞口主坝段、主坝副坝段分段长(m)2.03.05.05.05.0灌浆压力(MPa)0.51.02.03.04.0140m和115m灌浆洞分段长(m)2.01.02.05.05.0灌浆压力(MPa)1.02.03.04.05.07.3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灌浆时,不同地段帷幕灌浆分段长和相应的最大灌浆压力(平均值)参照表2和表3执行。7.4 灌浆采用孔内循环法,压力表应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压力值读取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指针摆动范围应小于灌浆压力的20%。7.5 灌
36、浆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注入量情况严格控制灌浆压力,应严格按附件“帷幕灌浆每灌浆孔段施工程序”的要求进行控制,当注入率未减至下一级时,灌浆压力不得上升。对于注入率较大或易于抬动的部位应分级升压,每级压力控制在0.51MPa。7.6 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1) 固结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3:1、2:1、1:1、0.5:1四个比级,开灌水灰比采用3:1。(2) 帷幕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5:1六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一般采用5:1的水灰比,可根据起灌压力0.5MPa时浆液注入情况进行调整,详见附件“帷幕灌浆每灌浆孔段施工程序”。7.7 浆液变换原
37、则如下:(1)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2) 当某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时,应改浓一级水灰比。(3)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视具体情况越级变浓。7.8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7.9 灌浆过程中应定时测记浆液密度,必要时应测记浆液温度。当发现浆液性能偏离规定指标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8 灌浆结束和封孔8.1 灌浆结束标准(1) 帷幕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采用孔口封闭法,在该灌浆段最大
38、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60min90min(当地质条件较差或注入量很大时,持续时间取长值,反之取短值),可结束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法,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60min,可结束灌浆。(2) 固结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3) 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可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灌注,若效果不明显,继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注,也不再进行复灌。8.2 全孔灌浆结束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做好封孔工作,封孔前应尽量将孔内污物冲洗干净,并量测孔深。帷
39、幕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采用孔口封闭法灌浆的灌浆孔使用最大灌浆压力,灌浆持续时间不应小于1h。固结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导管注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当灌浆封孔时出现大于1L/min的注入量,应当按第8.1条要求灌注达到结束条件。9 特殊情况处理9.1 帷幕灌浆的终孔段,其透水率大于1Lu或单位耗灰量大于25kg/m,钻孔应继续加深。9.2 由于副坝坝基、龙华寺段帷幕灌浆位于岩溶发育的车水桶组地层,因此要求灌浆过程中遇断层、岩脉、溶洞等异常区时,应加强异常区可能连通部位的观测和巡查,比如上水库库区溶洞注水试验的出水点,防渗帷幕线上下游溶洞及泉点等。为节省水泥用量,当发现跑、冒
40、、串、漏浆现象必须及时封堵处理后方可恢复灌浆。9.3 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必须马上处理,尽早恢复灌浆。如果中断超过30min,则应进行钻孔冲洗,如冲洗无效,则应扫孔。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为中断前的90%以上,即可采用中断前水泥浆的比级继续灌注,如注入率为中断前的7090%,应逐级加浓浆液继续灌注,如注入率小于中断前的70%,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处理。9.4 灌浆过程中,若发现当吸浆量很小、灌后透水率大于设计标准的情况,应报告监理和有关单位,以研究确定处理措施。9.5 粘土、砂坍孔的处理在钻进过程中遇粘性较强的粘土和类似沙状土,造孔时起
41、钻后孔径收缩,再次下钻则下不到原孔深。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缩短灌注段,加长待凝时间和次数,反复灌注,直到能正常施工的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也可下入花管,在花管内进行分段灌浆。9.6 冒浆、漏浆、串浆孔段的处理灌浆施工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降低压力、加浓浆液、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若漏的是水或稀浆时可继续灌注;若漏的是浓浆时应降低压力,直至漏浆停止,间歇后,逐渐升压至原来压力继续灌注;如降压无效再变浓水灰比灌注;如降压和变浓均无效,且漏浆量接近注入量,应停止灌注进行待凝,待凝时间大于8小时,如恢复灌浆后吸浆量接近于零或停止吸浆时,应分析并查明其原因
42、,并及时将钻孔、灌浆等有关资料及分析结果报送监理和有关单位,经有关单位研究后视情况进行处理。遇串浆情况,采用封堵被串孔进行处理。9.7 涌水孔段的处理灌浆施工过程中,当灌浆孔有涌水且涌水压力超过0.2MPa时,应采用下列措施进行处理:(1)灌浆前测定涌水压力和涌水量;(2)尽量缩短灌浆段长;(3)每次灌注3t后,灌浆段待凝时间不少于24小时(一般为4872小时),其中有压待凝时间不少于2小时;(4)灌浆段达到结束标准后,应有屏浆或闭浆措施;(5)必要时可在浆液中掺速凝剂。当涌水压力小于0.2MPa时,可参照上述措施处理。9.8 大耗浆孔段的处理灌浆施工过程中,当出现不起压、耗浆量较大时,应分析
43、地质条件、查明耗浆原因,报告监理并及时提供压水、钻孔记录、孔内电视录像等资料。大耗浆孔段应采用低压或自流、浓浆(0.5:1)、限流(1020L/min)、定量限量、间歇、待凝等处理措施,灌浆用水泥标号为32.5级,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u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10%。灌浆压力与注入率必须相适应,短时间内压力升幅不得过大,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一般为600kg/m)后,若仍不起压可判断为大耗浆孔段,可按附件“帷幕灌浆每灌浆孔段施工程序”进行灌浆施工,也可视情况灌注水泥砂浆(规范要求砂的细度模数不大于2.0),监理应加强大耗浆孔段的帷幕灌浆过程控制。9.9 遇溶洞处理(1)根据钻孔、灌浆及孔内电视等
44、资料判断为岩溶管道时,应先采用大口径钻孔进行扩孔,用泵送高流态一级、二级配混凝土,直至溶洞填满以后,用浓浆灌至压力升到要求压力后待凝,待凝时间不少于24小时,宜为4872小时(监理可根据现场扫孔所取岩芯的强度情况作必要调整),待凝后扫孔,用水灰比为2:1的稀浆起灌,按帷幕灌浆程序进行灌浆,直至结束标准为止。(2)对充填型溶洞,可采用混合浆液配合浓浆灌注,当耗浆量较大时,可先采用砂浆进行灌注,再用浓浆灌至压力升到要求压力后待凝,待凝时间不少于24小时,宜为4872小时(监理可根据现场扫孔所取岩芯的强度情况作必要调整),待凝后扫孔,用水灰比为2:1的稀浆起灌,按帷幕灌浆程序进行灌浆,直至结束标准为
45、止。灌注砂浆的压力为1MPa,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砂:水=1:1:0.6或1:1:0.5。10 灌浆质量检查10.1 承包人应在灌浆结束后3天或监理人指示的时间内,将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以便拟定检查孔位置。10.2 固结灌浆质量检查采用测量固结灌浆前后岩体波速,并结合分析灌浆孔和检查孔的压水试验、钻孔取岩芯资料、灌浆记录为辅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定。(1) 固结灌浆前和固结灌浆后声波测试孔数分别为灌浆总孔数的1%。固结灌浆后的岩体波速检测时间在灌浆结束后14天进行。同一区域灌后岩体波速超过灌前波速的比率不宜低于90%。(2) 灌浆结束3天或7天后进行单点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压力为固结灌浆压力的80%
46、,其检查孔的数量不应少于灌浆总孔数的5%。固结灌浆压水试验的检查标准为3Lu。固结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其孔段合格率应在85%以上;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3) 检查孔应采取岩芯,取芯率应达到90%以上,并对岩芯进行描述,张开度大于0.5mm的岩体裂隙内应全部充填有水泥结石,张开度小于0.5mm的岩体裂隙内应部分充填有水泥结石。(4) 根据上述三种检查来综合判断是否合格,若达不到上述合格标准的,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10.3 对于利用帷幕灌浆孔表层孔段进行固结灌浆以达到有效控制帷幕灌浆耗浆量的固结灌浆结束后,原则上应按10.2条
47、要求布置检查孔对固结灌浆质量进行检查。为利于加快帷幕灌浆的施工进度,监理人可根据灌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及对灌浆资料的分析,当认为固结灌浆质量有保证时,可不进行固结灌浆质量检查,7天后进行帷幕灌浆施工。10.4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10.4.1 上水库库区防渗帷幕的设计防渗标准为灌浆后帷幕体的透水率q1Lu。10.4.2 灌浆后为了解灌浆效果,承包单位应完成必须的检查孔,帷幕检查孔的数量应按帷幕灌浆孔总数的10%布置;同时一个坝段和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10.4.3 帷幕灌浆检查孔应在下述部位布置:(1) 帷幕中心线上;(2) 断层、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强岩溶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3) 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4) 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分析资料认为对帷幕灌浆质量有影响的部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