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阅读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6774326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阅读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开阅读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阅读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阅读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坚持以能力立意、以问题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考查知识能力与考查学科人文素养的统一,考查学习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统一,展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给人以稳健、平和的印象。一、试题基本情况1.题型、题量及分值与去年一样,比较稳定。年度题型题量分值比重2006年选择题12个4848%非选择题学科内1道(4问)3252%跨学科1道(2问)202007年选择题12个4848%非选择题学科内1道(4问)3252%跨学科1道(2问)20 2.考查内容范围及分值分

2、布变化较大 (1)从考查的三大板块内容来看,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古代史内容少了2分,中国近现代史减少了8分,而世界近现代史分值由原来的26分增加到36分。年度 范围 题型 分值 比重 2006年 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2/32 34% 中国近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20/20 40% 世界近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26/0 26% 2007年 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12/20 32% 中国近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32/0 32% 世界近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4/32 36% (2)从考查内容的类别来看,今年试题涉及了政治、经济与文化三大类的知识,但实际上,几乎完全以

3、考查政治类别的知识为主,占到了92%,而经济、文化却各占了4%。年度类别分值 比重 2006年政治史4444%经济史2020%文化史3636%2007年政治史9292%经济史44%文化史44% 3 .试题考查问题的角度 今年的高考试题,注意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的非选择题从分析背景、比较异同、概括情况、说明原因、说明影响等角度设计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几乎包括了考查和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内容的所有角度。这些不同角度的设问既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中常用答题内容概念含义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回答这些内容的相应的方法技巧。 4试卷整体难度估计在0.55左右,二本线在6

4、8分左右。二 、试题命制的特点 1.坚持学科内综合为主,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中国史主要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历代军队组织及性质、中美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世界史则主要考查了美国的对外政策等内容。在对以上相关知识进行考查时,主要从学科内综合的角度设计相关问题。 2 .注重学科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考查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考生基本的再认再现能力之外,在第卷非选择题中考查了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的迁移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能力,包含了历史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5、3 .体现新课改理念,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试题在考查以上基础主干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渗透着对相应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渗透着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判断考查。如古代民族关系、中美关系等问题,就考查了学生全方面、多角度、辩证评价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国内民族问题的价值判断。 4 .关注社会现实进行命题是历年来历史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今年对现实问题的考查,不是通过“热点”切入,而是从更高、更宽的“面”上来设计问题,如美国的对外政策,这对中学过于追求热点来做备考复习的策略有一定的纠偏作用。 5.减少专题式选择题,扩大历史知识考察的覆盖面。往年选择题都是出3、4个专题式题组,考查内

6、容较集中,而今年回归20世纪90年代时的传统,只留一个题组,大部分都是单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历史知识考察的覆盖面。这就要求今后的考生应更广泛、更全面地进行复习应考。三、试题存在的问题 1.试卷结构不合理。根据文明史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内容,现在的新课标把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就是一个说明。而2007年全国卷历史试题突出考查了政治史,与当前新课改精神相背离。 2.命题的能力要求、难度与科学性没有很好地统一。和去年一样,全国卷历史试题难度居高不下,除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这一原因外,还

7、表现为考查内容中涉及到课本注解、楷体字甚至一些边缘知识、文字阅读材料太长(如第38题)、还出现了个别有待商榷的题目(如第13、19题)。3. 试题形式“求稳有余”,“求新”不足。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几年来高考命题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无可厚非,但几年来的文综试题让人感到“求稳有余”,“求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型及其表现形式上略显单一、雷同,缺少变化,考查形式过于模式化;二是考查内容仍侧重于知识与能力方面,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面的考查则显得不足、单薄,而且大多是间接考查;三是所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联系,从历史到历史,缺乏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让人难以产生兴趣,这也

8、是学生不喜欢历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问题的设计带有强制性,学生只能解决这些设定的问题,缺少开放性,没有体现出一定的选择性,以便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五是材料太长,如38题不算表格,光文字就近900字,不仅大大增加了试卷长度,而且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四、对教学与备考的启示1、以教材为根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针对今年高考试题对调动和运用能力考查的特点,既注重对教材知识再认、再现层面能力的考查,又突出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理解层面能力的考查。我们要认识到高考对教材基础知识考查的能力注重了层次化。因此,高考备考的一些旧的思想认识和传统做法必须进行转变。在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不能够停

9、留在学生背诵、记忆教材的层次上,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理解。拓展理解教材知识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教材现有知识,适当拓宽知识面,对有关历史常识问题要讲清楚,例如今年高考关于对谥号、年号、庙号考查的此类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适当涉及新课程教材中对课本知识的相关表述,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在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的时候,要按照中外联系的思路,紧扣教材知识,把中外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对比分析,加强文明史观和整体历史观教学。总之,两轮复习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前提。 2、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突出学科能力培养今年的

10、高考试题,能力测试的导向非常明确,严格按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考核目标及要求进行命题设计。对目标中的能力要求考核全面,注重了对各项能力的层次性考查。因此,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把“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种能力测试目标和要求落实到位。在高考复习中,我们的有些做法背离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是值得反思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我们没有做到有意识地进行四种能力的培养,把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四种能力培养相结合上做得不够好。课堂教学是我们备考复习的

11、主阵地,教材是我们复习的主要资源,我们要明确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的意识,在课堂教学基础知识的复习中得以具体体现。第二、在高考模拟试题训练方面,我们大多数陷入了题海之中,各地考前训练题和信息题做了很多,过度追求了试题训练量和高考信息,而对四种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不强,针对四种能力考查进行方法分析、规律性认识总结不够。因此,在今后的试题训练方面,我们要精选各地高考试题和各地统考试题,强化对高考四种能力的针对性训练,通过训练总结出应对各种能力的方法和规律。 3、适度隐性关注热点,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文科综合的命题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目的就

12、是要“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今年的热点试题设计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体现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材料题第38题从美国在二战中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政策,对英、对华进行援助的有关史实,考查了大国崛起问题,揭示了战争崛起的教训,合作崛起的经验。材料题第40题把环渤海地区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北京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关注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间的自然渗透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金台区教研室 李双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