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闵行区中考化学二模精装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闵行区中考化学二模精装带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闵行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理 化 试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8.4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Zn-65 Ag-108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27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N2 BO2 CCO2 DHe2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 B糖溶于水 C电灯发光 D冰雪消融29与石墨互称同素异形体的是 A木炭 B金刚石 C活性炭 D焦炭30属于有机物的是 AH2O BCO CNaCl D CH431作钾肥的是 ANH4HCO3 BKClCNa2CO3 DCa(HPO4)232作绿色能源的是A煤 B汽油 C氢气
2、D一氧化碳33属于乳浊液的是A牛奶 B泥水 C石灰乳 D石灰水34某反应:2X O2 2SO3,X的化学式为AS BSO3CH2SO3 DSO2 35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5个铵根5NH3 B3mol氖原子3molNe C胆矾CuSO4 D2个铁分子2Fe36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CuOCOCuCO2 B2NaOHSO2Na2SO4H2OC2AgClCuCuCl22Ag D2H2O 2H2 + O237玻璃棒使用错误的是 A加速溶解 B引流液体 C测pH D使受热均匀38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 B C D 39溶于水且pH大于7的溶液是ANa2CO3 BH
3、Cl CNaCl DCuSO440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B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C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41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6.021023”这一数值是 A随机指定的 B通过实验测得的 C无需通过实验,纯理论公式推算可得 D由科学家阿伏伽德罗的生日而来的4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氯原子D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
4、变4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和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B除去NaCl中少量Na2SO4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D探究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Cu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44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是A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变小B混合后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C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过程中的温度,温度上升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 乙 丙 丁戊45探究碳的氧化物性质实验如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能分离CO和CO2 B乙
5、和丁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不同的 C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可以确定通入CO的质量D戊中点燃气体的目的是处理尾气0 m1 m2 m3锌粉的质量/g析出固体的质量/g46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含有的金属是Ag和Cu Bcd段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小,硝酸锌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D若bc段和cd段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m2-m1ca=b 49 Ca(OH)2 (物质名称、化学式均可) Fe2O3 (物质名称、化学式均可) Fe+H2SO4FeSO4
6、+ H2 CaCO3HClNa2CO3 Ca(OH)2八、简答题(每空1分,共22分) 50 铁架台 AD 2KClO32KCl+3O2 防止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密度大于空气(且气体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BD 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滴加双氧水的速率 解:设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 mol2H2O2 2H2O + O2 (1分)2 1x 0.052:x=1:0.05 (1分)x=0.1mol (1分)H2O2 %=0.1 mol34 g/mol /68 g100%=5% (1分)答:略 51 NaCl CaCl2 假设2 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被消耗完 石蕊试液 /可溶性碳酸盐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52 过滤 AgCl Ba(NO3)2 、NaNO3 (名称也可) Ba(NO3)2 + Na2CO3 BaCO3+ 2 NaNO3 Ag NO3 Ba(N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