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67731326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2.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广州 510275;3.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0;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5.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6.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 430072;7.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 210093;8.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9.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大连 116024;1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11.中国科学院

2、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12.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长沙 410082;1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北京 100835;14.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摘要: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增长与空间扩张是地理学者与规划政策界关注的经典命题。随着全球发展格局变化及中国“新常态”转型的来临,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人口向东部迁移导致的发展放缓或停滞,以东北城市为代表的“局部收缩”已初见端倪,而在金融危机后,东部的工业城市也出现了部分“收缩”的空间。“收缩”表现为人口外流、GDP和地方财政增长乏力乃至城市空间衰败。如何科学辩证地

3、认识城市增长、空间扩张与局部收缩的发生和转化机制,如何在慢增长或逆增长环境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大挑战,也是地理、规划和相关学科学者亟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本期笔谈邀请了来自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就城市收缩的科学界定、识别方法以及后增长时代下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响应路径等话题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关键词: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城乡规划;学术争鸣DOI:10.11821/dlyj201710015“收缩城市”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以城市人口规模减少作为城市收缩的主要标志。国外对于收缩城市的定义内涵、形成原因、

4、类型特征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已经形成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澳收稿日期:2017-03-23;修订日期:2017-07-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18,41671161,517783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138)作者简介:李郇(1964-),男,江西南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E-mail:通讯作者:吴康(1985-),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地理、城乡规划与管理。E-mail:1997-2016页地 理 研 究36卷大利亚等典型收缩城市的案例分析。国外相关研

5、究主要从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政治变革、全球化和自然灾害等成因进行解释,并归纳出以欧洲城市为代表的“穿孔型”收缩与北美城市为代表的“圈饼型”收缩,进而从政策与规划的角度提出了以“城市更新”为代表的复兴型规划和“精明收缩”为代表的适应型规划两个应对思路1-7。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向型制造业衰退、人口刘易斯拐点出现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城市土地财政市场出现紧缩等因素作用下,中国城市经济及发展条件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部分资源型城市、外向加工制造业城市以及位于大都市外围的边缘城市均出现了局部收缩的新现象。2014年11月,国内关注收缩城市研究的多位学者发起了“中国收缩城市研

6、究网络”,持续跟进国际收缩城市研究进展与国内收缩城市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并先后于2016年5月和2017年9月在中山大学和湖南大学举办了两届“中国收缩城市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近百位专家与学者参会。目前,已在国内核心刊物组织了三期国内外收缩城市研究的专刊,对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框架,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等区域的局部收缩进行了深入分析,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作为后增长时代下的新生事物,城市收缩研究在国内引发了许多观点上的争论,例如:收缩对于中国的城市发展是否应该作为科学问题来探讨,在多长时间和多大尺度来判别中国的收缩城市,中国城市收缩的学术理解和研究规范如何界定等。城市收缩的研究在中

7、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的增长与收缩需要引起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因此,本次笔谈组织了国内关注城市收缩的相关学者围绕“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学术争鸣,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和议论中国城市收缩的研究方向、规范与展望,期望在更大范围引起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区域与城市经济等领域学者与专家对收缩城市的关注,在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舞台上发出来自中国的声音,为全球收缩城市研究贡献来自中国收缩城市的理论发现,为世界快速城镇化地区城市的增长与收缩提供宝贵的案例经验,也为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发展转型提供政策制定和规划引导的依据。主题主持人李郇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地理科

8、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关注区域和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问题。核心观点: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发展普遍存在增长与局部收缩并存的现象。虽然在局部收缩研究方面已形成一些成果,但关于城市收缩一直存在着亟待探讨的科学问题。对城市收缩概念的理解、生命周期性中的城市收缩、城市收缩与存量规划关系、区别城市收缩的现象与影响因素、识别和判断收缩城市是近期收缩城市研究的五个争论点。随着以人口规模萎缩为标志的城市收缩现象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关于收缩城市现象的争论此起彼伏,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研究规范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在当

9、前新常态下中国城市的收缩现象,有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与争论:1998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1)城市的收缩应该如何理解?收缩常常与衰退、荒废、减少、败落等相似的概念联系起来1,2。以往矿业型城市衰退是由资源枯竭决定的,具有可预测性、不可再生性3。城市收缩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尺度流动所造成的新空间现象,其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与资源型城市衰退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原有发展模式中某些条件发生改变,生产要素发生流动而引起的增长与收缩值得深入去研究。(2)城市收缩能否视为短期现象?城市的增长与衰落具有周期性2,3。通过观

10、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与城市兴衰的关系发现,城市收缩可视为一种短期的阶段性现象,发生在城市生命周期中从成熟走向衰退或复兴这一转换过程之中,是经济衰退在物理空间的表现。在收缩的研究中,关注城市收缩出现的时间很重要,中国中部城市在国有企业改革后就出现了收缩的现象,部分西部城市的收缩在三线工厂迁出后出现,而当前城市研究学界对于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城市发展短期现象关注较少,收缩城市是如匹兹堡走向复兴还是如底特律走向衰败4,在中国这个独有的实验场所能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3)城市收缩与存量规划的关系。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增长的速度、结构和动力转变带动城市规划的转型,存量规划与城市收缩常常相提并论5,6

11、。其实,存量规划与城市收缩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存量规划是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转换后,城市规划方法手段、技术指标、实施管理等方面的调整7,是政策性问题;而收缩城市强调城市动力机制问题,解释城市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变化机制,为城市规划制定提供新的依据。(4)如何区分收缩的现象与成因机制?国际研究表明收缩城市形成的动因是多维度的,老龄化和制度变革8,9作为结构因素和制度因素能解释收缩城市形成,但去工业化、郊区化等4,10,11现象性描述常作为解释收缩城市形成的动因,容易陷入以现象描述现象的怪圈。中国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掩盖了城市发展可能出现局部收缩,在新常态下能够更好观察其现象与因素,只有“大潮退尽时,方知谁

12、在裸泳”。(5)收缩城市的指标与识别问题。当前国内外研究对判断收缩城市的定义标准、评价指标和空间尺度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2,12,在多长的时间跨度和多大的空间范围来定义城市的收缩,收缩城市的经济、人口等指标是否存在的统一的框架。另外,随着POI兴趣点数据、夜间灯光数据、交通出行数据等大数据手段的出现,能否为辅助收缩城市的识别提供新的证据,新数据能否对传统的统计数据加以修正和补充,是收缩城市未来持续关注的内容。特约召集人吴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关注城市群与多中心城市网络、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及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核心观点:城市收缩在中国的界定具有时空尺度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应注意区分绝

13、对收缩与相对收缩、真实收缩与虚假收缩、主动收缩与被动收缩。未来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城市和区域收缩的全面深入研究,同时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数据,加强与传统数据的印证比较和预测模拟。城市收缩或收缩城市的概念萌芽于20世纪中后期的人口流失研究,虽然人口流失研1999地 理 研 究36卷究早已有之,但早期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收缩的涵义。在德国学者1988年提出“收缩城市”(schrumpfende Stdte)这个术语之前,类似研究语境中大多使用“人口衰减”(de-mographic depression)、“下降”或“衰退”(decline/decay)、“弃置”(abandonme

14、nt)、“去城市化”(disurbanization)、“城市危机”(urban crisis)等。成立于2004年的收缩城市世界研究网络将收缩城市定义为:那些至少拥有1万居民、在超过两年的时间内大部分地区经历人口流失,并且正在经历以某种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经济转型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13,14。城市收缩的当前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主要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语境建立,中国的城市增长与收缩研究亟需建立本土化的分析框架。城市收缩在中国的界定具有时空尺度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首先,若将时间尺度拉长,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城市的发展位序可涨可落,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存在绝对性和相对性。其次,要辨识真实收缩与虚假收缩,真实收缩除

15、了人口流失的表征,更强调背后所伴随的某些结构性危机,而局部住宅或基础设施的闲置、衰退或是废弃可能其背后表征的涵义更为多样化和不确定性。因此,城市收缩的界定如果仅采用单一的人口变动指标难免有失偏颇,如果考虑加入更多维的社会经济指标以及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城市活力指标可能有助于更清晰的界定“收缩”。最后,要区分主动收缩与被动收缩。近两年来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受到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主动提出了“功能疏解”的策略,中心城区人口都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另一方面,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影响,资源、关键设施、智力和财富不断的向区域首位城市集中,很多城市群外围的中小城市难免经历资本和

16、人力资源的外流,尤其是那些依靠单一产业部门的城市,影响尤甚,极有可能陷入困境,成为全球化角逐过程中的失败者15,16。城市收缩具有显著的全球性、地方性、多维性和复杂性特征,未来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城市和区域收缩的全面深入研究。同时,随着互联网和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大范围高精度表征人类活动的时空大数据获取成为可能,充分利用新数据和新技术方法,并加强与传统社会经济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城市收缩的综合比较和预测模拟分析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城市实验室(Beijing CityLab)创建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

17、秘书长。研究方向是城乡规划与设计,主要关注城市空间量化研究及其规划设计响应等问题。核心观点:收缩城市是城市的一种,西方语境中“收缩城市”的城市,与中国城市定义差异较大。要研究中国的收缩城市,首先应该探究城市定义的本源,否则会造成研究的是收缩的区域而不是城市,也有可能遗漏更多的收缩的小城市(如县城和规模大的镇)。中国对于“城市”的界定一直存在着行政地域(城市管辖权对应的空间范围)和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范围)的“二元性”割裂17,造成多数城市研究的对象不是城市,2000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而是区域(北京的多个新城即属于这种情况,特别是延庆区距离北京中心城约8

18、0km,更应属于独立的城市);部分针对中国城市系统的研究,针对的对象不够全面,例如中国目前除了官方认可的653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外(2014年口径),大量的县城和发育完善的镇如按照国际惯例亦属于城市。收缩城市来自西方语境,考虑到收缩城市是城市的一种类型,中西方城市定义又差异较大,为此,要开展中国收缩城市的研究工作,首先应重新审视中国的城市系统,回到城市定义的本源。如果以行政意义上的六百多个城市作为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的对象,会造成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的是收缩的区域而不是城市,也有可能遗漏更多的收缩的小城市(如县城和规模大的镇)。在笔者的前期研究中,通过重新定义城市和构建中国城市系统,致力于更加客观地认识

19、中国的城市系统,引导城市研究工作关注更为接近实际的城市系统18。具体地,利用道路交叉口数据重新定义了中国的城市系统,如果以100个交叉口作为最小的城市门槛,则中国有4629个城市,其中3340个位于现有城市的市区边界之外。这些被忽略城市的人口收缩现象,因为游离于决策者、学者和统计资料的视野之外,更加值得关注。但是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已有的城镇建设统计制度是针对目前行政城市而不是重新定义的城市,因此难以对重新定义的中国城市系统进行评估。这点有望在未来通过大数据与开放数据共同构成的新数据环境解决,如基于新数据对重新定义的城市系统进行多年的人口数量及其活跃程度的监测,进而实现收缩“城市”的识别与评估。

20、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城市系统还不易于整体改变,同时考虑到统计制度的连续性,建议以中国653个城市的中心区集中建设范围作为独立的城市进行研究,新数据环境有望用于这些城市的监测和评价。作为折衷,也可以将中心区集中建设范围所对应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单元作为独立的城市进行研究,进而可以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支持研究,如利用乡镇街道办事处尺度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收缩城市的识别。嘉宾观点李志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核心观点:未来的收缩现象将会与城市的增长和繁荣交织在一起,中国学者应该未雨绸缪,对此类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并

21、开展收缩城市的国际比较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的研究理论。目前国际上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处于遍地开花之势,已有丰富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性研究,但收缩城市的比较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仍非常缺乏。只有通过比较和对比研究才能取得更大的确定性。比较研究各种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收缩城市,有助于厘清地方性的影响因素,从而认识收缩城市现象的本质和促进收缩城市研究的理论化。例如,德国的收缩城市主要是由出生率下降和两德统一所驱动的,而在美国,收缩基本上与工业转型有关;北美与欧洲最大的区别在于,在欧洲,联邦政府或中央政府的干预很大,而在美国这种干预则小很多,以城市地方政策为主。2001地 理 研 究36卷目前国际上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主

22、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的城市,而中国有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国的收缩城市案例将会给收缩城市的比较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这类比较研究也会为认识收缩现象的本质带来新的启发,并促进中国特色的收缩城市理论化研究。例如,在收缩城市的产生机制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原因包括人口数量减少和人口结构老龄化,但中国与西方在社会经济制度、全球化中的角色的差异等,对收缩城市的形成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罗小龙南京大学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核心观点:行政区划的调整往往会改

23、变人力、财力和用地资源配置的结构,区划合并会催生出大量经济强镇甚至小城市,但与此同时被撤并的城镇就处于衰退中。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城镇收缩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镇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这并非是坏事,而是带来优化城镇发展,提升城镇品质的一次重要契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强政府背景下政府的作为与政策制度的创新都会带来城镇的大发展19。与此相对,在行政区划撤销或者缺乏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城镇则发展缓慢甚至出现收缩。2000年以来,诸多省市开展了大规模的乡镇区划合并行政区划合并催生出了大量的经济强镇甚至小城市,但与此同时大量被撤并的乡镇正处于衰退中。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城镇收缩不容回避。这

24、类城镇收缩的动因在于行政建制的消亡改变了原有的资源配置结构人力、财力和建设用地向新镇集中,而被撤并乡镇成为政策的边缘。绝大部分被撤并乡镇呈现出城镇收缩的特征。首先,人口流失和老龄化严重。根据对江苏、福建、安徽和湖南等地的调查,被撤并乡(集)镇大约有三成的人口外流,而留守人员多以老人为主。其次,产业空心化。城镇中的很多工业处于关停状态,大量工业棕地遍布城镇,同时第三产业由于人气不足,缺乏发展动力。第三,空间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伴随着乡镇政府的撤销,政府、卫生院等大量的公共服务建筑出现闲置,教育设施也因生源不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萧条,住宅和商业建筑空置现象也相当严重。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城镇收缩是中国城

25、市化发展和城镇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应当认识到其并非坏事,而是带来优化城镇发展,提升城镇品质的一次重要契机。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在处理收缩城镇的政策选择上,到底是激活收缩城镇还是让其回归乡土社会?这需要在城镇化的语境下,要接受和积极应对新出现的“逆城镇化”现象。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如何通过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弥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如何通过城镇更新实现废弃空间再利用,提升城镇品质?只有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精明收缩,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02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张学良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

26、、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发起人。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核心观点:探究中国的城市收缩,首先要科学界定好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从不同的城市空间尺度看,城市收缩应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城市收缩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需要结合Survey小数据与空间大数据对城市收缩做进一步界定,深入研究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并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城市收缩的研究非常重要,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每年有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在增多。但是从人口流向的结构看,则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很多城市的人口在持续下降。一、正确界定中国的城市收缩。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一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城市收缩的界

27、定不一样。中国城市的边界包括城市行政边界、地理边界与经济边界,单从行政边界上看,由于城市的界定不一样,城市收缩就有广义的城市收缩与狭义的城市收缩之分。广义的城市收缩是指从地级及以上城市(盟、自治州、地区)层面上,全市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持续下降;从县市(区)层面上,全县市(区)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持续下降。狭义的城市收缩是指从地级及以上城市(盟、自治州、地区)层面上,市辖区(或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持续下降;从县市(区)层面上,中心镇(或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持续下降。相应地,出现收缩现象的城市即为收缩城市。广义的收缩城市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和流失状况,而狭义的收缩城市则结合了中国区

28、划系统的特殊性,可以弥补中国城市区划空间过大的缺点,更为精确地反映城市人口集聚能力的强弱。二是出现了多少年的人口持续下降,才算城市收缩了。由于受人口普查数据的限制,张学良等主要是利用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与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观察1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20,后面可以结合其他数据库,以两到三年的人口变化作为人口持续下降的标准,使得研究进一步推进。二、正确看待中国的城市收缩。城市收缩是一个中性词,出现了城市收缩不可怕,广义的城市收缩还是人口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狭义的城市收缩需要引起重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考查出现城市收缩的原因是什么,如城市公共服务或舒适度、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存量、

29、就业机会与创新能力等因素是否出现了变化,再结合具体的个案城市研究,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例如,分析反映城市“生产活力”的微观企业TFP变化和反映城市“消费活力”的微观个人消费行为变化,以及其与城市收缩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城市收缩与城市活力下降、城市衰败的关系。三、城市收缩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对“是什么”的回答,即对“城市收缩”中的中国“城市”的进一步界定21。中国的城市与西方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8万多平方公里的重庆也叫城市?为什么中国的城市有多种类型划分,又有市辖区、建成区、城区、城镇的概念?能否结合居民调查数据与微观企业数据等小数据,以及遥感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大数据来重新界定中国

30、的城市与都市区?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二是对“为什么”的回答,需要进一步分析城市收缩的内在机制与作用路径,运用好规范的模型与定量数据,做跨学科的研究。三是对“怎么办”的回答,对于收缩的城市将来如何发展,如何制定收缩城市规划,各级政府对于城市收缩是顺势而为做精明增2003地 理 研 究36卷长规划,还是逆势而动做城市振兴计划,以及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都需要做认真研究。王德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房地产法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及不动产经济、城市经济与管理。

31、核心观点:增长或扩张与收缩是城市发展与文明进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城镇化进程即是扩张与收缩的矛盾运动,未来收缩语境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应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原则,秉持“减量化”和“精细化”的规划理念,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新构建“1+2+N”的融合规划体系,完善空间治理结构,实现“供”“需”两端规划的均衡。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长或扩张(expansion)与收缩(shrinkage)是城市发展和文明进程中的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城镇化进程即是扩张与收缩的矛盾运动。总体上,中国城市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过去快速城镇化的惯性进程决定了中国在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大

32、多数城镇仍以增长或扩张为主,局部上会有一些城市处于“收缩”状态。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8%上升至2015年底的56.1%,平均年增长一个多百分点,其中在2011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27%,这表明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拥有征地、规划、出让特权,“要地不要人”、囤地不开发,以地套利,土地快速非农化,土地利用效率降低。长期以来,全国土地利用的弹性系数(土地城镇化率/区域经济增长率)达1.8。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工业园区建设靠规模扩张、靠土地招商引资,一些工业新城成为“空城”“鬼城”,造成土地的大量闲置及浪费。快速工业

33、化还导致大量土地严重污染和棕色土地。面向城市收缩语境下的土地利用政策,应坚持“生态优先”和“友好绿色”的原则,建设可持续利用发展城镇。中国主要城市化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生态环境成了城市发展的“短板”或“瓶颈”,土地及其利用方式作为生态环境的载体及基本行为因素,因此实现土地的绿色可持续利用,便成为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秉持“减量化”、“精细化”的规划理念,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坚持“优化有限增量”“精细盘活存量”原则,强化城市增量配置的“杠杆效应”22,减量化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树立“精细化”理念,着力存量挖掘,真正落实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战略。创新构建“1+2+N

34、”的融合规划体系,完善空间治理结构。其中“1”为需求侧规划,以“两个一百年”目标为中、长期目标,以城市群为基本地域单元,做好各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2”统一技术标准下“供”“需”两侧均衡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使之高度融合;“N”为符合前述各项规划为约束控制的产业、人口等专项规划。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建立主要由专家组成的“国土规划委员会”,负责全国中等(地级)以上城市划定“3线”边界,政府负责落实执行,对于2004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经营性”建设用地则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采用PPP模式构建“城市存量建设用地修复修补整治”

35、体系23。杨东峰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的基础理论与规划方法。核心观点:收缩城市的概念界定,应将人口规模减少作为唯一判断依据,不应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其概念定位在于客观中立;收缩城市关注地方尺度的政策意涵,更易于被规划领域采用;不同于存量或减量规划,理性收缩理念从包容收缩的前提出发,强调对规划工具的重新认识和挖掘。针对收缩城市概念层面的几个基本问题,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问题之一:除了考察人口规模是否减少之外,收缩城市的界定标准,是否还需要引入社会、经济和环境层面的其他因素?人口规模减少应该成为收缩城市界定的唯一标准,这符合概念界定的经济性原则。至

36、于人口减少过程是否伴随社会、经济、环境层面的结构性问题,则更多反映了收缩城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可以将之进一步用作收缩城市的分类依据,而不应作为收缩城市的判别标准。否则在人口规模之外,引入过多的界定标准,非但不能增加收缩城市判定的准确性,反而容易引起概念分歧,导致研究结果的混乱。问题之二:与城市衰退等既有的常用概念相比,收缩城市是否仅是一种同义反复,其作为概念单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收缩城市概念的基本定位在于价值中立。尽管都是对相同城市现象的刻画,但是与城市衰败、衰退等偏于负面的、价值色彩浓烈的既有概念相比,城市收缩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客观中立或价值无涉,以摆脱

37、传统语境中鼓吹增长的刻板价值立场和单一道德评判。问题之三:在地理学和城市规划这两个学科之中,收缩城市概念是否存在适用性上的差别?收缩城市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立足地方空间的微观尺度,致力于刻画全球/国家/区域等宏观层面的人口、资本等要素跨尺度重组过程,在地方局部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病理症状;相较于逆城市化、郊区化、去工业化等宏观尺度的、实证的地理学概念,收缩城市具有更为明显的政策意涵,似乎更适用于以地方空间治理为基本诉求的城市规划领域。问题之四:在规划政策实践中,与存量规划或减量规划等近年来更广为接受的规划创新理念相比,理性收缩作为另一种新的提法,能不能带来规划调控手段上的新一轮变革?实际

38、上,针对收缩城市的规划治理变革,在理性收缩的新提法之下,总体上还是要依赖于环境整治、社区重建、废地利用、场所活化等一系列已有的存量或减量规划调控要素,并不能指望在规划工具手段层面立即带来新的技术性变革。当然,与存量或减量规划相比,理性收缩更强调采用接纳、包容和顺应收缩的新目标,在地方复兴或经济重振等传统规划价值观之外,对既有的规划调控工具手段进行重新认识和挖掘利用。2005地 理 研 究36卷郐艳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授,地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管理研究。核心观点:城市不会永远增长,收缩已然存在。当前中国进入国家战略格局调整和城市生活品质提高的转折期

39、,应对收缩存在抵制和接受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需要基于公共政策理论构建不同层级的应对规划及政策体系。收缩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主要由于资源衰落、产业转型、竞争剥夺、过度建设等原因产生,呈现城市人口规模减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城市运行效率下降等特点,具有人力资本下降、时空相对、过程动态系统、调适过程难以控制等特征。收缩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历史机遇,迫使各级政府反思完全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城镇化道路的顶层设计和膨胀制度,促使中国进入国家战略调整、城市品质提高的转折关键时期。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总量均衡的背后往往出现三种情况:增长、平衡和

40、相对衰退,与之相对的则是“扩张城市”“稳定城市”和“收缩城市”,应对的则是传统的“增量规划”、新兴“存量规划”和被忽略的“减量规划”。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分析的固定范式,每一个概念、理论以及实践都以持续甚至永久的增长模式为特征,自动和主动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平衡或收缩趋势。最近几年,“存量规划”逐渐得到重视,而基于城市衰退或收缩的“减量规划”理论基础严重不足,且与西方国家城市衰退存在两个方面解释力量的差异:一是城市内部竞争的解释。即城市内部并非由于郊区化出现内城全面衰退,而是局部板块的散点式、片状衰退。二是城市外部竞争的解释。即并非完全区域性整体城市的全面衰退,还包括区域内不同层

41、级的中小城镇衰退。中国收缩城市出现是不同层级公共管理的全面失灵,适应衰退情况的改变逐渐成为常态,意味着部分城市必须要考虑未来,学做减法,其基本逻辑在于: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依靠地方税收,而地方税收由依靠土地的扩张获得转向依靠提供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取,公共服务水平降低意味着税收减少,税收减少意味着公共服务总体质量的持续下降,因此地方政府为保证公共服务质量,只能采取减少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数量,以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减量规划”进行空间管理和调控。减量规划的实施难度更大、系统性更强,不是单一城市所能完成的,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需要构建多维度公共治理体系:国家层面,通过国家空间规划体系

42、的总体策略确定增长型城市、均衡型城市和收缩型城市,实施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均衡政策,建立全国建设用地交易平台,收缩城市退出的建设用地获取的交易收入可用于城市更新和地方公共服务的提供;地方层面,制定人民为本、生态为本为基本理念的“减量规划”,建立配套的实施机制,如“建一减二”的建设制度、低成本可接受的补偿制度、非营利组织的新型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制度等,重视多主体协同,发挥“减量规划”在城市治理中调整空间格局和社会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带给社会的会是“精致城市”“精巧城市”和“精心城市”。2006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李裕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43、。主要从事乡村地理学研究,兴趣方向为村镇发展与土地整治。核心观点:聚落收缩是聚落演化的情景之一。相较于城市聚落,村镇聚落更早些、更普遍、更严重地经历了收缩之痛。考虑尺度、类型等特征差异后,村镇聚落复兴的经验教训或许可为城市聚落不再重蹈覆辙、顺利走出收缩困境提供借鉴。广义上讲,城市与集镇、村庄均可理解为不同等级、类型的聚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的空间地域实体。在以生产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劳动地域分工的变化促进了不同等级聚落的发展演化。能吸引生产要素集聚的聚落往往处于繁荣阶段,而难以集聚发展要素的聚落很可能走向衰落、收缩。城市聚落的发展壮大亦是地域分工与要素集聚的结果,是发展要素寻求更高边际收益的体现,

44、城市聚落演化遵循聚落发展的基本规律。于此而言,竞争性环境下城市聚落存在收缩风险,城市收缩是城市聚落演化的情景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聚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繁荣与扩张,而乡村聚落则阶段性或长期性地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速下滑、常住人口数量下降、优质发展要素流向城市,呈现出形式各异的衰退与收缩24-26。相较于部分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城市的收缩而言,村镇收缩是聚落收缩的主要类型。在城乡二元体制下,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的空心化更是村镇收缩的典型,突出表现为人口、产业、基建、土地的多重空心化,“乡村病”问题凸显27,28。针对村镇聚落收缩的现实问题,许多国家给予了

45、不同程度的响应,如英国推进中心聚落建设24,25、韩国开展新村建设运动29、日本出台“市町村合并”计划30,中国也正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整合散、小、乱的村镇聚落,据此推动乡村重构与复兴31。比较分析典型村镇聚落由收缩到复兴的成功经验以及依然难以摆脱收缩困境的失败教训后发现,能人引领、公众参与、规划引导、政府扶持、产业支撑、社区主导为转型之关键,基于地方和社区的举措更易促进聚落的复兴25,30,32,33。在很大程度上,村镇收缩是产业空间重塑的必然结果,但其根源在于长期忽视村镇内生发展机制的完善,而复兴计划往往代价巨大。破解收缩的最优路径,功夫在收缩之前。反观城市发展,需要更为科学的

46、战略研究、预警研究,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就收缩城市的复兴而言,需要因地制宜、公众参与,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复兴计划的行动者网络,据此更为科学地开展观察评估、激发整合、统筹规划和联合行动。2007地 理 研 究36卷杨振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副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特邀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和城乡规划。核心观点:人口收缩在中国是一个局部的过程,但是已经显现。人口收缩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城市收缩,它只是城市收缩的一个主要过程。未来的城市和区域规划管理应当密切重视人口、财政等核心指标,研究者应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人口和城市收缩的范

47、围和影响展开细致的分类研究。人口收缩在中国是一个局部的过程,但是已经显现。纵观历史的长河,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人口的变动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地区人口增加,有些地区人口减少的现象并不足为奇。2000年和2010年的普查数据对比表明,在地级市尺度上,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地级市人口数量不再增加。因此,有迹象表明,人口收缩将会成为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多大程度和范围上的人口收缩,以及收缩的所带来的影响值得商榷。并不能简单地将人口收缩等同于城市收缩。自21世纪初,收缩城市成为西方国家一个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人口收缩是人们生育选择和人口增减的一个客观事实,而

48、城市收缩的过程和原因则极为复杂,涉及到经济、人口、自然环境选择等多种作用过程的影响。可以说人口收缩是城市收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人口变动过程在一定空间上的投影。人口收缩为了解城市收缩提供了切入点,但不能止步于此去夸大城市收缩。对于城市管理者,建议密切关注人口和财政收入变动情况,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城市收缩问题。由于人口既是生产者(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又是消费者(对服务业和房地产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即使一个地区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收缩,规划者和决策者也需要密切关注人口收缩问题。在城市收缩中,还需密切关注的另一问题就是财政收入和支出。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都需要公共投入,特别是城市出现危机

49、后,迫切需要公共投入唤起活力,重铸经济发展动能。事实上,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而经济复兴计划难以实现案例也很多,如芝加哥。当然在人口和财政两个要素掌控好后,还需要焕发企业活力,实现人口、市场和政府投入之间的正循环。如果城市仅面临人口收入,而经济和财政指标良好,那么对于城市而言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更高的资源环境压力,从而改善城市居住质量。人口收缩具有空间尺度性。人口收缩可以是一个区域,可以从社区、建成区到整个区域3,34,每个空间尺度对应的主要研究问题不尽相同35。加上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口收缩构成了不同的政府管理问题。总之,人口收缩将是中国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地理学的新

50、兴议题。在人口峰值过后,老龄化和区域经济竞争加速的状况下,人口收缩将是部分城市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人口收缩将伴随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交通住房改造和城市精明管理等逐渐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2008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周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理论、城市/区域空间数据分析、城市信息交流等。核心观点:目前国内收缩城市研究仍聚焦于“现象”和“机制”分析,但不久将进入“对策”研究阶段。在认知和理解人口收缩事实的基础上,研究政策应对,探索技术方法,并尝试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