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用)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 第10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专用)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 第10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题号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6、7、8、9、10、11物质的检验3、4、5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3豫西五校联考)下列仪器:普通漏斗;容量瓶;蒸馏烧瓶;天平;分液漏斗;滴定管;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 C D解析普通漏斗:用来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分液漏斗:萃取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答案C2现有三组实验: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2、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法分离;碘易溶于CCl4,故用蒸馏法分离;用酒精浸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萃取原理。答案C3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气体品红溶液褪色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2B气体气体白色沉淀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C某溶液冒白雾白烟结论:原溶液一定是浓盐酸D某有色溶液紫色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解析A项中O3、Cl2、NO2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中H2S、CxHy、HCHO都可出现此现象;C项中浓HNO3等也有此现象。答案D4(2013银川
3、质检)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盐酸)解析无论Na2SO3溶液变质与否(变质后溶液中含有Na2SO4),加入BaCl2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能用BaCl2来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答案A5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ABa(OH)2、KSCN、NaCl、Mg(NO3)2(FeCl3溶液)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CNH4Br、K2CO3、Na
4、I、CaCl2(AgNO3溶液)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解析本题是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实验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的考查。A中可先利用FeCl3鉴别出Ba(OH)2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和KSCN(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再利用Ba(OH)2鉴别出Mg(NO3)2(产生白色沉淀),最后一种为NaCl,故能鉴别;B中可将H2SO4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NaHC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O3,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H4)2SO3,余下的为NaNO3,故能鉴别;C
5、中用AgNO3溶液无法鉴别CaCl2溶液和K2CO3溶液;D中可将K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CuSO4,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的为AlCl3,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NH4)3PO4,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Br溶液,故选C。答案C6(2013四川自贡模拟)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B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C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解析二氧化碳中通入适量氧气,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燃烧;将氧气和氮气通过炽热的铜粉,这
6、样反应的将是氧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掉,石英即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这样就可以除掉石英中的碳酸钙;D项中能除去杂质纯碱,但引入了新的杂质CaCl2。答案C7(2013重庆模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AAl2O3(SiO2)NaOH溶液BCO2(SO2)Na2CO3溶液CFeCl2溶液(FeCl3)Fe粉D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解析A项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B项二者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应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C项Fe粉能将Fe3还原为Fe2;D项,二者都能与Ca(OH)2溶液反应
7、。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8(14分)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有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2CO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NH4)2CO3用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好?你选择的是_,其理由是_。判断(NH4)2CO3已除尽的方法是_。(2)除去SO的方法是_。判断SO已除尽的方法是_。解析比较NaCl和(NH4)2CO3的性质差异结合除杂的基本原则,不难得出加热好。判断(NH4)2CO3是否被除尽时,要注意的只能用盐酸,否则会带来杂质。除去SO是使用过量的BaCl2溶液,接着又要用过量的Na2CO3溶液来除去过量
8、的BaCl2(二者不能颠倒),最后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答案(1)加热好因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将残留物溶于水后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2)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取加入BaCl2溶液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少量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9(13分) (2013江北区模拟)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已知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丙的活塞,可供选用的试剂有NaHCO3溶液、NaOH溶液、NaHS溶液、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稀硫酸。试填空回答:(1)广口瓶甲中应放的试剂为
9、_,广口瓶乙中应放的试剂为_,分液漏斗丙中应放的试剂为_。(2)第一步应先分离出_,分离时应先关闭_。打开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第二步分离出_时,先关闭_,打开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CO与所提供试剂均不发生反应,而CO2可被碱液吸收形成盐,再用稀硫酸将CO2从盐中分离出来。答案(1)NaOH溶液浓硫酸稀硫酸(2)CObaCO22OH=COH2O(3)CO2abCO2H=H2OCO210(16分)(2013大连模拟)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溶液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
10、极上的气体产物,实验室中通常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2)工业食盐中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如果粗盐中SO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该钡试剂可以是_(选填a、b、c)。aBa(OH)2bBa(NO3)2cBaCl2(4)为了有效地除去Ca2、Mg2、SO,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选填a、b、c)。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冷却、_(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答案(1)2H2e=H2(或
11、2H2O2e=H22OH)淀粉、碘化钾(或淀粉碘化钾溶液)(2)Ca2CO=CaCO3、Mg22OH=Mg(OH)2(3)ac(4)bc(5)加热蒸发过滤11(15分)(2012全国新课标,28)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苯溴溴苯密度/(gcm3)0.883.101.50沸点/8059156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_。(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向a中加入10
12、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 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解析根据苯和溴反应制备溴苯的条件知铁屑的作用是提供催化剂,然后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1)苯和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产生的HBr具有挥发性,看到白雾产生。由于该反应放热,而液溴具有挥发性,故挥发出的气体是Br2和HBr,用NaOH溶液吸收。(2)(3)反应完毕后,反应容器中的主要成分是溴苯,还有未反应的苯和Br2及生成的HBr,加入NaOH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再水洗,用CaCl2进一步除水干燥,最后根据苯和溴苯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4)烧瓶作为反应容器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容积的,而液体的体积为15 mL4 mL19 mL,故容积选择50 mL。答案(1)HBr吸收HBr和Br2(2)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干燥(3)苯C(4)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