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型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服务型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以服务型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要树立全局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学院的干部教职工要牢固确立教育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观念,要置于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中来定位思考,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上来布局谋篇,以和谐理念指导学院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突出发展主题,抓发展就是要抓好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二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依靠师生办好学院。三要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规模、结构、速度、质量和效
2、益的统一;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统筹学院各个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要树立统筹意识,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必须以全体国民具有较高的素质为基础,而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我们应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教育工作,认真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教育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要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研究和谐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使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二是要努力建设和谐教育与和谐校园,促进学院内外发展环境的和谐、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和谐、
3、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之间的和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 三、要树立责任意识,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要提倡快乐学习,提倡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对
4、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学院定位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要创新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改革学生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学生社区建设的新体制,进一步强化“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思路,完善德育阵地建设,创新载体开展特色德育,确保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四、要树立实干意识,坚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感,着力在五个要素上下功夫:一要向特色专业建设要质量。学院要从管理、师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办好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品牌影响的专业。二要向精品课程建设要质量。要
5、根据社会需求抓好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把全院课程分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合格课程、整改课程、新设课程等类型进行评比,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实验和机制等六个方面建设,从合格课程中评选重点课程,从重点课程中评选精品课程,使更多课程向高质量课程提升。三要向教学改革要质量。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实践环节的综合改革。四要向提高教师素质要质量。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从事业、感情、政策、待遇、机制和环境等方面入手,留住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后续人才,用好各类人才;不断扩大人才数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
6、素质,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五要向提高科研水平要质量。进一步办好学院的7个研究所,鼓励教师开展自主研究,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技术服务,做到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五、要树立进取意识,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进程中发挥服务作用,要结合舟山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机械、临港石化、大宗货物集散加工五大产业,着重做大做强国际海员培养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机械技术培训中心、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失海渔民转产转业培训中心等五大培训中心,要与各级地方政府、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广泛紧密的联系,构建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平台。要积极构建与企业全面合作的平台,加强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行合作办学,做到“争取一批订单,强化两方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要积极构建与海内外知名高校合作的平台。要以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研究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第 4 页 共 4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